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的威力阅读理解】13.气候的威力

八年级语文电子教材 2013-01-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电子教材】

位梦华

预习提示

变幻莫测的气候有时给人类带来福音,有时给人类带来灾难。自古以来,人类就是在认识、适应和利用气候中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本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南极恶劣的气候条件,并对它影响全球气候的几个因素做了科学的分析。阅读时,要注意文章的说明顺序,看看作者是怎样展开话题的,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掌握下列词语:

变幻莫测 旦夕祸福 防不胜防 谈虎色变 漏洞百出 蛛丝马迹 忧心忡忡

自从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实际上,人类正是在与这两种挑战的反复较量中发展起来的,这就是人类的文明史。 而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则是变幻莫测的气候。气候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将人类置于死地。因此,人类对于气候是既乞求,又敬畏;既感激,又恐惧,所以才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感慨。

然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在到达南极之前,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气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就拿风来说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级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是32.6米每秒,但10级以上的大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使人类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这样的风速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威胁。例如,1960年,在日本昭和基地越冬的考察队员福岛,走出基地楼房没有几步,便被咆哮而来的大风席卷而去,不知去向。直到7年之后,人们才在很远的地方发现了他的尸体。

大风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极度的寒冷。1960年8月24日,前苏联人在他们设在东南极中心地区的东方站里,观测到了-88.3℃的极低温度。而在1983年7月21日,在东方站又记录到了-89.6℃的低温;同年7月,新西兰人在他们的万达站也记录到了同样的温度。这还不是最低温度。据说,1967年初,挪威人在极点站曾经记录到-94.5℃的最低温度。在这样的气温之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就会摔得粉碎,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就变成了冰雹。在这种条件之下,人类的生存将会受到多大的威胁和考验就可想而知了。

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胜防。例如,1970年,有六架美国海军的运输机,满载着准备越冬的人员和物资,从新西兰飞往麦克默多基地。前面五架飞机都平安地抵达机场。而当第六架飞机只剩下最后40分钟的航程时,突然刮起了特大的暴风,驾驶员被迫紧急着陆。结果,巨大的C?/FONT>130运输机被狂风吹得飘飘摇摇,失去了控制,折断了一个翅膀,撞坏了着陆架。值得庆幸的是,八名人员全部脱险。在南极的活动中,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对于一般人来说,南极的气候确实令人谈虎色变。然而气象学家们却是喜出望外,因为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最理想的实验室,并且希望能从这里找出一把解开全球性气候变化之谜的钥匙。

现在,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无疑是全人类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因为这与每个人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但是,长期以来,人类对于气候变化的反复无常一直迷惑不解。由于对天气变化的预报和解释往往为巫师所把持,或归结为神灵的恩典,或归罪于魔鬼的发怒,因而更加重了人们对天气的恐惧。直到最近几十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高空探测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才开始摸到了气候变化规律的一点蛛丝马迹。但天气预报仍然是漏洞百出,不仅成为公众讥笑的对象,而且预报不准往往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气象学家们总是忧心忡忡,深感内疚和不安。只有当他们来到南极之后,才惊奇地发现,这里很可能蕴藏着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键性因素。

经过大量研究之后,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影响全球性气候变化有三个关键性因素:一是地球从太阳所吸收的能量的变化;二是从地球表面反射回太空的能量的多少;三是大气对流和海洋环流的相互作用。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南极大陆的存在对这三个关键性因素都有着很大的控制作用。

