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关系对孩子心理的影响_不良的父母关系对孩子心理有什么不良影响?

儿童心理 2014-03-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儿童心理】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幸福美满的家庭,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条件。有不良问题的家庭,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往往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使儿童心灵遭受创伤,严重的会使儿童精神偏异,危害终生。因此,父母必须重视不良家庭儿童的心理卫生,并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儿童进行教育和引导,使他们能与其他的孩子一样,也能健康地成长。 

  不良的父母关系 

  (1)父母对抗 

  ①热对抗:父母有明显的矛盾冲突,而且冲突以外显的方式表现出来,双方互不尊重,常常激烈地争吵和打架。对抗时,有的父母把子女当作自己发泄的工具,殴打孩子。有的父母力图使子女加入到自己的一方,一起与对方对抗,结果子女成为父母冲突的替罪羊。在这样家庭生活的孩子,往往产生两种异常行为,一是出现强烈的攻击心理,因此有人认为,家庭暴力具有代际传递的特征。二是犯罪行为,许多研究表明,青少年犯罪与家庭暴力有关。 

  ②冷对抗:这样的家庭看似平静,父母双方没有争吵,但他们在心理和情绪上相互敌对,彼此很少说话,也根本不想交谈,夫妻关系名存实亡。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会有心理抑郁,这主要是由于家庭内沉闷的气氛造成的。国外一学者研究发现,这种家庭的成员,特别是子女,还易出现精神分裂。 

  (2)父母分居 

  研究发现,分居家庭子女的心理异常较为明显,在分居家庭里,和母亲生活的子女的心理异常程度要比与父亲生活的子女要大,女孩的心理异常比男孩要突出。这些孩子心理异常的表现是:爱哭闹,胆子小,不合群,紧张恐怖,分离焦虑(指由于惧怕与父母分离而产生的一种明显的焦虑情绪)。有时,父母暂时的分居,对子女也会产生明显的心理影响。 

  (3)父母离异 

  父母离异是造成子女心理异常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父母离异子女的心理异常比父母和睦子女要明显增多。因为幼小的孩子虽然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但他们却形成了与父母的纯真的感情——亲情,父母离异后这种亲情也即崩离。子女不得不与父亲或母亲分开,这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和创伤。父母离异后孩子心理异常的表现常因人而异。有的孩子夜间长时间大哭(多见于较小的孩子);有的孩子敏感、厌烦;有的孩子恐惧、退缩(多见于女孩);有的孩子自卑、猜疑;有的孩子攻击性强或有犯罪行为(多见于男孩)。多数孩子学业明显下降。 

  (4)父母再婚 

  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明显上升,父母再婚的现象也很普遍。父母再婚,对子女心理影响也很明显。再婚父母的子女与未再婚父母子女相比,前者的心理问题较多,仅次于父母离异的子女。父母再婚子女的最大心理问题,是难于适应新的家庭环境。当孩子突然进入一个新的家庭环境时,原有的环境与新的环境之间有很大的矛盾,由于孩子的适应能力较差,调整起来有一定的困难。父母的再婚,使孩子处于一个新的家庭关系中,子女对突如其来的这种新的家庭关系的接受有很大的困难。而且,不少子女对这种家庭关系有抵触心理,甚至不接受这种关系。这些都会促使子女产生异常行为。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①情绪混乱。他们的情绪波动较大,有时抑郁,有时亢奋,具有攻击性。对父母(或父或母)产生仇视心理,易怀疑他人。⑧个性混乱。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一般自信心差,自卑感强,学业也差。 1234

  父母离异前后孩子的心理变化 

  夫妻感情破裂到离婚,以至再婚的整个过程,都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痛苦和折磨。如果父母不注重教育,往往会使孩子形成一些不正常的心理品质,严重的可能导致心理疾病。父母离婚前后孩子会出现以下几种心理变化: 

