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大豆 课文整版|《祖国的大豆》教案1

八年级语文教案 2013-03-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的生字、难词;辨析、运用同义词。 
2.理清课文思路,正确划分段落层次。 
3.分析第二至四自然段是怎样推广大豆的,抓住哪些具体特点进行说明的。 

二.课堂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大豆是我国的名产,你可能知道。但我国栽培大,豆的悠久历史,以及大豆的品种之多,营养价值之高等等,你未必都知道。课文说古道今,旁征博引,非常具体介绍了我国的大豆,读后你将增长许多有关大豆的知识。 

【新课导读】 
一、正音、词解 
1.给下列字注音。 
庶( shù) 秸(jiē) 洼( wā ) 沼( zhăo ) 
琳( lín ) 琅( láng ) 碱(jiăn) 胶(jiāo) 榨( zhà ) 

2.解释下列词语。 
琳琅满目 贫瘠 久负盛名 安家落户 
(强调“琳琅满目”的比喻义,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安家落户”的拟人用法) 

二、听课文录音,思考本文是按怎样的思路说明祖国的大豆的?先在每段前做好序号,并归纳大致要点。 
①说明我国是“大豆王国”。 --第一部分 
②说明我国种植大豆的历史悠久。 
③④介绍我国大豆种植区域的扩展情况。 
⑥说明大豆是由野生大豆驯化而来的。 第二部分:我国大豆的栽培史。 
⑥说明我国大豆的品种繁多。 
⑦列举我国大豆的一些优良品种。 

⑧主要说明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很高。 
⑨略说大豆的其他用途。 第三部分:大豆是粮油作物中的一宝。 
⑩对⑧一⑨的内容归纳。 

三、把②、③段作为一个整体看,思考: 
1.这两节文字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 我国是大豆的起源地,也是世界上栽培大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2.两节文字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明确:时间顺序。 
3.文章引用《诗经》、《汜胜之书》《七步诗》各有什么作用? 
明确:引用《诗经》说明我国种植大豆历史悠久; 
引用《汜胜之书》说明汉代大豆的种植面积已很广; 
引用《七步诗》说明汉魏时期我国黄河流域已大量种植大豆,普遍煮食豆饭。 
4.体会加点词的作用,说说加点词能否删去。 
①从西周到秦汉时期,大豆主要在黄河流域一带……之一。 
②从蛋白质的含量来看,o.5公斤大豆相当于……牛奶。 
明确: ①不能。去掉,意思就变成,从西周到秦汉时期,大豆只在黄河流域一带种植。与原意有较大出入。 
②不能。去掉,大豆与牛肉等就失去了比较的标准。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分析第五至十一自然段抓住大豆的哪些具体特 
点进行说明的。 
2.领会课文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科学。 

二.课堂教学设计 
一、讲读第五至七自然段 
1.大豆的栽培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明确: 大豆的栽培经历了由“野生大豆——经过培育的大豆——优良品种的大豆”这样一个过程。 
2.野生大豆的特点是什么?经过培育的大豆的特点是什么?这样说明的目的是什么? 12
明确: 野生大豆特点:茎杆细,果实少,籽粒小,粒形扁。 
经过培育的大豆的特点:茎杆变粗壮,果实变多,籽粒变大,粒形变圆,蛋白质和油分含量也越来越多。 
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野生大豆和经过培育的大豆的不同的形态特点。 
3.第六自然段抓住大豆的什么特点来说明? 
明确: 抓住品种繁多这个特点来说明。因为“仅在几个省,就采集了3l00多份大豆样品”,可见种类之多。同时也说明了选育新品种的条件非常优越。 
4.我国东北地区的大豆优良品种各有哪些不同的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 “黄金珠”,颗颗金黄,粒粒闪光;“天鹅蛋”,粒大而圆,色泽晶亮;“开原大白眉”,合蛋白质高达40%;“满仓金”,含油量达23%;“碱豆”,在盐碱地里也能很好地生长;“水里站”,在涝洼地里也能很好地生长;“大白脐”、“平顶香”,耐干旱耐贫瘠。说明通过长期的实践,我国劳动人民培育出琳琅满目的优良品种。 
二、讲读第八至十一自然段 
1.抓住了大豆哪些特点来说明? 
明确: 课文抓住了大豆营养价值高,用途广泛两个特点来说明。 
2.怎样说明大豆的营养价值高? 
①所含营养成分多,②蛋白质含量高,③可加工成100多种主、副食品。 
3.说明大豆的用途广泛,表现在哪里? 
明确: 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是上好的饲料和肥料,是重要的中药材,在油漆、机械、医药、化工等工业生产方面也有很广泛的用途。 
4.引用《物类相感志》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说明我国人民很早就合用豆油了。 

