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第六单元教学设计英语_八年级(下)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 蒋健
单元教学目标 :
1、能欣赏文中精彩的演讲,领会演讲的魅力,掌握演讲的特点,学会写简短的演讲稿。
2、能学习优秀科学家、文学家的坚强意志、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
3、能掌握加批注、作摘录、写心得等阅读方法,并能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进行自由阅读。
4、能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能自行设计口语交际题,进行演讲比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悼念玛丽•居里》 1课时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 1课时
运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阅读课文,并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
2课时
读书报告会 1课时
写作:写简短的演讲稿 3课时
语文活动:演讲比赛 3课时
单元总结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精彩演讲,本单元的课文有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真挚的悼念,有左拉对英年早逝的莫泊桑的深情回忆以及精辟的评价,有公刘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幽默答词,有北京申奥陈述发言的热切诚恳和翩翩风度,也有克努特•汉姆生获诺贝尔文学奖后的激动、谦虚。六篇演讲各具特色,或真挚,或幽默,或诚恳,但都同样精彩,令人叹服。学习本单元的课文,不仅能让学生欣赏名家的风采,也能让他们学习那些优秀的科学家、文学家的坚强意志、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更能使他们领会演讲的魅力,学会写简短的演讲稿,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本单元为自由读写单元,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自由”二字,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如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口语交际题等,在独立研究、合作学习中释疑解疑。但“自由读写”不等于“放羊式读写”,教师应发挥指导、引导作用,尤其应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如加批注、作摘录、写心得等,让他们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来“自由读写”。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一块:了解单元内容,制定学习目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导入 :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以及《新课程 伴你学语文》。 明确任务。
2 巡视,指导。 浏览目录、课文等。
3 讨论:本单元的课文有哪些异同之处?课文与课文之间又有哪些互相联系的地方? 讨论,交流。
4 布置任务:根据单元内容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 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教学反思
第二块:制定活动方案,组建活动小组。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问题情境:哪些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哪些内容是你最感兴趣的?请同学们随便谈谈。 谈感受(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印象最深刻的内容)。
2 针对这些你感兴趣的内容,确定自己的单元活动方案。同和你有相同志趣的同学组成自己的专题研究小组。 自由交流,确定自己的专题。自由组合专题研究小组。
3 巡视指导,给予一定的提示、帮助。 制定活动计划、方案。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以《悼念玛丽•居里》为例,学习阅读方法
学习目标:1、能掌握加批注、作摘录、写心得等阅读方法,并能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自由阅读。
2、能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在独立研究、合作学习中释疑解疑。
3、能体会爱因斯坦真挚的感情,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及人格力量。
课前学习:1、复习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的圈点阅读方法。
2、利用网络或书籍收集关于玛丽•居里的资料。
课堂学习:
第一块: 整体感知课文,复习圈点勾画阅读方法。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导入 :相信居里夫人大家都不陌生了,也是一个辉煌的名字,她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哪位同学能来简单介绍一下居里夫人? 倾听,讲述。
2 在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有用的阅读方法,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回忆,思考,复习。
3 请大家用圈点勾画的方法阅读《悼念玛丽•居里》,并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本文着重从哪一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并具体论述了哪些内容? 阅读,圈点勾画,思考,小组讨论。
4 组织交流评价。 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学习新的阅读方法。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介绍新的阅读方法,如加批注、写心得、谈感受、作摘录等。 倾听。
2 请同学们选择一种喜欢的阅读方法或综合运用以上阅读方法,再次阅读《悼念玛丽•居里》,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两题“探究•练习”题。 运用新的阅读方法再次阅读课文,并设计“探究•练习”题。
3 组织学生互相交流。 交流阅读心得,并共同探讨“探究•练习”题。
4 通过刚才的阅读实践,你比较喜欢哪种阅读方法,并讲述理由。 思考,讲述。
5 你还知道其他好的阅读方法吗?请介绍给其他同学。 讲述,交流。
教学反思
第三块:拓展阅读,学习居里夫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问题情境;本文着重介绍了居里夫人的人格、品格、力量等,她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思考,讨论。
2 组织交流评价。 全班交流,畅所欲言。
3 请从居里夫人的工作成果,和对人类做出的贡献方面写一篇演讲稿。 交流,写作。
4 组织交流评价。 演讲,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1、复习加批注、作摘录、写心得等阅读方法。
2、运用上述的阅读方法阅读喜欢的文章,并写一篇读书心得,在小组内交流。
