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7年级美术教案]初中美术教案8年级上:04课 触摸美丽

初中美术教案 2013-07-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初中美术教案】

一、教材分析 《触摸美丽》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类型课,在整套教材中与八年级下册《五角星》知识的内在联系最为密切,两课共同组成了一个关于材料及形式美探究的教学单元《触摸美丽》,但是又有各自的教学侧重。如果说《五角星》定位重点更多在画出肌理与质感,那么,《触摸美丽》的定位重点更多在于直接利用材质本身的肌理与质感进行造型,探索适合材质形式美感表现的技巧。把握这个基本定位是处理好这两课教学的关键,也更有利于教师自觉建立单元教学的整体观念。 初中美术教案8年级上:04课 触摸美丽
本课选择“触摸美丽”这个与生活、自然紧密相关的课目,指导学生制作装饰作品,帮助学生认识材料的肌理、质感特性,感受材质的形式美感,探索不同材质在装饰作品中的运用技巧。从而进一步理解:材料作为造型艺术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于体现视觉艺术的形式美感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教材从感受、了解不同材质的特性入手,展现了各种材料的图片,如金属、木材、毛绒、石头、牛仔布等,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其特性与美感(如纤维材料柔软温馨,木质材料自然质朴,石质材料坚硬冷漠等等)。并呈现了不同材质运用于装饰画中的美术作品,通过欣赏装饰作品中的材料美,感受不同材料表现的不同视觉美感。通过运用不同材质改画与制作装饰作品的活动,帮助学生关注材质本身具有的形式美感,懂得利用生活中的边角余料“变废为宝”,制作成精美的装饰艺术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在列举的图片中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各种材质的图片、各种材质制作的装饰作品、材料加工与处理的图示,以及制作加工的工具材料等等。并且选择具象绘画与依此改制成的装饰作品进行对比呈现,启迪学生的思维。
作业的设定范围较为宽泛,只强调以某种材料为主并辅以其他材料合作完成装饰作品,表现形式、加工方法等均不限。教材中呈现了各种技巧与形式的装饰作品作为练习参照。
“活动一”通过把一幅绘画作品改造成为一件装饰作品的活动,依托一定的视觉形象为造型基础,加深学生对材质的认识,提高学生利用材质加工处理,进行视觉表现的能力。
“活动二”在相对限制材料种类的前提下,提倡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合作完成一件装饰作品的造型设计与加工制作。
“评价建议”一栏中,提出了是否关注材质、感受材质美感的评价要求,并且提出了以表格打“√”的形式,从作品的选材、色彩、构图、风格等诸方面对学习绩效测评的评价建议,作为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检测知识、能力水平的参考。另外,将能否与他人友好交流并合作完成练习也作为一项评价指标。
“资料库”中以文字的形式介绍了各种材质的物理特性以及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介绍了装饰画的特点。
“学习大空间”一栏提供了有关材质在生活用品中运用,在建筑物与室内装饰中运用的介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拓展美的视野。

二、教学目标
*能初步体验材料的肌理与质感特性,加强对形式美感的基本认识。
*能选择运用自己喜好的自然材质制作较为简单的装饰作品。
*能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促进情感的健康发展。

