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词|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教案 2013-03-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常州市清潭中学 于伟军

一、单元教学目标 :
1、能通畅地阅读课文,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需要的资料和信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2、体会文章流露出的作者对自然的思想感情,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和意义,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心自然的意识。
3、能正确使用和修改常用的、用错的标点符号,学会在记叙中运用描写、抒情和议论表达真切的感情。
4、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领域内容,开展有意义的集体视听活动,开展交流,学会倾听、应答,培养视听能力,提高视听效果。
5、能就单元主题“人与自然” 设计方案开展活动,或确定主题进行探究,表达自己的态度,呼吁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4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苏州园林》                                     3课时
《都市精灵》                                     1课时
《幽径悲剧》                                     1课时
《明天不封阳台》                                 1课时
诵读欣赏(单元自荐美文交流)   《城市听鸟  》    1课时
《治水必躬亲》                                   1课时
写作                                           2课时
修改文章专题训练(标点符号的修改)               1课时
一次有意义的集体视听活动                         1课时
单元学习小结                                     1课时
三、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
第五单元主题是“人与环境”。本单元的主题可以说是激发人类善待野生动植物,善待大自然,善待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这样的主题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接受,产生共鸣,有很大难度,因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还不能达到这样高的一个层面。从几篇文章体裁来看,有说明文、随笔、散文、记叙文、文言文(议论文),体裁多样化。虽说潮流对文体要求无须过高,甚至不作要求,但对文体的相关知识也需要学生了解一些,这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反复诵读是必要的、有效的基本的手段。创设课堂教与学的情境从而引导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引导学生自己感悟,引导学生畅谈感受。有条件的话,创设活动情境,教师带领学生多与大自然来几次亲密接触,让学生能有亲身的体验和感受,能产生事半功倍之效。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意义、道理,能唤起学生对自然的关注和热爱,那可以说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将得到一定的升华,也就实现了本单元编者的初衷。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第一块:理解单元专题的含义: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导入  ,明确任务,浏览课文,理解单元专题的含义。 阅读单元提示,浏览课文 
2 组织学生对“人与自然”理解的讨论。 学生讨论 
3 组织学生对“人与自然”的理解的交流。 学生交流 
第二块:了解单元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让学生自读本单元课文,对阅读中的障碍做记录。 将本单元易读错、写错、混淆的,有疑难的字词分类整理。 
2 组织学生质疑及记录自己感受与思考 记下你初读课文产生的疑问、初读本单元课文的感受与思考。 
3 组织学生交流 交流最喜欢的篇目及理由。 
第三块:确定单元活动方案: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组织学生成立小组 组建小组 
2 布置学生商定单元的活动方案及计划,初步确定探究的主题方向。(活动要有助于单元的学习,确立单元探究专题,要有助于单元专题的拓展。如可组织学生参观浏览本地的有特色的公园或建筑;专题选项可结合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对沙尘暴问题的探究等等。) 讨论、交流 
第四块:单元内容拓展补充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介绍有助于单元学习的相关网站,提供网上学习的条件。 初步列出上网、到图书馆查找有助于本单元学习的有关资料的纲要。搜集符合本单元主题的有利于进一步学习的其他学习文本资料、图片资料。 
课后反思 
课后学习:
1、 搜集有关人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和谐相处或相反方面的文章或报道,在学完本单元内容要每人搜集至少一份资料,写出自己的读后感受。(鼓励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的人与自然节目)
2、 结合主题写出自己初读了本单元的几篇文章的感受。
长久课后学习:对自己上面的两份感受在学习过程中每天要不断充实,逐渐修改,完善。
第2课时 《苏州园林》(一)
学习目标:通读课文,了解苏州园林的总的特点,说说你眼里的苏州园林。培养学生在占有一定材料的基础上(或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掌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事物的共同特点的能力。
课前学习:阅读《苏州园林》,了解的作者情况,搜寻查找苏州园林的文本和图片资料。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导入  : 播放介绍苏州园林的图片和音像资料,配以江南风格的音乐。看后,由学生谈自己所看到的苏州园林和所得到的感受。之后,导人新课,看看叶圣陶先生心目中的苏州园林是个什么样的…… 欣赏资料、阅读课文 
2 布置任务:说说你阅读文章对苏州园林有什么印象和感受。 思考,讨论(谈对苏州园林的印象和感受。) 
3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导入  :组织学生精读课文,说说苏州园林的总特点和共同特点是什么。 阅读、勾画介绍苏州园林的总特点的语句和共同特点的语句。 
2 组织交流、评价 班级交流 
3 布置任务:思考大家所画出的语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再读课文,思考,讨论 
4 组织交流、评价 小组推荐交流,小组互评 
5 布置任务:思考本文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的?作者怎样抓住中心构思全篇,安排全文的结构的? 列出本文的结构提纲,以明确文章的结构 
6 组织交流、评价 班级交流 
第三块:语文活动:感悟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用图画再现文中你感觉如画的语段 参与活动读文作画 
课后反思 
课后学习:1、到图书馆或网上搜寻有关苏州园林的资料,进一步感知苏州园林的特点。
2、参观本地塔楼亭庙等古建筑或具有古典风格的建筑,仿照课文,写一则“观察日记”。
第3课时 《苏州园林》(二)
学习目标: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激发学生爱美爱国,通过对苏州园林的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前学习:思考:你认为苏州园林这篇文章哪些方面体现了本单元的主题“人与自然”的?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导入  :用一个字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美”,导入  到组织学生交流课前学习的体会 谈体会 
2 创设问题情境:从哪些方面能看出作者表现苏州园林的美的?圈划出文中语句加以说明。  阅读、思考、圈画、讨论 
3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互评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导入  ,创设问题情境:苏州园林的角落有什么特点?苏州园林中的花墙和廊子有什么作用?苏州园林的门窗讲究什么?色彩有什么讲究? 阅读、勾画、思考、讨论 
2 组织交流、点拨、评价 交流 
3 学习评价:本文无论整体还是局部都体现出了“美”的特点,你认为建筑的美该怎样体现?你学习本文有哪些收益? 思考、自由发言 
第三块:语文活动:我来当导游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组织、参与活动(探究本文的写作目的。) 畅所欲言 
2 (1)创设情境:假设你面对一个没游览过苏州园林、也没读过本文的人,请你指着课本上苏州园林的彩图,给他说说苏州园林有哪些特点。若有其他图文资料可用,则更好。(2)师生给以评价。 当导游:先打好腹稿,在四人小组内交流,然后择优者面对全班同学说,  
课后反思 
课后学习:
1、选一处有特色的公园,做一番实地考察,请公园工作人员做一些讲解或查找资料补充,然后写一篇介绍这座公园的说明文(以这次考查活动为题材,写一篇记叙文也可以)。
2、读罢本文,你对园林建设有什么新的构想?请发挥想象,大胆创新,勾勒出你想象中的园林的模样。或画一张草图;或用文字说明。
第4课时 "苏州园林的研究"活动课(三)
学习目标:
    1.了解苏州园林景点的简单历史和特色;
    2.通过对苏州园林的景点的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
    3.通过了解苏州园林,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4.学会搜集、查找资料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
课前学习准备:
1、搜集一些和文本资料及与本文密切相关的资料或网址。
2、全班学生自愿组合结为6个小组。
3、各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内容。
第一组:苏州园林的总体情况1.苏州园林的数量。2.苏州园林的简单发展历史。3.苏州园林的总体特色
第二组:搜集拙政园资料  (1)追根溯源(2)园林特色(3)主要景点(图片)(4)名人与园
第三组:搜集沧浪亭资料 (1)追根溯源(2)园林特色(3)主要景点
第四组:搜集狮子林资料 (1)追根溯源(2)传说故事(3)园林特色(4)景点赏析(图片)
第五组:搜集留园资料   (1)追根溯源(2)园林特色(3)景点赏析(图片)
第六组:搜集曾园资料  (1)了解曾园的历史(2)考察曾园的有名景点
