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A版_(语文版)《苏珊·安东尼》说课稿

初中语文说课稿 2013-10-0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初中语文说课稿】

关于《苏珊·安东尼》的说课稿

各位专家领导:你们好!

今天我为大家讲的课题是《苏珊·安东尼》。

我的说课流程:教材分析——教学过程(www.diyifanwen.com)——教法学法——评价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苏珊·安东尼》为八年级语文教科书第二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是一篇记叙性散文。它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让语文世界与生活世界等同合一;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学生形成审美情操、健全人格、创新精神都起着极大的作用;是主题探究性学习——妇女解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本文的思路和结构。
      (2)理解人物形象及刻画人物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社会现象的意识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社会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理解苏珊为争取女权而斗争的精神,培养学生面对自己应有的权利,要进行勇敢的、坚持不懈的斗争。

(2)   培养学生树立文明进步的妇女观、健康平等的现代性别意识。  

3、重点难点:

重点:理清文章思路

难点:理解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www.diyifanwen.com):

(一)   男人的一片天:我说我有理

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孔子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你认为他说得有理吗?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在组成教学的各动因中,教学气氛的营造很重要。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情绪与个体的认识有密切联系。高涨的情绪有助于个体认知能力的增强,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唤起学生的高昂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我设计这一个环节作为导入,目的之一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各说各的理,把气氛调动起来;目的之二是让学生认识到古代妇女地位之卑微低下,到了与小人相提并论的地步,那时是“男人的一片天”;目的之三是让学生明白妇女解放是社会的进步,妇女不再拘束在一室之内,走向社会,自食其力,男人负担减轻三分之一,只需养老人和小孩,三分之二的负担又有人分担一半,何乐而不为呢?可以说是皆大欢喜;目的之四引出那些女权运动先驱者们,从而引出课题《苏珊·安东尼》。

(二)   女人的一线天

1、  人物简介:

苏珊.安东尼出生在马萨诸塞州。曾经教过小学。她强烈意识到妇女需要个人和经济上的独立。她致力于妇女权利的斗争,与伙伴伊丽莎白终身都为女权运动做贡献。推动美国女权运动的进程。被称为“美国女权运动第一人”

通过人物简介让学生对主人公苏珊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感知探究:

(1)、出示目标,速读课文(带着目的去读书,目标教学)

(2)、网络互动:①五人小组为单位围绕目标设计两到三个问题,并发布在网络论坛上;

②选择网络论坛上感兴趣的题目,小组讨论解决;

③把小组意见发布在网络论坛上。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语文学习也理应如此。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环境下学习,让学生好学、乐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  天才go go go——今日表演之星

请同学上台表演投票斗争和法庭斗争,谁表演得最好,谁就是今日表演之星。

在投票斗争和法庭斗争中,最后的胜利都是苏珊•安东尼,两次斗争中,苏珊取胜的方式有何异同?从中你觉得苏珊是一个怎样的人?

投票斗争和法庭斗争是全文的重点所在,也是全文的难点。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在抓住重点的基础上,突破难点。

4、课内课外——生活剧场:

        张三同学上课不停讲小话,李四同学劝他保持安静,张三说:“我讲我的话,关你啥事?”李四该怎么办?

语文来源于生活,又要为生活服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道题把课内课外巧妙的联系起来,让学生象苏珊一样,面对自己就有的权利,进行勇敢的斗争。

(三)女人的半边天——畅所欲言:

女人的天空真的有半边吗?请大家谈谈你身边或是网上收集到的资料,谈谈“女人的半边天之我见”。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社会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树立文明进步的妇女观、健康平等的现代性别意识。

 

 

 

三、教法分析

教法分析:启发式(要打开学生智慧的大门,教师要循循善诱,善于启发)。
     情境设置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讨论法(“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让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四、评价分析

 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语文来源于生活,语文又服务于生活。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chuzhongyuwenshuokegao/12048.html

  • [《七颗钻石》说课稿第一课时]《七颗钻石》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江苏教育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课《七颗钻石》,较之传统教材有更多可供师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这则童话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个善良的小女孩因为充满了爱心而得到了生活对她的巨大回报的故事。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童话文字浅显易懂,...