首先,南极冰盖对于太阳辐射来的能量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观测结果估计,如果太阳辐射出来的能量减少1%,南极冰盖就会往外延伸1100千米,这将导致地球表面的温度下降5℃,因而引起全球的气候发生灾难性的变化。而如果太阳辐射出来的能量减少1.6%,则整个地球就将被冰层所覆盖,这对人类来说,无疑是一种灭顶之灾。 另外,南极冰盖的存在就像是在地球的表面安装了一个巨大的反射镜,将太阳辐射到这一地区的能量的绝大部分都反射回去。再加上南极高原的空气稀薄而干燥,灰尘极少,所以被冰层反射来的能量很难被空气所吸收,因而白白地散射到太空中去,致使地球损失了相当一部分热能。南极冰盖覆盖了南大洋很大一部分面积,这就大大地减少了大气和海洋之间的热交换,因而严重地影响了地球上的气候变化。

更加重要的是,南极冰盖季节性的胀缩又把上述的这种效应大大地放大了。我们知道,冰对来自太阳的能量的反射率大约是水的5~16倍。而在冬天,冰盖的面积是夏天时的5倍,最大时覆盖了整个南半球面积的8%,因此,南极冰盖的存在和胀缩对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影响之大就可想而知了,这无疑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制约因素。

还有,若从全球范围来看,海洋和大气循环系统就像是一台巨大的热动力机,其热能主要来自被太阳光加热了的地球表面,特别是善于吸收热量的海洋表面,在这里,海水将太阳能吸收并贮存起来,为这个热动力机准备了取之不尽的燃料供应。于是,在地球的表层形成了两个互相影响的循环系统,这就是大气对流和海水环流。一方面,赤道附近的热空气上升,从高空分流向地球的两极,在那里释放出所携带的热量而变冷变重,下降到地面以后又从两极吹回到赤道,形成了大气的全球性对流;另一方面,太阳将赤道附近的海水加热以后,从大洋表层流向两极,在那里冷却以后,又从洋底流回赤道,组成了另外一种连续不断的热交换,形成了全球性的大洋循环系统。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在这台热动力机运转的过程中,南北两极所发挥的作用并不是相同的,其中南极的控制作用要比北极大得多。这是因为,最近的研究表明,南极不仅仅是南半球,而且也是全球性大气和海洋环流的中心,这主要是由于南极高大的陆地冰盖造成的。而北极冰盖仅仅是一片平坦的海洋,所以其影响耍比南极小得多。例如,最新的观测结果证明,南极附近的深部海水往北一直穿过赤道,到达大西洋的北部,这对北半球的气候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不仅是大西洋,太平洋的情况恐怕也不例外,中国的气候变化似乎就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当寒流袭来的时候,你也许很容易就想到西伯利亚,如果再往北想一想呢?那自然就是北极。但是,当长江地区梅雨连绵或东北地区夏温偏低时,你可曾想到,这与南极地区的积雪量会有些什么关系?中国的气象学家经研究发现,南极地区积雪量的多少,与中国长江流域的梅雨多少及东北地区夏季温度的高低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而南极海冰的消长,则与赤道附近的海温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台风的变幻密切相关。不仅如此,北半球夏季的环流形势以及中国夏季的降水多少和温度状况,都与前期南极大陆的温度状况存在着遥相呼应的相关性。由此可见,南极对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不是以赤道为界的。

其实,南极的重要性还远非如此。它不仅掌握着控制全球性风云变幻的“钥匙”,而且还储存着足以使大部分人类陷入灭顶之灾的“武器”!

众所周知,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都为冰川所覆盖,全球95%以上的永久性冰川都储存在南极,这些冰川占全球淡水总量的72%。这是多么具有诱惑力的数字啊!巨大的冰盖固然雄伟,所藏的淡水资源固然可观,但你可曾想到,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这其中也暗含着某种危机。因为,地球上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生活在沿海80千米范围以内的地区。而在16个10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13个是沿海城市。因此,如果南极冰盖完全融化,地球的海平面将会上升60~70米,这将使全世界90%以上的大城市都被淹没,成为水下宫殿。到那时,全球的陆地面积将会大大减少,耕地面积几乎为0,工厂淹没,那将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情景!

