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呼吁》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来写的?|《我的呼吁》教学设计5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0-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史怀哲的生平事迹,通过学习课文,理解他 “敬畏生命”的思想和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
2、训练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旨的能力。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洋溢着伟大博爱精神的宣言:《我的呼吁》。作者是二十世纪人道主义精神划时代的伟人、被人们尊称为“非洲圣人”、“丛林中的圣者”的史怀哲博士。他的名字曾享誉欧洲大陆,直到今天,他的思想仍具有深远影响。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或事迹?

一、作者生平(5分钟)
丛林中的圣者:
史怀哲 (albert schweitzer, 1875-1965),德国医学家、神学家、哲学家。1875年1月14日诞生于阿尔萨斯的一个小镇凯撒堡。这是位于德法交界地区的一个小镇(当时属德国),他从小就掌握德法两种语言,德语是他的母语。
他的父亲路易斯(louis)在当地一个教堂担任了五十年的牧师工作。史怀哲从小就富有爱心,对基督教精神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同。年幼时他曾看过一个非洲人的人头雕像,印象极为深刻,他回忆说:“他脸上那忧伤而若有所思的神情,好象是在和我诉说黑暗大陆的悲痛。”
年轻的史怀哲在音乐、宗教与哲学方面均展现出卓越的才华。二十五岁就成为神学和哲学博士,随后在史卓斯堡(strabourg)大学担任神学及哲学教授。他同时还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风琴演奏家,尤其对巴赫的作品有独到的领会,在当时拥有许多乐迷。
二十九岁时,史怀哲读到了一篇有关非洲大陆极需医疗援助的文章,次年他做出了令人震惊决定,放弃了他蒸蒸日上的学术地位和演奏生涯,从头学习医学, 8年之后,和他志同道合的伴侣海伦(helene)远赴非洲的兰巴雷(lambarene)(当时的法属赤道非洲),开始为非洲人民奉献他的爱心。迎接他们的是无涯的原始森林、恶劣的气候和当地土人的病痛……
在一所传教办事处的破鸡舍里,史怀哲开始了他的义诊。他不仅夜以继日地医治土人们的身体,更关心他们的灵魂。他是他们的严父、兄长、工头、密友,他亲自和他们一起建造医院、开拓农场……他曾被关入法国俘虏营,感染疾病,面临饥荒和资金短缺的困境……但困难从不曾使他低头。在行医救人之余,他始终坚持弹巴赫,读歌德,写《文明的哲学》,领悟“敬畏生命”的真理。他还经常奔波于欧洲各大城市,举办他拿手的风琴演奏会,为他的医院募款。
第一次向非洲出发时,巴黎的巴赫学会不忍心使这位音乐天才埋没于非洲丛林里,便赠送史怀哲一件意想不到的礼物;这是一台特殊打造足足三吨重的钢琴,它有大风琴(great)一样的键盘,并附有管风琴式踏板(pedal)。为了对抗非洲经年潮湿的气候和白蚁,钢琴的表层全部用锌细心镀过。这部构造异常特殊的大乐器,后来陪伴史怀哲在非洲度过半个世纪的岁月。
这位在医学、神学、哲学、音乐四种不同领域都有卓越成就的世纪伟人,我们确实很难了解在他的生命中,究竟哪一样比较重要。当然,史怀哲决心直接献身服务人群的时候,他已经打算放弃其它的三种事业。然而由于上帝的美意,加上他个人坚定的意志力,上帝把四种事业巧妙、和谐地调配在史怀哲一天十六小时的工作时间表里。
五十余年间,在那接近蛮荒的贫穷落后地带,史怀哲为他素不相识,语言不通的非洲人民献上了全部的精力、智慧和爱心,直到他以九十岁高龄在兰巴雷逝世。

年轻时的史怀哲曾这样定义自己的人生:「三十岁以前要把生命献给传教、教书与音乐,要是能达到研究学问和艺术的愿望,那么三十岁以后就可以直接进入一个立即服务的方向,把个人奉献给全人类。」

史怀哲虽已辞世四十年,但他仍是全球志愿者们最尊敬,最仰慕的人之一。他以实际行动所选择的人生道路不断地鼓舞和感动着许许多多后来的志愿者去追随他四海一家的博爱情怀。国际上现在许多人还在宣扬和发展史怀哲的博爱精神,其中较有名的是国际艾伯特•史怀哲组织(international albert schweitzer association)及国际艾伯特. 史怀哲基金会(international albert schweitzer foundation),前者着重于发扬史怀哲的精神,后者着重于继续他在非洲的医疗援助工作。
1954年,诺贝尔和平奖颁给了这位终生思索和爱的行动者。本文是他在颁奖仪式上的演说词。若有兴趣进一步了解他的思想、著作、和事迹,可参考史怀哲官方网站 。

一、 理清思路、把握主旨(15分钟)
1、破题:我的呼吁——呼吁什么?(内涵)
——为什么呼吁?(原因、背景)
——向谁呼吁?(对象)
以此为线索把握文章思路

1)呼吁什么:提问——首句地位(中心论点)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作者紧接着开始阐述他的核心概念“尊重生命的伦理”的内涵。对内涵的阐释一直到哪个自然段?(1、2)
提问——作者如何阐述“尊重生命的伦理”的内涵?(分析1、2自然段的内容和层次,出示幻灯)
2)为什么呼吁:主要照应第3自然段(联系二战后的冷战背景)
作者并不是纯理论的探讨尊重生命,而是有其现实针对性的,这恰恰反应了真正的人道主义情怀。
3)向谁呼吁
将首句的“全人类”具体化,针对“普通人”和“国家领袖”两种人展开论述。

2、课文结构划分参考意见:
一、提出尊敬生命的伦理学并阐释含义(1-2)
反:反对按等级划分生命,
我要呼吁全人类, 直觉意识层面:
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 正:尊重一切具有生存意志的生命
道德层面: 辨析“善”与“恶”,强调善的信念

二、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贯彻尊重生命的伦理学(3-7)
3、良善是解决问题的最佳之道
4、应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针对普通人)
5-7、反对战争,呼吁和平(针对国家领袖)

二、体会思想,深入探讨(15分钟)
这篇演说词与其说是在讲道理,不如说是在宣扬一种博爱人道的信仰。它不仅以缜密的逻辑、犀利的言辞取胜,更靠作者本人高尚的人格力量,靠执着和真诚感染读者。文中所宣扬的思想,是作者大半生实践与思索的成果,有一些可能是我们能够理解的,有一些也许是暂时还无法领会的。让我们带着对史怀哲的理解与敬意,努力贴近这样一颗伟大的心灵。请选取课文中你最有感触的段落或语句,谈谈自己的理解。

学生讨论发言。

三、延伸思考(5分钟)
1、作者提出尊重一切生命,理想色彩很浓,在现实生活中实践起来似乎并不容易。我们如何能把尊重生命的伦理和现实生活统一起来呢?(参阅课后练习二)
比如以前看到一位同学的议论文,谴责人类不该吃珍稀动物,不尊重生命。于是有人提出,为什么没有人反对吃猪肉呢?难道猪就不是生命吗?
再比如大学生张华为救一个掉入粪坑的老大爷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很多人惋惜之余觉得“不值”,到底值不值?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2、我们的世界似乎总充满了欺骗、暴力、不平……,因此,很多人信奉“弱肉强食”、“以暴制暴”这样的“真理”。那么,史怀哲提出的“尊重生命的伦理学”能不能得到你的认同?
学生发言讨论。作为随笔话题布置作业 。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3407.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