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朱自清_春 课堂教学设计Ⅱ

八年级语文教案 2013-02-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Ⅱ

一、教学目标 

(同“课堂教学设计Ⅰ”)

二、难点、重点分析

(同“课堂教学设计Ⅰ”)

三、教学过程 设计

(一)检查预习,引入新课。由学生领读生字、拼音:润rùn 嫩nèn 眨zhǎ 晕yūu 酿niàng 巢cháo 脆cuì 蓑suō 笠lì

(二)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长期任清华大学教授。他是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晚年成为著名的民主战士。1948年6月曾在抗议美国扶植日本和拒绝领取美授面粉的宣言上签名,临终之前嘱其家人不要购买国民党政府配售的美授面粉,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毫不妥协的反帝精神。他写的散文艺术成就极高,其中许多篇目如《背影》、《绿》、《荷塘月色》、《春》都是中学传统教材,深受教师、学生的喜爱。他的散文大多讲述自己的经历,描绘祖国的湖光山色,抒发个人情思,也有一些是揭露旧社会黑暗的,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和学者。

(三)指导学习课文。

教师范读《春》,范读前提出思考题:这篇文章应分几个部分,每部分写些什么?小结:第一部分,“盼望着……脚步近了。”写久盼春天的来临。第二部分,“一切……有的是希望。”写春到人间的各种景象。第三部分,“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我们上前去。”热情地赞颂春天。

(四)讲读体会。

1.第一部分:迎春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到来?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近”用得十分准确,告诉我们春天还未来到。

(2)轻声读第1自然段,体会四个词尾的作用。两个“着”,两个“了”,给我们以非常柔和、亲切的感觉。

第二部分:绘春。春终于盼来了,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先用一句话对春回大地作了形象概括的描绘,然后再分别作细致的描绘。

(1)齐读总写的一句话“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一切”说明什么?没有一个例外。

“然”,是词尾,表示状态,样子的意思。

(2)朗读第2自然段。总写春回大地后,先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怎样描绘的?

山、水、太阳的脸。

朗润:明朗,润泽。“朗润”是怎样一幅情景呢?出示月历上山景彩色照片;再叫学生看外语课发的《Look and say》里第140幅“hill”这幅画,那个山,就是润泽的样子。

水涨 zhǎng

“朗润”、“涨”、“红”,非常准确地描绘了春天的山、水、太阳。

背诵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写小草,写得很细。从哪些方面写的?哪些词用得特别好?钻,写生命力。嫩,写质地。

绿,写颜色。……满是的,写范围。

软绵绵,写姿态。

“钻”,用得非常好,写草的旺盛的生命力,人盼望着春天,草从泥土里钻出来。

草好,人欢乐。

朗读、背诵。

(4)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参照小黑板上的提示,作分析“春花图”的准备。出示小黑板: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有顺序地描绘这幅春花图的?绘景时哪些词用得精确,哪些句子写得生动、形象?作者是怎样通过对春花的描绘表现出早春的季节特征的?课堂书面作业 :《一幅百花争妍,蜂忙蝶舞的春花图》要求学生写400字分析短文。(学生作业 附后)

请男女同学各一名上讲台读对春花图进行分析的短文,其余同学要作扼要记录,自由发言,指出他们哪些地方理解得正确,分析得中肯,哪些地方不够。记录者自己补充修正。

(5)个人阅读第5自然段,再指名有表情地朗读,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开展议论。

教师提示议题:这节写春风。风是无形的,肉眼看不到,手碰不着。但平日我们却能够感觉到风的强弱大小,这就要借助其他的事物。请大家议论,作者是借助哪些事物来表现风的?

