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学生的心理医生]当好学生的心理医生

班任挚友 2013-06-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班任挚友】

在人类进入新纪元的今天,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日益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孩子学习竞争日益激烈,学习内容与实践活动的增多,他们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往往被我们忽视。而这些心理因素的消极作用恰恰是阻碍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最大隐患。作为班主任,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担负起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医生"这个重任。
纵观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频繁的考核、竞赛,2、 高强度的学习任务,3、 满负荷的课余安排等都可能造成学生精神紧张,4、 心情压抑。
5、 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激烈竞争,6、 很多学生会产生焦虑不7、 安,8、 忧虑重重。
9、 在家长"望子成龙"、老师"盼生成钢"的高期望值下,10、 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面对学习生活中的不11、 如意,12、 学生的自信心会受到挫伤。
13、 班级中后进生,14、 由于在学习、行为等方面表现的不15、 如人意,16、 经常受到家长、老师的批评指17、 责,18、 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
上述种种不良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作为学生的领班人,不仅要抓好班风建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而且要注意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细心观察,及时"治疗",做一名合格的"心理医生"。
一、要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
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很多,而且由于环境、性格、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每个学生对同一问题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对于这一切,班主任一方面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行为举止窥测其内心深处的变化;另一方面要通过谈心活动,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使学生无所顾忌,愿意向教师倾诉真情。正像裴斯泰洛齐所说:"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的眼、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在找到了产生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后,我们再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我在教一年级时,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例子:孔舒婷同学是一名学习非常认真刻苦的孩子,在一次语文测试后,我忽然发现她上课时心事重重,注意力不够集中;下课了,她也失去了往日的欢笑。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我单独和她谈了一次话。原来,原因出在这次语文测试上:孔舒婷同学自入学以来每次测试总是准确无误,成绩一直是优+,可是在这次测试中由于失误,她在一个小题上出了错,没能全对。尽管考核成绩也很不错,可是回到家里,孔舒婷却因为那一道题的粗心,而受到了妈妈严厉的责备和训斥。于是,这件事在自尊心很强的她的内心深处,蒙上了一层阴影……了解了事情的缘由之后,我一方面肯定了她的上进心,并鼓励她把经验教训化作动力,重新振作,把精力全心投入到学习中;另一方面,我主动接触了她的家长,把这一情况告知家长,希望家长"望子成才"的心理不要太急切,并和家长一起商讨了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措施。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很快,以前那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又回来了。
可见,老师要想消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一方面要给予他们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另一方面要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特点,以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对症下药",进行个别心理指导,让他们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使他们走出心理误区。
二、要以诚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一项调查显示:在回答"我碰到问题首先找谁商量"时,寻找同伴的占70%,寻找父母的占10%,寻找老师的占8%,其它占12%。这表明学生碰到麻烦,他首先想到的是伙伴。因为家长、教师往往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居高临下,学生的心灵很难畅开,也就很难沟通、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由于得不到及时、正确地疏导,往往会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有损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作为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消除其对师长的畏惧、隔阂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可见,我们教师平素不能师道尊严,不能摆架子,只有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把学生当成知己的朋友,对他们充分地加以信任,这样学生才会把心里话告诉你,他们才会没完没了地向你倾吐心中的沉闷和不快。
我班有一个女生自幼父母离异,一直和母亲住在一起。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她个性很倔,既自卑又要强,与同学很少来往,性格孤僻,学习较差。我每次找她谈心,都开导她要增强自信,克服自卑,持之以恒,同时安排部分同学多接近她,从生活到学习各方面帮助她,用火热的情去温暖她消沉的心灵,一年里她的转变很大,成绩跃居中上等。她在日记中写到:"……,我感觉到每一天,生活都充满了阳光……"。作为班主任,热情关怀,热心帮助,多跟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使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融洽。班主任和蔼可亲,坦诚相待便会有力地支持教育工作。
三、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家长、教师、学生三方面的情感交流。
学生心理负担加重,不仅有着学校方面的原因,家庭方面也有着重要影响。有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孩子因缺少关爱而变得自卑、情绪低迷,易冲动;有的家庭,父母工作忙对孩子无暇顾及,放任自流,导致孩子不求上进,自暴自弃;还有的家庭过分溺爱孩子,娇纵了孩子自私、任性、我行我素的心理……以上家庭因素地影响,都可能导致孩子心理上畸形发展,在性格上孤僻、胆小、忧郁、人际关系不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与人合作等。这些都会危害着孩子的心理健康。针对这些问题,班主任可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协同工作,共同研究和解决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一方面要利用家长会的形式,就共性问题与家长进行双向交流,以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另一方面要通过家访和个别谈话方式,就个别问题与家长取得联系,找出病因,密切合作。在家长和老师地共同努力下,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班主任只有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真正与家长真诚、和谐地沟通,才能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减少教育的盲目性,提高教育效果。
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学生时代,"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单调、乏味,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和活动空间。紧张而富于竞争的学习生活,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紧张、压抑、忧郁的心理。因此,班主任要根据青少年好奇、好玩、好动、好积极思维的特点,利用自习或业余时间,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如我在班级中经常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班际、校际间的交往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夏令营活动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发展特长,陶冶情操,开阔眼界,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为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地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
总之,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加,班主任不仅要做一个"传道授业"的师长,而且应当扮好学生的"心理医生"这个角色,正确、及时地解决、疏导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renzhiyou/9103.html