三、为了把大豆的特点说明得更明白,课文主要运 
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并说说其作用。 
①引用说明:(略)。 
②举例子:列举东北地区八种大豆品种,说明通过长期的实践,我国劳动人民培育出琳琅满目的优良品种。 
③作比较:如把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同牛肉、猪肉、水质牛奶作比较,并运用数据具体说明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很高。 

四、具体来体会语言的准确、科学 
1.在许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发现过大豆的残留印痕。(如果去掉“许多”、“残留”,那么句子的意思就变成:所有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发现过大豆的印痕,这与事实不符。) 
2.从西周到秦汉时期,大豆主要在黄河流域一带种植,是人们重要的粮食之一。(如果去掉“主要”一词,那么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从西周到秦汉时期,大豆只在黄河流域一带种植,与原意大不相同。如果去掉“之一”,那就过分突出大豆在粮食中的地位,言过其实。)

上一篇:《祖国的大豆》教案2

下一篇:核舟记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6432.html

  • 《阿里山纪行》原文|《阿里山纪行》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仿照示例,以“江上白帆”开头写一句话示例: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江上白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文开头陈述两岸人民各自最喜爱的歌曲,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春酒》赏析|19《春酒》说课教案

    03一.说教材《春酒》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以民俗为主题和主要内容,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民俗更是异彩纷呈,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族文化。《春酒》一文是通过故乡特殊的春酒风俗,表达了思乡的主题。笔触细腻,有着浓厚的风土人情。学习本文,不仅让我们...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阿长与山海经_阿长与<山海经>

    课题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教 材 分 析概述重点难点教具录音机、投影仪教学法设计朗读法、引导法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背景音乐)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叙事性作品,它们或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藤野先生》——鲁迅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文章重点叙述了自己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2021_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纪念白求恩一、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议论文。纪念是为了学习,因此学习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全文的一条主线。二、重点、难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三、教学方法  采用以...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翻译|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

    22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1认识“铭”“说”两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作者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从文中获取启示,并对自己的处世观点、态度的再认识。课时安排...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答谢中书书》教学案例]《答谢中书书》教学案

    张笑天——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短文《答谢中书书》。  2、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教师提问所学的写山水的古诗导入,让学生吟咏从而体会作者...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600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复习

    第五单元作文训练 扩写·改写《石壕吏》 共2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课型写作课主备课人 学习目标1、 了解“改写”主要方式及基本要求。 2、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巩固人物描写的方法。重点难点1、 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仍要体现原文的基本精神,...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大雁归来|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教学目的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教学重点、难点1.对象的特点。2.生动描写。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迁徙(xi3) 雾霭(ai3) 窥(kui1)探 缄(jian1)默 狩...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课文《蜡烛》]《蜡烛》同步练习1

    ●活动与探究一、写作活动1 就学校出现的好人好事,写一篇人物通讯,以记叙为主,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2 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课文,题目为“你好,老妈妈”。二、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1 在图书馆、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一下人类历史发生过哪些大规模的战争,重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