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教案一等奖_《与朱元思书》教案 5-7

八年级语文教案 2013-04-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点

1、   利用录音手段,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文中“追求自由”的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课文的主旨。

2、   诵读、释词、译句相结合,初步学习利用关键词语分析课文结构、辅助背诵的方法。

3、   了解作者的生平与创作,介绍骈体文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

1、  板书:吴均的《山中杂诗》,注明“选自初二语文课本”。   内容:《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  提问:引导学生读一遍后:你能运用第一单元所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写了什么?(明确:写“景”,作者居住在深山的一座茅屋里,看到四种景物)

3、  提问: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明确:吴均(南朝)(板书),可见这是一位善写山水的大家。南朝人)

4、  引入:今天我们来欣赏吴均另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与朱元思书》 读解课文

 一读:明确读音和句读

欣赏: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仔细听课文,在书上记下读音、句读。

导引:了解学生是否有还不明白的读音、句读?

      (学生若不提出,可提醒:缥碧、急湍、轩邈、泠泠、鸢飞戾天(板书备用))

朗读:学生全文朗读。(注意其生字新词的读音、句式停顿的处理)

点评:侧重在句读方面。适当点评学生的情感处理:强调:向上的那种“劲”。

二读:关键词语释义并译句

    朗读:出声散读课文;请学生圈出不好解释的词句,准备提问。

    导引:对照注释,是否都能解释?有什么觉得不好解释和翻译的?

    讨论:在学生发问时,视情况作分别处理:

                 一般词语可互答解决;

                 涉及下列板书中的重点词句,板书待用,同时依然互答解决;

                 学生无人发言时:指定下列板书中的关键词,点名回答。

    注意:以下几个句子的翻译(学生不提不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任凭(船儿)往东还是往西。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负势竞上,互相轩藐;== ……,仿佛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鹰那样极想得到名利的人,……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三读:理清课文结构

朗读:采用个别朗读方法,其他同学考虑:文中哪句话概括了课文描写的山水的特征?为什么?123

讨论:找找看,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为什么?

     (请1—2个学生(水平稍差的)谈自己的看法,要求:自圆其说,语言完整)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景色的特征,全文都围绕着这两个字在做文章)

讨论: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这个“异”和这个“奇”字的?

(请2—3个学生(水平较好的)谈自己的看法,要求:利用板书上的关键词句,教师注意肯定、补充)

小结: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利用板书,顺水推舟,明确

 景    异水:            “清”    (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奇山:            “看”    (高山寒树,轩藐成峰)

                         “听”    (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

     四读:明辨课文的主旨

朗读:全体朗读课文,建议学生利用板书内容尝试背诵。

讨论:读完全文,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从中你能悟出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吗?

     (放开回答,一般要求能用最精练的词、短语概括;回答人数不少于5人。适当板书待用)

小结:引导学生回顾作者所选之景、绘景语言等内容后明确:

志——无拘无束、任性自得            (负势争高,息心忘反)

备用:关于吴均的生平介绍:

梁武帝曾经斥责吴均:“吴均不均”,活画出他的个性。不仅越职私撰历史,而且偏实录梁武帝的痛处。文如其人,虽用当时盛行的骈体,但却别具一格,骈中带散,一任性气,自成一体,谓之曰:“吴均体”。

总之,从生平可见:虽亟思奋发有为,但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五读:体会写作特色

朗读:全体朗读、尝试背诵

提问:读到现在,你觉得本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放开回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句式“两两相对”的特点及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提示:下发“高一补充阅读材料(3)”,要求课后自己阅读《论骈文之所长》一文。

