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语文电子课本_第三册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我为什么而活着>实录
[ 作者:张广祥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635 | 更新时间:2004-12-30 | 文章录入:admin ]
我新办的纯电影网站——中学语文在线·电影在线,可以使用公共帐号登陆观看。
按此观看最新电影,速度快!绝对不缓冲!
我为什么而活着
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 张广祥
教学目标 :
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
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
师:我为什么而活着?
古往今来,人们何止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太简单又太复杂。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搜古寻今,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呢?我们今天来聆听罗素的声音,看看他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二、作者
师:谁来介绍一下罗素?
生:(读有关资料)
时:我来补充点。伯特兰·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他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的祖父把他抚养成人。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他后来成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
三、朗读
师:爱因斯坦说过:“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下面我们有请一名同学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课文。
(指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四、分析
师:罗素为什么而活着?
生:(读出课文第一句话)
师:对!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的关爱,就是罗素活着的全部内容。文章开篇提出总的观点,然后具体说这三个方面,最后一段又是总结。所以,全文采用的结构是——
生:总——分——总。
师: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严禁。那么我们具体看看罗素的人生内容吧。
师:罗素为什么渴望爱情?
生:有三个理由:爱情给作者带来狂喜,给作者解除孤寂,令作者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
师:很好。爱情无意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只要是健康的,生理发育健全的人,无论是男是女,都会怀有爱情的美好渴望。在座的你们,不是也萌发了恋爱的种子了吗?(学生笑)
师:不要笑。你们中的某些人甚至实践了。你们的思想、你们的行为逃脱不了我的锐利的眼光。(学生笑)有这样的欲望是正常的;但是你们现在的任务毕竟是学习,所以请把你们美好的情感暂时藏一藏,可不能“将爱情进行到底”,(笑)现在的爱情果子是青涩的,不宜品尝哦。知道吗?能不能接受我的参考意见?
生:能!坚决不谈恋爱!
师:孺子可教!罗素是一个“渴望”爱情的人,情感非常丰富。为此,他会毫无顾忌地引诱任何一个女人上钩。这里,就不妨揭揭他的“丑”吧。
对于老练的奸夫在尚未开放的年代里所必须掌握的各种伎俩,罗素确实是一位个中高手。罗素的“受害者”们通常是身份卑微的人:家庭女仆、保姆,或是经过屋子的随便哪位年轻、漂亮的女性。研究罗素的胡克教授说:“不顾高龄,仍在追逐他遇到的每一个穿裙子的人,他干这类事臭名远扬,甚于与年轻女仆,当着那些他屋里客人的面。”
罗素的第一任妻子爱丽丝是一位美国贵格会教徒,温柔、体贴、大度。起初,罗素拒不认可他的新婚夫人,还暗示他的兄弟弗兰克,别把她带到餐桌上(后来弗兰克在上议院的法庭上被指控犯了重婚罪)。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罗素变得很像过去的维克多·雨果,越发好色起来,越发不愿遵循社会规范,除非他觉得这些规范对他有用。一起生活16年之后,爱丽丝实际上被抛弃了,1911年,罗素在贝德福德广场奥托琳•摩勒尔夫人的寓所里拜访了那位充满活力的布卢姆斯伯里的女主人。罗素意外地发现她的丈夫菲利普外出了,便与她发生关系。罗素一度刮掉了自己的胡须,为的是在同奥托琳夫人秘密约会时掩盖身份。接下来,1914年在芝加哥,罗素与一个年轻女郎又发生了一段有损名誉的故事。这是妇科专家的一个女儿。在此期间,罗素又得到了另一位情妇,是一位交际花。后来,罗素又投入了另一位更年轻的女子的怀抱,这是一位颇为解放的女权主义者,名叫多拉·布莱克,罗素让她怀了孕。她并不想结婚,因为她不赞成这一制度,但罗素不想让“他的处境变得更复杂”,坚持要结婚。罗素的毫不妥协取得了成功,他们举行了仪式,并在孩子出生之前“空出了六个礼拜的时间”。此时的罗素是一个50岁的男人。罗素与第三任妻子皮特·斯彭斯的婚姻维系了15年的好光景。1952年罗素离婚,这时他80岁。然后他娶了一位来自布莱恩·莫尔学院的教师,伊迪丝·芬奇。他已经和她相识好几年了,他的余生都是由她来照料。当他被指控为反美时,他会潇洒地回答道:“我的妻子们有一半是美国人。”
那么再看下一段。罗素追求哪些知识?
