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作业题.doc】《中国石拱桥》作业练习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一、给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洨河 ( ) a.jiāo b.xiáo
2.长虹饮涧( ) a.jiàn b.jiān
3.张鷟 ( ) a.zhuó b.zú
4.桥墩 ( ) a.duēn b.dūn
5.惟妙惟肖( ) a.xiāo b.xiào
6.匀称 ( ) a.chèn b.chèng
7.河水暴涨( ) a.zhǎng b.zhàng
8.双曲拱桥( ) a.qǔ b.qū
二、选出注音有错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1.a.河堤(dī) b.石拱桥(gǒng)
c.记载(zài) d.石砌(qì)
答( )
2.a.和谐(xié) b.残损(xuěn)
c.陡坡(dǒu) d.推崇(chǒng)
答( )
3.a.智慧(hùi) b.称赞(chēng)
c.拱圈(quān) d.悠久(yōu)
答( )
4.a.不朽(xiǔ) b.几乎(jī)
c.倾听(qǐng) d.雕刻(diāo)
答( )
三、按拼音写出汉字。
古pǔ shèng 景
hú 形 巧妙jué 伦
卢沟xiǎo 月 jiù 地取材
cǎi 虹 yì 想不到
wò 虹 chū 月出云
四、给词语中加黑的字选择恰当的义项,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胜景 ( )
a.胜利 b.比另一个优越 c.承受 d.优美的
2.惟妙惟肖( )
a.相似 b.肖像
3.意想不到( )
a.意思 b.心愿 c.料想
4.就地取材( )
a.趁着 b.只 c.*近
5.巧妙绝伦( )
a.条理 b.同类 c.人伦
五、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在江河上,发挥交通作用。(横跨、雄跨、横架)
2.赵州桥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 。(姿态、规模、雄姿)
3.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 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 桥拦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 ”。(称赞、推崇;欣赏、观赏;景色、奇观)
4.石拱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 。(建筑、杰作、工程)
六、指出下边的句子中哪些是主谓句,哪些是非主谓句,将它们的序号分别写在下边的横线上。
1.不要掉队呀!
2.这本书多少钱?
3.快看,有人家了。
4.人都到哪里去了!
5.不知道!
6.他觉得浑身轻松了。
7.我们顶着天啦!
8.好大的山呵!
9.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
10.我的老天爷!
主谓句
非主谓句
七、下边句子中画线的部分充当句子的什么成分?写在括号中。
1.全桥只有一个大拱。 ( )
2.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 )
3.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 )
4.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 ( )
5.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 ( )
6.在那里,一九三七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我国的侵略战争。
7.赵州桥上的石栏石雕刻得古朴美观。 ( )1234
8.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 ( )
八、下列句子的成分都已用不同符号标出来,每组中有一句是错误的,请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a.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b.(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c.[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
d.(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答( )
2.a.赵州桥‖[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b.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
c.(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
d.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抗战。 答( )
3.a.两旁‖有石拦石柱。
b.“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
c.(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
d.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答( )
4.a.树叶儿‖绿得发亮。
b.(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c.[一九三五年冬天的一个傍晚],鲁迅先生‖[在预先约定的地点],会见了一个陌生的女青年。
d.地势‖[渐渐更加]陡〈起来〉。 答( )
阅 读
九、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1.这段文字说明了我国石拱桥的三个特点。这三个特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写在横线上。
①
②
③
2.文中列举“旅人桥”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答:
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用“几乎”限制“到处都有”是要表达什么意思?
答:
4.文中用“最著名”修饰赵州桥和卢沟桥,说明了什么?
答
十、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咪,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去,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1.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选出正确答案,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a.说明赵州桥非常雄伟。
b.说明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1234
c.说明赵州桥结构的特点:结构巧,用料省,强度高,形式美。
说明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答( )
2.将这段文字划分成三个层次,在文中用“‖”隔开。
3.作者以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解说事物特点,或运用比喻,或列举数字,或引用古籍,或举例说明等。分析下边的句子,指出它们各属于哪一种?并指出这些句子分别说明了有关赵州桥的哪一点?
(1)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九米。
答:
(2)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答:
(3)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答:
(4)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答:
(5)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答:
4.要准确地说明对象,必须用语准确,讲究分寸,体会下边句子中加黑词语的作用。
(1)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答:
(2)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答:
十一、
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③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④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⑤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⑦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⑧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⑨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这段文字共九句话,可划分为四个层次,从下列四种划法中选出一种正确的,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答( )
2.以上四个层次,分别说明了卢沟桥的四个特征。这四个特征是什么?用简洁的话写在下边的横线上。
① ②
③ ④
3.文中将卢沟桥和与之有关的两岸河堤作比较,说明了卢沟桥的什么特点?
