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便是永恒】一瞬与永恒——缅怀萧乾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参 2012-12-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参】

2月11日是萧乾先生逝世周年,本刊特发表此文以缅怀先生的人品和文品。 ──编者

 

 

时间又过去一年了,我不禁想起去年这个季节中最难忘的景况。我把它珍藏在心里,不轻易对人提起。为什么今天我要轻轻叙说,就像离家一年以后的孩子,迫切要回家,在母亲的怀里躺一躺,说一说在外的经历,鼓足勇气继续人生的旅途。

 

 

那是去年11月间的一天,我的叔公要去医院看望萧老,他对我说:“萧老是我最敬重的人,好长时间没有去探望他了,他们夫妇俩现住在北京医院。”我一听异常兴奋,“萧乾夫妇就是译《尤利西斯》的萧乾和文洁若?”我平素一心绘事,因为“不以为无为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虽爱好文学,但不刻苦,读的书不多。《尤利西斯》也是有头无尾地看了一半,译者萧乾和文洁若只从书中的简介得知一些,对他们能够翻译这样的天书崇拜不已。“能否带我一起去?”说完又后悔,以前我也曾拜访过几位名人,总有一种高山仰止,高不可攀的感觉,所以莫名其妙地产生一种不轻易拜访名人的心理。这回怎么忘了“名人恐惧症”?但我又颇好面子,故意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打听具体探望的时间,心里其实惴惴不安。

 

 

到了探视的那天下午,我还想打退堂鼓,心里七上八下的。我们到了,走进医院,走上楼梯,穿过过道,那扇门开着,萧老正由文老师搀扶着走到门口。我心灵的一扇门也在那一瞬间打开。如果有人问我幸福是什么,我就叙说那一瞬间,我毫无准备地获得了幸福,我见到了他!他的微笑不同于我见过的任何别的微笑,像是有天使的光芒闪耀在那微笑里,不需要任何语言,我突然感到了完满人生的生动具体的启示。原来的顾虑早飞到九霄云外,心情也豁然开朗。他微笑着问长问短,我是学习国画的,他就先问有关国画的知识,又问外国美术的知识,我原来笨拙的嘴突然变得能说会道起来,不知天高地厚大谈起自己那一点浅薄的看法。他有时点头有时微笑,像是鼓励我说下去,并建议我该到国外的博物馆去看看。我知道他是提醒我既要继承我们传统的绘画语言,又要注意了解西方艺术的特点,多方吸取营养,以免形成狭隘的艺术观。他还劝我要坚持学习英语,又不无自豪地夸起自己的爱妻:“她比我强,懂得英语、日语、俄语,现在每天除了照料我还坚持译著。”接着思绪又像回到了他的青年时代,“我们那时候多懂一门语言是很平常的事。”他谈起二战时在欧洲战场的经历,问我读过他的什么书,《未带地图的旅人》看过没有?我摇摇头,不好意思地说:“只大略看了译著《尤利西斯》,还没有看完。”他听后认真地对我说:“《尤利西斯》该好好读一读。”又拿出一本《过路人》,要题字送我,我赶紧把名片递给他,他按着名片认认真真地在扉页写上我的名字“小蝉”,送给我。我解释说,画画时我就用“小蝉”这个名字,因为我觉得蝉是很可爱的昆虫。他笑眯眯地表示同意,还幽默地说:“我没有名片,就给儿子萧桐的吧。他现在美国教书,也是画画的,以后你们可以多联系。真遗憾,你要是早几天来,还可以见上一面,他刚从这里启程飞回美国。”说着眼里流露出无限思念之情,但我更看到了老人明亮的双眸里包含的睿智和慈爱。他每一句家常式的谈话都触动我这样一个蒙昧青年的心。这就是我初次认识的萧老,也是我沉浸于他的一本本集子的开始。他流畅自如的笔调、跌宕起伏的人生深深吸引和启发了我。

 

 

