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优越性的成语_成语的优越性

短语句词 2014-01-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短语句词】

    
    成语本来是人民大众口头上或古人今人的著作中使用的语言材料。成语之所以能得到人们的广泛使用,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以下一些优点:
    (1)言简意赅成语一般都能把人们所要表达的丰富的思想,用十分简练、非常概括的几个字说出来,真正具有言简意赅(完备)的优点。适当地运用这些成语,会使语句显得格外精炼。例如:
    (A)方枘(ruì)圆凿意思是:方榫(sǔn)头不能楔(xiē)进圆孔洞,比喻两件事不相容,或者比喻事情的不可能。
    (B)色厉内荏(rěn)意思是外貌看起来庄矜、威严,而内心里却很怯懦。
    (C)众口难调意思是吃饭的人多了,饭菜的味道就很难使所有的人都满意。比喻作一件事情,不容易使各方面都没有意见。
    这类成语,如果改用一般的话来说,即使多用很多的字,也未必能表达得像用成语那样的意思丰富和透彻。
    (2)易学易记
    由于成语在结构形式和组织方法上,基本上有规律可循,所以学起来都比较容易,甚至为创造新成语也提供了便利条件。比如:
    翻天覆地    横征暴敛
    醉生梦死    抱残守缺    啼饥号寒
    这些成语,从语法的角度上来分析是有它的共同之处的。“翻天覆地“是动宾结构,是由翻、覆、天、地四个字交错组成的。提起“翻天“,可能就想起“覆地“。又如“横征暴敛“,是横、征、暴、敛四个字组成的。“横征“和“暴敛“对仗是很工整的。所以学起来、记起来都很容易,特别是由于成语具有四字性,也使成语易学易记。
    (3)形象具体有许多成语,含有显著的修辞因素,看了或听了以后,就会在头脑里留下一个深刻的、具体的印象。成语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举几种常见的例:
    (A)比喻法借某一种情况说明另一种情况。例如:
    中流砥柱这个成语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黄河中流的砥柱山。“砥柱是在黄河中流的一座山,黄河的水日日夜夜汹涌澎湃地冲击它,可是千百年来,依然屹立在那里。因此人们就用“中流砥柱“这四个字作为成语,比喻那些意志坚强,在大风大浪里经得起考验,毫不动摇,能起支柱作用的人。
    如影随形无论什么物体的影子,一分一秒也离不开那个形体。因此,人们就用“如影随形“这个成语,比喻两个人或两件事物关系的密切。
    牛鬼蛇神    牛鬼和蛇神都是可憎恶的妖魔、鬼怪。因此,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极坏的人。
    水中捞月    映在水里边的月亮只是一个影子。到水里去捞月亮,当然是永远捞不到手的。因此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做那些白费气力,枉费心机而得不到结果的事情。
    以上这几个成语,都不是直接用它的字面上的本意,而是用它那比喻的意思,都是属于修辞上的比喻法。
    (B)讽喻法假造一个故事,用来讽刺或者教育劝诫别的人。例如:
    狐假虎威《战国策•楚策》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老虎寻找野兽吃,遇到一只狐狸。狐狸说:“你怎么敢吃我!老天爷派我做百兽之王,现在你吃我,就是抗拒天命!你如果认为我说谎话,那么我在你前边走,你跟着我,看看野兽们见了我有没有敢不立刻跑开的?“老虎同意了,于是就和狐狸一块儿走,野兽看见老虎,吓得就跑。老虎不知道野兽是怕他,还以为真怕狐狸才跑呢,后来人们就用“狐假虎威“这个成语,讽喻那些凭借别人的势力来吓唬人的人。
    画蛇添足《战国策•齐策》有这样一个故事:楚国有一个人举行祭祀典礼。行完了礼,把一壶酒赏给他家里的几位客人。客人们商量道“这酒几个人喝嫌少,一个人喝,有余。咱们在地上画蛇,谁先画成了谁就喝酒。“有一个人先把蛇画成了,拿过酒来将要喝,却又左手举着酒壶,右手又画着蛇说:“我还能给蛇添上脚。“脚还没画成,另一个人又把蛇画成了。这人把酒壶夺过来,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于是他就把酒喝了。后来用“画蛇添足“这个成语,讽喻那些喜做节外生枝、无补于事的人。
    另外成语中的“鹬蚌向争,渔人得利““愚公移山“等,都用的是讽喻法。