答:
4.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这11个石拱的排列,是不是中间一个最大,左右一对一对两两相对称的?根据课文回答问题,并说说文中这样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答:
5.“几乎与河面平行”,“几乎”一词用得准确,表达了什么意思?
答:
6.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对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
作业答案
一、1.b 2.a 3.a 4.b 5.b 6.a 7.a 8.b
二、1.c 2.b 3.a 4.c
三、朴、胜、弧、绝、晓、就、彩、意、卧、初
四、1.d 2.a 3.c 4.c 5.b
五、1.雄跨 2.雄姿 3.推崇、欣赏、奇观 4.杰作
六、主谓句:2、4、6、7、9、;非主谓句:1、3、5、8、10
七、1.宾语 2.主语 3.状语 4.定语
5.状语 6.谓语 7.补语 8.补语
八、1.c 2.b 3.d 4.a
九、1.①有悠久的历史。1234
②几乎到处都有。
③大小不一,形式多样。
2.为了说明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3.“几乎到处都有”是说接近于到处都有。因为事实上不可能到处都有。用上“几乎”,表达准确。4.说明了赵州桥、卢沟桥在中国及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
十、1.c
2.……人不知其所以为”。‖……“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还刻着他的名字。
3.(1)列举数字,说明了赵州桥非常雄伟。
(2)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赵州桥大拱的形状,从而说明了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的特征。
(3)引用古籍,说明赵州桥设计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巧妙绝伦。
(4)举例说明,说明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5)引用古籍和运用比喻,说明了赵州桥的形式美观。 4.(1)“可算”一词表示估计,作者在说明事物特点时,既有一定的资料作根据,又有资料掌握不全的顾虑,所以必须留有余地。“可算”在这里,表示对所下结论不作绝对肯定,这也是为了准确说明事物特点。(2)“两肩”准确形象地说明了小拱在大拱两端之上,而不是与大拱平行的位置。“各”准确地说明了小拱的分布和数量。
十一、1.b
2.①历史悠久。
②结构精巧。
③强度高,坚固耐用。
④形式美。
3.说明了卢沟桥坚固的特点。
4.大拱左右的石拱不是两两相对称的。课文中说“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可见桥拱长度并不对称。这样写是作者在核实了每个石拱的长度后所作的结论,列举数字精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5.“几乎”是对“与河面平行”的限制,意思是接近于“与河面平行”,强调了路面平坦的程度。
6.这一句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这样描写不但能使读者对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有具体的感受,而且使文章富有色彩。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6465.html
-
《阿里山纪行》原文|《阿里山纪行》综合能力测试题详细阅读
一、仿照示例,以“江上白帆”开头写一句话示例: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江上白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文开头陈述两岸人民各自最喜爱的歌曲,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春酒》赏析|19《春酒》说课教案详细阅读
03一.说教材《春酒》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以民俗为主题和主要内容,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民俗更是异彩纷呈,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族文化。《春酒》一文是通过故乡特殊的春酒风俗,表达了思乡的主题。笔触细腻,有着浓厚的风土人情。学习本文,不仅让我们...
-
阿长与山海经_阿长与<山海经>详细阅读
课题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教 材 分 析概述重点难点教具录音机、投影仪教学法设计朗读法、引导法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背景音乐)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详细阅读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叙事性作品,它们或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藤野先生》——鲁迅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文章重点叙述了自己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
-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2021_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纪念白求恩一、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议论文。纪念是为了学习,因此学习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全文的一条主线。二、重点、难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三、教学方法 采用以...
-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翻译|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详细阅读
22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1认识“铭”“说”两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作者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从文中获取启示,并对自己的处世观点、态度的再认识。课时安排...
-
[《答谢中书书》教学案例]《答谢中书书》教学案详细阅读
张笑天——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短文《答谢中书书》。 2、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教师提问所学的写山水的古诗导入,让学生吟咏从而体会作者...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600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复习详细阅读
第五单元作文训练 扩写·改写《石壕吏》 共2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课型写作课主备课人 学习目标1、 了解“改写”主要方式及基本要求。 2、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巩固人物描写的方法。重点难点1、 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仍要体现原文的基本精神,...
-
大雁归来|大雁归来详细阅读
利奥波德教学目的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教学重点、难点1.对象的特点。2.生动描写。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迁徙(xi3) 雾霭(ai3) 窥(kui1)探 缄(jian1)默 狩...
-
[课文《蜡烛》]《蜡烛》同步练习1详细阅读
●活动与探究一、写作活动1 就学校出现的好人好事,写一篇人物通讯,以记叙为主,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2 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课文,题目为“你好,老妈妈”。二、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1 在图书馆、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一下人类历史发生过哪些大规模的战争,重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