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客》教学设计_《信客》教学设计19

八年级语文教案 2013-05-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信客》教学设计

一、           音乐渲染导入

(以理查德曼的钢琴曲《思乡曲》为背景音乐,悠然导入。)

师:同学们,20世纪的中国,有一种人,他们怀中紧贴着别人的书信,把一颗颗焦灼的心带向远方;有一种人,他们甘心做鸿雁传书的使者,无怨无悔;有一种人,他们风餐露宿,形如乞丐,却成了沟通乡村和城市的桥梁;有一种人,他们用肩挑,用背驼,用手提,甚至用腰缠,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

这就是悲情的职业人——信客.

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余秋雨先生的著名文章《信客》。

(课件展示篇名和作者。)

二、           整体感知——初识信客

师:(放慢节奏,停顿片刻,制造抢答的气氛,调动学生情绪,依次展示问题。)

1、文中写了几个信客?

2、文章重点写了哪个信客?

3、年轻的信客开始时候不愿意做信客,为什么后来答应了?

4、年轻的信客坚守了一生吗?

三、           重点研读——走进信客

师:年轻的信客被老信客的精神所打动,他答应了。那他为什么没能坚守一生?

 学生评说,教师整理:

①信客的工作和生活都很艰苦。

②年轻的信客的身体不行了,老犯胃病和风湿病,得了职业病。

③职业很凶险,村里对他充满了怀疑;而在城里又被人诬陷,还被送进监狱过。

④经常会受到侮辱,有时还无端挨打。

(课件展示:工作劳苦、盛会困苦、身体疾苦、心灵痛苦。)

四、           重点研读——触摸信客

师: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在文章里勾画出能够表现“信客”性格的句子,并将成果

与其他同学交流。

课件展示:年轻的信客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学生评说,教师整理:
  ①他是一个非常诚信的人。

②他非常淳朴,有一颗宽容别人的心。

③他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师:同学们,在这样生活和工作的情境中,年轻的信客坚守了几十年。我们和信客相比,到底缺少什么?

学生评说,教师整理:
  ①我们没有信客的坚韧与善良。

②我们缺少对别人的关心和对他人的付出。

③我们缺少信客那样对事业的执着精神。

④我们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

   师(总结):作家余华说过:“人树立信念容易,可是要捍卫信念,九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期的痛苦。”我们和信客相比,信客能付出艰辛的劳动,信客能承受长期的痛苦,而我们则不能。信客能够为常人所不能为,忍常人所不能忍。

五、           深情感悟——回望信客

师:同学们,当我们再次阅读余秋雨的《信客》时,你是否朵了一份感动,一份敬仰。老师为同

学们准备了一张读书卡,情同学们用最精彩的语言,最真挚的情感,就文章中你感受最深的一部分或者全文,写下你的感悟。

学生展示:

①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不是牵挂,是大爱无言。路是他的轨迹,是他的语言,信任是他的生命,奉献是他的义务。他以宽容面对抱怨,以悲悯面对凄凉。从乡村到城市,从淳朴牵挂到灯红酒绿,不变的是那条路,不变的是那颗充满“信”的心。他,是真正的心灵铸就师!12

②面目凝重的妇人,从旧楼里启窗张望,张望那个熟悉的背影。信客如一朵云荷,苍云纤荷,雁坠西天,一江怅水,梦若夜寒。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被赋予了无数而唯一的规律。这是一种奉献,也是一种对生命的另类谱写!

③一支笔杆,一趟奔波,一声口信,他的工作如此单纯;千万情节,千奔万寻,千里送情,他的工作却又如此厚重。在“信”的路上,他奉献美丽和阳光,收藏心酸和孤独。信客去了,千千万万信客却永远不倒!