 作业安排

全文朗读、背诵默写

以《给朱元思的一封信》为题,用现代书信的格式重写课文。

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

【教学目标】  1、读出本文生动形象、优美传神而富于意蕴的特点。  2、调动丰富的想象拓延本文的意境。  3、了解景物描写的层次、艺术处理方法及作者的感情。  【重点】赏读基础上熟诵全文  【难点】寓情于景  一、导入新课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们要有仁智之人的修养,就要会醉于山水。好,就让我们跟随散文家吴均,让他带我们到富春江那奇山异水去走一走,看一看。  吴均何许人也?南北朝时南朝文学家、诗人。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文书札见长,表现出沉湎山水的情趣,称为“吴均体”。本文是一篇骈体文,多用偶句,少用散句。  二、教学过程  (一)读其文,疏其义  1、对于这样出色的写景美文,需要我们好好品读吟诵,一起来读一遍,读时一定要以“乐山水”之心去读,节奏要随情景而易。要读其文,感其美,汇其情。 2、下面我们还是先来疏通文意,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分组活动)  请三个同学来翻译一下,一人一段。  老师在屏幕上打出了课文中一些挺重要的词句,和大家一起交流。  (二)神游佳境  本文作者在文中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从富阳到铜庐一段沿途百里的无数景物,请同学们用波浪线将文中的景物划出来。  (学生回答:风烟、天山、水流、小舟、游鱼、细石、急湍、孟浪、夹岸、寒树、清泉、小鸟、鸣蝉、哀猿、横柯、疏条)  (三)体情品意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那么作者寓于山水间的感情是怎样的呢?思考半分钟后,开通我们的“自由论坛”。  (学生讨论)  整理学生发言得:本文抒写了富春江山水之美,也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你是从文中哪一句话中看出作者崇尚清高隐逸、鄙视世俗官场的思想感情的?(学生可结合“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自由探讨在当时一定程度上黑暗的封建社会,避世退隐的积极性及消极性。)  (四)探寻艺术的魔棒  该文情景兼美,辞章俱佳,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心灵的愉悦。我们看看作者除了有很深厚的语言功底,他还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写就了这篇至文?  总结学生的发言得:  1、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起全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 和”“奇山”两方面,围绕“独绝”二字生发和描摹。  2、写景顺序上先“水”后“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  3、详略处理适宜,动静结合摇曳多姿。详写“山”,略写“水”。写山水动静结合而又有变化。写“水”详写静态略写动态,写“山”详写动态略写静态。  4、善于多角度写景,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激发人们的感受。  ①、听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泉水泠泠,鸟鸣成韵,蝉声不断,猿啸无绝,组成了一部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绘声绘色,使人产生亲临其境之感,令人神往。  ②视觉: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作者不仅为我们描绘出在“天”这个壮阔背景上写了一幅天清气朗,明快秀丽的景色。 b、“从流飘荡,任意东四”,既写出富春江水陡,山形千回百转的特色,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闲适心情。c:“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用拟人的手法,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和动感……)  5、描写、记叙、抒情和结尾的议论浑然一体,这里不仅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  6、运用了大量的对偶句,读来琅琅上口;用词精当优美,如作者用“箭”“奔”比喻江水的湍急汹涌,用“竞”“争”形容山峰相互依侍,争相向上崛起的形状,用拟人化手法,把静态的山写活了。  7、本文情景交融。大部分写景,描写富春江之美,在如许美景中自然产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隐逸情怀。  (五)小结本文  读《与朱元思书》,犹如赏一幅山水写意的图画,因为它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 读《与朱元思书》,如同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使用辞藻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 教学目标:123
1、 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的文体知识及重点文言词语,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积累名篇,提高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全文和识记重点词语含义,疏通文章表层意思;通过具体的情境活动,理解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情感及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奇美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
1、 通过讲解重点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2、 抓住景物特征写景。
教学难点:写景的多种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 自主探究法 合作探究法 情境教学法 品析研讨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教学时间:2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艺文类聚》。《艺文类聚》是欧阳修、令狐德等十余人奉唐高祖诏令所编撰。自武德五年至武德七年,历时三年始编成,其中引用书籍达1431种,经史子集皆有辑录。
《与朱元思书》是南北朝时梁代文学家吴均在旅游途中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信,介绍沿途所见美景。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当时完整的信件,但就其内容和结构来看都有相对的完整性,所以历来被当作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阅读欣赏。这篇山水小品虽仅114个字,却短小隽永而又层次井然,以四言句式为主,多用骈句,骈散相间,韵律感很强。全文融情于景,于骈丽中透出清新之气。
对于学生来讲,理解作者融于景中的对自然的热爱、向往并非难事,然而要准确、全面把握文章主旨则要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吴均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混乱,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士影响的人士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吴均一生仕途也不如意:梁武帝时,他因私撰《齐春秋》,武帝恶其实录,焚其稿并免其职。他在《与顾章书》中就曾表明自己辞官引退后到石门隐居的想法。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全面把握作者含蓄表露的厌弃尘俗的情绪及避世退隐的高洁情趣,我们在解读文本之前必须先解读作者,解读时代。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6928.html

  • [《大雁归来》教学视频]《大雁归来》教学方案

    《大雁归来》教学方案 深圳市翠园初中部 彭艳一 教学目标:知识:1 学习本文抒情的语言。 2 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3 了解作者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能力:1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增强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训练学生们概...

