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加速度g等于多少_重力
【jiaoan.jxxyjl.com--高二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重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重力的三要素:理解重心的概念.
3、会计算重力的大小.
能力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会分析各个物体的重心.
2、联系实际,重力的三要素在实际中的运用,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重点是:重力的实质(万有引力).
2、本章的难点是:重心的确定.
二、基本知识技能:
1、基本概念: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三要素:作用点(重心);方向(竖直向下);大小(g = mg);
2、重心的确定
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不仅跟物体质量的分布有关,还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教法建议
一、有关重力大小讲解的教法建议
在介绍重力时,除了明确指出: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教学中还需要补充实验测量重力的方法,重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测得,可以向学生们展示几种测力计,如弹簧测力计、牵引测力计、压力测力计等等.
另外让学生区分重力、重量的概念.
二、有关重力方向讲解的教法建议
介绍重力方向时要明确重垂线的方向为竖直方向(不是垂直方向),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与水平面相互垂直的方向为竖直方向(静止的水面为水平方向),同时也要注意:不能把重力的方向说成指向地心的方向.
关于重心和质心的区分的有关内容教师可以参考扩展资料中的《重心和质心》.
三、有关重心位置讲解的教法建议
在讲解如何确定物体重心的位置时,可以讲解悬挂法测量均匀薄板的重心.同时让学生讨论理解.对于重心位置的确定,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身边的物体的重心的确定,如课本的重心的确定,沙漏的重心确定,另外也可以通过数学方法来计算物体的重心,如折尺的重心的确定.
有些教师在讲解该部分内容的时候,往往将物体的平衡内容(教材在第四章中进行了介绍)也对学生说明,也就是重心的稳度问题,建议在讲解时要注意让学生理解研究的方法,在图片资料中我们为大家提供了双圆锥(圆锥上滚)的图片,老师可以参考使用.
重力
教学方法
提问引导法 、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提问:什么是力?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力?具体说明?
3、提问: 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
(一)重力
通过水会自动由高向低流动、树叶的飘落等等自然现象提出:
问题:什么是重力?它是怎样产生的?
回答: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
教师总结说明:
1、地球上物体受到重力,施力者是地球.只要在地球的引力范围之内,物体都会受到地球的重力作用.
(1)、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
(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问题:同一个物体,在下列情况下,所受重力的方向各是怎样的?
教师出示几种不同情况下的物体(水平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斜面上静止的物体、正在运动的物体等等)让学生讨论重力的方向.12
共同讨论之后,教师说明并总结:
2、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无论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无论物体运动状态如何,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质量均匀的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物体的重心).质量不均匀的物体重心,跟形状、质量分布有关.对于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薄板重心位置可以通过悬挂法得到(教师可以演示该实验,同时让学生进行讨论),另外重心的位置可以 不再物体上(如图).
4、重力大小:
5、重力的测量:重力的测量用弹簧秤.
问题3:地球对地面上的物体有力的作用,物体对地球是否有力的作用?教师进而提出:我们通常在研究物体受到重力作用,并不提出施力物体地球,相对于物体受到地球施加的重力作用,同样,地球也要受到物体对它的吸引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实例讲解,要强调物体受到的重力不等于物体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
(二)、让学生阅读有关万有引力的文章
(三)、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本课知识的理解.
6、课堂小结
探究活动
课题1
题目:采用悬挂法求得物体重心位置
内容:采用悬挂法得到某一不规则形状(质量分布不均匀)薄板的重心位置。写出实验报告。
课题2:
题目:用计算法求解某些物体的重心
内容:参考“探究活动”中所给的“质心与重心的求解”内容,对一些特殊形状物体的重心进行计算求解,利用初中所学的杠杆原理分析,写出专题性小论文。
1、求下列各物体的质心位置.
(1)如图(a)所示,有一串珍珠,每颗间距均为a,共n颗,其质量依次为 .
(2)如图(b)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三角板.
(3)如图(c)所示,匀质圆板,被挖去的小圆与大圆内切.
答案:
(1)答案:悬点下方 处.解题思路:以悬挂点原点,竖直向下为x轴正方向,应用坐标法有: .
(2)解题思路:把 分成与ab边平行的几份,如图,当 时,每一份的质心都在其中点上,则 质心定在ab边中线cd上,同理也在bc边中线ae上,∴板abc的质心在其几何重心上.
(3)解题思路:将负质量与坐标法结合起来求解:设圆板面积密度为 ,则大圆板质量 ,小圆板质量 ,再以o点为原点, 方向为x轴正方向,应用坐标法得 ,∴其质心在c点左侧 处.
2、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匀质实心球,半径为r,重量为g,a、b球分别为将它们挖去半径为 和 的小球后剩余的部分,匀质杆重量为 ,长度 ,试求系统的重心位置.
答案:c点左侧0.53r处.解题思路:以c点为原点,cb方向为x轴正方向,结合坐标法与负质量法求解.
12-
[电能的输送]电能的输送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知道“便于远距离输送”是电能的优点之一.知道输电的过程.了解远距离输电的原理. 2、理解各个物理量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3、充分理解 ; ; 中的物理量的对应关系. 4、知道什么是输电导线上的功率和电压损失和如何减少功率和电压损失 5、理解为什么远距离输电要用高压 二、能力...
-
【感应电动机】感应电动机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知道电磁驱动现象. 2、知道三相交变电流可以产生旋转磁场,知道这就是的原理. 3、知道的基本构造:定子和转子. 4、知道的优点,知道能使用是三相交变电流的突出优点.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类比分析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接受新事物、解决新问题能力. 3、努力培养学...
-
欧姆定律_欧姆定律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电流的产生原因和条件. 2、理解电流的概念和定义式,并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3、理解电阻的定义式,掌握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电流与水流的类比,培养学生知识自我更新的能力. 2、掌握科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
-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质谱仪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带电粒子的初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时,做匀速圆周运动. 2、会推导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周期公式,并会用它们解答有关问题. 3、知道质谱仪的工作原理.能力目标 通过推理、判断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性质的过程,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情感目标...
-
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ppt|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复习上节课知识,并推出 ; . 2、理解交变电流的周期、频率含义,掌握它们相互间关系,知道我国生产和生活用电的周期(频率)的大小.3、理解交变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的意义,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正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4、能利用有效值定义计算某些交变电流的...
-
固体废物处理|固体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知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 2、知道晶体和非晶体在外形上和物理性质上的区别. 3、知道晶体有单晶体和多晶体. 4、知道一种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并不是绝对的. 教学建议 1、本章教材并没有全面地从力、热、声、光、电等方面讨论的性质,只是以分子动理论为基础从的结构特点研究了晶体和非晶体...
-
【电势差公式】电势差 电势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电势差是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理解电势差与零点电势面位置的选取无关,熟练应用其概念及定义式 进行相关的计算. 2、理解电势是描述电场的能的物理量,知道电势与电势差的关系 ,电势与零势面的选取有关,知道在电场中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的变化. 3、知道电势能,知道电场力做功...
- 详细阅读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_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决定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因素; 2、知道磁通量的变化率是表示磁通量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并能对“磁通量的变化量”、“磁通量的变化率”进行区别; 3、理解的内容和数学表达式; 4、会用解答有关问题; 5、会计算导线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
-
安培力公式_安培力 磁感应强度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磁感应强度B的定义及单位. 2、知道用磁感线的疏密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3、知道什么叫匀强磁场,知道匀强磁场的磁感线的分布情况. 4、知道什么是安培力,知道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电流受的安培力为零;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电流受安培力的大小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