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点评孩子的阅读】点评:纠正孩子12个坏习惯

儿童心理 2014-03-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儿童心理】

这几天,网络上出现一种说法,也不知道是谁整理的,还是从某篇文章摘抄出来的。其具体内容是说父母必须要纠正孩子的12个坏习惯,比如打断谈话、攻击性行为、假装听不见你说话等等。可惜的是,这种做法完全是本末倒置!
  
  为了方便说明,下面是说孩子的12个坏习惯:⑴打断谈话;⑵攻击性行为;⑶假装听不见你说话;⑷无视规则;⑸使小性子;⑹夸大事实;⑺挖鼻孔;⑻不良擦拭;⑼不遮掩地咳嗽、打喷嚏;⑽抠疮痂;⑾忘记洗手;⑿咬指甲。
  
  现在的儿童教育,大家很喜欢教育“快餐”,希望看了就会用,用了就有效。于是,大家都为了追求短、平、快,就流行说教育警句。这些话看起来都对,深得许多家有小孩的父母喜欢。可是,这些话如果前提不对或出现基础偏差,那怎么可能有实际的效果?同样,如果父母根本不思考,拿来就用,教育孩子不出现问题才怪!
  
  下面我以孩子的立场,逐一点评一下这12个坏习惯:
  坏习惯之一,打断谈话。出现这种情况,情景无非是家长之间或在说事,或是和客人在一起。当孩子长时间无人搭理,他们为了寻求关注,或对客人很有兴趣,或想参与谈话,就可能出现所谓的“插嘴”。既然知道孩子天性好奇,那为什么不安排专人和孩子玩,或者让孩子参与谈话,或等孩子睡觉后再说?如果事情很紧急,就需要和孩子事先说好。同时,家长要想想,孩子在说的时候,自己有没有按照惯性思维推断,抢先说出孩子的结果?参见《“砖家”爸爸把孩子惹哭了》。
  
  坏习惯之二,攻击性行为。是人都有攻击性,这是一种动物本能。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不是感觉受到了威胁,就是由于语言表达不清,着急之下就采取了打人行为。所以,家长要想到,当孩子第一次出现攻击性行为是怎么处理的,是否在尊重、认同、接纳的基础上教会孩子用语言表达?同时,家长也要想到,自己的语言有时候比动手更具有攻击性!参见《案例分析:如何面对带孩子来告状的家长?》。
  
  坏习惯之三,假装听不见你说话。这是一种选择性失聪,也是自我保护和避免强烈冲突的方式,避免自己陷入过多的负面情绪之中。但需要知道的是,这种社会化行为一定是模仿学习的,或是自己说话时总被压制,说不过或没有机会说就不再说了。所以,当孩子遇到唠叨的家长,或总喜欢指责、训斥、抢话的家长,假装听不见是孩子最好的选择。参见《父母唠叨对孩子的十大危害》。
  
  坏习惯之四,无视规则。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坏习惯,敢于无视规则的孩子,一定知道这样做能给自己带来巨大好处,或是得大于失,甚至是认为规则根本不合理!孩子也是聪明的,不会无缘故做家长不喜欢的事情。所以,当孩子故意违反界线,父母首先要想到自己是否遵守界线,且要想到自己是否忽视孩子的内心需求,逼得孩子以越线来吸引关注?参见《巧立孩子界线的十条军规》。
  
  坏习惯之五,使小性子。孩子发脾气的原因,极其复杂,甚至是多种原因的组合。除了个别情况和孩子身体状态相关,比如孩子生病,由生理原因导致出现心理问题,其他引发孩子发脾气几乎都和父母的养育相关。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父母“培养”出孩子这样的性格,孩子社会化习得后,把发脾气当成一种锐利的武器对付父母。参见《6角度37条谈孩子发脾气原因》。
  
  坏习惯之六,夸大事实。如果家长指望幼儿不夸大事实,那基本是幻想了,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容易把想象和现实混淆。而对于童年期以后的孩子,夸大事实属于谎言的一种,是社会化习得的产物。如果孩子是恶意谎言,不是迫于压力、害怕承担责任,就是看到说谎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一般来说,认同、接纳、自己不说谎的父母,孩子也很少撒谎。参见《婴幼儿孩子撒谎的原因分析》。12
  
  坏习惯之七,挖鼻孔。这条最不让人理解,因为据我这个井底之蛙了解,好像没有一个人不挖鼻孔!人类的鼻子是人体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既要给吸入的空气加温,也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所以,在鼻腔中出现污垢是很正常的情况,而一般人清除的主要方法就是挖鼻孔!所以,禁止挖鼻孔会逼得孩子偷偷地挖,教会孩子正确清理鼻垢才是正理!
  