学生阅读、议论后指出:作者首先用了一个比喻,直接写春风的柔和,接着第二句写各种气味:“泥土的气息”,“春草味儿”,“花的香”,它们都是通过春风徐徐送入人们鼻里,使人直接感觉到春风的和煦。三四两句写声音:鸟鸣、流水、短笛声随风应和,在耳边鸣响。提问:作者借助的这些事物中哪一种写得最详细呢?归纳:小鸟的鸣声写得最详细。追问:用哪些词语写的呢。归纳:用“呼朋引伴地卖弄”,形象地写出鸟儿们活泼、愉快的情态,用“清脆”、“婉转”描写鸟鸣声的动听、悦耳。作者就这样借助于各种气味、各种音响来表现春风柔和的特点和它给人以愉快的感觉。

教师补充:“吹面不寒杨柳风”,请看课文注解,现把志南和尚整首诗抄给大家。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6)齐读第6自然段,要求学生书面完成《我对春草图的分析》(400~500字)。请两名同学交流自己的习作,教师听后小结:从哪些材料可以看出作者写乡村雨景是经过精心构思的?如撑着伞慢慢走在田间小路和小河石桥上的行人,披蓑戴笠的不误农时冒雨耕作的农夫,稀疏地,在雨中静默着的村舍。这是一幅多么迷人、浓淡相间的村舍农田山水画啊!它的重点是写春雨的滋润。(学生作业 附后)

(7)指名读第7自然段。提问:前几幅是写景物,这幅写的什么?明确:写人,画出一幅人们迎春的图画。写天上的风筝到地下的孩子。从孩子又写到成人(从小到老),从城市写到农村。所有的人都出来迎接春天了。作者用哪些词句写人们迎春的心情?归纳:“舒活”、“抖擞”两词的重叠,反映了人们度过寒冬,纷纷从房舍里走出来,迎接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各做各的事”,又反映了勤劳的人们正利用大好春光创建自己美好生活的积极奋发的精神,绘出了人勤春早的生气勃勃的景象。对“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句指名读课文注解,教师补充:这句写春天激励着人们把握时机,奋发向上,辛勤劳作,也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进而要创建美好生活,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齐读本节课文。

3.女生齐读第三部分。学生质疑,然后教师提问:结尾三个比喻句的意思懂了吗?开始为什么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呢?归纳:这个比喻点明了春刚降临人间,是新生的,是新的一年的开始。突出了春天的“新”和她给人带来了新的希望。提问:为什么又把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花枝招展这个词怎样解释?读课文注解。小结:因为春天装扮了大自然,美化了人间,突出了春天的“美”。为什么又比作“健壮的青年”?讲解:这是揭示春天有不可遏制的生命力,像小伙子一样有着青春的活力,它是向上的、前进的,它激励着人们向前走。这三个比喻句贴切而富于表现力,它从三个角度形象地反映春天刚到人间的“新”的特性,又漂亮又活泼的“美”的特性,有力量有指望的“强”的特性,把难以比拟的春之活力活灵活现地写出来了,深化了主题。

全文从盼春到绘春,到颂春,到以追求与春天一样美好的生活作结尾。构思精巧,结构严谨。从这篇文章,还可以看到,作者通过对事物的细致观察,抓住春的特点,用鲜明、生动、准确的语言来描绘春天的景色,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通篇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使读者如观其景,如闻其声,真是品尝不尽,其味无穷。这些写作上的特点,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和学习。

主题思想:本文作者描绘了生气勃勃、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象,歌颂了春天的活力,抒发了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激励人们珍惜春光,奋发努力,去创造人类美好的春天。

(五)课外作业 。

1.朗读并背诵全篇课文。

2.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写一篇短文:《校园秋色》。

附:小资料

(一)春花图分析(学生作业 一)。

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借景抒情的佳作。其中所描写的“春花”更给人以清新、美丽、充满生气的感觉。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是作者描写春花中的一句,它仿佛使读者的眼前浮现出春花“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情景。然后,作者又把各种花儿的颜色写得鲜艳夺目,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在那些花儿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还不时地散发着阵阵扑鼻的香味。“闭了眼”,满树的花儿不见了,变成了蜜桃、银杏、黄梨。似乎人们正在品尝着这些甜美的果实。是的,有瑰丽的春花,才有丰硕的秋实。联想是多么的自然啊!这里,作者指出了一个真理:春天花团锦簇意味着秋天果实累累。

紧接着,作者又描写了那些忙忙碌碌地工作着的蜜蜂,色彩斑斓、上下翻飞的戏蝶。刹那间,静景在作者灵巧的笔下动了起来。蜂忙蝶舞,这不是也在突出春花那绚丽的丰姿吗?树上百花压枝低,地上野花铺满地。许许多多的无名野花,竞相开放,点缀着碧绿的草地,像清澈明亮的眼睛,像夏夜闪烁的群星。这些令人陶醉的景色,作者并没有平铺直叙地写,而是用“像眼晴、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些拟人的手法表现出来,朴素而又真实地写出了充满生气的春天,她多么可爱啊。

