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是昆虫吗_蜘蛛 第二课时

八年级语文教案 2013-02-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导入  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蜘蛛这种小动物。了解了它结网捕食的生态特征,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激发了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热情。作者为什么能把人们常见的蜘蛛有关的科学知识写得如此新鲜清晰,又饶有情趣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探讨。

(一)明确目标

1.抓住特征,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

2.以记叙和描写为手段,进行生动的说明。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感受文章内容并提问:作者为什么能把与人们常见的蜘蛛有关的科学知识写得如此新鲜清晰,又饶有情趣?探究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1.抓住事物的特征,选择恰当的角度,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

蜘蛛会织网,能捕虫,大家都知道。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它是如何结网捕食的。作者正是紧紧抓住蜘蛛结网捕食的生态特征,对它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首先,观察了蜘蛛“捉飞将”的三种情景,一是克敌制胜,二是势均力敌,三是反遭暗算;其中重点观察的是它“各种各样捉拿的方法”——对“蚊、蚋等小虫”施展的是擒拿法,对“气力较大的飞虫”使用的是捆缚法,对“带枪的飞将”则采用游击战的方法。其次,观察了蜘蛛结网的过程。最后观察了其他有丝而不结网的蜘蛛。这是一种实际的具体的观察。文章由对檐前的网的观察生发开来,既写了蜘蛛如何捕食昆虫,也写了它如何为昆虫所食,着重说明了它的各种各样捉拿昆虫的方法,这都是以细致的观察为基础的。

另一方面,作者还更深入的观察了蛛体结构和织网技能,这是由上述对事物表象的具体观察转入对事物内在特征的科学分析。他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说明了蜘蛛“织网的技能之高妙”和“身体机构之巧妙”,以及人类对蛛丝的利用。文章把重点放在蛛丝的实用价值上,具体描述了人们对它的利用过程。这一切写在文章里虽然只是科学的结论,但是不容置疑,原因就在于它是以科学的观察——更精细的观察为基础的。

2.把记叙和描写作为手段,进行生动的说明。

本文属于科普读物,是写给缺少生物学专门知识的一般读者看的,因而除了具备科学性的特点外,还应力求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饶有趣味,以达到引人入胜和易于接受的目的。最能显示本文特色的,还是作者善于把记叙和描写的方法作为手段,进行生动说明。如文章开头,“天气暖起来了,蜘蛛又出来在檐前做网”,是记叙性的语言。文章的结尾,写蝇虎的活动特点,是具体的描绘。最精彩的要算对蛛网上一幕幕紧张、激烈的战斗场景的介绍了,这里作者采用的是记叙夹带描写的方法。如写蜘蛛捉蚊蚋的过程,干净利索;写蜘蛛捉蜜蜂的情状,细致、生动而富于情趣;写蜘蛛在甲虫挣脱后怅然若失的情态,极为传神。如此形象的描述,使读者对蜘蛛的生态特征有了明确的认识,达到了说明的目的。这种生动的说明方法,使读者不但有所知,而且有所感,读来更觉有趣。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说明文的分类?

(2)什么是科学小品?它有哪些特点?

(3)说明中的描写有何作用?

引导学生回答如下:

(1)说明文按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按语言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

(2)科学小品是一种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写给一般人看,介绍科学知识的文艺性说明文。其特点是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

(3)说明中的描写作用是使说明事物更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2.研讨课文内容。

讨论思考:

(1)你读完文章内容后有何收获和体会?

通过对本文的阅读,了解了蜘蛛的有关知识,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同时感到文章内容饶有情趣。

(2)蜘蛛很常见,往往不被人注意,而本文作者却介绍的详尽细致,原因是什么?

蜘蛛会织网,能捕虫,但很少有人注意它是如何结网捕食的。作者正是紧紧抓住蜘蛛结网捕食的生态特征,对它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

(3)课文在说明蜘蛛如何捕捉小虫方面作了生动的描写,恰当的使用动词、形容词,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试从课文中找出例句来,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为了生动的说明蜘蛛捕食小虫的情景,文章选词造句力求形象生动,准确传神,富于变化。如写蚊、蚋等小飞虫,用“触在网上”;写力气较大飞虫,用“投入网里”;写带枪的飞将,用“被网粘住;写甲虫,用“被兜住了”,所用动词准确而富于变化。再如“捆缚得细密到像一个布袋”,“披甲的飞将”等比喻或拟人的手法,使读者获得形象的感受,从而对蜘蛛在自然界的生存竞争中的表现有了具体的了解和认识。

(4)课文对蚕丝和园蛛的丝作比较的时候,用的是数字说明。但能否改用比喻、拟人的生动描写呢?为什么?