  (1)不安全感。父母离婚前后,孩子常常没有安全感。当父母各自陷入复杂的感情和法律纠纷中时,往往把主要精力用于考虑自己的事情,对孩子的注意、关心减少,这时的孩子往往感到迷悯。他们会觉得被父母遗忘或不受重视。孩子常常会问自己,“谁会要我¡”,“当我需要帮助时,我该去找谁¡”。这种不安全感,会使孩子处于感情脆弱、经不起打击的状态,做事畏首畏尾。 

  (2)内疚感:孩子常常把自己的某些过错,看成是引起父母关系变化的原因。这种曲解,易使孩子陷入烦恼并常常自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夫妻吵架时,孩子在一旁哭喊:“爸爸、妈妈我听话,我再也不捣乱了,你们别吵了……”过去十分活跃、机灵而聪明的孩子,因为父母关系的改变,而变得退缩、消极,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常常沉浸在内疚之中,这种自责心理,将导致孩子出现逃避现实的心理状态。 

  (3)自卑、猜疑心理:孩子因缺父或缺母,自感不如别人。因遭到旁人的嘲笑、冷落而形成自卑心理。他们常常表现为情绪忧伤,孤僻,畏缩,做事缺乏自信心。年龄大的儿童,还会产生猜疑心理,怀疑别人看不起他,欺负他,对别人的言行易产生误会,导致人际关系障碍。 

  (4)补偿心理:失去父爱或母爱的孩子,常常感到空虚,祈盼在感情上得到补偿,个别儿童进入青春期以后,往往会在“感情补偿心理”的驱使下,盲目地向异性求爱,犯性错误。 

  (5)逆反心理:由于温暖家庭的解体,孩子一时无法接受,心理失去平衡,易形成逆反心理,对周围的人产生对抗行为,表现为毫无理由地拒绝他人的要求,谁的话也听不进去。他们会无故指责父母,顶撞老师,对人持冷酷的态度。 

  因为缺父缺母形成逆反心理的儿童都属年龄比较大的儿童。这些儿童的逆反心理多半是由于受到旁人冷落、嘲笑而逐渐形成,其中,原来家庭比较美满、生活条件优越、突然家遭不幸的儿童,最易形成逆反心理,产生对抗行为。有1个12岁的女孩,母亲因生活作风问题,父亲与之离婚,她随父亲与奶奶一起生活。父母离婚后,父亲、奶奶、亲戚甚至小同伴都经常当着她的面指责、辱骂其母亲,使她觉得母亲既可亲、又可恨,又觉得指责并数落母亲的人都可恨,于是产生了种种矛盾与复杂的心理状态,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心理和对抗行为。她很希望见到妈妈,但妈妈来看她时,她却故意躲起来。妈妈说的话,她不听,妈妈给她买的衣服,她不穿。 

  如何弥补孩子心灵的创伤 

  对于生活在这些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如何运用正确的教育和亲切的关怀,来弥补孩子心灵的创伤,使孩子能健康成长极为重要。 

  (1)给孩子充分的爱抚 

  有些家庭解体后,抚养孩子的一方拒绝另一方来看望孩子。有些父母还告诉孩子:“是你爸爸不要你了,他走了。”或“是你妈妈不要你了,她走了。”这些做法不但剥夺了另一方对孩子的探视权以致爱的权利,而且在孩子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1234

  有位母亲离婚后把自己的仇恨转嫁给孩子,从小教育女儿,男人不是好东西,离他们远点。结果这个女孩从小到大不敢和男性接触,恨男人,厌恶男人,最后导致性变态。母亲自私的感情,毁掉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父母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负起对孩子的责任,让孩子在爱抚中健康成长。要让孩子明白,父母虽然离婚了,但并不改变对他的爱。无论父亲或母亲是否和他生活在一起,都不意味着要甩掉他,不爱他。 

  (2)不要让孩子成为父母竞争的牺牲品 

  有些父母离婚后都想要孩子,于是,双方争着满足孩子的种种要求,以讨孩子的欢心。有的父母相反,谁都认为孩子是负担。无论是哪种,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有的孩子学会了控制父母,利用父亲的力量去控制母亲,利用母亲的力量去控制父亲,变得自私、虚伪、爱说谎。父母在离婚后,仍应注意对孩子教育的一致性、一贯性。并用挚诚的爱心赢得孩子的尊敬与回报,而不应让孩子成为彼此竞争的牺牲品。 