过了两周,叔公说要去萧老那儿取约写的稿件,我为又可以见到萧老而满心喜悦。这回我带上相机,要和这可敬可爱的老人合一张影。进了病房,萧老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电视上正播足球赛,我对足球不感兴趣,却对顽童似的萧老忍俊不禁。我突然一眼瞥见白床单上放着一个敞开的眼镜盒,盒子盖里端端正正地夹着我的那张写着“小蝉”两个字的名片,旁边散放着一些资料和书,一看是有关于法布尔《昆虫记》的评论的。也许是偶然的巧合,但我心里美滋滋的。啊,他正对着名片和书籍在认识和记住我呢。一时觉得自己就是萧老发现并爱护的昆虫。哎,我多么希望自己就是那样一只小昆虫,快乐的昆虫。萧老传奇的一生结识无数人,我有幸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也是生命最圆融的阶段挤了进去,这不是人生的大喜吗?我并不知道大喜也意味着大悲。谈一会儿话后,我就挤到他坐的沙发边上,要和老人合影,真有点没大没小了。可谁想到没过多久这就成为我和他唯一的、也是最后的合影。这一次他又关切地问我看一些什么书,国内外的画家喜欢谁?他像顽童似地冷不丁又问了一句:“黄永玉的画你喜欢吗?”我如实回答:“喜欢他早年的木刻和写的文章。”他还是微笑着,他的微笑那么深地感染了我,我那颗喜爱艺术的心从来没有像那时那样真实、安详。我的水墨花卉随之奇妙地进入了另一种境界,连自己都明显地感觉到了,感觉到画面上跳跃着什么。

 

 

从医院回家后,我立即画了一幅题名《相依》的画,准备送给萧老和文老师,可我不争气的身体突然患了感冒。老人是经不起感冒的,更何况久卧病床的萧老,所以我就忍着有一个多月不敢去拜望他老人家。正巧1月27日是萧老九十岁生日,但那天祝寿的人很多,所以叔公和我在29日下午才送去了那幅画。那天他两个鼻孔插着管子,独自坐在沙发上,显然是一副很疲惫的神情,但还是微笑,那微笑让我们都想起生命的美好。叔公在一旁夸我:“您看我的侄孙女多有心计,画的这一对鸡冠花,是因为知道您属鸡,画两株靠在一起是表示文大姐和您相依为命,还说文大姐是嫁鸡随鸡。您看看,这孩子。”萧老会心地笑了,还打揖致谢。我有几分不好意思,又有几分得意。话题又落到学习英语上,我的情绪一下子变得低沉。他关切地对我说:“学习一门外语很重要,你要提高学习的兴趣,你有介绍国外画家的画册,可以边看画,也读里边的英文文章。”这么好的一个老人,我天真地以为他会一百年、两百年地活下去。我不愿意探访过快结束,我祈愿时间就停在那个下午,但我们还是匆匆告别了。叔公说萧老太疲惫了,需要休息。是啊,以后时间还多呢。我心里盘算,将来出一本画集,第一个要送给他,私心里想得到他的夸奖。我还在做着美梦呢。1999年2月5日,却传来一令人悲痛的消息:萧老因不慎跌倒昏迷。2月9日早晨我最后一次到了北京医院那间病房,病房里的东西都已搬空了,只剩下那幅《相依》还摆在桌上。我的梦不想醒啊,可是萧老啊,请您醒一醒!这时著名中医陈可冀院士也被请来了。我们满心期待奇迹的出现,我握着他被针扎得青肿的手,默默祷念。他像是在沉沉的睡梦中,还是微笑着,仿佛第一次相见,他的微笑不同于我见过的任何别的微笑……

 

 

2月11日的天空阴沉黯淡,就在那天萧老永远地离开我们了。我强忍着眼泪,我知道与这一位老人的相识是我青年时代真正的幸运,智者的启示总成人生的意外之喜,但他的离去,却是难忍的精神之痛。他所有的微笑都留在尘世里了,沉寂的天边保存他逝去的形象。

 

 

春节过后,我来到萧老复兴门外的家中,文老师明显地消瘦了,她在忙碌着治丧的事宜。我心疼地望着她,她走过来拉着我的手轻轻地、坚定地说:“忙完这些事后,我要用全部的精力和时间来整理、出版萧乾文集。”她那种化悲痛为力量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我。客厅里摆设着灵堂,我对着鲜花簇拥的微笑的遗像默默拜祭,转身时看见《相依》正挂在对面的墙上。我在心里对自己说:“你可千万不要懈怠呀,萧老他看着呢!”