练习

一 课文在介绍南极恶劣气候时,举了哪些方面的例子?气象学家为什么对南极的恶劣气候喜出望外?南极有哪些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 二 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1.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

2.南极冰盖的存在就像是在地球的表面安装了一个巨大的反射镜,将太阳辐射到这一地区的能量的绝大部分都反射回去。

3.若从全球范围来看,海洋和大气循环系统就像是一台巨大的热动力机……

4.它不仅掌握着控制全球性风云变幻的“钥匙”,而且还储存着足以使大部分人类陷入灭顶之灾的“武器”!

三 课文开头说:“自从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试联系你熟悉的人类破坏环境的事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dianzijiaocai/4408.html

  • 【15天天气预报】15 喂——出来!

    一场台风过后,晴空万里。 在离城市不远的近郊,有一个村庄遭到了台风的破坏。不过,损失还不太严重,仅仅是村外山脚下那座小小的庙被台风连根端跑了,并没有伤什么人。 第二天早晨,村里人知道了这件事以后便纷纷议论起来。 “那座庙是哪个朝代留下来的呀?” “谁知道呀,正是年代很久了。” “必须赶快重新建造一...

    发布于:2013-01-24

    详细阅读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

    发布于:2013-01-24

    详细阅读
  • 【10元芯片卖400元】10 吾家有女初长成

    程乃珊 从来不在文章中写自己的女儿,不为别的,只觉得她既非才华出众,也不属天生丽质,甚至连大学都没上——一句话,典型性不够。曾几何时,女儿在报上竟也发表了几篇文章,这倒出乎我的意料。我是在女儿寄给我剪报时才发现她发表文章的。“你怎么不早告诉我。”我问她。“早告诉你,你一定要拿去修改,早晚会被你弄得面...

    发布于:2013-01-24

    详细阅读
  • 古代诗五首|30诗五首

    渡荆门送别李 白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赤壁杜 牧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

    发布于:2013-01-24

    详细阅读
  • [24节气表]24 短文两篇

    阅读提示 这两篇短文条理清晰,语言简洁而富于表现力。前者写静物,荔枝的形、色、香、味可触可感;后者写动景,变幻莫测的山市蜃景历历如在眼前。 注意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 枇杷禅院连亘市肆荔枝图序白居易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

    发布于:2013-01-24

    详细阅读
  • [10元芯片卖400元]10 组歌(节选)

    浪之歌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我随着碧海丹霞来到这里,为的是将我这似银的泡沫与金沙铺就的海岸合为一体;我用自己的津液让它的心冷却一些,别那么过分炽热。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抱在怀中;傍晚,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 我生性执...

    发布于:2013-01-24

    详细阅读
  • 【26个英文字母大小写表】26 陈涉世家

    司 马 迁 阅读提示 本文写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经过,塑造了起义领导者陈胜的光辉形象。 学习这篇课文,要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来把握事件的全局;要着重领会陈胜说的那几段话的内容,认识他在事件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掌握下列词语,给加点的字注音: 辍 苟 適 次 度 唱 罾 间 素 笞 借 第...

    发布于:2013-01-24

    详细阅读
  • 【石榴的功效与作用】石 壕 吏

    杜甫 ...

    发布于:2013-01-23

    详细阅读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_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学习方法交流活动 现实生活中经常有这种情况,相似的年龄、相同的智商,学习效果却因人而异。有的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成绩突出,事半功倍;有的学生则学得十分吃力,成绩平平,事倍功半。学习是否得法往往是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这样说,如果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正确、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就如同获...

    发布于:2013-01-23

    详细阅读
  • 1升等于多少斤|1 苏州园林

    叶圣陶预习提示 苏州园林现存近二百处,它们有悠久的历史。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根据自己的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将大自然的景物加以概括、提炼,创造了一个个富于诗情画意的艺术世界。 阅读课文,要领略我国园林的建筑美,想一想,文中提到了苏州园林的哪些特点,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还要注意体会作者简明朴实的...

    发布于:2013-01-2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