  (3)不要让孩子充当丈夫或妻子替代角色 

  离婚后的父母,往往感情上孤独、寂寞,容易把孩子作为精神上的寄托,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爱倾注在孩子的身上,同时也希望孩子能陪伴自己,慰藉自己。这样做的结果,使孩子养成对父母不健康的依赖性,无法独立。父母对孩子的感情依赖也越来越重,使孩子感到精神压力,这种精神压力超越了孩子能力所承担的程度,扮演了替代爸爸、妈妈的角色,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有害的。 

  有一个男孩,自幼父母离婚,和母亲一起生活。他和母亲盖一条被子,母亲在儿子身上得到了慰藉,儿子也习惯在母亲的怀抱中进入梦乡。母子在睡前总是爱抚一番才入睡,这在孩子幼年是无妨的。但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终于有一天,和母亲发生了性关系。事后,这位男孩由于忍受不了心理压力,导致神经错乱。母亲畸形的感情替代,给孩子带来了终身痛苦。 

  夫妻离婚后,应和其他朋友一起出去散散心,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不要因此影响了孩子独立生活、健康向上的个性品质。 

  (4)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父母离婚,孩子往往心情不好,不喜欢社交。父母应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根据他们的年龄,送进托儿所、幼儿园或学校,让他们和伙伴们在一起游戏、学习,使他们变得心情舒畅、开朗、活泼。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如让孩子去学乐器、唱歌、绘画等。孩子有了兴趣爱好,精神生活充实了,也会尽早从父母离婚所造成的阴影中走出来。 

  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 

  父母们一定要意识到,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成长将起到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一定要注意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 

  第一,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关心,相互尊重。老人要体谅小辈,小辈要孝敬老人。婆媳不和是常见的家庭矛盾,需要双方多多努力,相互谅解,夫妻俩更要相亲相爱,同心同德。 

  第二,父母之间要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吵吵闹闹,甚至打架。这样会让孩子受到惊吓,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第三,民主是良好的家庭气氛中不可缺少的要素。重要的决定,应该由全体家庭成员,包括孩子,一起协商后作出,尤其是父母与子女之间,若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气氛。 1234

  第四,要力求使家庭的气氛保持一种轻松的状态。若家庭气氛太沉闷、太压抑,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是不利的。如父母在外面有什么不顺心、不愉快,不应该将它带回家里来,更不应该将它朝孩子发泄。父母对孩子学习方面的压力也不要太大。孩子放学回来,作父母的也要和孩子一起聊聊天,活动活动,看看电视,这样看起来好像耽误了时间,实际上调剂了生活,活跃了气氛,终究是得大于失的。 
  最后,父母们应注意加强自身修养,注意提高文化修养和素质。一个人文化修养好,有较丰富的内涵,才会有文明的举止,高雅的爱好等。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容易成为一个有修养、讲文明的人。 

  总之,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应努力营造一个温馨、祥和、文明的家庭气氛。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ertongxinli/17229.html

  • 【打掉孩子对自己的影响】孩子对自己的看法会影响他的成长

    问:听说孩子对自己的看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对他的成长很重要,是吗?   答:是的。在小时侯,孩子对自己的看法主要来源于他最亲近的人对他的看法。如果他的父母经常肯定他的成长,鼓励他,同时在生活中他又不断取得成功,获得一种成功的喜悦,使他更相信自己。这样,他对自己的看法就是积极的。这种积极的看法...

    发布于:2014-03-27

    详细阅读
  • [孩子怯生不自信怎么办]孩子怯生怎么办

    有些孩子特别怕生,不肯让陌生人抱。6个月之前的婴儿不会怯生,怯生一般发生在6—7个月之后,12个月左右的孩子怯生反应最为强烈,男孩女孩没有差异。     孩子在6—7个月以后出现怯生反应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陌生人的怯生与对母亲的依恋是同时发生的。当一个陌生人出现在婴儿周围时,婴儿会退缩到母亲的身边...