④装满思念与牵挂的邮包,很沉,但仍然背负着。注定,没有人挂念的信客,旅途孤独。跋山涉水,只为将那一份份难以寄托的心情传送,有幽怨,有思念……这也许就是一个信客的生命。

(背景音乐《思乡曲》悠然响起,课件展示教师的读书笔记。)

师:信客,他用一双脚,走出了一个“信”字。

 细细的山路,或是泥泞,或是陡峭,他却来来回回走过了千万遍。他的一串串脚印里,有着村子里所有的牵挂;他的一串串脚印里,有着几十年的岁月残痕;他的一串串脚印里有着多少孤独与寂寞。他擎着悲苦,饮尽风霜,望穿哀怨,看透繁华。他挑着一担担的眼泪与痛斥,踏破了一季季的风尘。当季节滑落,岁月流转,他在黄昏的平静与苍凉中回归大地。

 普通的人能以崇高的方式生存。信客走了,他能带走的只有记忆;他带不走的,是一颗善良的人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刻下的深深的烙印;带不走的,是他在生命的词典中,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7548.html

  • 《桃花源记》作业设计|《桃花源记》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积累词汇。 2.掌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寓意。 3.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背诵。 2.理解故事的寓意。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音频朗读 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教学步骤 一、复...

    发布于:2025-11-11

    详细阅读
  • [余映潮《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 1.树立人类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才能良性发展的观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 2.理解文中“文字”的比喻含义。 3了解全文的说明结构,准确清楚地把握大自然中有哪些种类的“文字”。 4.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步骤 : 1.提出疑问。课文中(包括题目中)...

    发布于:2025-11-11

    详细阅读
  • 《核舟记》板书设计_《核舟记》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2、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激发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并为适应改革开放,振兴中华而读书 教学设想 可运用道具(核舟模型)或幻灯(核舟图片)配合教学,以便学生有直观印象,加深理解并记忆。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发布于:2025-11-11

    详细阅读
  • 时间的脚印|时间的脚印

    教学建议 一、新颖的标题 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其主要任务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文章的题目《》,是从高土其《时间伯伯》一诗中引申借用来的。其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

    发布于:2025-11-11

    详细阅读
  • 中国石拱桥_中国石拱桥

    一、教学目标 :1、理清本文说明顺序2、了解的特点3、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4、体味准确、生动的语言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播放六幅的图画,你准备用哪一种体裁向读者介绍它们呢?--说明文(二)新授内容:1、检查预习情况:①了解作者②掌握下列字词 (xiao)河 匀称(chen):均匀,比例和谐...

    发布于:2025-11-11

    详细阅读
  • 《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传》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要求理解课文中表现的陶渊民的道德情操。2、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熟练背诵全文。二、教学重点:1、文言文的阅读训练。2、掌握文中实词。三、教学难点 :1、怎样认识陶渊明不慕荣利的思想。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目标:疏通文意,大致理解课文。一、导入 新课:回...

    发布于:2025-11-11

    详细阅读
  • 【向沙漠进军】向沙漠进军

    教学建议 一、结构内容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说明了沙漠的特征和征服沙漠、改造沙漠的方法。 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至第4段),说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其中第1~3段指出了沙漠与人的关系,沙漠对人类危害的严重性,说明了的必要性,第4段分析了沙漠危害人类的武器和方式。...

    发布于:2025-11-11

    详细阅读
  • 详细阅读
  • 《爱莲说》公开课教案_《爱莲说》教案设计

    浙江省象山县南庄中学 韦法初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句 2、理解借物喻人 3、了解对比烘托 4、背诵本篇文言 二、课时安排 1、课时:一节课 2、课型:读说课 三、主导教学:诵读与品析 四、课堂导入 :教师先出示鲁迅先生七律《莲蓬人》中的四句诗“扫除腻粉...

    发布于:2025-11-11

    详细阅读
  • 苏州园林|苏州园林

    教学建议 一、思路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重点是段落和层次)比较清楚。通常分为三部分:开头引出说明对象,中间详细说明对象;结尾总结说明对象。《》一文采用了“总分”式结构,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开头两段总说的艺术价值和它们的共同特征。第三至九段分说的具体特征,其中第三至六段分说始终紧扣图画美的特征,并分别对应...

    发布于:2025-11-1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