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作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整理5

八年级语文教案 2013-04-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积累与运用
1、赤橙黄绿青蓝紫,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五彩斑谰,你最喜欢什么颜色,为你喜欢的颜色写几句亮丽的语言。(50字左右)
红色:热情、大方、充满活力,人心因为有了你而有激情,生命因为有了你而有意义,世界因为有了你而有光彩。
蓝色:令人想起宽广、深邃的大海,高阔辽远的天空,纯净、甜蜜的梦乡,更令人想起能够包容万物的胸怀。
黄色:成熟的色彩,金黄的麦浪、金黄的高梁、金黄的桔园……谱写了丰收的喜悦,成熟的乐章。金色的年华,金色的心,金色的人生,金色的路……铸就了生命的辉煌!
紫色:神秘、朦胧、妩媚。少女的梦幻,仙女的面纱,心灵深处的向往……无不带着紫色的成份。
2、你知道十二生肖吗?⑴请你为自己的生肖写几句诙谐的话(30字以内);⑵任选三个生肖,编一个有趣的故事。(100字左右)
①虎:该死的狐狸已经穿着你的衣服在耀武扬威了,快拿出你的虎气治治它,为民除害吧。
羊:和鱼在一起就成了(仙)鲜。
狗:来一次性格上的脱胎换骨,别老忠实地呆在家里,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
牛:不知是谁来了个错误的说法“吹牛”,其实你一点也不傲慢,有的只是谦虚的勤劳。
马:一些卑贱之人总喜欢拍你的屁股来圆自己的梦,你应该醒醒,制止他们,别让你们得逞。
龙:孙猴子要了我的定海神针才有那超人的本领,成了千古流传的勇敢者的化身,我得找个机会要猴子好好地谢谢我。
鸡:“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你能作个让步和犬去沟通沟通吗?那样这个世界会充满温情的。
蛇:你不要自卑,人是龙的祖先,龙的精神是你的延伸,你不要气馁,你只要永不言弃。“蛇吞三窟”之说呢?
②故事:一年,天久旱而未降一滴甘霖,猴子于是持如意捧前往龙宫责问,路上遇蛇,猴操起棒猛击之,临走之时骂道:“你敢整容,别以为刮了鳞,去了角我就认不得你了。”
3、网络世界离我们的生活不再遥远。⑴为网络写一句广告词。⑵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网络。(50字左右)
广告词①网络进万家,全家笑哈哈。②走进网络,走近你我他。③网络,浓缩的精品。
描述网络:①键盘敲打出一个神秘的世界,鼠标点击出一个知识宝库,荧屏显示出一个妩媚的人生。②网络只是一根线,连结了天南海北,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拥有一个共同七彩人生。③网络是一本巨大的百科全书,它贯穿古今,包罗万象。
4、描绘捐赠场面。(100字以内)
老师来了,同学们来了,周围的乡亲也来了。老师们、乡亲们都慷慨解囊,为灾民送来了钱、衣物,同学们也拿出了自己的零花钱,挤到了募捐箱前,长龙似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一元、两元、伍元、练习本、笔、橡皮擦……纷纷地落进了募捐箱里。刹时,大家的眼睛都定格在一位双脚残疾的同学身上,只见他慢慢的一腐一拐的走到面前,很自然地投进了两元钱,又是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
5、电视台为我们中学生开辟一个栏目,⑴请你为这个栏目命名            (不超过5个字);⑵请你为栏目设计一段导语。(50字左右)
栏目命名:①青春快车道       青春的乐曲在这里奏响,青春的梦想在这里放飞,青春的活力在这里释放,这是中学生自己的栏目,敬请关注《青春快车道》。12345678910111213
②快乐大星园       这里有精彩的银河之声,这里有激烈的智力竞赛,这里有感人的实话实说……要想快乐,请到《快乐大星园》。
6、你最喜欢哪个电视栏目。⑴用精炼的语言写出你喜欢的理由。(50字左右)⑵你最想对主持说什么?(30字左右)
最喜欢的栏目:①《美术星空》,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美的享受,观看世界名画,凡高的《向日葵》,毕加索的几何图形,把你带进艺术的殿堂。对主持人的话:×××,人是《美术星空》的灵魂。⑵《幸运52》,智慧的碰撞,实力的较量,刺激的闯关,大奖的诱惑,幸运52,就是你我的幸运!我最想对主持人说:李咏,风趣智慧和你的自信,倾倒了我,看你的节目,我快乐!