    (C)对偶法    把两个有某些类似之点的词组,互相对照,组织在一块儿,形成语法上的并列结构。例如:
    车水马龙这个成语是用“车水“和马龙“两个词组构成的,“车水“和“马龙“对偶。这里说的是“车“和“马“:车怎样呢?车象流水那样接连不断地飞驰。马怎样呢?马象龙那样活跃地奔跑。用这句成语来形容大街上人们来来往往的热闹景象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
    良师益友这个成语是用“良师“和“益友“两个词组构成的。“良师“和“益友“对偶。这说道德学问很好的老师,于我有益的朋友都有助于自己的进步。
    此外象“灯红酒绿““忍气吞声““横征暴敛““耳闻目睹“等等,也都是用对偶法构成的。这类成语的前后两个词组所表示的意思都是类似的,而不是相反的。
    (D)映衬法把相反的两件事互相对照。例如:
    地旷人稀    旷是广阔的意思,按一般情况来说,土地的面积大,那么土地上居住的人就多。可是有些地方,尽管土地面积大,而人口并不稠密,这就是“地旷人稀“。“地旷“跟“人稀“两件事是不协调的,而是相反的。这个成语就是用这两种情况的互相映衬组织起来的。
    阳奉阴违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表面听从,暗地里却又另搞一套。“阳“是表面,“阴“是里面。“风“是遵从,“违“是违背。“阳奉“跟“阴违“恰恰相反,恰恰是互相对照的。
    此外,“口是心非““曲高和寡“等等,也都是用这种修辞法。“映衬法“跟“对偶法“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对偶法的前后两个词组所表示的意义彼此有类似之点,有相同之处;映衬法前后两个词组所表示的意义彼此相反,对比鲜明。
    (E)夸张法把事物加以夸张,说得远远超出客观事实。例如:
    体无完肤这个成语是形容人体受伤很严重,身上已经没有一点完好的皮肤。实则身体即使受伤极重,总还会有局部完好的皮肤,如果连一点好皮肤也没有,那也就活不成了。
    鸡犬不留这个成语是形容抢掠十分严重,就连一只鸡一条狗也没给留下。
    门庭若市形容交游广,来的人很多,住宅门口和院子,热闹得就象集市一样。
    此外象“气吞山河““血流漂忤““口若悬河“等等也都是用这种修辞法。这类成语尽管夸张得与实际不符,但这种巧妙的修辞方法,会增强表达的效果。这种比喻手法,也就是《文心雕龙》上所说的“夸饰“。
    (F)截短法把字数较多的文句,剪裁缩短,使他精炼简洁。例如:
    瓜田李下    这个成语是截短古乐府诗《古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两句而成的。原诗字面的意思是:在瓜地里,不要弯腰提鞋;在结着李子的树下,不要举手整地帽子。意思是让人们要注意自己所处的地位,避免嫌疑。
    管窥蠡测    这个成语是截短《函数•东方朔传》“以管窥天,以蠡测海“而成的。原话表面的意思是:从竹管的小孔里看天,用瓠瓢量海水。它的引申义是:目光短浅,所见者小。类似“坐井观天“的意思。
    此外,象“李代桃僵““蚍蝣撼树““司空见惯“等等,也都是使用这种修辞法。理解这类成语,首先要知道原来的句子是怎样说的,还要掌握它的精神实质。
    (G)镶嵌法故意用几个无关紧要的字插在一个词的中间,以舒缓语气或增加力量。例如:
    七拼八凑:意思是搜集一些零碎材料勉强地拼凑起来。
    一干一净:意思是干干净净,什么也没有了。
    冤哉枉也:意思是十分冤枉。
    本来主要说的是:“拼凑““干净““冤枉“,而把两个字拆开,在每个字的前边或后边各镶嵌上一个字,如“七““八““一““二““哉““也“,以增加修辞效果。
    成语所用的修辞方法,这些是最常见的。此外当然也还有,这里不拟多举。许多成语都具有浓厚的修辞色彩,所以使人一看就觉得形象具体。
    (4)语势有力成语是历史的产物,具有群众基础,表达的效果比用意思相同的一般说法为强。例如“群起而攻之“,就比“大家一齐起来反对他“或者“批评他““斥责他“更有力些。“口诛笔伐“就比“用语言和文字对他进行严厉的批判“这样一句话显得有力量。
    由于成语有以上各种优点,所以在文章中适当地使用成语,是非常需要的。这不仅能增强表达效果,而且可以使文章的语汇丰富多彩。不过也不能在文章中故意地多用成语,堆砌成语,以显自己的渊博,那样就可能把文章写得不文不白,不伦不类,矫揉造作,画蛇添足。这一点我们要特别注意。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duanyujuci/14944.html