    发布于:2014-03-27

    详细阅读
  • [大班幼儿特点分析]大班幼儿特点_

    大班幼儿年龄特点 大班是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年,这是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之间的一个转折期,也是孩子从游戏阶段向学习阶段转折的一个时期,如何帮助孩子能够更好地渡过这样的一个转型,首先就要了解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1、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 5岁以后,儿童的个性特征有了较明显的表现,其中最突出的是...

    发布于:2014-03-26

    详细阅读
  • 【杜亚松怎么样】杜亚松回答:儿童孤独症的诊疗方法

    时间:xx年9月29日 20:50—21:22  提问:张某  回答:杜亚松(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行为研究室主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行为研究室主任心理学博士)  张某:我想咨询一下儿童孤独症的确诊方法,国内有没有物理治疗办法?(20:50:39)  杜亚松:孤独症的诊断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

    发布于:2014-03-26

    详细阅读
  • 贝贝南瓜为什么会苦_贝贝为什么会有攻击别人的行为?

    爸爸妈妈发现贝贝有时会无缘无故地去攻击别人,如以打或抢的方式得到别的孩子的玩具,而自己并未教过他,这样这是怎么回事呢?研究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攻击行为是学习、模仿而来。如果父母常以体罚的方式来管教孩子,就等于是在示范攻击行为,孩子会在无形中学会这种方式。   二、以攻击行为作为达到...

    发布于:2014-03-26

    详细阅读
  • 蒙台梭利是怎样看待儿童的?_儿童是怎样看待对与错的?

    “不,我不能给。”三岁的罗杰大叫,同时张开双臂试图将147块积木护到自己的胳膊底下。“我需要它们”,他大声抗议。    显然,罗杰的行为违背了“分享”这一准则。那么,我们能说罗杰是一个自私、淘气、被宠坏了的孩子吗?也许不能。因为,该年龄段特定的道德感决定了,他只是简单地思考问题,自然地按...

    发布于:2014-03-26

    详细阅读
  • 孩子有孤独症父母能离婚吗|孩子患孤独症并非父母的错

    典型的孤独症患儿与其他残障儿童不同,他们外表正常,往往还很漂亮,有些孩子还具有某些特殊技能。这让人们不容易理解他们存在内在的障碍,而归咎于父母的养育方式。   在人们的印象中,这些孩子的父母一般受教育程度较高,职业地位较高。人们认为这些父母,尤其是母亲,对孩子过于理智、疏远,将大部分精力投注于工...

    发布于:2014-03-26

    详细阅读
  • 关羽为什么自作主张_为什么贝贝会“自作主张”?

    爸爸妈妈最近发现3岁多的贝贝不听话了,你让他干什么,他偏不干;你不让他干的,他又按着自己的“主意”去干,说他他也不听。问了邻居才知道,他家的孩子4岁了,也是这样。   这是怎么回事呢?心理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儿童的“第一反抗期”。表现为对父母顶嘴、反抗,甚至出走。这是贝贝心理迅速成长的表现。随着年...

    发布于:2014-03-26

    详细阅读
  • [考试来不及做怎么办]考试来不及做怎么办?

    问:考试的时候,我孩子总是来不及做完。每次考试他都很担心,拼命做,可还是来不及,怎么办?   答:考试时间来不及,确实是件让人着急的事情。但只是急没用。而且越急越来不及。因为当一个人太紧张的时候,他的脑子会变得不好使,手会变得笨笨的。所以首先让你的孩子放松,考试前不要自己吓自己。如果遇到不会做的...

    发布于:2014-03-26

    详细阅读
  • 小儿遗尿的中药方|找出小儿遗尿的根源

    许多父母为孩子的遗尿而苦恼,而遗尿的持续存在对孩子心灵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们必须引起重视。    对于遗尿,首先应除外器质性病变,了解有无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有无内分泌障碍以及有无精神发育方面的异常。我们知道,小儿出生后由于大脑皮质发育不全,尚无控制排尿的意识,以后随着年龄的...

    发布于:2014-03-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