7、如果说,没有音乐是生命中的一个错误的话,⑴那么,没有体育,生命将会怎么样?(30字以内)⑵你喜欢什么体育活动,为你所喜欢的体育项目献辞。(50字以内)
①没有体育,8848的珠峰不会有人类的足迹;没有体育,波涛汹涌的大海就不会有人去搏击;没有体育,我们如火的青春将得不到情感的渲泄。没有体育,生命像醉汉一样颓废,如同一个新鲜水果必将面临着腐烂。
②乒乓球:空中的一道道孤线给人以深深的启迪,人生从此端到彼端,需要努力奋斗。跳高:跨越中的美丽,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只要敢于跨越,你便会拥有更多的美丽。
8、翻开你的相册,会勾起你点点滴滴的回忆。⑴为你的相册取一个有意义的名字。⑵用一句话介绍名字的寓意。(30字以内)⑶为你的相册寄语。(30字以内)
相册名:①风铃  ②足迹  ③岁月•歌  ④黄书包
寓意:①相册它装载了永不抹灭的记忆,那记忆点点滴滴似一串串风铃永远珍藏在心底。②成长的足迹像不断线的珍珠,串联成美丽的回忆。
寄语:心的归宿、爱的港湾、美的享受!
9、为迎接“五一”,学校要举行辩论会,请你写几句广告语。要求充满激情。(30字以内)
①九四辩论赛,激情大舞台,智慧碰碰车,能力尽开怀!②口与舌的交锋,智慧与心灵的碰撞,初三辩论会,风景这边独好!③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场决定智力高下的对打。④耳闻不如一见,事实胜于雄辩!
10、学校要举行“三峡之春”艺术节。⑴为在文艺晚会的舞蹈《童年》、独唱《常回家看看》、歌剧《白毛女》节目中任选其中一个写串词(50字以内)。⑵一句话评价艺术节(20字以内)
舞蹈《童年》的串词:秋千上的童话,知了声中的舞蹈,儿时斑阑的梦想,难忘的童年难忘的歌,让我们随着欢快的舞蹈再一次走进《童年》。
评价:三峡之春——艺术的殿堂。走进三峡之春,走进我们中学生自己的节日。
11、你是本期黑板报的主编。⑴为板报命名;⑵为板报设计三至四个栏目;⑶根据本期主编写刊首语(50字左右);⑷为你的板报写一句广告词,以引起更多人关注。(15字以内)
板报命名:青春之歌                栏目:青春寄语   少年心声  知识竞答   时事窗口
刊首语: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一、阅读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吴均),回答问题。12345678910111213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从流飘荡(    )      (2)急湍甚箭(     )
   (3)猛浪若奔(    )      (4)横柯上蔽(      )
  2、用现代汉语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3、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4、把下列表达的感情与文章最接近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二、比较阅读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以:            ②期:          ③劳:           ④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                                                            。
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12345678910111213
 4.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
三、阅读《马说》片断,回答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食或尽粟—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b.且欲常马等不可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其真无马邪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d.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执策而临之
 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策之不以其道
译句                                                          。
② 食之不能尽其材
译句                                                        。
 3.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作者对此表现出强烈的              之情。
 4.文中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一句强调了                      作用。在今天,如果你的才华不被人发现,完全可以              (填相关成语),把自己的才华积极主动地显露出来;而在位者也应             (填相关成语)正确识别、选拔和任用人才。12345678910111213
四、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乙)陶潜,字元亮,大司马①侃之曾孙也。祖②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③融然④。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⑤素琴一张,弦徽⑥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四》)
   【注】①大司马:官名。②祖:祖父。 ③适:满足。 ④融然:和悦的样子。 ⑤畜:通“蓄”。⑥徽:系琴弦的绳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 b.造饮辄尽(到……去)
   c.潜亦无所辞焉(告辞) d.亦雅咏不辍(停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期在必醉 陈太丘与友期
   b、博学善属文 忠之属也
   c、或置酒而招之 前人之述备矣
   d、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写五柳先生姓字不详,表现了作者对门第观念的蔑视;乙文从人物的姓氏、门第
   写起,符合纪传体文章的一般特征。
   b.甲乙两文在内容上各有侧重。甲文主要表现五柳先生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乙文主
   要表现陶渊明的“颖脱不羁,任真自得”。
   c.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都是运用简笔勾勒人物,虽只寥寥数语,但人物形象鲜
   明突出,跃然纸上。
   d.甲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五柳先生的肯定与颂扬之意,乙文则以“为乡邻之所贵”道出人
   们对陶渊明的厌恶之情。
4.用现代汉语写出甲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5.乙文中,陶渊明“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并自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你认为陶渊明的“琴中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
五、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回答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12345678910111213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无从致书以观 致:__________ (2) 走送之 走:__________
