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的三个特点】话题作文的特点及其复习指导
【jiaoan.jxxyjl.com--综合性学习教案】
话题作文是一种用一段导引材料(包括文字、图片、音响)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从近几年的中考命题看,一般由四部份组成:导引材料、启发提示语、话题要求、注意事项等。
1、命题的开放性。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范围、写作内容的指向。它观念开放、题材开放、文体开放。淡化文体,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让学生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2、创新的导向性。它旨在启发考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激活考生思维,激励和培养考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思维的发散性。以话题为定点向四面八方发散,话题仅仅是一个触发点,引导考生做纵向、横向、顺向、逆向的多方向、多角度思考。
4、文体的多样性。话题作文的文体丰富多彩,除诗歌外都可采用。
5、行文的自主性。话题作文立意自定,考生可根据话题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或通过具体事例对观点、看法进行形象地反映。文体自选,考生可根据题意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题目自拟,考生可自拟文章标题。
嘉木峨峨,花红南国婆娑。
这些提示语十分接近教师平时作文课上的点拨和启发,对学生的理解、思考和构思,给予了一定的帮助,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题的难度,减少了学生审师的失误,使作文考查的目标更加直接和单纯,即不着重考查学生对题意的理解,而是着重考查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如去年嘉兴中考的话题作文“珍宝”,在简述了春秋时子罕的故事后,用了“美玉是珍宝,窗外啁啾来鸟雀,竞扑争飞,几许融融乐。偷眼旁窥声不作,衰颜渐若胭脂著。 一霎分飞天漠漠,敢问明朝,曾有新盟约。聚散悲欢谁掌握,此身长恨多萧索。美德也是珍宝。其实每个人对‘珍宝’的认识不同,每个人都会拥有自己最爱的珍宝。她可能是一件物品,也可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一次成功的经验、一个深刻的教训、一句真诚的话语……”,这样,学生就基本上不会在审题时产生偏差,而可以集中精力,思考作文的立意、内容、布局、语言诸方面的要素了。
2、话题或虚或实,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去年嘉兴市的“珍宝”话题作文,应该说还是比较实的,基本都是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重在考查学生平时实实在在的生活积累。这样便于学生准确把握题意,感到有话可说,能较有利地检测出学生写作的真实水平,又有利于评分误差的控制,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试的信度。
但也有出“虚”题的可能。去年广东省一份中考试卷中出现了这样一道话题作文:“小明今年14岁,有一次去张家界原始森林旅游。在旅游中,不小心和旅游团走失。他一个人在森林中过了一天一夜,最后终于找到了队伍。请大家想象,他一天一晚的所作所为及心理活动会如何。写一则记叙文,字数不少600。题目自拟。”这里,命题者有意避实就虚,让学生面对一个无法定论的话题,其用意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造能力,鼓励推测和大胆想象,其主导思想和意图是积极而富有创意的。当然,这种比较“虚”的话题作文,要防止过“虚”的现象,使学生无所适从。
3、命题越来越紧扣时代特征,立意更贴近现实生活。
近几年的话题作文都具有鲜明的时代和社会特征,都更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像前几年《水灾》一类的作文一般不会再出现了。要写也话题作文,考生要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现实,在自己积累的“库存”里选取有意义的经历、体验、见闻等素材;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提供这样一些素材。
1、话题与材料脱节,另起炉灶,立意偏颇。话题作文最要紧的扣住主题,但一些考生却去写毫无关系的事情,结尾又不点题。
2、文体不限,并非不要文体。有些考生写出“四不象”的作文,各种表达方式不恰当地组合在一起,前面看像记叙文,后面看又像议论文。这种“大杂烩”自然影响到文章中心的表现,进而影响到对文章整体水平的评价。
2、所用材料陈旧,或所编故事不合生活逻辑,过份夸张、失真,有不少套用现成的材料。一些考生有的叙事空洞,苍白无力;有的胡编故事,经不起推敲;有的叙述没有真情实感,无病呻吟。
3、论题太大,议论空泛。一些考生的文章自始至终没有点明论题,观点不鲜明,论证不严密,举例不典型,甚至全文没有一个清晰的论据,全是自己的话翻来覆去地讲,影响了文章的说服力。
4、看重创新,有时弄巧成拙。
5、所拟题目不能准确传达所给材料的主题信息,文题不统一。
6、其他:错别字、语句不通、漏拟题目、字数不足、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
俗话说“文如其人”。中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思考社会、思考人生,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自主立意”是话题作文的核心,通过立意,可以透视考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深浅。话题作文对学生道德的审视,实际是对考生认识高度的考验。比如最近我校第二届“东方潮”现场作文大赛,初一有一篇作文就以“手”为题,谈论当前的伊拉克战争,最终希望布什和萨达姆共弃前嫌,两“手”相执,从而反映出“和平”这一世界性主题,获得了评委的高度评价。
2、处理好作文与生活的关系。
(1)把作文回归到生活的起点。话题作文虽则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但并不是说排斥审题。审题在写作的重要性仍是毋庸轩疑的。通过审题,我们可以审视生活,透过所给材料、话题,去审视生活的本来面貌,回到真实的生活当中去,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下分析、思考,捕捉稍纵即逝的写作灵感,撷取最佳的写作素材。
(2)教会学生“剪裁生活”。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提练、取舍、改造材料。毕竟写作中的“生活”要高于现实中的“生活”,要具有更多的典型性、代表性,也更能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
3、处理好作文与阅读的关系。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加学生的文学、生活积累。作为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精短名著,特别是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写作的“信息资源库”,将学生所知范围内的知识、体验甚至于一些重大社会问题,分门别类,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学习经验交流会等载体,实现资源共享。
4、处理好“写什么”和“怎样写”的关系。
“写什么”是“怎么写”的灵魂和核心、前提和基础。“怎么写”无不是“写什么”的具体表现。从“写什么”的角度去解决“如何写”,这是抓住了关键;从“如何写”的操作过程去反映“写什么”,这又是写作的主要目的。因此,我们着重让学生明确“怎么写”。