  • 教师对学生的信任_多给学生以信任

    陆翠金 实践表明,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我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种激励办法。一、 信任激励 就是在学生产生心理自卑,对学习没有信心时,教师相信学生存在智能优势,只要这种优势得到发挥,每个学生都能学得好,只要方法得当,就没有跟不上的学生。在每位学生身...

    发布于:2013-06-27

    详细阅读
  • 初中班主任教育理念|初中班主任程序教育1

    前 言 (一) 邓小平同志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所以,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地提出了新形势下,教育工作的任务: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发布于:2013-06-27

    详细阅读
  • 初中班主任教育理念_初中班主任程序教育6

    第十一节 新概念第一次引入时 先看二个例子。 我校的张毅老师跟我闲聊时谈到:他的学生汪建斌有一个字总是写错,他从初二接手起一直把汪建斌带到高中三年级毕业,其中不知道替汪建斌改了多少次,汪建斌仍然是写错的。张毅摇摇头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我曾给一个学生补习过初一的代数,十个十分简单的分式问题...

    发布于:2013-06-27

    详细阅读
  • 任小艾教师素质与班主任工作艺术|任小艾报告:教师素质和班主任工作艺术(3)

    魏书生,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博大精深,概括起来,老师们,就两个字。说研究魏书生,研究来研究去,我和他熟得不得了,调查他,研究他,最后概括起来他就两个字,那两个字?“商量!” 凡事商量。他做班主任,凡事和同学们商量,没有一件事是主观想做的,遇到事,我们商量商量;他做校长,凡事和老师们商量;他做...

    发布于:2013-06-27

    详细阅读
  • 【烈马的转变启示】烈马的转变

    李 莎 马卡连柯曾说:“教师的心应该充满对每一位他曾与之打交道的具体孩子的爱,尽管这孩子的品质已经非常败坏,尽管他可能给老师带来许多不愉快的事情,教师要以自己美好的感情去教育他”。我初为人师,经验不足,但在这短短一段时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育苗人,要有爱苗心”,尤其对“三类苗”更...

    发布于:2013-06-27

    详细阅读
  • 走出青春期的心理误区的教案_走出青春期的心理误区

    步入青春期后的青少年,由于身心健康趋于定型的时期,是走向成年的过渡阶段,亦是性意识萌发和发展的时期,他们的心理发展和生理发育往往不同步,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因而,在他们心理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容易产生心理失误,甚至心理滑坡,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好奇、好胜、片面的虚荣心理 随着生理上的发育和...

    发布于:2013-06-27

    详细阅读
  • 任小艾教师素质与班主任工作艺术|任小艾报告:教师素质和班主任工作艺术(4)

    初三毕业前夕,我们班全班都知道他们俩的事儿。不是我说的。中央电视台有一个编剧,他要写一个剧本,于是到我们班里来说是要寻找素材。那么寻找素材怎么找呢?让我找了一些学生,利用星期日坐在办公室里,每人讲一个故事。那天,我就坐在办公桌旁边,听孩子们讲故事。这男孩子就坐在我的旁边,扯我衣服,说,任老师,能不能...

    发布于:2013-06-27

    详细阅读
  • [故意遮掩的成语]故意遮掩的方法

    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校园里几株芙蓉树开得火红,俗话说:“芙蓉花开日,学子离校时。”我带的初三毕业班,孩子们又要各奔前程了。我的心里有甜蜜,又有淡淡的酸楚。忽然,一个女孩子飞快地跑过来,颤抖的双手把一份重点中学录取通知书递了过来。望着重点中学录取通知书,望着她那闪着泪光的双眸,我的心情也分外激动,一件...

    发布于:2013-06-27

    详细阅读
  • [初中班主任教育理念]初中班主任程序教育5

    第八节 正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能否成功地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班主任能否带好班的关键。 我们现在对学生提了许多要求,要求学生为祖国学习,为四化建设学习,为共产主义学习……现在的问题是:这样的要求,对于调动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有用处,我认为一点用都没有。即使有学生按...

    发布于:2013-06-27

    详细阅读
  • 转变差生的具体措施_转变差生五要五不要

    张明海 一要宽厚仁爱,不要苛求于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的过失不管多么严重,如果不是出于恶意,就不应该责罚他。”差生因其心理过程和经历过程的某些特殊性,往往比其他学生容易犯错误。因此,教师要冷静地对待这部分学生的过错。切忌讽刺、挖苦、外罚,而是要在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中同他们摆事实、讲道理、真...

    发布于:2013-06-2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