   (3)援疑质理 质:__________ (4) 俟其欣悦 俟:__________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先帝不以臣卑鄙
   c.或遇其叱咄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d.益慕圣贤之道 孔子曰:“何陋之有?”
  3.请将“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一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分别从哪两方面叙写了作者的求学之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直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舍,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本文是____________(朝代)著名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所作。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岸势犬牙差互                 b. 而不知日之入
其如土石                          辍耕之垄上
c.  杂然而前陈                    d.以其境过清
    苍然暮色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3.翻译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这两篇文章写于同一年,所写都是永州山川景物,但《小石潭记》更偏重于客观描写,《始得西山宴游记》更偏于主观感受。试举一两个例子,作简要分析。
七、《醉翁亭记》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12345678910111213
1.这个片段写了四种情况。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每种情况的短句.依次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下面各组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往来而不绝者                   b.临溪而渔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莅临指导
c.宴酣之乐                     d.泉香而酒洌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杂然而前陈者
3.将“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翻译成现代汉语。                    
4.联系全文看,对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水之乐                    b.与民同乐
    c.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d.“醉”与“乐”的和谐统一
5.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境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一样具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所展露的“________,________”旷达胸襟。
八、(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下列划线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浩浩汤汤( tāng)    b、衔远山( xián)
 c、互相轩邈( miǎo  )   d、泠泠作响( líng)
7、、解释句中划横线的词。
  (1)横无际涯                       (2)先天下之忧而忧                   12345678910111213
  (3)猿则百叫无绝                   (4)窥谷忘反                        
8、翻译句子。
(1)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译文:                                             。
(2)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                                             。
9、在景物描写方面,甲段主要从视觉角度进行描写,突出洞庭湖                      的景色特点。乙段则从视觉和              角度进行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作答)的特点。
九、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问题。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薄:                       景:                         
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请从选文中找出概括“迁客骚人”“悲”、“喜”情感的语句。
4.“迁客骚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          和               。12345678910111213
十、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问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 下列词语中“回”字与“峰回路转”中“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妙手回春 b.蓦然回首
   c. 回复短信 d. 回环往复
 2. 解释选段中加点的词语。
   (1)蔚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自己的话说出醉翁亭在滁州的详细地理位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阅读《小石潭记》(节选),完成问题。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影: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悄怆: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有横线两处句子的意思。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请用第④段中的两个四字短语,完成填空。
 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             ,            。
4.如果你能经“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说几句劝慰的话。其中要恰当引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相关名句。(限在40字以内)
十二、(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2345678910111213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乙)世之人有喜作肥字者,正如厚皮馒头,食之未必不佳,而视其为状,已可知其俗物。字法中绝将五十年,近日稍稍知以字书为贵,而追踪前贤者未有三四人。古之人岂皆能书,独其人之贤乾传遂远。然后世不推此,但务于书,不知前日工书者随纸与墨泯弃者不可胜数也。使颜公书虽不佳,后世见者未必不宝也。杨凝式以直言谏其父,其节见于艰危。李建中清慎温雅,爱其书者兼取其为人也。岂有其实,然后存之久耶?非自古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尔,其馀泯泯不复见尔。(选自《书学集成•汉宋卷》,有删节)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伛偻提携 提携: ②宴醋之乐 酣:
   ③字法中绝将五十年 绝: ④后世见者未必不宝也 宝: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  b ①醒能述以文   ②其节见于艰危        ②近日稍稍知以字书为贵
  c ①禽鸟知山林之乐   d ①泉香而酒洌 ②食之末必不佳     ②而追踪前贤未有三四人
 3.翻译下面的句子。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 ②非自古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尔译文:
 4.欧阳修的"为人"之道,既体现在为官之时,又体现于书法之论中,请根据两个文段内容,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一、1、(1)随着,顺从(2)甚于、超过(3)奔驰的马(4)树枝
2、竭力攀高的人,看到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功名的心;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大意对即可)
3、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表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句中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句中表现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能结合语句分析,大意对即可。)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二、1、① 用、把 ② 希望、愿望 ③使……劳累 ④ 助词,将宾语前置。
2、① 喝醉以后就回家,从不顾惜留恋。 ② 同我谈笑往来的,只有博学的人,没有浅薄
   的庸人。3、答案: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三、1. a。   ( “而”都表示转折关系。)        2.考查古文翻译能力。要通观全文;抓住关键词、(如“策” “道”“食”“尽其材”)坐实词义,疏通句意,译句便水到渠成。答案:①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②喂养它,又不让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3.考查提取文段要点能力。“不知马”是贯穿全文的核心,  造成千里马悲剧的根源,抓住就迎刃而解。答案: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也。
4、命运起决定作用。毛遂自荐  知人善任或举贤授能   
四、1 c    2d     3d 4、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追究;每逢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5、洒脱不羁,悠闲自得。(意思对即可)12345678910111213
五、1、(1)得到,获得(2)跑(3)询问(4)等,等待  
2、 b    因为 (a中“于”分别是“向”和“在”之意:c中“其”分别 是“他”和“难道”之意; d中“之”分别是“的”和用来表示宾 语前置。) 3、参考译文: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像结成的冰块一样坚
   硬,手指不能弯屈伸直,(我)也不敢放松学习。4、 (1)得书难:(2)拜师难
六、1唐朝  柳宗元    2、c     3 直译、意译均可。
⑴(望过去,溪水)像北斗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一会出现或一会儿又隐没。
⑵(此身于山顶)使人悠悠然仿佛与整个宇宙的浩气融为一体,不能够知道它的边际;又像飘飘然与造物主遨游于天地间,无穷无尽。
4例:《小石潭记》全篇较少议论抒情,如:写潭中鱼的静态动态,都是工笔细描,刻画入微;《始得西山宴游记》则多议论抒情,写景也多寓意,如:写西山之“怪特”、“特立”,实际上是抒写作者的襟怀和个性。
七、1.①滁人游②太守宴③众宾欢④太守醉2.b3.背东西的人在路途中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对一句给2分.对两句给3分)4.b     5、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八、1、a   2、(1)涯:边     (2)先:在……之前;把……放在前面    (3)绝:停止 (4)反:通“返”,返回
3、(1)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2)(有时飞速的)急流比箭还快的,迅速的波浪好像奔腾的马群。“予、求、心、奔“等几个词落实较好,能将句子意思表达清楚准确,可得满分。如个别重点词落实不好,表意不够清楚、完整,酌情扣分,翻译的句子与愿意相差甚远,不给分。4、雄伟   听觉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一个空如填“壮阔”“横无际涯”或“雄伟”的近义词 为对;第三空只填“奇山异水”或“天下独绝” 也对。
九、1、薄:迫近    景:日光2、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璧3、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4、个人的遭遇    外物的触发
十、1、d 2.(1)茂盛的样子 (2)就3.(1)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似的,高踞在泉水上边的亭子,这就是醉翁亭。(2)醉翁的心意(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秀丽的山水之间)。4. 答案:①在滁州西南方向的琅琊山;②沿山行六七里处的酿泉之上。
十一、1(1)鱼的影子。(2)忧伤(的样子)。
2.(1)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流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中为之一乐。
(2)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能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等名句中的其中一句恰当地融合于内容之中。
十二、、1、①小孩子 ②酣畅、痛快③消失、断绝④以……为宝2、a3、①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②并不是自古以来的贤人哲士一定能够写出好的书法,只有真正好的书法能保存下来罢了。12345678910111213
 4、《醉翁亭记》体现了欧阳修在仕途失意时“与民同乐”的恬淡、豁达的情怀;《书学集成》则呈现了欧阳修在书法之论中寄予了追求卓越的理想。
(三)阅读《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选段,按要求答题。(21分)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大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大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若夫霪雨露靠,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墙倾揖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a.负者歌于途       b.杂然而前陈者
 c.  去国还乡         d.  长烟一空  