生:也是三个方面:人的心灵,星星为什么闪闪发亮,毕达哥拉斯是思想威力。
师:对。罗素第一个方面的知识,是有关人的。第二个方面,说“星星为什么闪闪发亮”,实际上就是说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现代武器基因工程航天技术等。第三个方面,说“毕达哥拉斯是思想威力”则是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如三大宗教、马列主义等。罗素是个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他的一生,写了70多部著作,还有若干篇文章,涉及哲学、数学、文学等多个领域,可谓著作等身,知识庞杂。特别是临近80岁的高龄,即1951年才开始创作小说,居然在文学方面又取得了不匪的成绩。真的令我们感叹啊!
如果说,爱情和知识把罗素引入了美好的理想境界,那么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则把罗素带回尘世,带回现实,那么现实世界怎么样?
生:有饥饿的儿童……
师:这样的世界令罗素怎么样?
生:痛苦。
师:于是罗素有什么想法?
生:“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罗素又“无能为力”,“自己也深受其害”。
师:是啊,罗素不仅仅是渴望“减轻这些不幸”,更是身体力行。下面我来读一则材料,看看罗素是怎么样同情人类不幸,保卫世界和平的吧。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积极从事反战活动。他参加了禁止征兵协会,发表了一系列呼吁和平的演讲,对拒绝参加罪恶战争的人给予真诚帮助。1916年因为撰写反战传单被罚款100英镑,由于其拒付,法庭就拍卖了他在剑桥大学的图书作抵押。随后三一学院也解除了他的教职。1918年,他又给反战报纸写社论,因“侮辱同盟国”而被监禁6个月。鉴于其名声,他被判决在布里克斯顿监狱中的一个小屋中写作和研究。战争结束后,罗素访问了苏联,会见了列宁、托洛茨基和高尔基,他对共产主义者信仰的目标表示同情,但也对苏联的政治和社会生活方式表示忧虑。1920年8月,罗素访问了中国。他一贯同情被压迫民族。在英布战争中,他站在布尔人一边,为此他在英国贵族中极为孤立。
1953年,美国试验了一颗氢弹,这改变了他的政治观点。他主张与其打一场战争,毋宁在独裁下生活,表现了他对未来战争的担忧。1954年12月,罗素在英国广播公司发表《人类面临的危险》的广播讲话,严厉谴责比基尼氢弹试验。1955年初,又起草并发表有各国科学家签名的著名的罗素—爱因斯坦禁核声明。1961年为反对美国政府发展核武器,89岁高龄的罗素偕夫人参与了伦敦游行示威。后来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他极力呼吁美苏首脑举行高级会谈,避免战争。
罗素不是一个共产主义者,直到1953年斯大林死去,他一直没有放松对苏联的批评。后来态度有所缓和。但在越南战争期间,他提供资金,组织了对美国领导人战争罪行的模拟裁判。由萨特和艾特克·多伊彻主持的战争法庭于1967年5月在斯德哥尔摩开庭,并对美国军队的活动提出详细公诉。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罗素提出强烈抗议。他作为一名国际和平战士,成为西方许多国家左派学生和群众的一面旗帜。
(详细材料见教学用书,此略)
罗素为什么活着,这就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的关爱。
显然,他睿智,他博大精深;他渴望知识、追求真理;他充满温情、多姿多彩;他的胸怀充满了正义与良知,为了拯救人类苦难者,即便是自己身受迫害也不顾……这就是罗素的一生,他把自己的一生的智慧和力量献给了整个人类。他多想再活一次,再为人类奉献他的一切,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让我们满怀着对他的崇敬之情,齐读一下课文!
五、再读
生:(读课文)
六、小结
师:罗素活者的意义无疑是崇高的,有价值的。在罗素面前,我们无疑是渺小的,无论是就其成就而言,还是其思想而言,我们不能不景仰他。学习了本文,我们每个同学也应该叩问一下自己的心灵:我们又是为什么而活着?
生:为了将来有个好工作。
生: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师: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这是好事。我们可不能浑浑噩噩啊。至于这个目标和理想,可以有大小、远近之分,却不能有美丑好坏之分啊。像刚才,有人为了国家和民族而活着,有人为了自己而活着,有着大小之分吧,这不要紧。有个老师叫尹健庭,听说过吧?