说明方式要灵活运用,什么时候用生动的说明,什么时候用平实的说明,应根据说明的内容来确定,都要达到准确说明的目的。课文对蚕丝和园蛛丝作比较的时候,运用数字说明的方法是十分恰当的。只有摆出如此精确的数据,才能形成鲜明的对比,做到准确说明。如果改用比喻、拟人的写法,就不能达到用数字说明的准确性。离开了准确性,生动说明是不能产生好效果的。

(5)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文字,然后改成平实性说明的文字?

蜘蛛怎样捕食呢?如果是蚊、蚋等小虫触在网上,它就立即捉住,吸取它们的汁液或咬回网中央去吸食。如果是力气较大的飞虫,就用丝去缚裹,直到那牺牲者挣扎不动为止。如果飞来的是带枪的,如蜜蜂,就用丝向它身上绕一下,转身便走,但走不多远,又回转去,再绕一下,又走开。等到它们的力量已弱,才靠近它身边,把它细细捆缚。最难捉是甲虫之类的昆虫。由于它的甲厚、很重,而且力气很耐久。另外蜘蛛也经常受到蜾赢等小动物的袭击。

(6)学生质疑问难。

(四)总结、扩展

阅读《倍受青睐的蛛丝》这篇短文,了解蛛丝的特点及功用,进一步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知识,并进行拟题训练。

倍受青睐的蛛丝

赵尧知

①蜘蛛丝和钢丝一样坚硬,却又比钢丝富有弹性。美国的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了蜘蛛和蛛丝的许多奥秘,认为它们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②首先蛛丝的延伸力很好。目前世界上流行的防弹衣使用的凯夫拉纤维的延伸力超过4%时就会断裂,而蛛丝的延伸力比常见的合成纤维要高得多。科学家们用放大照相技术对蛛丝进行了研究,在电子显微镜下,被放大1500倍的蛛丝上有一种分布得杂乱无章的球状物。当蛛丝受到飞虫的碰撞时,那些球状物就会展开,蜘蛛丝也相应地拉长;当压力消失时,它们就重新缩起来。科学家们发现,蜘蛛网框是用硬丝(即‘干’丝)织成的,其延伸指数为25%,在几个小时以后才能恢复原状;捕食的螺旋形丝是由吸收空气中水分的双重粘丝织成的,这种丝延伸指数很高,为400%,并能很快恢复原状。据研究,蛛丝这种极强的弹力,对于来自子弹的外力冲击能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它是制作防弹服装、降落伞等军需物资的理想材料。

③蛛丝的另一大特点是它特别耐寒。蛛丝在-50℃~60℃的低温下才会变脆发生断裂,而一般聚合物一到零下十几摄氏度就会变脆。蛛丝的这一特性,使以它为原料做的防弹服即使在冬季环境里仍具有极佳的承受能力。

④据报道,美军正责成有关部门饲养大批能吐出坚韧的金黄色蛛丝的巴拿马蜘蛛。这种蜘蛛个大体胖,是一般蜘蛛的十几倍。采集者从蜘蛛腹中引出蛛丝,用镊子夹住末端,将其绕到装有小型电动机的纺锤上,纺锤轻巧地转动,蛛丝也就唾乎可得。一般每次可提取蛛丝3—5毫克,每段丝长可达320米。最令试验者吃惊的是,抽丝对蜘蛛并无伤害,每天都可提取。此外,绕丝过程中若出现无头绪的丝段时,蜘蛛可以马上把它吃掉,吸收其中的蛋白质和水,重新“吐”出新的蛛丝。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中加点词“它们”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

3.给下列加粗词注音。

青睐( ) 唾手可得( ) 腹( )

4.蛛丝有哪些特点?

5.根据蛛丝的特点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应用?

6.本文运用最多的一种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另外还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说明方法。

7.第④段中“美国正责成有关部门饲养大批能吐出坚韧的金黄色蛛丝的巴拿马蜘蛛”,请你想像一下,他们会用这种蛛丝干什么用?使用后会有怎样的效果?又该用什么办法去攻破它? (可以写成一篇有情节的故事。)

引导回答如下:

1.说明对象是蜘蛛丝。

2.它们是指蜘蛛丝上的一种球状物。

3.1ài,tuò,fù

4.特点是延伸力很好,特别耐寒。

5.可以应用于制防弹服、降落伞等方面。

6.列数字,作比较。

7.略。

(五)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打印于纸上)

