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走进名校]语文版《走进纽约》教案4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走进纽约》。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游记单元,共四篇课文。其中前三篇《巴东三峡》、《周庄水韵》、《青海湖,梦幻般的湖》都是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文,让学生在感受祖国山河壮丽可爱的基础上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走进纽约》是一篇描绘异国风光的游记,作者以多种修辞、急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美国第一大城市纽约的繁荣景象和紧张的生活节奏,让我们开阔了视野,深感必须调整脚步,增强改革开放意识,学习其先进之处,进而理解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二、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现代文的阅读与学习也掌握了一定的步骤,但本文的教学我还要注入新的元素,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选择此文也考虑到当今的中学生的心理状态――渴望交流,渴望走出国门,了解世界。
三、 教学目标确立
根据大纲、教参及本单元的要求,结合本文特点,确定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学习和掌握写景的顺序和方法;品味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查阅资料、结合图片较全面地了解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状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作者在纽约生活的心理状态,立志为祖国昌盛而努力。
四、 重点、难点确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的原有基础和现有困难,从而有针对性地确立学习的重难点。本文在写作语言上独具特色:大量的修辞、很多的短句、连续的叠词叠句,节奏感强、具有震撼力、妙不胜收。这些知识点在以往的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较为了解,同时,这些知识的大量积累和运用对学生的写作极有帮助,应视为重点;本文属游记散文,学生接触很少,对它的写作顺序及方法不甚了解,只是在《竹林深处人家》(七年级上册)中提到过“移步换景”,应视为难点。故明确如下:
重点:学习和掌握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以及节奏急促的语言、句式变换的作用。
难点:用不同的视角,全方位立体的反映描写对象。
五、 教法与学法说明
新课标提倡“先学后教”,教法是为学法服务的,因为教法只有在适合学生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才是有效的,教无定法。新课标提倡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六、 课前准备说明
1、 预习课文,利用工具书,结合上下文掌握生字、新词的音、形、义,积累特色词语。
2、 熟练查阅有关世界大都市的资料,配合理解课文。
3、 电脑制作配乐朗读,开心辞典式竞赛题。
4、 本文是自读课,一课时完成。
七、 教学流程的预测与分析
教 学 设 计
1、 导入新课 (3分)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语象磁石,能把人们分散的思维聚拢提升,所以我很重视导语的设计。同时倡导让学生先预习,根据所得所感自行设计导语,教给他们设计方法,鼓励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扩大阅读面,各尽其能,各展其才。
此文的导语我是这样设计的:大屏幕展示——纽约街景:画面上有一句经典台词: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也可播放《北京人在纽约》的主题歌《千万次地问》) 12
2、 整体感知 (12分)
形式:播放电脑制作的配乐朗读,图文并茂,展现课文内容,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3、 感悟探究(幻灯片展示 20分)
(1)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纽约给你的整体印象。
(2) 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观察事物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写景顺序是怎样的?试举例说明。(此题的设计便于把握全文,突破难点)
(3) 你认为本文在语言上有那些特点?试举例说明并分析其作用。
(此题的设计利于学生积累运用,把握重点。)
(4) 文中反映了作者在纽约生活的心理状态,找出来并加以揣摩。
(此题的设计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解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5) 说出你的问题 (进一步体现自主、合作、探究之精神)
4、 拓展升华(开心辞典式竞赛题 6分)
(1) 纽约城的城标是 a大卫雕像 b自由女神像 c大思想家雕像
(2) 自由女神像是哪国人民为庆祝美国100周年国庆送给美国人民的礼物?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意大利
(3) 自由女神像的设计者 a布朗格 b克鲁司 c艾菲尔
(4) 帝国大厦顶部的泛光灯颜色会因时间或重大事件而改变,9、11事件亮的是
a蓝色 b绿色 c黄色 d红色
(5) 世贸中心分东楼西楼,两府并立,均有多少层 a88 b100 c110d130
(6) 华尔街仅长500多米,却是美国金融帝国的象征。它的著名标志是
a猛狮 b奔马 c铜牛 d巨象
(7) 请用下列字母拼出纽约市区一著名大街 a a o i b u l h i
(8) 1993年纽约与我国的哪一城市结为友好城市?a北京b天津c上海d深圳。
(9) 你能以“丑陋的美国”为内容列举出三、四种现象吗?