  坏习惯之八,不良擦拭。这多指孩子拿衣袖擦鼻涕和油嘴,几乎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有类似的经历。但有意思的是,有几个幼儿会在意自己的衣服脏不脏?而进入少年后,有几个孩子会不在意自己衣服是否干净?所以,大家说应该什么时候教孩子注意自己的卫生习惯?当然,父母有没有给孩子提供对应的工具也很重要,比如有没有系在衣服上的手帕?参见《不要介意自己孩子是脏孩子》。
  
  坏习惯之九,不遮掩地咳嗽、打喷嚏。这是在12个坏习惯中,唯一一个和孩子主体相关。出现这样的情况,多属于孩子的认知问题,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是很不符合成人礼节的方式。所以,遇到孩子不遮掩地咳嗽、打喷嚏,要告诉孩子为什么这样做不好,正确的方式是怎么做。至于说了很多次,而孩子还是这样做,则要考虑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了。
  
  坏习惯之十,抠疮痂。这条和挖鼻孔接近,属于一种生理反应。当人身体受伤出血后,结痂是肌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功能,阻止感染和外界细菌、病毒进入体内。但问题时,伤口即将好的时候,疮痂处会非常的痒,使人禁不住要去抠。真正做到完全不抠的人,属于有高度意志力的人,绝大多数人做不到。所以,与其要求孩子不抠,还不如允许轻轻擦拭。
  
  坏习惯之十一,忘记洗手。出于对健康的考虑,外出回家后,或便后洗手是很重要的事情。可问题是,父母回家后的第一件事情是否去洗手,或带着孩子一起洗手呢?我想,许多情况都是父母马上要处理一些自己的事情,比如先洗带泥巴的菜,然后再洗手,因为这样效率最高。可孩子没有这样的任务,单纯要求他们去洗,孩子真的可能会忘记。参见《放权就意味着要相信孩子》。
  
  坏习惯之十二,咬指甲。这条的出现,非常让人意外,难道咬指甲真是坏习惯?咬指甲表面看是一种不良的卫生习惯,但背后有着很深的心理原因。对周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往往是一种探索和获得体验的表现,而大一点的孩子出现咬指甲,则是其内心焦虑的表现。家长越禁止孩子咬指甲,可能会更严重,或转移为其他的表现形式。所以,不解决孩子的安全感问题,无法根治咬指甲。参见《案例分析:孩子拿脏东西玩》。
  
  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家长一定要问问自己,他们的坏习惯都是和谁学的?很多人都知道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如果复印件上面有错字,你是改影印件还是改原稿?而且,当你的孩子真的出现很多条“坏习惯”,那一定要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了。想让孩子没有坏习惯,父母就必须自己也没有类似的坏习惯,同时寻找孩子问题背后的原因。参见《对我的孩子,我能改变其命运》。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就别要求孩子去做。否则,会形成不同的界线标准,使王子犯法与庶民不同罪!如果家长说自己“积习难改”,那岂不是对孩子来讲,是更难的事情?另外,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的事,而想改变一个习惯,那怕是采取了正确的方法,也不是几天可以完成的,这就需要家长有极大的耐心和信心。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ertongxinli/17238.html

  • 【打掉孩子对自己的影响】孩子对自己的看法会影响他的成长

    问:听说孩子对自己的看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对他的成长很重要,是吗?   答:是的。在小时侯,孩子对自己的看法主要来源于他最亲近的人对他的看法。如果他的父母经常肯定他的成长,鼓励他,同时在生活中他又不断取得成功,获得一种成功的喜悦,使他更相信自己。这样,他对自己的看法就是积极的。这种积极的看法...