课堂学习:
第一块:介绍方案、资源交流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导入  :苏州园林中有很多有名的景点,园林,作者都没有提到,却把苏州所有的园林都写到了,大家想不想通过大家的合作一起鉴赏一下苏州园林呢?活动指导:(1)、每个小组要讨论决定小组中每个人的任务。(2)、如果有人发现了可以帮助其他人探究的信息请与别人共享。(3)、有条件的同学可把到苏州园林参观、游览的摄影展示;在课堂上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 各组组长介绍自己组调查研究的方案内容和准备通过的途径、预期成果。 
2 组织交流自己手头资源(包括资料、网址、图片等) 学生小组派代表交流 
第二块:自由浏览、自我整理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组织、巡视、指导, 继续浏览其他组提供的资料,或者按照自己的计划进一步去寻找所需要的信息,整理完成自己的方案。 
2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研究谈谈对"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这个问题的看法。 小组讨论 
3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 
4 组织展示初步成果 展示成果 
5 学习评价从其他小组的活动中对你有什么帮助和启发?谈谈看了各组的成果后自己的感想。 抒发感受(可从学习方法上,或对苏州园林的进一步认识) 
第三块:找出不足,改进加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对自己的研究完善。 找出需改进之处和不完善之处。 
课后反思 
课后学习:1、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研究。
2、在班级内把你们小组的研究展示出来。
第5课时 《都市精灵》(一)
学习目标: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深刻含义,体会课文的写作手法,及选材和安排结构的特点。
课前学习:1、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2、查资料了解一下北京的过去与现在。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导入  :歌曲《前门的大碗茶》李谷一(奥运会吉祥物导入  ) 谈谈:听了这首歌你有怎样的体会 
2 创设问题情境:你怎样理解文题,本文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情感态度,观点愿望? 阅读、思考、讨论 
3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互评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阅读、勾画、思考 导入  ,创设问题情境:请划出你认为精彩的语句,谈出理由。(从文章的材料,表达方式,语言特点等) 
2 交流 组织交流、点拨、评价 
3 思考、讨论、 作者认为每座城市都应该有钟爱的小动物,你赞成这个观点吗?城市都应该有钟爱的小动物,对城市有什么影响,怎样才能使拥有可爱的小动物? 
4 自由发言交流,互评 组织交流、评价 
第三块:语文活动:我为城市建设出谋献策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选都市动物:如果请你为你所在的城市选择一种标志性,象征性的动物,你选什么动物,说说理由,描绘出你喜欢的这种动物。 畅所欲言 
课后反思 
课后学习:
1、 留心城市的生活和生产,调查研究,为你所在的城市的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等方面提出你的建议和设想。可以写倡议书,写调查报告等。
第6课时  《幽径悲剧》(一)
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并说出它的作用。
2、体会、感受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
课前学习:1、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了解词的大意。
2、查资料,进一步了解作者和北大燕园。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或从学过的十三岁际遇导入  课文)。组织学生交流课前学习对燕园的了解。 交流 
2 让学生自读课文分组讨论:你认为本文文题揭示的是怎样的悲剧,你能为文题加上一些定语来阐述吗?本文写了哪三部分内容,请为每部分内容拟一个尽可能简洁的小标题。巡视,参与小组讨论 阅读、讨论 
3 组织学生交流、评价 交流,学生互评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导入  ,文章写的是“悲”却用大量笔墨写了“美”,你怎样理解? 在行文中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任务 
2 组织活动,(让学生先划出感受描写美的语段和悲的语段,再小组讨论) 阅读、思考、讨论 
3 组织交流、评价 组内交流,讨论 
第三块:语文活动:我谈季羡林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而季羡林却常常为一些小动植物而落泪,你怎样看待其人? 明确任务 
2 组织学生展示所搜集的作者资料,以便资源共享 展示搜集成果 
3 组织学生思考、交流、评价 思考、交流、互评 
课后反思 
课后学习:1、写一篇周记,描写你喜爱的一种动植物体现出其美好的一面。
2、在你的生活周围是否也有类似本文作者所揭示的现象或问题,请谈谈并与其以书面或口头方式与其交流你学习本文的感受,对其所为提出你的想法。
第7课时 《明天不封阳台》(一)
学习目标:1、仔细阅读,理清文章的线索。