    发布于:2025-11-15

    详细阅读
  •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_《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特点。2、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3、识记新闻结构组成,并能分析典型的新闻的结构。4、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教学重点】1、主体部分层次的划分和层意概括。2、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教学难点】第二则主体与背景的确立,以及中间部分层次的划分。【教...

    发布于:2025-11-15

    详细阅读
  •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一等奖_《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教学目标:品味本文简洁,准确,生动,科学的语言。 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 掌握说明文的几种说明顺序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教学课时:两课时课前准备:搜集一些农谚。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在生活中,我们人类用语言来交流,那么大自然呢?它也有语言吗?...

    发布于:2025-11-15

    详细阅读
  • 白杨礼赞_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教学思路设计安徽师大附中 朱诵玉 语文课堂是个丰富多彩的小世界,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从中获得知识、快乐和陶冶——这是一种享受。要达到这个境界,撇开其他方面因素不说,单就教材分析和课堂控制来讲,我认为至少应做到以下三点:1、教材分析应做到“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发布于:2025-11-15

    详细阅读
  • 【无题】无题

    无题 一、导入由“李杜”→“小李杜”→课文二、初步感知1、作者介绍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晚唐著名诗人。与村牧一起并称“小李杜”。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善于用典尤其以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历来为人们所传诵,表现了语言的艺术魅力。但有时也写得隐晦迷离,难于理解。2、找出...

    发布于:2025-11-15

    详细阅读
  • [《喂——出来》读后感]《喂——出来》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一.字词解析  1.注音  颤颤巍巍chànwēi栅栏zhà众目睽睽kuí贪婪lán牟取móu哂笑shěn棘手jí铆钉mǎo眺望tiào履行lǚ  2.辨音    3.辨形    4.辨义  (1)损害伤害危害  三个词作动词,都表示对完好的事物加以破坏,使它受损伤的意思,因而都含贬义...

    发布于:2025-11-15

    详细阅读
  • 鹤群翔空|鹤群翔空

    《鹤群翔空》教案4 《鹤群翔空》教案3 《鹤群翔空》教案2 《鹤群翔空》教案加练习2 《鹤群翔空》教案1 《鹤群翔空》教学实录 《鹤群翔空》说课稿 语教版《鹤群翔空》ppt课件 《鹤群翔空》ppt课件 《鹤群翔空》ppt课件(1)...

    发布于:2025-11-15

    详细阅读
  •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余映潮】《藤野先生》教学设计8

    【教学目的】  1、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教学重点】   课文阅读。【教学难点】  课文思想的理解和主题的确定。【教学时数】  3课时。【预习质疑】一、导入新课,培养兴趣,强化动机  1、打开自制教学软件《藤野先生》封面,在日本古筝曲《樱花》的伴奏下介绍:...

    发布于:2025-11-15

    详细阅读
  • 三峡_三峡

    《三峡》教案6 《三峡》教案5 《三峡》教案4 《三峡》教案3 《三峡》教案2 《三峡》教案1 《三峡》教案 《三峡》备课笔记 《三峡》说课稿 2份 《三峡》课堂教学实录 《三峡》突破难点能力训练 《三峡》检测题 《三峡》自学评估练习 《三峡》综合能力测试 《三峡》同步训练...

    发布于:2025-11-15

    详细阅读
  • 【《长征组歌》两首教案】《长征组歌》两首

    萧华教学目标:1、 感受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高尚的革命情操,了解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2、 学习高度概括的诗歌语言,体会词语使用的准确。3、 感悟长征精神在新时期的意义。教学重点:毛主席用兵如神和红军的钢铁意志。 语言高度概括、用词准确生动。课前预...

    发布于:2025-11-15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