三、教学思路
课前可以要求学生收集身边一些不同肌理与质感的材料和制作装饰作品的主要工具,具体参见教材p15制作工具提示图。 123
课堂教学以创设情景导入,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几件学生自己制作的悬挂在家里的装饰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其形式美感与生活情趣,并判断其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怎样制成的?着重分析制作材质的形式美感,引发学生探求形式美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接着进入对三种以上材质的对比感受与体验环节,可以观察材质图片,可以观赏生活中各种材质用品,可以自己动手通过触摸、撕扯、敲击、搓揉等手段,感受体验各种材质的肌理或者质感特性,在此基础上展示讨论活动。讨论内容包括:①不同材料各有什么特性,如软与硬、轻与重、粗与细、韧与脆、粗糙与光滑等等。②它们各适合表现什么内容或形象。围绕讨论作好有关准备:如了解相关材料知识,同时也要考虑小组的分配、座位的安排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针对学生的讨论发言,教师适当归纳,并展示自己制作的各种装饰作品实物或运用多媒体展示优秀的装饰作品,引导学生欣赏,看看作品是怎样利用材质肌理、质感的对比与统一来表现形式美感的。在学生获得初步美感启示的基础上,就如何进行作品的构思、构图与表现制作方法展开师生间的讨论交流活动,并且教师演示对不同材料的一些加工处理方法,有效地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材质选择与处理、构图、色彩等内容的具体创意上,为练习做准备。
作业的形式可以多样化,第一课时参照绘画作品,运用不同材料将其改造为装饰作品,注重其材质处理、加工技巧与造型表现的关系,提倡简洁、夸张的手法,注重体现其装饰性与趣味性。
第二课时以某种容易收集的材质为主,辅以其他几种材质,更加强调小组合作完成一幅装饰作品。在学生动手设计与制作前,教师可以抓住两个环节来促进教学:一是对比展示一种材质的两种不同的设计处理,主要让学生直观感受材质变化的空间与趣味;二是教师直接演示利用一种材质为主进行一件装饰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主要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反复推敲与动态设计调整的工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安排的学生独立设计与制作练习,才有达到更高形式美感的可能。
提示学生在动手制作前务必就作品的构思、构图与表现制作步骤、工艺、方法等展开小组讨论交流活动,从而明确设计与制作的大体方向。 初中美术教案8年级上:04课 触摸美丽www.anxue.com
本课时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要求人人积极参与,在具体制作前提倡有集体设计讨论过程,也可以边制作、边讨论、边修改。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直接参与学生的制作,帮助学生一起完善创意,提出一些制作改进的建议,调动学生不断完善设计,不断优化制作工艺的兴趣。不宜深度介入某个小组的制作过程,防止学生养成一种学习惰性。

四、教学选择
本课教学应能体现不同地域特点的教学特色,因为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经济条件等等的差别,可能导致学生材质收集出现较大差异。在一些相对贫困的地域,可能学生收集来的就是一些山坡上的岩片,河滩上的鹅卵石,树上的绿叶,田间的稻草等,教师对于学生这种敏锐的收集都应当予以积极鼓励。
对于缺乏影视媒体设备辅助教学的学校,教师或许需要自己课前多花时间制作几件装饰作品作为教学欣赏作品来替代媒体的展示。因为这是教师亲手设计制作的装饰作品,学生会感到特别亲切,教师也会在设计制作过程中获得更多展现材质形式美感的技巧与体会,这样更加易于获得影视媒体展示难以获得的教学效果。 123
如果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很大,在完成教材两个主体学习活动后,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课外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创造性地利用身边的边角余料,通过挖掘其中材质的形式美感,运用一些展现材质形式美感的对比技巧,变废为宝,精心设计制作成一件装饰艺术品来装饰自己的家。

五、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可以灵活选择:如①情境导入——作品欣赏——感受体验材质——处理材料——制作活动。②情境导入——感受体验材质——改画活动——加工材料——作品欣赏——制作装饰作品。
建议课前教师自己制作装饰作品,并收集其他班级学生制作的作品供教学欣赏和作业参考,并主动准备一些材料供学生制作时选择调剂使用。
教学不宜把练习只停留在设计制作装饰画上,提倡延伸到平面与立体或半立体形态作品皆可的现代装饰造型作品范畴。
在“活动二”的作品设计中,教师务必提醒学生不必囿于一定要像什么这样一个思维定式,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利用材质进行构图组织、搭配、对比、协调等形式要点上来。教材p16的《红黄黑构图 布贴》就是能够较好反映此种教学思想的作品,值得借此与学生进行教学分析与交流。
教师务必始终把教学重点落实在材质形式美的学习上,在材质肌理与质感的合理运用及搭配技巧方面予以重点突破,通过对作品的比较、分析,帮助学生加深体验不同材质大小、疏密、形状等多种对比手法的合理运用。
对材质肌理特性的感受可以通过一些对比实验方式展开,对于材质质感的把握则可以通过影视媒体(如实物投影仪)进行局部放大后再分析的方式展开。
在学生完成装饰作品设计制作练习后,建议安排一段时间进行集中的教学展示与评价活动来提升教学效果与品质。教师可以先就班级中最优秀的一组作业进行展示评价,在积极肯定的同时,也提供给了每组学生一种评价的基本模式与指标,然后请每组推选一位同学简单介绍本组的设计意图与构思过程,请其他组的同学提出对作品中肯的看法,及时总结与归纳。一个值得注意的评价要点是提倡教师在评价中关注每个小组学生的合作情况。比如:某个小组一起完成了较为复杂的装饰作品,这就值得肯定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较强。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chuzhongmeishujiaoan/9971.html

  • 第10课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教案_第10课玄妙的星——我们的太阳

    第10课 玄妙的星——我们的太阳 本单元围绕对“星空”的感受、想像和探索,让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建立起对艺术与科学的关注,提高学生的想像力,促进理性和感性的平衡发展。 美丽而玄妙的夜空,充满着神奇。夜的花朵绽开蓓蕾,布满天际,群星争辉,灿烂的星空展现着艺苑风采。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之浮想联...