第3课时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
学习目标:1、能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自行阅读课文,并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
2、能根据发言人的身份比较两篇发言的重点内容,体会演讲语言的得体性。
3、能掌握演讲稿的特点及注意事项,学会写简短的演讲稿。
课前学习:运用网络或书籍等途径收集关于北京申奥的资料。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复习巩固阅读方法。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导入 :2001年7月13日,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这一天,中国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全国人民多年的心愿终于实现了,举国上下一片欢腾。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当时的盛况。(播放视频) 倾听,欣赏视频。
2 在我们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也不应该忘记那些为申奥成功做出贡献的功臣们,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的精彩演讲,听听他们是如何打动奥委会成员的。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两篇发言稿,简要概括这两篇发言的要点,并思考:你觉得中国在哪些方面会深深打动奥委会成员? 用喜欢的阅读方法阅读课文,思考、讨论。
3 组织评价交流 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
第二块:比较阅读。体会演讲语言的得体性。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请再次欣赏李岚清副总理和何振梁先生的风采,比较:李岚清副总理、何振梁先生各以怎样的身份作陈述发言的?他们陈述的重点内容与他们身份相符吗?(播放视频) 倾听,欣赏视频,思考。
2 组织交流评价。 全班交流评价。
3 播放其他发言人,如杨澜、邓亚萍等的发言,请与前面两篇发言比较,他们的发言符合身份吗?你有什么结论? 欣赏视频,思考。
4 组织交流评价,明确演讲应符合演讲者的身份。 全班交流。
5 请你以中学生代表的身份作陈述发言,写一篇演讲稿。 思考,写作。
6 组织交流。 小组交流。
教学反思
第三块:演讲练习。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再次播放发言人的发言视频。你觉得演讲还应注意什么? 欣赏视频,思考,讨论。
2 组织交流评价,明确手势、姿势、语言等等。 各抒己见。
3 请你以申奥发言人的身份演讲自己的发言稿。 演讲。
4 组织评价。 评价。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根据课文内容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第4、5课时 自由阅读
学习目标:1、能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自行阅读课文。
2、能为每篇课文设计“探究•练习”题,并在小组内交流。
课前学习:复习巩固阅读方法。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巡回指导。 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自行阅读课文。
2 巡回指导。 为每篇课文设计“探究•练习”题。
3 组织交流评价。 小组交流读书心得,探讨“探究•练习”题。
4 巡回指导。 撰写演讲稿,为下节课的读书报告会作准备。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小组交流,推荐参加读书报告会的选手。
第6课时 读书报告会
学习目标:用读书报告会的形式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读书心得。
课前学习:小组合作,准备读书报告会。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倾听,记录。 每个语文学习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自己的阅读方法及读书心得。
2 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并及时总结。 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互相评价。
教学反思
第7、8、9课时 写作:写简短的演讲稿
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及短文《写简短的演讲稿》,能归纳演讲稿的特点,明确写作演讲稿的要求。
2、自行拟题,学会写简短的演讲稿。
第7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比较本单元六篇演讲稿,你认为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阅读,思考,讨论。
2 综观整个单元,你认为一篇好的演讲稿要注意哪些问题? 思考,讨论。
3 组织交流。 全班交流。
4 组织学生阅读短文《写简短的演讲稿》。 自学短文《写简短的演讲稿》。
5 组织交流,明确写演讲稿要注意:1、有针对性;2、中心要明确,观点要鲜明;3、语言通俗易懂。 交流、总结。
教学反思
第8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提供参考话题 学生讨论,拟题。
2 明确写作要求。 明确写作要求,写作。
3 组织学生自改。 自己修改作文。
教学反思
第9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组织学生互相修改作文。 互相修改作文。
2 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
3 教师听取各组意见,指导学生评分。
教学反思
第10、11、12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演讲比赛
学习目标:组织演讲比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第10课时 确定演讲比赛的内容和规则。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明确任务:读了一组精彩的演讲,同学们一定被深深打动了,甚至跃跃欲试了。我们也将举行一次演讲比赛,比赛分规定内容演讲和三分钟即兴演讲两部分,请每小组分别设计三道口语交际题。我们比赛内容将在其中产生。 听讲,明确任务。
2 征集演讲题。 小组讨论,拟题。
3 组织交流,确定演讲比赛的内容和规则。 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
第11学时
网络教学环境:
1、提供一人一机的网络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2、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网站及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
课堂教学: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明确搜索任务:(1)历史上著名的演讲故事;(2)欣赏优秀的演讲稿及演讲视频;(3)搜集与演讲比赛相关的资料。 听讲,明确任务。
2 巡回指导。 上网搜索,写作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1、完成规定内容演讲稿的写作。
2、小组交流,推荐比赛者。
第12学时 演讲比赛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组织演讲比赛。 开展演讲比赛活动。