(二)我对春雨图的分析(学生作业 二)。

“雨是最寻常的”,作者一开头就道出了这个自然界不可改变的规律。“可别恼”,告诉人们,虽然春雨一下就是三两天,但并不让人讨厌。接着,作者用“牛毛”,“花针”,“细丝”几个形象的比喻,写出春雨美丽的姿态和毛毛细雨的特点:它不像夏天雷雨那样气势磅礴,而是像牛毛一样密,像花针一样细,像细丝一样柔,轻轻地向大地飞洒。春雨确实如此,人们不禁要赞叹作者仔细的观察与优美的语言。接下去,作者把透过细雨看房屋的景象,通过“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逼真地写了出来。春雨不像夏天的大雨点砸在瓦上啪啪响,而是像烟囱里冒出的白烟在屋顶缭绕,这是多么逼真啊!然后,作者用“绿得发亮”和“逼你的眼”两个词组,把小草和树叶被雨水洗去灰尘后翠绿生光的样子,淋漓尽致地写了出来。作者所写的白天雨景,像一幅图画展示在读者面前,让人读了心情舒畅,而他写的夜晚则给人另一种感觉,那就是:安详宁静。夜晚,“一点点黄晕的光”把灯光在雨雾遮掩下朦胧可见的景象描写了出来。接着,又写那活动在春雨中的人:农村那蜿蜒曲折的小路上,弯曲的石桥边,有行路的人。在散发着泥土清香的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突出了农夫在大好季节的紧张耕作情况。农民们多么辛苦,但是,他们爱春,更爱春雨,他们不愿浪费这宝贵的春光。作者通过春雨的描写,热情地讴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实干精神。这是一幅充满着诗情画意的画,它使读者似乎觉得身临其境,置身于画中。作者把那连绵的春雨,温暖的灯光,春雨中活动着的人们以及那恬静的春夜等等,都刻划得入木三分。读后,使人们更爱那美好的春光,并且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4997.html

  • 《阿里山纪行》原文|《阿里山纪行》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仿照示例,以“江上白帆”开头写一句话示例: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江上白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文开头陈述两岸人民各自最喜爱的歌曲,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春酒》赏析|19《春酒》说课教案

    03一.说教材《春酒》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以民俗为主题和主要内容,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民俗更是异彩纷呈,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族文化。《春酒》一文是通过故乡特殊的春酒风俗,表达了思乡的主题。笔触细腻,有着浓厚的风土人情。学习本文,不仅让我们...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阿长与山海经_阿长与<山海经>

    课题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教 材 分 析概述重点难点教具录音机、投影仪教学法设计朗读法、引导法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背景音乐)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叙事性作品,它们或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藤野先生》——鲁迅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文章重点叙述了自己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2021_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纪念白求恩一、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议论文。纪念是为了学习,因此学习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全文的一条主线。二、重点、难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三、教学方法  采用以...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翻译|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

    22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1认识“铭”“说”两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作者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从文中获取启示,并对自己的处世观点、态度的再认识。课时安排...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答谢中书书》教学案例]《答谢中书书》教学案

    张笑天——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短文《答谢中书书》。  2、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教师提问所学的写山水的古诗导入,让学生吟咏从而体会作者...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600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复习

    第五单元作文训练 扩写·改写《石壕吏》 共2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课型写作课主备课人 学习目标1、 了解“改写”主要方式及基本要求。 2、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巩固人物描写的方法。重点难点1、 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仍要体现原文的基本精神,...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大雁归来|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教学目的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教学重点、难点1.对象的特点。2.生动描写。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迁徙(xi3) 雾霭(ai3) 窥(kui1)探 缄(jian1)默 狩...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课文《蜡烛》]《蜡烛》同步练习1

    ●活动与探究一、写作活动1 就学校出现的好人好事,写一篇人物通讯,以记叙为主,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2 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课文,题目为“你好,老妈妈”。二、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1 在图书馆、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一下人类历史发生过哪些大规模的战争,重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