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2013-09-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县初中   费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掌握罗布泊消失的原因,感悟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把握文章感情,理解本文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

                  2、探究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原因,汲取历史教训,爱护生态环境,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课文的基本理念(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

               难点:培养学生科学理性和人文关怀,感受并体会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互动设计: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罗布泊,亚洲大陆上的一块“魔鬼三角区”,古丝绸之路就从中穿过。楼兰美女的木乃伊在这里发现;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这里考察时离奇失踪,至今下落不明;探险家余纯顺在这里徒步孤身探险时失踪……象这样的事例在这里可谓层出不穷。甚至有科学家发现,罗布泊一直在移动。罗布泊这个谜样的世界,神秘的荒原,千百年来人们都为它迷惘、思索、争论、甚至献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罗布泊,走近这个神秘的地方。

 

二、           感知课文,整体把握。

1、理解题目。

2、走近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作为新闻,要求真实,作为文学,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抒情性。

3、听课文朗读,说一说你对罗布泊的有什么样的印象?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今昔罗布泊

学生思考:1、过去的罗布泊和今日的罗布泊是什么样的?

                找出文章中描写过去和今日罗布泊的语句,再分别用简短的语句来概括,然后再读一读。

2、这里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二)追溯原因。

1、罗布泊,绿洲与沙漠,天堂与地狱,沧海与桑田般的变化,没有千年的洗礼,仅是几十年的瞬息。天壤之别,原因何在?请联系你的生活经验推测这其间的原因。

2、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通过科学的考察后寻得罗布泊消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根据课文内容归纳总结。

3、造成罗布泊消逝的罪魁祸首是谁?为什么人们会制造悲剧,自讨苦吃?

4、与此同时,还有哪些悲剧在上演?

(三)设置情景让学生探讨并揭示文章的主题。

学生活动:角色情景对话表演。(胡杨、沙漠、人类)

      通过学生活动,归纳出文章的主题。

(四)品味语言。

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了让人恐怖的荒漠,让作者感到忧患,感到痛心。请找出文章中体现作者这些感情的句子,先读一读,再讨论是如何表现出这些感情的。

如:1、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2、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一针见血地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地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3、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

 

四、拓展延伸。

1、月牙泉美景不在,青海湖正在缩小,悲剧仍在重演。胡杨的干枯,罗布泊的消逝,他们的惨状让人痛心疾首。类似这样的悲剧终止了吗?(没有)你能说出一些这样的例子来吗?

2、如何才能让这些悲剧停止?请你设计一则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公益广告。

 

五、总结反思,布置作业。

1、总结: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的双眼,是热切的希望,还是无助和茫然?让理性回归吧,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变得更蓝,树会变得更绿,水会变得更清。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2、作业:如果你是一位百岁老人,见证了罗布泊所经历的沧桑,请你用自己的笔把它真实的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过去                    现在12

 

      绿洲       改道          沙漠        环保意识

             ——————>

      仙湖       四盲          死水        忧患意识

                对比

七、教学后记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chuzhongyuwenjiaoxuesheji/11793.html

  •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一等奖】《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这是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言文故事,第一课时主要是了解作者孔子的生平,学习本文的生字,读准字音;第二课时重点分析课文,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 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的生字 3 情感目标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这个故事 ...

    发布于:2013-09-24

    详细阅读
  • 《绿色蝈蝈》读书笔记|《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探讨问题及解决方法 《绿色蝈蝈》一课主要学习任务是探讨蝈蝈的外表特征和生活习性,让学生对这种小昆虫有进一步的了解;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主要依靠学生通过速读课文来抓住重点,再辅以学生平时喂养蝈蝈的亲身经历。另外作者独特的语言艺术也是本文学习时不可忽视的问题,可采用学生独立研读、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发布于:2013-09-24

    详细阅读
  • 出师表教学设计|出师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一、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和亲贤臣、远奸佞,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等进步主张,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二、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三、了解“表”的有关知识,掌握形容词的活用和“以”的用法。教学设想一、介绍背景和疏通文义结合起来,突...

    发布于:2013-09-24

    详细阅读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一等奖_《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吴江市菀坪学校初中部 芦根荣一、学习目标:从小说三要素入手,把握小说的主题,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幻灯出示)二、导入新课:题解、简介作者。三、检查预习: 1、指名学生板演生字新词。 2、指名学生口头回答小说的主要人物(称呼和名字)、次要人物。四、合作探究(一)分目标1:了解故事情...

    发布于:2013-09-24

    详细阅读
  • 社戏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_《社戏》教学设计

    教学构想: 通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对语言进行较为深入的把握,从各个语言的片段所共同营造的环境中,体味作者在其中所蕴涵的情感和意义。教师在对文本的对话中筛选一些必要信息来触动探究心理。 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探讨这当中的作者感情上的触击点。做到和文本对话,而后,在...

    发布于:2013-09-23

    详细阅读
  • 出师表|出师表 教学设计

    作者:张孝纯 1 预习指导激发学生预习兴趣:教师吟诵并解释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赞美诸葛亮及《出师表》的诗句,如:“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管仲)乐(乐毅)盖有余。”(《武侯书堂》)“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提供预习参考资料:...

    发布于:2013-09-23

    详细阅读
  • 【《错误》教学设计】《错误》教学设计

    安徽省亳州市第一中学 王宇青 教学目标体会诗歌优美深婉的意境 掌握用比喻修辞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把握诗歌意象,体会抒情主人公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优美深婉的意境 2 掌握用比喻修辞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本诗的古典意蕴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方法诵读鉴赏法,情景入境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简介...

    发布于:2013-09-23

    详细阅读
  • 《散步》教学设计_《散步》教学设计

    古楼中学 苏建明【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人物形象美2、锻炼发现美的眼力,学会欣赏美。3、在熏陶感染中受到思想教育。【教学重点】课文理解,美点寻踪【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点拨、讨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我想有一个家》2、导语:“我想有个家”,这是每个人的...

    发布于:2013-09-23

    详细阅读
  •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一等奖]《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通过诵读,体会作者蔑视权贵,反抗现实,向往仙境,追求个人精神解放的思想感情。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一)教学内容指导诵读,放手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理解作品的内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注重学生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加以指导,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难点:诵...

    发布于:2013-09-23

    详细阅读
  • 我的叔叔于勒_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设计

    [教学创意] 点、线、面、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把握好的切入点,在点画出一条或两条反映课文内容或主题的亮线,围绕其主线深入分析全篇课文,这样便于激发学生兴趣,便于教学有序生动,也容易达到教学目的。《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可以这样设计:先找出切入课文的“点”——课文对于勒称呼的词语,然后画线——为什...

    发布于:2013-09-2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