2 组织交流评价。 评委评定名次,学生点评选手表现。
3 活动总结。 交流总结。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搜集精彩的演讲稿、演讲故事等,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专题手抄报。
附:演讲比赛规程(仅供参考)
1、演讲比赛规则。
①内容:演讲比赛分规定内容演讲(5~7分钟)和即兴演讲(3分钟)两部分,两者分数相加为选手的最后得分。
②评委:由每小组推选一位评委,以及语文老师。
③评分方式:10分制,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后的均分。
2、演讲比赛评判
内容:观点正确,结构合理,词句得体。(30%)
语音:普通话流利标准,声音清晰,口齿清楚,语调准确。(30%)
仪态:表情(含眼神)丰富,姿态(含手势,身姿)得体。(20%)
临场: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和控场能力。(20%)
第13学时 单元总结
综合单元内容,进行学习总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中的得与失,对自我正确反思和分析,以便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多的获得成功的体验。可就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总结。
总结方面 获得收益 存在问题
(1)课堂发言的情况。
(2)完成作业 的情况。
(3)参与活动的情况。
(4)学习兴趣的增强。
(5)学习能力的提高。
(6)情感态度的升华。
(7)对老师的建议评价。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164658.html
-
《背影》教学设计_《背影》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设计说明] 课型:品读课 教学创意:让学生感悟真情,品味生活。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叙事散文,其语言质朴,饱含真情。在教学中,以“情”为切入口,要求学生在诵读中体味出文章中所蕴含的父子深情——父亲爱儿子,儿子理解怀念父亲。再进一步研讨:父亲爱护儿子,文中哪些词句、段落能体现?儿子理解思念父亲...
-
八年级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_八年级《古诗四首》教学设计——《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详细阅读
教育在线 【设计思想】 诗歌教学重在引导学生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和韵律美。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感悟作者通过外在的客观物象所表达出来的内在的思想情感,欣赏他们为创设美好意境、抒发内心哀乐所运用的高度凝炼的语言,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从而...
-
八年级上《新闻两则》的教案_《新闻两则》创意教案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设计A]体验阅读 创意说明:《新闻两则》虽是实用性文体,但文中饱含着浓厚的个人感情因素和感情色彩,再加上写作时代虽是学生熟悉的解放战争时期,但与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如果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模拟经历,感受体验,课堂会别有洞天。 [教学步骤 ] 序曲:电视,以其五彩缤纷的视频、极富渲染力的音...
-
[鲁迅自传]鲁迅自传详细阅读
教学建议 一、结构内容 全文共4个自然段。 第1段:家庭状况。这一段介绍了出生年份及出生地点。用一句写父亲,用三个单句写母亲,在有详有略中反映了母亲对“我”有更深的影响。并重点介绍了离家求学的原因,先说“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接着说“寄食”不成;再说父亲病故。接二连三的打击,其结果是“渐至于连极少的...
-
韩愈短文两篇 马说|韩愈短文两篇详细阅读
教学建议 一、《马说》谋篇立意 《马说》作者所要表达的见解是: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对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 从这一见解出发,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将人才比做“千里马”,集中的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
-
驿路梨花|驿路梨花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理解插叙及其作用。 (2)了解悬念的设置和作用。 2 能力目标 (1)提高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提高速读和复述能力。 3 情感目标 认真体会雷锋精神世代相传的生命活力,继承发扬这种精神。教学建议 环境描写具体生动,景物穿插简洁恰当 透过“我”和老余的观察,细致入微...
-
【席慕蓉乡愁赏析】席慕蓉《乡愁》详细阅读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媒体使用时间设计意图一、 导入 二、诵读、分析 三、应用席慕蓉的故乡,在她诗中是在“长城外”“阴山下”的那个“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上。但是,由于命运的安排,她不在那儿出生,也不在那儿长大,...
-
[梵高传节选]梵高传(节选)详细阅读
教学建议 一、课文概述 本文介绍了梵高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种土豆的人》的艰苦过程,表现了梵高执著如一的艺术追求和不断探索的可贵精神。人物传记是必须以史料的真实性为基础的,但并不排斥生动、细致的描写。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恰如其分地运用了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使之能很好地为表现梵高的精神气...
-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电子课本_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中心稿)详细阅读
教学设计方案常州市花园中学 一、教学目标 :1、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体会有关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涵义;2、能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国主义激情;3、能根据文章中心选取材料,分清主次,写作中做到详略得当;4、能根据文意,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修改作文,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好习惯;5...
-
[死海不死]死海不死详细阅读
教学建议 一、新颖巧妙的标题 标题“”,新颖、巧妙,引人入胜。“”中的两个“死”字含义不同,“死”与“不死”互相矛盾,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揭示死海的特征。全文围绕“死”与“不死”展开说明,先说死海的“死”(没有鱼虾、水草,寸草不生)再说死海的“死”(人不会被淹死,开发利用、出现生气),最后又说到死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