(10) 请以“飞跃的中国”为内容,举三、四例加以说明。
结束语:(4分)
纽约美国、美国纽约,是五光十色的万花筒,是光怪陆离的魔幻镜。这里有高雅的艺术,也有最低级的娱乐;有优雅的教堂圣地,也是犯罪的温床;有豪门,也有乞丐,所以说它是天堂也是地狱。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要集其所长,弃其糟粕,你们是建设者,要用智慧辨识是与非,假恶丑,努力学习,为国震威名。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6660.html
-
[漫话小行星全文]漫话小行星详细阅读
教学建议 一、谋篇立意 自古以来,灿烂的星空就强烈地吸引着人们的好奇心。小行星从发现以来只有200年的历史,可已有8000多颗被观测记实。本文作者以详实的资料和科学的分析向读者介绍了小行星的发现史和命名方法,增强了我们有关这方面的科学知识。文章向我们介绍了天文工作者的观测和研究,尤其是对1号、2号、...
-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与《山海经》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纪实性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 2 了解作品内容的时代背景。 3 了解文学作品的细节描写。 4 了解先抑后扬的写法。 二、能力目标 1 提高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 提高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章事件的能力。 3 提高分析语言蕴含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认真...
-
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详细阅读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一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文章主要介绍了的特点及光辉成就。作者选取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我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着重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伟大创造和高超的技术水平,从而歌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二、结构思路 从全文的结构来看,这篇文章采用了...
-
[梵高传节选]梵高传(节选)详细阅读
教学建议 一、课文概述 本文介绍了梵高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种土豆的人》的艰苦过程,表现了梵高执著如一的艺术追求和不断探索的可贵精神。人物传记是必须以史料的真实性为基础的,但并不排斥生动、细致的描写。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恰如其分地运用了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使之能很好地为表现梵高的精神气...
-
[大自然的文字有哪些文字]大自然的文字详细阅读
教学建议 一、结构内容 这篇文章用亲切、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很多自然现象,作者引领我们去认识、了解这些大自然独特的“文字”。 全文共27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至第5段)通过文字人们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情。同样,了解了“”,人们便可以认识大自然。 作者由日常生活中的文字给人们带来的...
-
【你如何看待徐霞客及《徐霞客游记》】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详细阅读
教学建议 一、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介绍徐霞客的生平及出游情况,突出表现了徐霞客对人类的杰出贡献及其为求知而探险的科学精神。 二、结构内容 课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l-2段):介绍名、号、生卒年、评价、籍贯及家庭情况。 第二部分(3-5段):一生出游情况。第一层(3段):少时兴趣及受母亲鼓励立志...
-
[郭沫若诗两首原文]郭沫若诗两首详细阅读
教学设计示例二天上的街市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培养联想和想像能力。 (二)能力训练点 尝试联想和想像的写作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和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理想。 (四)美育渗透点 领略这首诗所表现的意境美,韵律美和情感美。 二、学法引导 学习本文需熟悉诗人和时...
-
《背影》教学设计_《背影》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 给加点字注音。 差使 狼藉 簌簌 迂腐 踌躇 拭 颓唐 琐屑 举箸 2 结合注释,理解下边词语的含义。 狼藉 惨淡 勾留 变卖典质 赋闲 蹒跚 颓唐 触目伤怀 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 琐屑 (二)能力训练点 1 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作方法。 2 散...
-
斑羚飞渡_斑羚飞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⒈知识目标: ⑴理清故事情节,理解文章主题。 ⑵体会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 ⑶体会本文具体生动的描写和详略得当的叙述特点。 ⑷积累词语。 ⒉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朗读及口头表达能力。 ⒊情感目标: 学习老斑羚在危急关头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理解人类与自然界其他动物和平共处的重要性。教学建议...
-
省公开课一等奖《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示例2详细阅读
一、导入 新课 以李白诗《朝发白帝城》导入 。 这首诗写出了江水流速之快。今天,我们欣赏一下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看着富春江水是怎样的流速,周围的山又是怎样的? 二、介绍作者和背景 1.作者简介。 吴均,字叔庠(xiáng)吴兴教鄣(今浙江省安吉县)人,南北朝时梁代的文学家。他的诗文多描写山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