2.翻译下列句子。(6)
 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不要求加标点符号)(2分)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答: 【      】(2分)
 a.《岳阳搂记)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b.{醉翁亭记》“句句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
 c  两文都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d.两文在景物描写上都采取了情景交融的写法,语言都清丽明快,气势磅礴。
⒌乙文中的“进”指            ,“退”指            。(2分)
⒍《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岳》文着眼于“       ”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                 的情怀。(2分)
⒎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分)12345678910111213
(三)1.    a 负 (背着)    b.陈 (摆放)    c 去 (离开)   d 一 (全)
    2.(1) 没有这种人,我同讹一道呢?  
(2) 游人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3)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4.d
   5、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6、忧    醉与乐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234567891011121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7369.html

  • 《阿里山纪行》原文|《阿里山纪行》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仿照示例,以“江上白帆”开头写一句话示例: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江上白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文开头陈述两岸人民各自最喜爱的歌曲,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春酒》赏析|19《春酒》说课教案

    03一.说教材《春酒》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以民俗为主题和主要内容,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民俗更是异彩纷呈,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族文化。《春酒》一文是通过故乡特殊的春酒风俗,表达了思乡的主题。笔触细腻,有着浓厚的风土人情。学习本文,不仅让我们...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阿长与山海经_阿长与<山海经>

    课题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教 材 分 析概述重点难点教具录音机、投影仪教学法设计朗读法、引导法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背景音乐)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叙事性作品,它们或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藤野先生》——鲁迅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文章重点叙述了自己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2021_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纪念白求恩一、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议论文。纪念是为了学习,因此学习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全文的一条主线。二、重点、难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三、教学方法  采用以...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翻译|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

    22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1认识“铭”“说”两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作者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从文中获取启示,并对自己的处世观点、态度的再认识。课时安排...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答谢中书书》教学案例]《答谢中书书》教学案

    张笑天——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短文《答谢中书书》。  2、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教师提问所学的写山水的古诗导入,让学生吟咏从而体会作者...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600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复习

    第五单元作文训练 扩写·改写《石壕吏》 共2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课型写作课主备课人 学习目标1、 了解“改写”主要方式及基本要求。 2、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巩固人物描写的方法。重点难点1、 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仍要体现原文的基本精神,...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大雁归来|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教学目的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教学重点、难点1.对象的特点。2.生动描写。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迁徙(xi3) 雾霭(ai3) 窥(kui1)探 缄(jian1)默 狩...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课文《蜡烛》]《蜡烛》同步练习1

    ●活动与探究一、写作活动1 就学校出现的好人好事,写一篇人物通讯,以记叙为主,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2 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课文,题目为“你好,老妈妈”。二、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1 在图书馆、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一下人类历史发生过哪些大规模的战争,重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