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英语单词人教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复习测试

八年级语文教案 2013-03-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35分)    1、注音写字(8分)      yun(     )育  繁 yan(     )脊zhui(     )追su(    )       归(    )喷 (       )  面 (     ) 难 (     ) 2、成语改错(6分) 冲耳不闻 无动于忠 物竟天择 束手无策五采斑斓 天衣无缝 相安无事 消声匿迹 周而复始 风雪在途 在劫难逃啸聚山林 视而不见 不折不扣错误      正确      3、默写(10分)1、造化钟神秀,              。 2、感时花溅泪,              。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            。 4、                ,带月荷锄归。 5、                ,归雁入胡天。 6、                ,长河落日圆。7、山随平野尽,              。 8、                 ,柳暗花明又一村。 9、少壮不努力,                    。10、浮云游子意,                   。 4、名著阅读检查(6分)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现代作家         ,他的原名叫           。祥子的职业是         ,他为了实现他能拥有自己的车子的愿望,苦苦奋斗了一生,表现了他                                   (2分)的性格。读完小说,我们深刻体会到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是                           。5、过年写对联,贴对联是中国人传统习惯,请你欣赏下面几幅对联,并从中选一上联,重新对出下联。(5分)桃李迎春,无边景色来天地
江山入画,万缕诗情上笔端 春风轻拂千山绿12345
旭日东升万里红雪里梅花霜里菊
炉中宝剑火中钢    四海春临,和风吹绿千堤柳
九州福至,丽日薰红万径花 天上明月千里共
人间春色九州同九州瑞气迎春到
四海祥云降福来    祈福应知福,福祉常缘善念
盼春该识春,春光永驻仁心 一腔热血开新宇
满面春风步小康且把桃符纪盛世
常将竹叶报平安    桃李迎春,满园锦绣迎蜂蝶
江山竞秀,万里风光入画图 春风万里山山绿
旭日一轮处处红四面青山被锦绣
三江绿水涌春潮  所选上联:                      所对下联:                         二、语段阅读(65分)(一)(18分)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随着时节推移的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1.第1自然段中杏花、桃花、布谷鸟分别用了“传语”、“暗示”、“唱歌”三个词,作者这样写在修辞手法和内容上与_____________保持了一致。(2分)2.  根据所供材料,请你给物候学下个定义(所填不超过15字)。物候学就是                                               的科学。(2分)文中划~~~~的句子分别采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2分)3.第2自然段对物候知识、物候学的介绍                                                                    。(2分)4.第3自然段的内容是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超过12个字)。(2分)   5、第一自然段中所选的三个例子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至少说出两个理由,多说一个加一分(2分)   6.请联系你所观察到的生活实际举一个物候现象的例子(用一、二句话表述),或举出一个含有物候学道理的谚语。(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的生存要适应大自然的规律。但近年不断传出某地杏花、桃花在年前就开放,某种鸟改变了迁徙、栖息习性的消息,这都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学了《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联系其它有关文章,你认为在维护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方面,我们应怎样努力?(4分)                                                                                                                                                                                                                                                                                                                                  (二) 红树林(24分)    ①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和小乔木。它们一片连着一片,宛如一条绿色的绸带缭绕海岸,□□(diǎn  zhuì)海滩。它,就是人们常说的红树林。    ②红树林是一类富有特色、很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群落。它生长在淤泥深厚的热带、亚热带海滩上。涨潮时,群落的部分或大部分淹没于水中,仅露出一顶顶青翠的树冠,浮荡在海浪之中,成了一片“海底森林”;落潮时,一棵棵红树带着海泥的芳馨,婀娜多姿地重现在滩涂上,又成了一片“海上森林”。    ③与一般常见的植物不同,红树采取“胎生”的繁殖方式,是一种“胎生植物”。当种子成熟时,先在树上萌芽,然后才离开母体,飘落于地,几个小时就可以扎下根来。倘若被海水冲走,在海上漂流两三个月也不会死,一旦遇到海滩,照样扎根生长,一至二年便繁衍成林。红树林的“胎生繁衍”是植物界的特殊景观之一。    ④红树林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沿海生态系统。长势良好的红树林能为鸟类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成为鸟类的“天堂”。据有关部门调查,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就有鸟类 122种,以鹭鸟为主,最珍贵的鸟类也来此居住,如属全球性保护的卷羽鹈鹕,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白琶鹭、黑脸琶鹭、小青脚鹜等。每当秋冬季节,候鸟南迁,这儿便成了鸟类的乐园。清晨,百鸟比翼,啼声清脆,令人□□□□(xīn  kuàng shén yí)。落潮时,海风吹拂,海浪声里夹杂着红树林的涛声,树上雀鸟啁啾,树下鱼虾跳跃……充满了一派生机。因此,红树林成了人们休闲赏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⑤红树林素来被人们誉为忠实的“海上卫士”。它深深地把根扎进海岸滩涂,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支柱根,依*这些根系去吸取大地的营养,并借助它把自己的兄弟姊妹连成一个整体,固堤护岸。       ⑥红树林具有防风防浪的作用。据测算,100米宽的,红树林带,能把10级台风刮起的波浪化为平波。红树林还能净化海域环境,1平方米红树林一年净释放的氧气是2969克,吸收的二氧化碳是4085克,这比一般的城市绿地高出4—5倍。    ⑦由于红树林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植物,因此世界上有红树林的国家都把它列为生态保护对象。我国也于1986年批准20个红树林地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厦门部分沿海滩涂的土壤和水域特征非常适合于红树林的生长,一些有识之士已提议将红树林作为旅游项目和环保项目来开发。例如,在马銮湾地区的规划建设问题上,专家们就普遍认为马銮湾的护岸建设不一定全部采用钢筋水泥的传统做法,可以考虑用红树林来护岸,既能保护环境又能美化城市景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红树林会成为海湾型城市的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    注释:[啁啾zhōu jìu]形容鸟叫的声音。12345阅读上文,回答问题。(24)       1.