2、结合文章内容,提出自己对现代楼宇建筑的看法、设想。
课前学习:1、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在阳台前加上不同词语理出行文线索。 明确任务 
2 让学生自读课文,分组讨论、巡视指导、 阅读、思考、讨论 
3 组织学生交流、评价 交流,学生互评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导入  ,随着线索延续作者的情感和对问题态度都起着变化,请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态度,说说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任务 
2 组织活动 阅读、思考、讨论 
3 组织交流、评价 组内交流,讨论 
第三块:语文活动:我谈现代居住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漫画导入  :把现代人居住在楼房里画成好象居住在鸟笼里。(大致意思是这样)(1)请学生谈理解。(2)再请学生结合课文谈谈对现代居住、楼宇建筑的看法。(阳台封与不封的利于弊) 谈理解 
2 组织学生讨论(2) 讨论 
3 组织学生交流、评价 交流、互评 
课后反思 
课后学习: 1、印发《城市听鸟》一文发给学生,请学生写出读后感受。
第8课时  拓展阅读(教师提供《城市听鸟》) (《小麻雀》)也可以)
(如课上生成的更好。先请学生说出选文的理由,文章写的主要内容,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主旨是什么,作者通过怎样的方法和手段达到目的的。)
学习目标:1、展示学生搜集材料,拓展与主题相符的内容,抒发学生对主题产生的共鸣,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课前学习:1、对自己搜集的文章和所写感受进行整理,列出疑难问题。
课堂学习:
第一块:你说我说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组织学生组内交流《城市听鸟》的读后感受。选出大家认可者共同完善。巡视,参与小组活动。 交流、完善 
2 组织学生班上交流《城市听鸟》的读后感受。 阅读、讨论 
3 指导学习、评价 学生参与评价 
第二块:师生互动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老师提供下水感受 评价老师下水感受 
2 结合下水感受指导学习方法 听讲 
3 组织学生运用方法组内互评、完善。 组内交流,互评 
第三块:全班评价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随机选出一篇全班由学生朗读 听,准备评价 
2 师生互动评价 师生互动评价 
3 由《城市听鸟》并结合所学过的几篇文章,请学生谈谈我们怎样正确对待自然界的动植物的枯荣、生死。 发表看法 
课后反思 
课后学习:1、和你所在小组的同学共同起草一份《寄言养鸟人》言真意切地表达你们对养鸟的看法,并投稿到报刊或张贴新村内。(文章见附后)
第9课时  《治水必躬亲》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利用页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2、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背诵全文。
课前学习:1、查阅工具书,能正确拼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并了解词的大意,了解议论文体的相关知识。
2、查资料,了解海瑞。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小组内合作梳理文章内容,记下存在疑难。 明确任务、多种方式朗读 
2 组织活动:让学生先交流疑难、释疑,再用自己的语言复述。 交流疑难、释疑,复述、 
3 组织交流、评价:了解学生疑难给予补充、指导 交流,互评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创设问题情境:诵读全文,能归纳出本文作者的主要观点?怎样论证他的观点的?  诵读、思考 
2 组织学生活动多种方式的阅读、讨论 阅读、讨论 
3 组织学生交流、评价 交流,学生互评 
第三块:语文活动:背诵对抗赛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熟读课文,看谁能用较短时间背诵出全文。(形式可以多样) 明确任务 
2 组织阅读、背诵 读、背 
3 组织比赛、评价 比赛背诵、评价 
课后反思 
课后学习:1、把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2、学习完本文,谈谈对你有哪些有益的人生启示,结合自己的某一件往事,写一篇文章抒发你的感受。
第10、11课时  写作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
引导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积累,学生自己感悟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的方法与作用,教师结合课文的学习可适时引导学生在记叙中适当地结合抒情、议论,表达自己真切的情感或态度。在记叙中的抒情要与叙事有机的、巧妙地结合,自然真切。记叙中的议论要建立在事实即记叙的基础上,言简意赅,起到揭示或突出主旨的作用,画龙点睛。结合诵读欣赏中的文本,让学生反复诵读结合写作指导从而加深理解。第10课时用半课时结合诵读欣赏进一步指导,虽说阅读教学中穿插了指导但我认为再进一步知道是有必要的,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再用半课时学生构思和写作。11课时学生自我修改,交流讲评。
第十课时:
学习目标:学会观察自然,深入思考,在记叙中运用抒情和议论表达真切的情感和见解。
