【三块钱国币剧本】三块钱国币..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0-3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张连生

《三块钱国币》【一】
一、学习目的
了解独幕剧结构严谨、矛盾集中的特点。
欣赏作品幽默、诙谐、富有讽刺意味的语言。
二、学习重点
1.了解独幕剧结构严谨、矛盾集中的特点。
2.欣赏作品幽默、诙谐、富有讽刺意味的语言。
三、学习难点
分析杨长雄这一人物形象。
四、学习方法
自读、鉴赏
五、学习过程
【一】、教师点拨―――作家作品
丁西林(1893—1974),字巽甫,原名丁燮林,江苏泰兴人。青年时期留学英国,在伯明翰大学攻读物理学和数学。1920年,留学归国。之后曾历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国立中央研究所所长。自幼喜爱文艺,从事业余戏剧创作,逐渐成为“五四”以来致力于喜剧创作的有影响的戏剧作家之一。可以说,他既是一个出色的剧作家,又是一个杰出的物理学家,“科学(物理)与艺术(戏剧)思维”相反相成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五四”时期以《一只马蜂》、《压迫》等世态喜剧而蜚声剧坛。之后曾一度沉默,在抗战热潮中,又重新提起了笔,先后发表了《三块钱国币》、《等太太回来的时候》、《妙峰山)(多幕剧)等喜剧作品。
他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一位有独特风格的喜剧作家,特别是在独幕剧方面,成就突出,被誉为“独幕剧圣手”。他的创作深受英国近代喜剧(尤其是幽默喜剧)的影响,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喜剧模式,善于从人情世态中寻找喜剧因素,把英国式的基于语言技巧和行为矛盾的幽默喜剧风格,都带给了国人。其创作的出发点,往往不是社会、历史、现实中的“问题”,也不是“惩恶扬善”的伦理道德家的眼光,而是以一个喜剧家的直觉,去发掘生活中的喜剧因素,结构具有喜剧意味的戏剧。选材大多局限于知识分子阶层;戏剧冲突无非是恋爱、婚姻关系和特定情境下的微妙心理;而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机智和幽默,他的剧本里充满了机智、幽默的警句,是以语言自身的戏剧性来直接获取效果的。
其中,《三块钱国币》写于1939年,显示出了剧作家善于从人物性格差异与碰撞中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喜剧性的特殊才能。
【二】、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三】、学生理清结构
开端--吴太太继续开幕以前的口角,成众来找杨长雄下开棋
发展--围绕李嫂该不该赔花瓶和该不该典押李嫂的铺盖,吴杨二人进行正面交锋
高潮——杨忍无可忍,打碎另一只花瓶
结局——杨无可奈何,赔偿吴三块钱国币
与本单元其他几篇课文不同,这篇课文不是多幕戏剧的节选,而是一出独幕剧,所以其结构更严谨,矛盾更集中。从课文中我们能看到戏剧冲突完整的发展过程:围绕花瓶事件,主要写了大学生杨长雄与吴太太的矛盾冲突。先是吴太太继续开幕以前的口角,朋友来找杨长雄下棋,这是开端;然后围绕李嫂该不该赔花瓶和该不该典押李嫂的铺盖,二人进行正面交锋,这是发展;接着是第三次交锋,杨长雄忍无可忍,打碎另一只花瓶这是高潮;最后大学生杨长雄无可奈何,赔偿吴太太三块钱国币,这是全剧的结局。戏剧结构的安排也是独具匠心,冲突发展到李嫂赔偿了三块钱国币,本可以平淡地结束,也达到了对吴太太的讽刺的效果,但作者笔锋一转,又引起了吴太太和杨长雄的新一轮冲突,让戏剧在杨长雄故意打破花瓶又赔偿三块钱国币这一高潮中结束,以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对吴太太的讽刺也更为辛辣。
【四】作业 ;练习题2

《三块钱国币》【二】
一、学习目的
了解独幕剧结构严谨、矛盾集中的特点。
欣赏作品幽默、诙谐、富有讽刺意味的语言。
二、学习重点
1.了解独幕剧结构严谨、矛盾集中的特点。
2.欣赏作品幽默、诙谐、富有讽刺意味的语言。
三、学习难点
分析杨长雄这一人物形象。
四、学习方法
自读、鉴赏
五、学习过程
【一】释疑解难
分析杨长雄这一人物形象 剧中的杨长雄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能言善辩,见义勇为,有青年人爱管闲事的美德”,作者把这种性格强调到非常突出的程度:见义勇为,不是他的事成了他的事,替李嫂申辩几句,反倒使自己受到吴太太的攻击。起先,他与吴太太说理,但显然这种“演讲式”的说话在蛮横粗俗的吴太太面前等于是对牛弹琴。随着剧情的发展,吴太太叫警察拿了李嫂的铺盖去换三块钱赔她,杨长雄气不过,骂她“无耻的泼妇!”又恰巧被吴太太听到,于是杨长雄陷入了尴尬的喜剧情境中。由于这些喜剧情节,杨长雄性格中的正面特点就有充分发挥的可能性。最后,他“忍无可忍”,把吴太太的另一只花瓶砸掉,并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赔三块钱,不但出了气,而且粉碎了对方的攻势。他的爱管闲事的性格得到了突出的表现。这种性格是可贵的、先进的,所以可敬可爱。杨长雄这一形象,不仅以他的正义感及同情心和吴太太的自私刻薄及蛮不讲理形成子对照,而且他的性格中本身也包含了矛盾。由于缺乏斗争的经验和策略,单凭一时冲动,说不服吴太太就用打破她的第二只花瓶来出气,为了出气,赔钱也在所不惜,使自己这样一个穷学生平白无辜地赔了“三块钱——国币”,使人觉得有几分可爱又有几分可笑。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下列题目
杨 (向成)你说丢人罢?……这样的一个无耻的泼妇!
吴 (走进,不幸的听到了对她的批评,向杨)什么?你讲什么?你骂 +人是不是?(向成)成先生,你听见的,他破口骂人……
【略】
吴 (血管暴胀,双手撑腰)你这怎么说!
杨 (理屈词穷,闭紧了嘴唇,握紧了拳头,没得说。忽然灵犀一点,恢复了面色,伸手从衣袋中摸出了三张纸币,送上)三块钱——国币!
[吴事出意外,一时想不出适合环境的言词。抢了纸币,握在手内,捏成纸团,鼓着眼,看着对方]
成 (危险风暴渡过,得到了这一场恶斗的结论)和棋。
[收拾棋子](幕下)
1.这一段显示了人物各自不同的性格,请选择正确的项填入括号内:
A.凶残、狡猾 B.正直、机敏 C.诚恳、老实
D.泼辣、蛮横 E.成熟、老练 F.中庸、胆小
①吴太太( ) ②杨长雄( ) ③成众( )
2.对这段情节的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是矛盾冲突的高潮,使戏剧在高潮中结束,给人以激动人心的力量。
B.是矛盾冲突的结局,在原来的冲突之后,又产生新的矛盾,使故事发展跌宕起伏。
C.是矛盾冲突的高潮和结局部分,在原来的冲突已解决的基础之上,又产生新的更激烈的冲突,使故事在高潮中戛然而止,增强了讽刺力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D.是矛盾冲突的高潮和结局部分,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答案】
1.①D ②B ③F
2.C(其他选项都不完整。)

[1]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3863.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