根据语境和提供的注音,在文中空格内填写恰当的词语。(2分)□□(diǎn     zhuì) □□□□ (xīn  kuàng shén yí)  2.将第③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红树林的‘胎生繁衍’是植物界的特殊景观之一。”转换成感叹句和双重否定句。(4分)                                                                                     3.这篇说明文依次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红树林的价值?请用简练的语句概括。(4分)                                                                                                                                                                          4.下面句子中的划线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1)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和小乔木。(2)红树林还能净化海域环境,1平方米红树林一年净释放的氧气是2969克,吸收的二氧化碳是4085克,这比一般的城市绿地高出4—5倍。                                                                                                                                                                        5.揣摩第①、②、④段中的描写性语句,从总体上简要说说这些描写在本篇说明文的内容方面和语言方面所起的作用。(4分)                                                                                                                                                                                                                                                                                   6.第③段只说红树的繁殖方式“与一般常见的植物不同”,但并没有明说“一般常见的植物”是怎样繁殖的。请结合你平时对植物的观察和认识,简要说明“一般常见的植物”的繁殖方式,并至少用上一种说明方法。(3分)                                                                                                                                                                  7.有关专家提议在厦门建一个红树林生态公园。请你帮忙写一条旅游广告语,要注意突出红树林的观赏价值,激发游客的旅游兴趣,且语言要尽可能优美一些,最好能让游客过目不忘。字数不超过30个字。(3分)                                   8.(加分题,2、4、6班可做可不做。5分)        答完了上面第1题至第7题之后,对于《红树林》这篇文章,你是否还有什么个性化的、有新意的阅读感受想说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试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一谈。  (具体要求:①采用自拟问答题的形式,提出问题1分,解答问题2分。②考生可谈论、或欣赏、或质疑、或联系生活实际,角度不拘。具体可从选材、情感、语言、结构、写法……任选一点谈谈。)                                                                                                                                                                      (三)光 脑(13分)    对于电脑,大家已经比较熟识,而谈到光脑,也许大家就感到陌生了。其实,制造光脑的尝试,科技界早在20世纪50年代便开始了。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上第一台光脑才由欧洲共同体的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意大利等国的70多名科学家研制成功。    光脑具有超高速运算速度。我们知道:电子的传播速度为593千米/秒,而光子的速度为30万千米/秒。同时,超高速电脑只能在低温状态下工作。而光脑在室温下即可展开工作;和电脑相比较,光脑的信息存储量更大。    对于电脑来说,电子是信息的载体,它只能通过一些相互绝缘的导线来传导。光子不需要导线,即使在光线相交的情况下,它们之间也丝毫不会产生相互影响。与电脑相比,光脑的“无导线计算机”传递信息的平行通道其密度实际上是无限的。一枚直径为5分硬币大小的棱镜,它的通过能力超出全世界现有电话电缆的若干倍。目前,科学家正试验将传统的电子转换器和光子结合起来,制造一种“杂交”的计算机。这种计算机能更快地处理信息,而又克服了目前巨型机的一大痼疾——内部过热。一台光脑只需要一台电脑所需要能量的一小部分即可驱动,从而大大减少机器产生的热量。光脑的许多关键技术,如光存储技术、光互联技术及光电子集成电路等都已获得突破。现在,科技工作者所面临的迫切任务是最大幅度地增加光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即光开关的数量。阅读上面文章。回答1-4题。(13分)1.第一段文字主要介绍了有关光脑研制的哪几个方面情况?(3分)                                                             2.细读第二、三两段,说说光脑有哪些方面优越于电脑。(4分)                                                                                        3.划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4.什么是“杂交”计算机?它最突出的优点是什么?(3分)                                                          12345
 (四)(10分) 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热带流行的疟疾和寄生虫病将向北蔓延,使欧洲出现流行病;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缺水会半沙漠化,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在英国,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东部的某些地方可能变得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将大大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而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人由于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这一预测是以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和温室效应为依据的。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能。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全球气温将为-40℃,而现在全球平均气温为16℃。科学家们预言,人类如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到203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比1850年工业革命时增加一倍。
  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量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同时,雷击、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坏。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我们必须树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气环境观念,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爱护头顶上的这片蓝天。