会飞的花

春天来了,五彩缤纷的各种蝴蝶又开始在花丛中自由飞舞了,把大自然点缀得更加美丽。人们喜爱蝴蝶,把它比喻为“会飞的花”。

是哪位裁缝为蝴蝶精心制作了这样漂亮的衣服?你如果捉到一只蝶,用手指触触它的翅膀,你的手指上就会沾上许多“粉”,如果把粉放到显微镜下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它们原来是一片片的鳞片,它们的形状各种各样:细长的、扁平的、短而圆的或三角形的等。这些鳞片分布在蝶翅的不同区域内。蝶翅的颜色五彩缤纷,分外迷人,____________是因为鳞片上有各种不同的色素粒之外,____________由于鳞片的构造很别致,具有各种不同形状的脊纹,当不同的光源从不同的角度照射到蝶身上时,由于折射和反射的物理作用,会使蝶翅发出不同的颜色。如有一种灰蝶,在电灯光下它的翅显示出一种灿烂的蓝色,但在日光下呈现出耀眼的翠蓝色。①这种由于蝶的特殊结构而产生的颜色叫做构造色,也叫物理色,是一种永久性的颜色。由于色素颗粒而产生的颜色叫做化学色,这种颜色当色素粒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时,由于氧化或还原等化学作用会tuì淡或逐渐消失,大多数蝶翅的颜色都是由化学色和物理色二者混合而成的,因此,在不同情况下,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然而蝴蝶穿着这样漂亮的衣服在花丛中自由飞舞,只是它一生中极短暂的一个时期。它们不是陶醉于春天的美丽,而是在尽着自己做父母的责任——交配产卵,繁殖下一代,为自己的儿女寻找最好的生活场所。产完卵,蝴蝶们的身体也已消耗得很厉害,来不及恢复身体,便相继死去。一般说来,蝶在它们吸食花蜜时,起到了为高等植物传粉的作用,对提高植物的生活力有很大的生物学意义。

②现在全世界的蝶类大约14000多种,我们中国的蝶类至少可达1300种,其中有390多种分布在台湾省。我国有许多稀有的蝶类,最吸引人的是分布在长江流域、特别是四川峨嵋山一带的枯叶蝶,这种蝶翅膀正面的颜色非常漂亮,但反面的颜色则是暗褐色,③它们休息时,常常落在枯树枝上,两翅合上后,颜色和形状很像一片枯叶。④蝶类的大小差别也很悬殊,最大的蝶是生活在澳大利亚的一种风蝶,它两个翅膀展开可达240毫米,而最小的蝶是小灰蝶,它两翅展仅仅只有16毫米。

蝶类与人类的关系是密切的。然而蝶类的研究工作还仅仅只做了一小部分,大量的秘密有待我们进一步去努力探索。

1.给文中加粗字注音和按拼音写汉字

呈( )现 tuì( )淡

2.选择恰当关联词填写在第二节自然段的横线上。

A.不但……而且…… B.虽然……但是……

C.或者……或者…… D.除了……还……

3.全文共五自然段,划分层次。

4.文中说明蝴蝶的特征时使用了怎样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3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4自然段说明蝶类品种具有哪些特点?

7.划线句子各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8.试从说明的语言这一方面评析本文的语言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现在全世界的蝶类大约有14000多种,我国至少可达1300种。”这种话中加粗词语可以删掉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蝶翅的颜色五彩缤纷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板书设计 

蜘蛛

周建人

明确目标:

1.抓住特征,细致观察

2.生动说明

3.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4817.html

  • 《阿里山纪行》原文|《阿里山纪行》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仿照示例,以“江上白帆”开头写一句话示例: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江上白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文开头陈述两岸人民各自最喜爱的歌曲,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春酒》赏析|19《春酒》说课教案

    03一.说教材《春酒》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以民俗为主题和主要内容,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民俗更是异彩纷呈,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族文化。《春酒》一文是通过故乡特殊的春酒风俗,表达了思乡的主题。笔触细腻,有着浓厚的风土人情。学习本文,不仅让我们...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阿长与山海经_阿长与<山海经>

    课题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教 材 分 析概述重点难点教具录音机、投影仪教学法设计朗读法、引导法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背景音乐)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叙事性作品,它们或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藤野先生》——鲁迅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文章重点叙述了自己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2021_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纪念白求恩一、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议论文。纪念是为了学习,因此学习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全文的一条主线。二、重点、难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三、教学方法  采用以...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翻译|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

    22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1认识“铭”“说”两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作者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从文中获取启示,并对自己的处世观点、态度的再认识。课时安排...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答谢中书书》教学案例]《答谢中书书》教学案

    张笑天——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短文《答谢中书书》。  2、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教师提问所学的写山水的古诗导入,让学生吟咏从而体会作者...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600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复习

    第五单元作文训练 扩写·改写《石壕吏》 共2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课型写作课主备课人 学习目标1、 了解“改写”主要方式及基本要求。 2、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巩固人物描写的方法。重点难点1、 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仍要体现原文的基本精神,...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大雁归来|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教学目的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教学重点、难点1.对象的特点。2.生动描写。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迁徙(xi3) 雾霭(ai3) 窥(kui1)探 缄(jian1)默 狩...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课文《蜡烛》]《蜡烛》同步练习1

    ●活动与探究一、写作活动1 就学校出现的好人好事,写一篇人物通讯,以记叙为主,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2 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课文,题目为“你好,老妈妈”。二、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1 在图书馆、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一下人类历史发生过哪些大规模的战争,重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