    发布于:2014-03-27

    详细阅读
  • [孩子怯生不自信怎么办]孩子怯生怎么办

    有些孩子特别怕生,不肯让陌生人抱。6个月之前的婴儿不会怯生,怯生一般发生在6—7个月之后,12个月左右的孩子怯生反应最为强烈,男孩女孩没有差异。     孩子在6—7个月以后出现怯生反应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陌生人的怯生与对母亲的依恋是同时发生的。当一个陌生人出现在婴儿周围时,婴儿会退缩到母亲的身边...

    发布于:2014-03-27

    详细阅读
  • [大班幼儿特点分析]大班幼儿特点_

    大班幼儿年龄特点 大班是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年,这是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之间的一个转折期,也是孩子从游戏阶段向学习阶段转折的一个时期,如何帮助孩子能够更好地渡过这样的一个转型,首先就要了解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1、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 5岁以后,儿童的个性特征有了较明显的表现,其中最突出的是...

    发布于:2014-03-26

    详细阅读
  • 【杜亚松怎么样】杜亚松回答:儿童孤独症的诊疗方法

    时间:xx年9月29日 20:50—21:22  提问:张某  回答:杜亚松(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行为研究室主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行为研究室主任心理学博士)  张某:我想咨询一下儿童孤独症的确诊方法,国内有没有物理治疗办法?(20:50:39)  杜亚松:孤独症的诊断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

    发布于:2014-03-26

    详细阅读
  • 贝贝南瓜为什么会苦_贝贝为什么会有攻击别人的行为?

    爸爸妈妈发现贝贝有时会无缘无故地去攻击别人,如以打或抢的方式得到别的孩子的玩具,而自己并未教过他,这样这是怎么回事呢?研究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攻击行为是学习、模仿而来。如果父母常以体罚的方式来管教孩子,就等于是在示范攻击行为,孩子会在无形中学会这种方式。   二、以攻击行为作为达到...

    发布于:2014-03-26

    详细阅读
  • 蒙台梭利是怎样看待儿童的?_儿童是怎样看待对与错的?

    “不,我不能给。”三岁的罗杰大叫,同时张开双臂试图将147块积木护到自己的胳膊底下。“我需要它们”,他大声抗议。    显然,罗杰的行为违背了“分享”这一准则。那么,我们能说罗杰是一个自私、淘气、被宠坏了的孩子吗?也许不能。因为,该年龄段特定的道德感决定了,他只是简单地思考问题,自然地按...

    发布于:2014-03-26

    详细阅读
  • 孩子有孤独症父母能离婚吗|孩子患孤独症并非父母的错

    典型的孤独症患儿与其他残障儿童不同,他们外表正常,往往还很漂亮,有些孩子还具有某些特殊技能。这让人们不容易理解他们存在内在的障碍,而归咎于父母的养育方式。   在人们的印象中,这些孩子的父母一般受教育程度较高,职业地位较高。人们认为这些父母,尤其是母亲,对孩子过于理智、疏远,将大部分精力投注于工...

    发布于:2014-03-26

    详细阅读
  • 关羽为什么自作主张_为什么贝贝会“自作主张”?

    爸爸妈妈最近发现3岁多的贝贝不听话了,你让他干什么,他偏不干;你不让他干的,他又按着自己的“主意”去干,说他他也不听。问了邻居才知道,他家的孩子4岁了,也是这样。   这是怎么回事呢?心理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儿童的“第一反抗期”。表现为对父母顶嘴、反抗,甚至出走。这是贝贝心理迅速成长的表现。随着年...

    发布于:2014-03-26

    详细阅读
  • [考试来不及做怎么办]考试来不及做怎么办?

    问:考试的时候,我孩子总是来不及做完。每次考试他都很担心,拼命做,可还是来不及,怎么办?   答:考试时间来不及,确实是件让人着急的事情。但只是急没用。而且越急越来不及。因为当一个人太紧张的时候,他的脑子会变得不好使,手会变得笨笨的。所以首先让你的孩子放松,考试前不要自己吓自己。如果遇到不会做的...

    发布于:2014-03-26

    详细阅读
  • 小儿遗尿的中药方|找出小儿遗尿的根源

    许多父母为孩子的遗尿而苦恼,而遗尿的持续存在对孩子心灵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们必须引起重视。    对于遗尿,首先应除外器质性病变,了解有无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有无内分泌障碍以及有无精神发育方面的异常。我们知道,小儿出生后由于大脑皮质发育不全,尚无控制排尿的意识,以后随着年龄的...

    发布于:2014-03-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