1.下列对“温室效应”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2分)
 a.指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能够接受阳光的一定的密闭空间中所产生的一种保温效应。
 b.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c.指在接受阳光的密闭空间中能够影响地表气温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d.指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通过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在特定密闭空间中产生的保温效应。

2.根据原文,全球气温变暖带来的影响最严重的一项是(2分)
 a.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导致不少地区沙漠扩大,疾病流行。
 b.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一些地区会因为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
 c.数以百万计的人因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d.台风频频袭击,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 12345

3.下列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界各国迟迟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不改变能源结构和大力植树造林,以致大气层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
 b.1850年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开采和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化石燃料的结果,大大增加了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含量。
 c.由于人类无限制的破坏,地球上大片森林和草地急剧消失,沙漠进一步扩大,使得地表气温也随之不断升高。
 d.因雷击和虫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导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减少,而人类对此却束手无策。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非洲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广的地区,人类如果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那么非洲因此而受益的面积也将最广。
 b.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那么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
 c.为避免增加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些科学家主张用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可见使用核燃料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d.假如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降低,全球气温就有可能持续降低,人类也许将面临另一场全球变冷的挑战。
 《<大自然的语言>选段》答案1.“大自然的语言”或“语言”。(2分) 2.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2分)举例子 作比较(每空一分)  3.古代 近代 (2分,每空一分)  4.a、紧扣“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这句b、前两种是植物后一个是动物c、按季节顺序举例5、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2分)  6.如“月晕午时风”“山雨欲来风满楼”“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东虹轰隆西虹雨”等。(2分)  7.略(4分,能扣住保护动物、森林等生态环境来写,且不胜枚举表述清楚即可得满分) 红树林参考答案   1.点缀,心旷神怡(2分)   2.感叹句,例:红树林的“胎生繁衍”真是植物界的特殊景观之一啊!(2分)    双重否定句,例:红树林的“胎生繁衍”不能不说是植物界的特殊景观之一。(2分)  主要看是否符合句式的要求,且基本保留原意。    3.第一,红树林是一类富有特色、很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群落。第二,红树林的“胎生繁衍”是植物界的特殊景观之一。第三,红树林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沿海生态系统。第四,红树林能固堤护岸,是忠实的“海上卫士”。第五,红树林具有防风防浪的作用。第六,红树林能净化海域环境。基本意思答对即可得分。主要看能否把握文章说明内容和文章条理。(4分)     4.下面句子中的划线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  (4分)  (1)否。“部分”一词加以限制,指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都能生长红树林的,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基本意思答对即可得分。(2分)   (2)否。此句主要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红树林与城市绿地的比较,更清楚地说明红树林在净化海域环境方面的作用。基本意思答对即可得分。(2分)    5.内容上,描绘了红树林的美,突出红树林的观赏价值。语言上,生动形象,使人如临其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基本意思答对即可得分。主要看能否体会出说明文中运用描写的作用。(4分)     6.开放题。主要看能否说明清楚跟红树不同的繁殖方式,并且至少用上一种说明方法。(3分)    7.开放题:主要看能否突出红树林的观赏价值,语言是否简洁优美。(3分)    8.加分题,考生可做可不做,3分。 注意:①考生或欣赏、或质疑,或联系生活实际,角度不拘。具体可从选材、情感、语言、结构、写法……任选一点谈谈。②采用自拟问答题的形式。问题提得好,即可加1分;问题解答分析得好,可加2分。主要看是否展示出学生个性化的、有新意的阅读体验。③与上面的第1题至第8题重复的,不给分。若所说的只是停留在注音、改错字、词解(静态义),文学常识等非阅读能力层面的,也不给分。《光 脑》参考答案                 1.①研制光脑所经历的时间②研制光脑的有关国家和人员③研制光脑的结果  2.①运算速度快②在室温下即可展开工作③信息存储量更大      ④不需要导线传导⑤传递信息的平行通道其密度是无限的   3.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具体说明了光脑“无导线计算机”平行通道密度大。    4.将传统的电子转换器和光子结合起来的一种计算机。能更快地处理信息,克服内部过热问题。(共13 分,第1、3 、4小题各3分,第2小题4分)