课堂学习:第一环节: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组织学生自学诵读欣赏找出议论、抒情的语句,体味其含义及作用。 自学诵读欣赏 
2 组织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3 组织评价 评价 
   
第二环节: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组织学生自学写作指导 自学“记叙中介和抒情和议论”思考从中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2 组织交流,指导 交流、听讲 
3 提供参考题目:“(某种动植物)         触动了我 ;记忆深处的        (人、物、事);明确写作要求;巡视指导学生写作 学生自定文题也可以,构思写作 
   
课后学习:完成写作,自改作文。
第十一课时:评讲作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组织学生组内交流,推选佳作。 交流,推选 
1 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 组内互改 
2 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 
 教师听取各组意见指导学生评分 
课后学习:回家自学标点符号的修改,并对自己或同学的习作中的标点符号进行修改。
第12课时  修改文章专题训练:标点符号的修改
学习目标:能发现使用有误的标点,并能修改,在写作中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课前学习:查阅工具书,了解所有标点符号的用法及作用。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故事导入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已度玉门关“故事。让学生给对联加标点:“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听讲,明确任务
2 组织交流 思考,加标点。
3 组织学生再自学文本,主要质疑, 讨论、质疑
4 释疑、指导 提出疑问,听讲
5 训练巩固 完成习题一
6 交流评价 交流
7 小结指导修改、使用标点符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听讲
课后学习:完成课后习题二。
第1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一次有意义的集体视听。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视听习惯,更有效果的视听,在视听中学会交流与评价。
学习目标:能发现使用有误的标点,并能修改,在写作中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课前学习:收看中央电视台的当晚新闻联播,记下你的视听内容。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组织学生交流视听的内容。 交流。
2 先组织学生自学,再谈自己视听的感受、得失,存在问题。 自学、反思,交流
3 活动:传话。老师给一位学生看一段话,有点情节的,让学生一个一个传下去,最后一位同学当众讲,看与之上内容相差多大。 参与活动
4 组织学生集体收看人与自然节目,(教师可以用录像机录下来播放) 视听节目
5 组织交流 发表自己的视听成果。
6 组织评价 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课后学习:印发一组漫画,请同学们为漫画配解说词。
第14课时  单元学习小结
课前学习:回顾这一单元的学习,记下你的收获或还存在的疑难问题。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组织学生交流收获或还存在的疑难问题。 交流。
2 请学生思考、讨论学习了本单元,你认为最能体现自己收获的是什么,或者你准备用哪一种形式来展示你学习了这一单元内容的成果。 思考,讨论
总结方面 具体内容
(1)本单元的学习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本单元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的是什么? 
(3)本单元的学习你感觉最需要帮助的是什么? 
(4)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针对主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和设想。 
课后学习:1、给主编写封信,交流你学习这一单元的感受,提出你的建议和设想。
2、采用你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展示你学习了这一单元内容的成果。可以展示你的一篇文章,你创作的一幅画,你搜集的一篇符合主体的美文,你小组的探究成果或调查分析等等。
附文章:
                                城市听鸟李黎 清早,被一阵动听的鸟叫催醒,“啾啾一唧一啾啾,啾啾一唧一啾啾”,把妻叫醒一块儿听,鸟叫从阳台上传来,走近去又没了声音。悄然立定,又是一阵婉转的歌唱,寻声觅去,终于发现是我家对面楼上阳台探出的鸟笼里发出来的。叫声时远时近,却看不清是什么鸟,妻说是黄鹂,我猜是画眉,这样一边兴致勃勃的谈论着,倾听小生灵时断时续的歌唱,一没留神,竟耽误了上班. 平日里刮风下雨都没误过工,没成想今日却被这个看不见的小家伙放了一马。在班上与同事唠起这件事,都发了一番感概.赵干事却有不同的意见,他说:早年间,他家院子里有棵老榆树,每年开春都招来各种鸟在树上做窝,搞得院子里全是鸟屎,有的掉到饭碗里,还吵得人睡不着午觉,小孩经常拿绑着红布条的竹竿赶鸟,上树掏鸟蛋,后来大人把榆树砍了,鸟才散去.大伙立刻指摘他是在暴殓天物,笑骂他是生在福中不知足.