  • 分类仿句大全|仿句分类整理之文化

    1、思念使诗圣叹故乡月明,思念使女词人瘦过黄花,思念使摩诘先生每逢佳节走入“遍插莱萸少一人”的心境,思念使爱国诗人铁马冰河入梦…… 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泪千行。 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晓风残月杨柳岸。 思念使边塞诗人山回路转不见君,雪地空留马行处。 思念...

    发布于:2014-01-14

    详细阅读
  • 语文近义词|语文近义词

    凝望——凝视呼叫——呼唤吟诵——吟咏蕴含——蕴涵 奥秘——奥妙恩泽——恩赐良久——许久静谧——僻静 勤勉——勤奋迷惑——疑惑蕴藏——埋藏快活——欢快 缘故——原因温习——复习雕琢——雕刻比美——媲美 崇尚——高尚真挚——真诚爱慕——仰慕沉静——沉寂 凄凉——凄惨...

    发布于:2014-01-14

    详细阅读
  • 如何快速准确地识别不同犬品种|如何快速准确地辨析病句(第四讲)

    四、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主要有两种:句式杂糅和前后牵连。 1 句式杂糅 同一句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既想用这种说法,又想用那种说法,结果把两种说法糅到一起,形成杂糅。 例①这家工厂之所以造成年年亏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领导不善于经营管理,二是由于工人的基本素质太低。...

    发布于:2014-01-14

    详细阅读
  • [病句语法知识]病句知识资料汇编

    修改病句可遵循以下答题步骤:①细读所给句段,整体感知其意;②针对句意和句式,选用辨识方法;③对照病句类型,作出错因判断;④对症下药,修改病句。修改病句的主要方法有:增、删、调、换。成分残缺的句子,可通过压缩,找出所缺部分,采用“增补”的方法修改,即增添字词,补上残缺;结构重复赘余、句式杂糅、...

    发布于:2014-01-14

    详细阅读
  • 语文修改病句有哪些类型|语文修改病句

    衢州卷 3下面这段文字画线的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时间在睡眠中度过。①人的健康对于睡眠,就像呼吸和心跳一样重要。②我们必须全面改善公众睡眠的健康水平。③为此,中国睡眠研究会提出了“良好睡眠,健康人生”。 【答案】①“人的健康对于睡...

    发布于:2014-01-14

    详细阅读
  • 知识积累的句子|知识积累卡片:常见句子语病

    1 成分残缺,包括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等。如: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使他渡过了难关。(没有主语,去掉“使”。) 2 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复句中关联词搭配不当等。如:古典著作图书受到读者追逐,就是最好的印证。(将“追逐”改为“青睐”或“喜...

    发布于:2014-01-14

    详细阅读
  • 【语段材料评价试题】语段综合类试题评析

    语段综合类试题,是指以语段为基本材料,综合考查各类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试题。它与一般考查语言积累和运用的试题不同,一般考查语言积累和运用的试题,要么是没有具体语言环境,要么是单纯的考查某一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而语段综合类试题,既有语段作为具体的语言背景材料,又是考查多个方面的知识...

    发布于:2014-01-14

    详细阅读
  • 点石成金培训机构_点石成金——修改病句

    1 搭配不当 ①主谓搭配不当。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②动宾搭配不当。如: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为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③主宾搭配...

    发布于:2014-01-13

    详细阅读
  • 【初三语文基础知识专项训练】基础知识专项训练•修改病句

    编辑:张成利 1、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校门对面又开了一家卖饮料和汽水的小店。 B、新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 C、我们一些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没有多大改善。 D、小张明天要去北京参加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知识竞赛 2、修改病句。(每句改一处,改...

    发布于:2014-01-13

    详细阅读
  • [单句复句知识点]单句、复句知识

    一、(2009年深圳) 3.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①博士除授予学官,还授予一些有专门技艺、专门学问的职官,如魏晋以后的太医博士、天文博士、历博士、卜博士等。 ②秦始皇时,博士只作政府顾问。 ③唐宋以后,社会上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俗称博士,如“茶博士”“酒博士...

    发布于:2014-01-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