生:没有。
师:这是湖北的一位老师,他在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时说,读书是为了将来拥有金钱和美女。
生:还有帅哥。(笑)
师:帅哥?除了我,这个世界上还有帅哥吗?(笑)
生:臭美吧。
师:当然,这世界上美女倒是遍地,你看,现在叫某个女的都是叫美眉,我们班上的女生也都是美眉哦。(笑)
生:不敢当。
师:后来这位教师收到了大家的批评。被认为这是向学生宣传消极。其实,尹老师是在一个不恰当的时候不恰当的场合说了一句虚伪的人不愿说也不敢说的实话而已!!而且,这样的宣传并不反动,它不会影响别人、影响国家,这不过不是远大的、崇高的理想而已。对吧?
生:对啊。
师:每个人的人生追求大多是有区别的,即使人生的每一阶段也有所不同。同学们,好好设计一下你的人生旅途吧,让你活得更精彩!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5538.html
-
[《大雁归来》教学视频]《大雁归来》教学方案详细阅读
《大雁归来》教学方案 深圳市翠园初中部 彭艳一 教学目标:知识:1 学习本文抒情的语言。 2 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3 了解作者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能力:1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增强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训练学生们概...
-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_《新闻两则》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特点。2、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3、识记新闻结构组成,并能分析典型的新闻的结构。4、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教学重点】1、主体部分层次的划分和层意概括。2、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教学难点】第二则主体与背景的确立,以及中间部分层次的划分。【教...
-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一等奖_《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教学目标:品味本文简洁,准确,生动,科学的语言。 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 掌握说明文的几种说明顺序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教学课时:两课时课前准备:搜集一些农谚。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在生活中,我们人类用语言来交流,那么大自然呢?它也有语言吗?...
-
白杨礼赞_白杨礼赞详细阅读
《白杨礼赞》教学思路设计安徽师大附中 朱诵玉 语文课堂是个丰富多彩的小世界,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从中获得知识、快乐和陶冶——这是一种享受。要达到这个境界,撇开其他方面因素不说,单就教材分析和课堂控制来讲,我认为至少应做到以下三点:1、教材分析应做到“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
【无题】无题详细阅读
无题 一、导入由“李杜”→“小李杜”→课文二、初步感知1、作者介绍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晚唐著名诗人。与村牧一起并称“小李杜”。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善于用典尤其以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历来为人们所传诵,表现了语言的艺术魅力。但有时也写得隐晦迷离,难于理解。2、找出...
-
[《喂——出来》读后感]《喂——出来》教案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 一.字词解析 1.注音 颤颤巍巍chànwēi栅栏zhà众目睽睽kuí贪婪lán牟取móu哂笑shěn棘手jí铆钉mǎo眺望tiào履行lǚ 2.辨音 3.辨形 4.辨义 (1)损害伤害危害 三个词作动词,都表示对完好的事物加以破坏,使它受损伤的意思,因而都含贬义...
-
鹤群翔空|鹤群翔空详细阅读
《鹤群翔空》教案4 《鹤群翔空》教案3 《鹤群翔空》教案2 《鹤群翔空》教案加练习2 《鹤群翔空》教案1 《鹤群翔空》教学实录 《鹤群翔空》说课稿 语教版《鹤群翔空》ppt课件 《鹤群翔空》ppt课件 《鹤群翔空》ppt课件(1)...
-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余映潮】《藤野先生》教学设计8详细阅读
【教学目的】 1、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教学重点】 课文阅读。【教学难点】 课文思想的理解和主题的确定。【教学时数】 3课时。【预习质疑】一、导入新课,培养兴趣,强化动机 1、打开自制教学软件《藤野先生》封面,在日本古筝曲《樱花》的伴奏下介绍:...
-
三峡_三峡详细阅读
《三峡》教案6 《三峡》教案5 《三峡》教案4 《三峡》教案3 《三峡》教案2 《三峡》教案1 《三峡》教案 《三峡》备课笔记 《三峡》说课稿 2份 《三峡》课堂教学实录 《三峡》突破难点能力训练 《三峡》检测题 《三峡》自学评估练习 《三峡》综合能力测试 《三峡》同步训练...
-
【《长征组歌》两首教案】《长征组歌》两首详细阅读
萧华教学目标:1、 感受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高尚的革命情操,了解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2、 学习高度概括的诗歌语言,体会词语使用的准确。3、 感悟长征精神在新时期的意义。教学重点:毛主席用兵如神和红军的钢铁意志。 语言高度概括、用词准确生动。课前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