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苏州中考语文】2021中考语文复习教案
【jiaoan.jxxyjl.com--综合性学习教案】
为了方便20xx中考备战,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xx中考语文复习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20xx中考语文复习教案(一)
初中文言文活用词语如摘录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即快马)《三峡》
2、夏蚊成雷(雷:名词作动词,指像雷响)《闲情记趣》
3、神定,捉虾蟆,鞭数十(名词作动词,抽打)《闲情记趣》
4、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骑:动词作名词,指骑马的人。这里指骑马的侦察兵)《使至塞上》
5、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尽:形容词作动词,指尽兴)《五柳先生传》
6、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义:名词作动词,意为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公输》
7、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矣。(怪:形容词作动词,意为以……为怪)《陈涉世家》
8、将军身被坚执锐,……功宜为王。(功:名词作动词,意为论功劳)《陈涉世家》
9、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作动词,用鞭打)《马说》
10、散入珠帘湿罗幕(湿:形容词动用,渗湿或沾湿。)《白雪歌送武断官归京》
11、望西山,始指异之(异:形容词动用,认为……奇异)《始得西山宴游记》
12、攀援而登,箕踞而遨(箕: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始得西山宴游记》
13、萦青缭白,外与天际(青:形容词作名词,青山)《始得西山宴游记》
1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醉翁亭记》
15、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名词动用,命名,给……取名)《醉翁亭记》
16、饮少辄醉……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动用,取别号)《醉翁亭记》
17、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酿:名词动用,用酿泉水)《醉翁亭记》
18、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名词动用,宴请宾客)《醉翁亭记》
1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名词动用,限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0、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苦、劳、饿、空乏、拂乱:使动用法,使……苦、劳、饿、空乏、拂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1、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饷:名词动用,送食物)《观刈麦》
22、宜枉驾顾之(驾:动词作名词,指车、马)《隆中对》
2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隆中对》
2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鼓:名词作动词,击鼓)《曹刿论战》
25、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冠:名词作动词,为第一)《上枢密韩太尉书》
26、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辱:意动用法,“以……为辱)《上枢密韩太尉书》
27、且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何为?(志:名词作动词,立志)《上枢密韩太尉书》
20xx中考语文复习教案(二)
初中新课标文言文通假字一览
1、项为之强“强”(jiāng)通“僵”《童趣》
2、不亦说乎“说”(yuè)通“悦”《〈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女”(rǔ)同“汝”《〈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通“智”《〈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见“见”(xiàn)通“现”《西江月》
6、一切乌有“乌”(wū)同“无”《山市》
7、裁如星点“裁”(cái)同“才”《山市》
8、尊君在不“不”(fǒu)通“否”《陈太丘与友期》
9、对镜帖花环“帖”(tiē)通“贴”《木兰诗》
10、孰为汝多知乎“知”(zhì)通“智”《两小儿辩日》
11、满坐寂然“坐”(zuò)通“座”《口技》
12、止有剩骨“止”(zhǐ)通“只”《狼》
13、便要还家“要”(yāo)通“邀”《桃花源记》
14、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ǒu)同“又”《核舟记》
15、诎右臂支船“诎”(qū)通“屈”《核舟记》
16、虞山王毅书远甫刻“甫”(fǔ)通“父”《核舟记》
17、左手倚一衡木“衡”(héng)同“横”《核舟记》
18、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jiǎn)通“拣”《核舟记》
19、荡胸生曾云“曾”(céng)通“层”《望岳》
20、略无阙处“阙”(quē)通“缺”《三峡》
21、蝉则千转不穷“转”(zhuǎn)通“啭”《与朱元思书》
22、窥谷忘反“反”(fǎn)通“返”《与朱元思书》
2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sì)通“饲”《马说》
24、才美不外见“见”(xiàn)通“现”《马说》
25、食之不能尽其材“材”(cái)通“才”《马说》
26、其真无马邪“邪”(yé)通“耶”《马说》
27、四支僵劲不能动“支”(zhī)通“肢”《送东阳马生序》
28、同舍生皆被绮绣“被”(pī)通“披”《送东阳马生序》
29、百废具兴“具”(jù)通“俱”《岳阳楼记》
30、属予作文以记之“属”(zhǔ)通“嘱”《岳阳楼记》
31、玉盘珍羞直万钱“羞”(xiū)同“馐”《行路难》
32、玉盘珍羞直万钱“直”(zhí)同“值”《行路难》
33、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適”(zhé)通“谪”《陈涉世家》
34、为天下唱“唱”(chàng)通“倡”《陈涉世家》
35、固以怪之矣“以”(yǐ)通“已”《陈涉世家》
36、将军身被坚执锐“被”(pī)通“披”《陈涉世家》
37、故不错意也“错”(cuò)通“措”《唐睢不辱使命》
38、仓鹰击于地上“仓”(chāng)通“苍”《唐睢不辱使命》
39、是以先帝简拔以“简”(jiǎn)通“拣”《出师表》
40、必能裨补阙漏“阙”(qūe)通“缺”《出师表》
41、亲戚畔之“畔”(pàn)通“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2、曾益其所不能“曾”(cēng)通“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3、困于心,衡于虑“衡”(héng)通“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4、入则无法家拂士“拂”(bì)通“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5、故患有所不辟也“辟”(bì)通“避”《鱼我所欲也》
4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biàn)通“辨”《鱼我所欲也》