我却被他描绘的"百鸟朝凤图"心驰神往,不由脱口说:要是真有那么些鸟飞来,哪怕是腾出阳台来,也要让它们有个落脚的地方,不指它们安家落户,单是清早到我家阳台上唱两段晨曲就知足了。同事皆点头称是。 记得头两年在仓库当兵的时候,山前房后到处都是绿荫葱葱,每天清早,雾还没散去的时候,鸟儿们就开始啁啾对唱了,先是啄木鸟嘣嘣嘣嘣如机关枪似的啄木声,再是喜鹊叽叽喳喳的欢叫声,然后是腊嘴儿、黄鹂、云雀……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鸟,唱得一声比一声高,一声比一声俏,在枝端,在林间,在门前,在瓦上,叫得人神清气爽,叫得人心花怒放,总要迫不急待地爬起来,加入到晨练的队伍中。白天,不论是巡逻查库还是站岗放哨,只要是在山中,在大自然的荫敝下,总会有各种漂亮的小鸟陪着你,在身前脚后欢欢喜喜地唱个不停……一想起在山沟里的日子呀,心情都那么舒畅,美滋滋地比坐在办公室里喝茶还要惬意、怡人百倍不止呢! 几次换工作,几次搬家,生活条件是越来越好了,但享受城市的美好便利之余,又时不时地觉得少了点什么。这几年也试着养过些花花草草,皆因经营不善死掉了,植物尚且如此,何况是活的动物?看到别人家饲弄的猫猫狗狗就只有羡慕的份儿了。有一阵子耳根被车鸣人声折磨得实在难受,就到公园里去看人下棋。其实我对象棋是一窍不通的,只是这些个下棋的老汉们大都又是养鸟的行家,常常树下一群人酣战不已,树上挂着几只精致的鸟笼子,鸟儿们也张舌振翅地斗嘴亮嗓子,醉翁之意不在酒,我是单为蹭那几声鸟鸣来滋养耳根的。再后来这样的机会也少了,有关部门取缔了鸟市,限养了猫犬,这是为了环保,为了健康。我也庆幸那些被禁锢的鸟儿重获了自由,同时又为禁锢在城市里的人们感到难过。前几天,小外甥到家里来玩,问我西红柿长在什么树上?我便一阵惶急,小时候的我们,至少还有机会摔泥巴,斗蟋蟀,到田地里捉捉菜青虫,而现在的孩子,以及孩子们的孩子,恐怕连青蛙和蟾蜍都分不清了,更别说离我们越来越远的鸟儿们了。不是鸟儿飞得太高,是我们把它们赶得太远了。看看城市里少得可怜的几处树木,有多少可以停靠心灵,让鸟儿放心歌唱的绿荫呢? 下班回家,妻还站在阳台上,兴奋地对我说:对面楼上那只不知名的鸟,叽叽喳喳叫了一整天,吸引了不少过路的人朝上看。我说:那可好,今后每天早上都让它叫我们起床。妻说:你也太贪心,谁知道明天那只鸟还在不在呢? 是呀,明天早晨还会听到鸟叫吗? (选自中国青年报绿网)


北戴河:“观鸟的麦加”徐宝林 著名的避暑胜地北戴河,今年又向游人开放了一处世界级鸟类和观鸟者“天堂”的自然景观湿地。近几年,中外鸟类学家在这块湿地上共发现鸟类412种,占全国已知鸟类的34%。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达68种。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国际著名鸟类专家马丁,1985年曾在这里观察到全球仅存3000只白鹤的2729只,他欣喜地把这里称作“观鸟的麦加”。 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而湿地又被誉为“地球之肾”。长3公里,宽200米构成的5000亩“北戴河湿地”,东临鸽子窝,南靠赤土山,北入海滨林场,西伸防潮闸探入大海。湿地依海相生,河海相融,曲径通幽,微波荡漾。河道两旁林木茂密,上千种野生植物遮天蔽日。 水中芳草郁葱,芦苇飒飒,鸟鸣鱼跃,涛声悦耳。秦皇岛市委书记宋长瑞自豪地说:“喧闹的城市中,有这么一块湿地,有水、有鸟、有树、有鱼,这样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无价之宝。” 今日的北戴河湿地并非天成,能够引来几百种、上万只鸟儿踏着一路欢歌笑语来此驻足也绝非偶然。50年前,这里除了沙丘,就是盐碱地,可谓寸草不生。从1953年后,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切关怀下,一代代秦皇岛人硬是坚持十几年,执着不间断地在沙丘上挖坑,往稻草袋里装土,插上柳条,埋上杨树,栽上槐树,浇上淡水。失败了总结教训重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在荒漠沙丘和盐碱地上,让树扎下了根,草发了芽,铺天盖地变成了绿色。 上个世纪70年代,为防止海水倒灌危及农田。一批批解放军官兵,挥锹抬筐,挖泥拓床,硬是将小河叉拓延成长3公里宽200米的河道。之后,林业工人在河道两旁栽植上耐盐缄的杨柳槐树等。 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居住在这里的农民,在盐碱地上挖池塘,分别引来海水、淡水,开始人工养殖鱼虾蟹,并在岸边栽种上各种经济类果树。之后,一家颇有战略眼力的企业将这里的5000亩湿地、水域全部承包了下来,并开始了在这块湿地上新一轮的绿化和开发,建成了北戴河隆兴观光园。 50年雨打风霜去,春风吹又生。如今,北戴河湿地已经形成了茂密的人工“原始森林”,形成了水清、林茂、山青、花美、物丰的天然植物园。鸟是爱美的,哪里的环境优美,它就在哪里驻足。据常来此观鸟的一位老汉介绍:“多年未见的黑翅长脚鹬,今年也在这块湿地成群出现了,一块只有10平方米的地方就发现15个鸟窝,每个窝里还有4枚蛋。” 北戴河已被誉为“世界四大观鸟地之一”,当成千上万只野鸭子、白鹭、黑水鸡、苇莺、喜鹊、杜鹃来此住足时,当一群群世界珍稀鸟类白鹳、黑鹳、金雕、丹顶鹤、秃鹫、黑嘴鸥等在这里自由地翱翔时,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喜悦,更多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鸟是人类生存环境最权威的鉴定师,透过北戴河湿地,人们可以感悟,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需要人们去呵护,更需要人们去创造。在营造美好环境时,大自然同时也带给人们以美好的回报。(选自中国青年报绿网)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5733.html

