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诗词五首》|八下《诗词五首》学习要点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参 2012-12-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参】

《诗词五首》

了解诗歌知识:
诗歌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从文学角度分,诗、词、曲都是诗歌。按体裁上分类,诗歌又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包括古诗、辞赋、乐府诗;近体诗包括律诗(五律、七律)和绝句(五绝、七绝)。词又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流畅地朗读各诗,归纳每首诗的内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通过描写他本身的凄惨境况,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借以暴露当时人民大众的苦难,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
《南园》:此诗以国事发端,直抒胸臆,淋漓酣畅地表达了怀才不遇、有志难伸、却犹思弃文习武,为国立功的思想感情。
《梦江南》:此诗以淡远清新、明快自然而别具一格。抒写一个思妇的惆怅、失望、凄楚、哀怨之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人是在他六十八岁时在故乡所作。抒写自己深夜听得风雨之声,触景生情,抒发强烈的爱国热情。
《己亥杂诗》: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让人体味出他对京都的依依留恋,也隐含了仕途蹭蹬、不为世用的感叹,诗人心中自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和孤独感。
思考: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无私的献身精神的语句是?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南园》中,表现作者急欲投笔从戎,杀敌建功的诗句是?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明作者身闲志不闲,壮志不移的语句是?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4、《己亥杂诗》中,被后人形容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精神的语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如何理解《梦江南》刻画人物形象的特点?
本词为读者刻画了一位倚楼待人、形神兼备的思妇形象。

测试

1、下列词语,加红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怒号(hào) 挂罥(juàn)
B、林梢(shāo) 塘坳(ào)
C、倚杖(yǐ) 俄顷(qǐng)
D、布衾(qīn) 僵(jiāng)卧

2、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老杨同志》一文的作者是赵树理。
B、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最后一课》中的人物。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春夜喜雨》,作者是白居易。
D、“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是唐朝诗人王勃写的诗句。

3、选出与课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好雨知季节,当春乃发生。 B、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友人。
C、枯藤老树乌鸦,小桥流水人家。 D、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4、下面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表达方式上看,是记叙、描写、抒情相结合。
B、诗中的茅屋是指作者在陕西所建的草堂。
C、“自经丧乱少睡眠”中“丧乱”的意思是“战乱”,指安史之乱。
D、“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一个抒情句,抒发作者虽身处漏雨屋舍仍关心天下百姓疾苦的美好感情。

5、默写
《己亥杂诗》中最能够体现主旨的两句是“      ,      。”

参考答案

1、A
解析:对生字词的注音,一要注意书下的注释,二要勤查字典,多记忆,多积累,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A中“号”应该读háo,“怒号”就是大声吼叫的意思。
2、C
解析: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只能靠平时的记忆、积累,这样才能做到准确无误。《春夜喜雨》的作者应该是杜甫。
3、D
解析:对于一些名句名篇,只能靠平时的记忆、积累。此题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4、B
解析:诗中的茅屋是指作者在成都所建的草堂。
5、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此题除了考查诗歌背诵外,还考查了对诗歌的理解。

中考解析

一、文学常识填空:
1.《南园》的作者是_________,他是_________朝的诗人。
2.《梦江南》的作者是________,他的诗与________齐名,时称“温李”。
3.《己亥杂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近代_________,文学家。
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作者是_______,字_______,自号________是______朝著名诗人。平生做诗近万首有《_________》和《________》传世。
5.《梦江南》中的“梦江南”是_________名,又名___________。
解析:对古代名家和诗歌常识的掌握依靠平时的积累和记忆。可采用作卡片或记笔记的形式积累这些常识。并不断加强记忆和巩固,这样才能熟能生巧,牢固扎实。
答案:
1.李贺  唐
2.温庭筠  李商隐
3.龚自珍  思想家
4.陆游  务观  放翁  南宋  《剑南文集》  《剑南诗稿》
5.词牌  “忆江南”(“望江南”、“江南好”)
二、默写出下列古诗句的上下句:
1、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4、男儿何不带吴钩,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默写中的错误有时是粗心大意,有时是对诗意的误解。因而背诵时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并且注意“背音背字”,记住字形。
答案:
1、尚思为国戍轮台
2、安得广夏千万间
3、落红不是无情物
4、收取关山五十州
三、对下列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描绘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他“宁苦身以利人”。
B、《梦江南》写的是江南女人的幽幽离情、怀人之痛。
C、《南园》直接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
D、《己亥杂诗》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的坚强性格与献身精神。

解析:诗歌羞于直白言情,常寓情于形象中。要捕捉诗人切实的思想感情,要注意通过形象去体验。多愁善感的诗人往往在诗中描绘特定的环境,细加体会,多加联想定会接近或切合诗的真意。
答案:

课外拓展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赏析

绍熙三年(1192),山阴(今浙江绍兴),农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风声雨声叩响了陆游这位六十八岁老诗人的心弦。前此二年,他以“嘲弄风月”的罪名被劾罢官,归隐山阴三山故居,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此时此刻,诗的灵感,诗的激情又随风雨而至。

此时的诗人境遇不佳,罢官时两袖清风,归居后祠禄时断。经济上已是捉襟见肘,身心上又见衰瘁交迫。但诗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仍发出高亢之音。“卧”而“僵”,形体可谓衰惫;“村”而“孤”,处境也属艰难。但是诗人“不自哀”,并未沉湎于一己之否泰荣辱而顾影自怜,诗人系心不忘的是“为国戍轮台”。“轮台”原系汉代西域地名(在今新疆轮台东南),这里借指宋代北方边疆。“尚思”针对“僵卧孤村”而言,意含转折。诗人以穷困衰病之身,犹不失当初渴望马革裹尸的“平胡壮志心”,其拳拳忧国之心,何其感人!