    发布于:2013-10-04

    详细阅读
  • [《端午日》沈从文]《端午日》说课

    江苏大丰市万盈二中 陈继军一、说教材1、《端午日》是苏教版七年级教科书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编者以民俗风情为主题分别编入了《端午日》等四篇课文,它介绍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是一篇新增加的课文,较之传统教材有更多...

    发布于:2013-10-04

    详细阅读
  • 部编版《珍珠鸟》说课稿|《珍珠鸟》说课稿3

    《珍珠鸟》说课稿黄务中学 刘宏丽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 《珍珠鸟》这篇课文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语文的第五单元。这个单元都是写人与动物动物的佳作。阅读这些文章,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还可以引发他们深入思考人和动物的关系。。 冯骥才写的这篇散文,通过人与鸟...

    发布于:2013-10-04

    详细阅读
  • 愚公移山说课稿一等奖|《愚公移山》说课稿2

    《愚公移山》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设计 《愚公移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富有神话色彩的寓言,它塑造了老愚公这个性格鲜明的形象,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顽强改造自然的精神。《愚公移山》编排在第五册“文言文综合阅读(一)”单元中,本单元将文言文集中编排,试图从文言词法上来“合”...

    发布于:2013-10-04

    详细阅读
  • 云南的歌会说课稿十分钟_云南的歌会说课稿

    《云南的歌会》说课稿各位评委,我说课的课题是,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云南的歌会》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手段、学法指导以及教学过程(www diyifanwen com)的设计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明。 第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发布于:2013-10-04

    详细阅读
  • [《斑羚飞渡》的故事]《斑羚飞渡》说课稿3

    《斑羚飞渡》说课稿杭州艮山中学 徐巧玲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本单元编选了《珍珠鸟》、《斑羚飞渡》、《华南虎》《马》《狼》五篇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而且还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轨迹。本文描写的是一群被...

    发布于:2013-10-04

    详细阅读
  • 幼儿园大班语言《犟龟》说课稿|《犟龟》说课稿

    《犟龟》说课稿 王晓敏 我说课的题目是《犟龟》,我将从以下四方面来说这节课。一、 说教材1、 说体系。《犟龟》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五单元第十七课。本课是学生升初一之后接触到的第一篇童话,第一课时简介了童话特点,引导学生默续课文,理清思路,把握情节。本节课...

    发布于:2013-10-04

    详细阅读
  • [《化石吟》的吟是什么意思]《化石吟》的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张锋的科学诗《化石吟》。首先,我对本课内容分析如下:《化石吟》所在的这一单元的几篇文章都与科学密切相关,内容丰富多彩。阅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新课标在这一单元中要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概括课文内容要点。《化石吟》写的是...

    发布于:2013-10-04

    详细阅读
  • 【张掖铁路学校怎么样】张掖铁路学校新课程改革研讨观摩课说课稿《海燕》

    张掖铁路学校新课程改革研讨观摩课说课稿语文组 张晓军一、教材分析1、地位作用:《海燕》是首著名的散文诗,本文写于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来自社会底层、深谙人民疾苦的高尔基,触摸到刚刚开始跳动的新时代的脉搏,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

    发布于:2013-10-04

    详细阅读
  • [《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一等奖]《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3

    我的叔叔于勒杨 洁 一、教材分析 1 地位和作用 本文是初中语文课本所录选的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名家名篇。虽然篇幅短小,但在艺术上却颇多成。.他的手法,寓主题于平淡自然之中。他的人物,在语言动作之中有内心世界的表露;他的情节,在平铺直叙之中有波澜起伏;他的描写,在平实朴素之中有锋芒;他的幽默,...

    发布于:2013-10-0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