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范仲淹】《岳阳楼记》八下18

八年级语文教案 2013-05-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中山市小榄镇第一中学   龚邵英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二)能力目标:

1朗读能力

2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2学习古仁人高尚的思想情操,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听说过“断齑食粥”的故事吗?对,这说的是我国宋代文化名人范仲淹的故事。他在少年和青年时代大体是在攻苦食淡的艰难生活中度过的。景德初,随继父到淄川(今淄博),就读于我县长白山澧泉寺,每日只以粟米熬粥为食,待冷凝后分成四块,早晚各一块中午一块,就凭着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他功成名就,做到了北宋时期的参知政事,相当于副丞相。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千古名唱《岳阳楼记》(板书课题,作者,并要求学生先通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1、学生通读课文。抽查学生个人阅读情况。

2、教师范读帮助学生正音。

3、师:听读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生:有气势;朗朗上口;铿锵有力……

师:哪些地方让你有这种感觉?请找出来。(意在让学生边读边熟悉课文内容)

生读: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行,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

师:这种非常整齐的句子以前在哪篇课文中学习过?叫什么句?

生想,有的小声说,《陋室铭》吧,其他同学肯定。这种句式叫骈句。

师:除此之外,有无其他句式?

生:有,如“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其喜洋洋者矣”等。

生:这叫散句。

师:本文句法上特点就是……?

生:骈散结合。

总结:明确了这一句法上特点后,同学们要注意用有铿锵的语气来读出文章宏大的气势来。(以反复朗读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及学生的朗读能力,为背诵课文奠基。)

4、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小组为单位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能力)

5、质疑难句,师生解疑。

①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观赏景物的感情,能一样吗?(能没有不同吗也可)

②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斯是这,去是离开,谗是谗言或说坏话。释文是,登上岳阳楼,就会有被贬京城,怀念家乡,担心别人说坏话,害怕讥刺,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十分悲伤的了。

③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怡是愉快。偕,是一起。心情开阔,精神愉快,各种恩宠和耻辱都统统忘却了。

(以学生自主翻译为主,疑难问题可结合资料或借助小组内其他同学的帮助来理解课文内容)

6、学生再熟练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着手背诵全文。

7、再浏览课文,看本文写了哪些内容。(教师边说边板书,加黑的字用彩色笔写)

(一)主要叙述滕子京被贬后的政绩(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重修岳阳楼)。――作记的缘由。

(二)描写登上岳阳楼看到的全景并发迁客骚人的览物之

1、洞庭湖大观。

2、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板书: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三)议论探究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师:“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师:何以有这样的胸怀?

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2

师:翻译这两句话,并举例谈一下你的理解。

生讨论交流。

师:你认为“古仁人”的这种胸襟值不值得称赞?说出理由。

生思考,谈个人看法。(这是本文的中心句,让学生充分地展开来说。)

师:两千年前的孟子有句话叫:“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和本文中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何异同?

生谈。教师小结:后者是前者“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这种民本思想的发展。从而可见,范仲淹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伟大的政治抱负。

师:在世风日下,人心浮躁的今天,我们学它的意义何在?

生谈个人看法。

师:纵观古今,你还能举出哪些象范仲淹一样胸怀天下之人?

生议论,回答。(古:屈原,荆轲,岳飞,文天祥;今:鲁迅,朱自清,毛泽东,邓小平等)

师:作者写这种抱负的目的是什么?生讨论回答。

回读课文最后一段。再理解本文的主旨及作者的情怀。

三、小结:作者运用了哪些的写法?

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②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你还学到了哪些东西?

③积累重点字词句和部分虚词。

④探究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四、作业:

同学们通过网络找寻写岳阳楼的诗、词、文,探究这些文章为何不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名气?写成小报告交流。

附板书: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叙述          一、作记缘由(叙述政绩)

描写          二、写景

                   洞庭湖大观。 

抒情               迁客骚人――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以物喜   与下文形成对比

                               ――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以己悲     

议论          三、议论探求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何哉?        ――阔达胸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远大抱负

写法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7635.html

  • 《阿里山纪行》原文|《阿里山纪行》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仿照示例,以“江上白帆”开头写一句话示例: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江上白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文开头陈述两岸人民各自最喜爱的歌曲,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春酒》赏析|19《春酒》说课教案

    03一.说教材《春酒》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以民俗为主题和主要内容,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民俗更是异彩纷呈,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族文化。《春酒》一文是通过故乡特殊的春酒风俗,表达了思乡的主题。笔触细腻,有着浓厚的风土人情。学习本文,不仅让我们...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阿长与山海经_阿长与<山海经>

    课题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教 材 分 析概述重点难点教具录音机、投影仪教学法设计朗读法、引导法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背景音乐)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叙事性作品,它们或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藤野先生》——鲁迅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文章重点叙述了自己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2021_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纪念白求恩一、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议论文。纪念是为了学习,因此学习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全文的一条主线。二、重点、难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三、教学方法  采用以...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翻译|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

    22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1认识“铭”“说”两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作者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从文中获取启示,并对自己的处世观点、态度的再认识。课时安排...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答谢中书书》教学案例]《答谢中书书》教学案

    张笑天——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短文《答谢中书书》。  2、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教师提问所学的写山水的古诗导入,让学生吟咏从而体会作者...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600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复习

    第五单元作文训练 扩写·改写《石壕吏》 共2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课型写作课主备课人 学习目标1、 了解“改写”主要方式及基本要求。 2、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巩固人物描写的方法。重点难点1、 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仍要体现原文的基本精神,...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大雁归来|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教学目的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教学重点、难点1.对象的特点。2.生动描写。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迁徙(xi3) 雾霭(ai3) 窥(kui1)探 缄(jian1)默 狩...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课文《蜡烛》]《蜡烛》同步练习1

    ●活动与探究一、写作活动1 就学校出现的好人好事,写一篇人物通讯,以记叙为主,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2 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课文,题目为“你好,老妈妈”。二、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1 在图书馆、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一下人类历史发生过哪些大规模的战争,重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