上两句是叙述,诗是要形象的,诗人之所“思”应有具体可感的内容,下两句就是以形象的方式展示诗人的忧国之“思”。陆游长于以梦境表现自己一生孜孜追求而又终不获酬的报国理想。关于“梦的解析”可以演绎出很复杂的理论,但就陆游这首诗而言,却完全应了中国的一句俗语:“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诗人对“为国戍轮台”的思念是深沉的。“夜阑”,即夜深,这标志了“思”的时间长度。夜深而不寐,不是因为老年人的夜长少眠,也不是因为风声雨声的烦扰。原来诗人是在专注地聆听那风吹雨打,在诗人的视听里,这恰如沙场杀伐之声,诗人是把它当作沙场交战的赫赫军威来体验的。只是这触景生情的联想,使诗人在思寐之际,恍然入梦,风吹雨打之声立时化作诗人置身其境的“铁马冰河”之势。从专注的“卧听”到梦境的出现,有着感情的深化。思之深,才有梦之真;梦之真,正见思之深、情之切。以梦写情,虽是陆游诗歌惯用的构思,但在这首绝句中仍不失为奇特之笔。

全诗顺势而下,一笔呵成,情感沉着,气势鼓荡。尤其是不说梦到“铁马冰河”,而是化宾为主,说“铁马冰河”闯入梦境,愈显出诗人一往无前的精神。

(选自《爱国诗词鉴赏辞典》,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xiaceyuwenjiaocan/3298.html

  • 【义教语文九上教学用书】义教语文八下教学用书:列夫·托尔斯泰

    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本文是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全文在结构上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1~5段),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第1段,主要写托尔斯泰的须发的特点。“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

    发布于:2012-12-19

    详细阅读
  • [义教语文九上教学用书]义教语文八下教学用书: 组歌(节选)

    课文研讨一、整体感知1.浪之歌纪伯伦笔下的自然万物仿佛都是诗人的一个面影,一个道具,浸染着他的气息,跳动着他的诗心。在他的文学世界里,一切事物都仿佛汇流、回旋在一个巨大的合唱之中,歌颂着生命、自然、爱情,而生命、自然、爱情,似乎也只是宇宙运行的同一个恢弘的过程的不同表现、不同名称,为了去印证一个最...

    发布于:2012-12-19

    详细阅读
  • 【义教语文九上教学用书】义教语文八下教学用书:春酒

    课文研讨一、整体感知琦君的散文,多写童年记忆,母女之情,友伴之谊。但这不是单纯的回忆。童年,在她的文章中已经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光辉,已是达到“真善美”和谐统一的人生境界。儿童圣洁的心灵,美好的生活情趣,在她的文章中毋宁说是一种对人性的讴歌和向往,尤其在龌龊现实的映衬之下,琦君笔下的童心童趣更几乎是...

    发布于:2012-12-19

    详细阅读
  • 【《醉翁亭记》PPT】《醉翁亭记》学习要点

    〔一〕 本文作者写作技巧很高,他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景物描写巧妙而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无论是写景还是记游,都使人感受到山间景色的优美和人们游宴的快乐,还使人感到它蕴含着作者官场失意的抑郁心情,和他愿意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这些内容的理解,是从对文章的字、词、句、篇章的阅读理解入手的,但不能仅凭简单的表面...

    发布于:2012-12-19

    详细阅读
  • 【义教语文九上教学用书】义教语文八下教学用书:小石潭记

    课文说明一、整体感知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现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

    发布于:2012-12-18

    详细阅读
  • [《归去来兮辞》作于陶渊明]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儒道合一

    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儒道合一。有的表现为外儒内道,有的是外道内儒;有的是先儒后道,有的是先道后儒;有的却是穷时则道,达时则儒……很少有真正的儒家或道家。东晋的陶渊明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归隐田园的知识分子,他的思想似乎应该是以道家为主。但是,关于陶渊明是儒是道,历来就有不同看法...

    发布于:2012-12-18

    详细阅读
  • 【《有的人》作者资料】苏教《有的人》资料

    【小资料】 一、作者。 臧克家(1905年生),现代著名诗人,山东诸城人。193O年考入青岛大学,得到闻一多先生直接帮助和鼓励,更热衷于新诗创作,和陈梦家同为闻一多先生培养出来的诗人,被人称为“闻门二家”。他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1933年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1934年出版...

    发布于:2012-12-18

    详细阅读
  •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_《小石潭记》学习要点

    《小石潭记》 本文作者柳宗元,唐朝著名文学家。在唐德宗贞元九年考中进士,是一位学识渊博而又年轻的政治家。他参加了王叔文的政治集团,力图变革。但不久遭到迫害。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当时是个非常荒凉的地方,但自然风景很美。柳宗元为了排遣郁闷,去城郊寻胜探幽,搜奇揽胜,把青山绿水作为自己描绘的对象,从...

    发布于:2012-12-18

    详细阅读
  • 义教语文九上教学用书|义教语文八下教学用书: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科海泛舟

    一、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崇真求是的科学态度;2.引导并帮助学生深入、全面认识科学,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具有人文关怀意识;3.培养学生正确地把科技信息传达给他人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浅显的科学小品、科普短文的文字表达能力。二、教师准备1.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科学家如何迷上科学的故...

    发布于:2012-12-18

    详细阅读
  • 肖复兴《我的母亲》_《我的母亲》学习要点

    《我的母亲》 关于作者: 胡适(1891~1962),近代思想家,现代诗人、学者,提倡白话文。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1917年完成博士论文(192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发表《文学改良刍...

    发布于:2012-12-1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