 

 

我的画集于1999年11月底印出来了,翻看画集,想起去年这个时候正是初识萧老的时候,对着那唯一的一张与萧老的合影,不觉潸然泪下,他那可爱的样子又让我含泪而笑。照片收在画集里,在后记《诗画生活》中,我提到了与萧老的这段交往,似乎与画画没什么关系。但是如果有人问我顿悟是什么,灵感是什么,我就说这段交往给他听,我要把秘密说给所有人听,珍藏了一年的秘密,其实早在画面四处显露,只是到现在我才能用文字平静叙述。

 

【文学视界编辑整理】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xiaceyuwenjiaocan/3395.html

  • 【义教语文九上教学用书】义教语文八下教学用书:列夫·托尔斯泰

    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本文是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全文在结构上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1~5段),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第1段,主要写托尔斯泰的须发的特点。“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

    发布于:2012-12-19

    详细阅读
  • [义教语文九上教学用书]义教语文八下教学用书: 组歌(节选)

    课文研讨一、整体感知1.浪之歌纪伯伦笔下的自然万物仿佛都是诗人的一个面影,一个道具,浸染着他的气息,跳动着他的诗心。在他的文学世界里,一切事物都仿佛汇流、回旋在一个巨大的合唱之中,歌颂着生命、自然、爱情,而生命、自然、爱情,似乎也只是宇宙运行的同一个恢弘的过程的不同表现、不同名称,为了去印证一个最...

    发布于:2012-12-19

    详细阅读
  • 【义教语文九上教学用书】义教语文八下教学用书:春酒

    课文研讨一、整体感知琦君的散文,多写童年记忆,母女之情,友伴之谊。但这不是单纯的回忆。童年,在她的文章中已经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光辉,已是达到“真善美”和谐统一的人生境界。儿童圣洁的心灵,美好的生活情趣,在她的文章中毋宁说是一种对人性的讴歌和向往,尤其在龌龊现实的映衬之下,琦君笔下的童心童趣更几乎是...

    发布于:2012-12-19

    详细阅读
  • 【《醉翁亭记》PPT】《醉翁亭记》学习要点

    〔一〕 本文作者写作技巧很高,他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景物描写巧妙而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无论是写景还是记游,都使人感受到山间景色的优美和人们游宴的快乐,还使人感到它蕴含着作者官场失意的抑郁心情,和他愿意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这些内容的理解,是从对文章的字、词、句、篇章的阅读理解入手的,但不能仅凭简单的表面...

    发布于:2012-12-19

    详细阅读
  • 【义教语文九上教学用书】义教语文八下教学用书:小石潭记

    课文说明一、整体感知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现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

    发布于:2012-12-18

    详细阅读
  • [《归去来兮辞》作于陶渊明]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儒道合一

    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儒道合一。有的表现为外儒内道,有的是外道内儒;有的是先儒后道,有的是先道后儒;有的却是穷时则道,达时则儒……很少有真正的儒家或道家。东晋的陶渊明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归隐田园的知识分子,他的思想似乎应该是以道家为主。但是,关于陶渊明是儒是道,历来就有不同看法...

    发布于:2012-12-18

    详细阅读
  • 【《有的人》作者资料】苏教《有的人》资料

    【小资料】 一、作者。 臧克家(1905年生),现代著名诗人,山东诸城人。193O年考入青岛大学,得到闻一多先生直接帮助和鼓励,更热衷于新诗创作,和陈梦家同为闻一多先生培养出来的诗人,被人称为“闻门二家”。他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1933年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1934年出版...

    发布于:2012-12-18

    详细阅读
  •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_《小石潭记》学习要点

    《小石潭记》 本文作者柳宗元,唐朝著名文学家。在唐德宗贞元九年考中进士,是一位学识渊博而又年轻的政治家。他参加了王叔文的政治集团,力图变革。但不久遭到迫害。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当时是个非常荒凉的地方,但自然风景很美。柳宗元为了排遣郁闷,去城郊寻胜探幽,搜奇揽胜,把青山绿水作为自己描绘的对象,从...

    发布于:2012-12-18

    详细阅读
  • 义教语文九上教学用书|义教语文八下教学用书: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科海泛舟

    一、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崇真求是的科学态度;2.引导并帮助学生深入、全面认识科学,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具有人文关怀意识;3.培养学生正确地把科技信息传达给他人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浅显的科学小品、科普短文的文字表达能力。二、教师准备1.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科学家如何迷上科学的故...

    发布于:2012-12-18

    详细阅读
  • 肖复兴《我的母亲》_《我的母亲》学习要点

    《我的母亲》 关于作者: 胡适(1891~1962),近代思想家,现代诗人、学者,提倡白话文。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1917年完成博士论文(192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发表《文学改良刍...

    发布于:2012-12-1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