47、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dé)通“德”《鱼我所欲也》
48、乡为身死而不受“乡”(xiāng)通“向”《鱼我所欲也》
49、小惠未徧“徧”(biàn)通“遍”《曹刿论战》
50、始一反焉“反”(fǎn)通“返”《愚公移山》
51、汝之不惠“惠”(huì)通“慧”《愚公移山》
52、河曲智叟亡以应“亡”(wǘ)通“无”《愚公移山》
53、一厝朔东“厝”(cuò)通“措”《愚公移山》
20xx中考语文复习教案(三)
初中文言文简答
1.《论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0xx中考语文复习教案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诸葛亮的《出师表》: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文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5.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文中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名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周敦颐的《爱莲说》: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onghexingxuexijiaoan/163052.html
-
《蝉》的教案_《蝉》教案及反思详细阅读
《蝉》这篇课文算是一篇科普文,因为现在城市的孩子普遍缺乏亲近大自然的直观生活体验,所以讲起来易陷于抽象和枯燥。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蝉》教案及反思,欢迎阅读。《蝉》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蝉非常喜欢音乐和是没有听觉的两方面介绍蝉的。 2、了解科普散文与一般说明文的区别...
-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答案]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详细阅读
一份优秀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六年级来说语文成绩是很重要的,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 山雨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山雨》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用优美...
-
两小儿辩日的反思_两小儿辩日教案及反思详细阅读
《两小儿辩日》是大修订教材人教版第十一册中新增的课文。编者的意图旨在通过这个短小有趣的寓言故事让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认识自然的科学态度。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两小儿辩日》教案及反思,供你参考。《两小儿辩日》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下...
-
《春》片段教学教案_《春》教学教案设计及反思总结详细阅读
《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在这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
-
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济南的冬天》答案|初中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精选教案详细阅读
《济南的冬天》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精选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精选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
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初中八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详细阅读
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状况,依据自己对中西方教育的深刻认识,提出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敢于怀疑求真、靠实践发现事实的真相。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八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八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丁肇中的一份...
-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小学四年级语文《手上的皮肤》教学教案详细阅读
《手上的皮肤》文章生动地介绍了手上的皮肤、纹路和褶皱、指纹、指甲等,通过文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手的用途和特点,从而感受手的奇妙,珍爱我们的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手上的皮肤》教学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语文《手上的皮肤》教学教案一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
[六年级语文下册重点知识归纳]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详细阅读
在学习六年级语文知识的时候要注意知识点的总结,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一) 反义词: 脱-( 穿 ) 吐-( 吞 ) 枯-(荣) 生-( 死 ) 疏-( 密 ) 深-( 浅 ) 落-(...
-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_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详细阅读
在人教版教材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专题设置和单元组成,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有语文味。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一) 教材特点: 1、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2、教材内容在丰富人文内涵...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翠鸟原文]人教版语文翠鸟教案详细阅读
新课改实施以来,语文学科的教学积极学习并落实课改的精神,人教版语文翠鸟教案版块同样与时俱进作出了相当程度的研究与规范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教版语文翠鸟教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人教版语文翠鸟教案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 感受作者对翠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