  • 《阿里山纪行》原文|《阿里山纪行》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仿照示例,以“江上白帆”开头写一句话示例: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江上白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文开头陈述两岸人民各自最喜爱的歌曲,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春酒》赏析|19《春酒》说课教案

    03一.说教材《春酒》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以民俗为主题和主要内容,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民俗更是异彩纷呈,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族文化。《春酒》一文是通过故乡特殊的春酒风俗,表达了思乡的主题。笔触细腻,有着浓厚的风土人情。学习本文,不仅让我们...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阿长与山海经_阿长与<山海经>

    课题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教 材 分 析概述重点难点教具录音机、投影仪教学法设计朗读法、引导法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背景音乐)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叙事性作品,它们或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藤野先生》——鲁迅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文章重点叙述了自己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2021_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纪念白求恩一、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议论文。纪念是为了学习,因此学习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全文的一条主线。二、重点、难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三、教学方法  采用以...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翻译|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

    22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1认识“铭”“说”两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作者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从文中获取启示,并对自己的处世观点、态度的再认识。课时安排...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答谢中书书》教学案例]《答谢中书书》教学案

    张笑天——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短文《答谢中书书》。  2、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教师提问所学的写山水的古诗导入,让学生吟咏从而体会作者...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600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复习

    第五单元作文训练 扩写·改写《石壕吏》 共2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课型写作课主备课人 学习目标1、 了解“改写”主要方式及基本要求。 2、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巩固人物描写的方法。重点难点1、 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仍要体现原文的基本精神,...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大雁归来|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教学目的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教学重点、难点1.对象的特点。2.生动描写。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迁徙(xi3) 雾霭(ai3) 窥(kui1)探 缄(jian1)默 狩...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课文《蜡烛》]《蜡烛》同步练习1

    ●活动与探究一、写作活动1 就学校出现的好人好事,写一篇人物通讯,以记叙为主,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2 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课文,题目为“你好,老妈妈”。二、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1 在图书馆、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一下人类历史发生过哪些大规模的战争,重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