四、a、c、d、b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6160.html

  • 《阿里山纪行》原文|《阿里山纪行》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仿照示例,以“江上白帆”开头写一句话示例: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江上白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文开头陈述两岸人民各自最喜爱的歌曲,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春酒》赏析|19《春酒》说课教案

    03一.说教材《春酒》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以民俗为主题和主要内容,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民俗更是异彩纷呈,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族文化。《春酒》一文是通过故乡特殊的春酒风俗,表达了思乡的主题。笔触细腻,有着浓厚的风土人情。学习本文,不仅让我们...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阿长与山海经_阿长与<山海经>

    课题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教 材 分 析概述重点难点教具录音机、投影仪教学法设计朗读法、引导法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背景音乐)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叙事性作品,它们或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藤野先生》——鲁迅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文章重点叙述了自己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2021_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纪念白求恩一、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议论文。纪念是为了学习,因此学习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全文的一条主线。二、重点、难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三、教学方法  采用以...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翻译|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

    22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1认识“铭”“说”两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作者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从文中获取启示,并对自己的处世观点、态度的再认识。课时安排...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答谢中书书》教学案例]《答谢中书书》教学案

    张笑天——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短文《答谢中书书》。  2、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教师提问所学的写山水的古诗导入,让学生吟咏从而体会作者...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600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复习

    第五单元作文训练 扩写·改写《石壕吏》 共2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课型写作课主备课人 学习目标1、 了解“改写”主要方式及基本要求。 2、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巩固人物描写的方法。重点难点1、 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仍要体现原文的基本精神,...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大雁归来|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教学目的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教学重点、难点1.对象的特点。2.生动描写。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迁徙(xi3) 雾霭(ai3) 窥(kui1)探 缄(jian1)默 狩...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课文《蜡烛》]《蜡烛》同步练习1

    ●活动与探究一、写作活动1 就学校出现的好人好事,写一篇人物通讯,以记叙为主,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2 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课文,题目为“你好,老妈妈”。二、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1 在图书馆、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一下人类历史发生过哪些大规模的战争,重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