    发布于:2013-08-06

    详细阅读
  • 【灯与光的关系】灯与光教案

    教学目标 : 1、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纸质材料制作圆筒基本形及其变式。 2、学生愿意尝试借鉴某种形式,运用适当的装饰手法美化灯饰。 3、学生能有兴趣地表述自己对灯与光的综合知识及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 学生通过看书、讨论、探索做纸制灯饰的方法步骤。...

    发布于:2013-08-06

    详细阅读
  • 【我为校园添抹绿】我为校园添置色彩教案2

    [教材版本]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美术》·七年级·上册,人美版 [教学对象] 初中一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 45分钟 [教案] 一、 教学目标 (一)、认知: 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

    发布于:2013-08-06

    详细阅读
  • [《活泼有趣的帽子和文化衫》教案]《活泼有趣的帽子和文化衫》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美术14册第十课《活泼有趣的帽子和文化衫》。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课:一. 教材分析(一)指导思想:由于学生的日常衣着大多数是学校的校服,或是家长帮他们选购的服装、帽子,所以,学生们外出旅游或参加某些活动时,从他们的穿着方面,就很难反映出性格特点和...

    发布于:2013-08-06

    详细阅读
  • 【服装设计课例是什么】服装设计课例 《自己设计时尚的服装》

    《自己设计时尚的服装》教学理念:现代基础教育以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为目标,《自己设计时尚的服装》在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自己设计时尚的服装》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偏向学科知识的机械记忆、浅层次理解和简单应用层面上开展教学活动,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自己设计时尚的服装》他们很...

    发布于:2013-08-06

    详细阅读
  • 【人教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三单元2d翻译】人教八年级上第三单元 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活动1

    人教八年级上第三单元 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活动1泉州现代中学 陈可可设计思路本单元属于“设计8226;应用”活动内容,根据教材中四个活动内容进行拓展与变化,为了使学生能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美术知识及技能,分别将四个教学活动安排具体化,个性化。在活动内容上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感受到“...

    发布于:2013-08-06

    详细阅读
  • 【初二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初二年级下学期教案

    刘杨 第一课 中国现代美术作品欣赏 初二年级下学期教案《开国大典》(1课时)初二年级下学期教案课 型: 单一课教学方法: 讲述、欣赏与思考。初二年级下学期教案教学目的通过对油画《开国大典》的讲述与欣赏,初二年级下学期教案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提高学生对油画中国民族化特点的欣赏能力...

    发布于:2013-08-06

    详细阅读
  • 【我们爱吃的水果小班社会教案】我们爱吃的水果

    第三单元 甜美的果实,快乐的人7、我们爱吃的水果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我们爱吃的水果2 感知一些南北佳果的形与色的特点。我们爱吃的水果3 能运用各种工具、纸材,表现“我们爱吃的水果”。教学要点:1 重点:能进行整体记忆和学会从多角度观察水果的形与色。能欣赏与评述大师作品。能运用各种纸材表现水果。...

    发布于:2013-08-06

    详细阅读
  • 编织美丽生活_《编织美丽》说课稿

    [教案]湘版美术教材第八册第十课 《编织美丽》说课稿 一、说教材: 《编织美丽》是新版美术教材第八册第十课的教学内容。《编织美丽》说课稿这一课的原题目是《编纸条》,非常直观但我个人觉得标题缺乏一定的趣味性,所以将它的名字改成了《编织美丽》,我想这样的课题会更符合新课程的理念。《编织美丽》是一堂手工制...

    发布于:2013-08-06

    详细阅读
  • 【神秘幽远的意思】第6课神秘幽远玛雅人

    第6课 神秘幽远玛雅人 (2课时)教学目标 1.学生在感受、了解玛雅艺术时,能用恰当的词汇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加强对人类文明的关注。 2.学会用辩证的眼光比较玛雅文明与秦兵马俑艺术的异同及其两者的关系。 教学准备 玛雅艺术图片、录像带;有关原始部落的面具(也可找类似的如非...

    发布于:2013-08-0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