创造力是核心:通过合理大胆的想象,写出有新意有个性的文章;
表现力是基础:通过准确鲜明的语言、自然贴切的技巧,恰当地表现思考和想象的内容。
思维力是前提:通过深刻敏锐的思考,以小见大,展示亮点。
5、处理好“想”和“写”的关系。
(1)宽想。拿到话题,首先要进行辐射性思维,多角度地联想、想象,把思维的触角深入到大千世界、古今中外,在头脑中尽可能多地闪现与话题有关的思想、具体材料,从而找到源头活水。
(2)精思。对材料要根据中心进行精心选择,多中选优、优中选深,深中选新,唯陈言以务去。
(3)实写。这里的“实”包含几个方面。第一要克服初三学生作文的“瓶颈”现象,就必须靠“实实在在”训练,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和侥幸。写作实践,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能力培养,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二是要写“实实在在”的东西,不要再犯“假”、“大”、“空”的错误,要通过具体的内容来反映主题、反映中心。三是要求学生写“真情实感”,不能无病呻吟,做作姿态,满口学生腔。
有一位没有带供氧设备的登山运动员,有一次攀登珠穆朗玛峰,到了6400米的高度,渐感体力不支,与队友打个招呼,就悠然下山去了。事后,有人为他惋惜,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下,就可以跨过6500米的登山死亡线。他回答得很干脆:“不,我最清楚,6400米的海拔高度是我能够攀登到的最高处,我一点都不感到遗憾。”
请以“放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onghexingxuexijiaoan/162840.html
-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一等奖_《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天净沙 秋思》教学设计 重庆市万州区走马初级中学 罗化清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反复吟咏,熟读成诵。2、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课型设计]品读课 [预习要求]了解作者及“曲”的有关常识。 [教学设想]马致远的这首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流畅自然,是一首需要反复吟咏、细细...
-
戏曲大舞台综合性活动_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6详细阅读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二、1、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2、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优秀戏曲。3、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4、以了解中国戏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三、活动准备:...
-
布衣总统孙中山_(广东版)《“布衣总统”孙中山》教案详细阅读
4 “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陈廷一 一、教学目的:带领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传记”文体的特点;初步掌握如何进行传记写作;理解孙中山的甘于淡泊的崇高精神。二、教学重点:“传记”文体的特点三、教学方法:引导法;讨论法四、课时安排:二课时(每课时45分钟)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布置预习课程前提前布置...
-
古诗词分类积累汇集大全|古诗词分类积累汇集详细阅读
诗中雄心壮志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土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4、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之一)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
-
课外文言文赏析_课外文章赏析课详细阅读
(一课时)【赏析内容】《理想的阶梯》【赏析目的】1、 能够正确理解议论文。2、 能够正确理解并列结构,以及分论点论述。3、 通过学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赏析重、难点】1、 重点:能够正确理解并列结构,以及分论点论述。2、 难点:通过学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赏析方法】阅读法、点评...
-
怎样写好一个人的作文|作文教案:怎样写好一个人详细阅读
怎样写好一个人作文教案 一、写好一篇写人的文章,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首先应当选择一个合适的对象,也就解决了“写谁”的问题。一般来说,写作对象最好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人,比如说父母、同桌,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最了解,应此最容易写好。也可以写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这些人也许个性比较鲜明,也许相...
-
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_现代文阅读详细阅读
一、现代文文体划分:表达方式: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二、需要要点培养的能力有哪些方面?1、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语句。 3、从文章的内容中体会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4、体会和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三...
-
广东罗曼智能科技_(广东版)《罗曼•罗兰》教案详细阅读
6 罗曼·罗兰斯蒂芬·茨威格 一、教学目的:了解罗曼·罗兰的人生经历,体会罗曼·罗兰的精神,汲取人生的教益,熟悉传记文体的特点。二、教学重点:罗曼·罗兰的人生经历和精神,传记文体的特点。三、教学方法:引导法;讨论法四、课时安排:一课时(45分钟)五、教学过程 : 1 字词艮:gěn性子直,事物坚韧而...
-
作文反向立意法_作文反向立意训练教案详细阅读
主备人: 靳春山使用班级:华辰学校八年一班使用日期:2005年4月15日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什么是“逆向思维” 2、学会在作文中运用反向立意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什么是“逆向思维” 教学难点 :学会在作文中运用反向立意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辅以课件展示。 授课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
-
【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重庆市第122中学 王晓丽一、 活动目标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寻觅、观察春天的踪迹,去认识自然,感受生命,培养热爱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赏春、绘春、颂春、创(造)春等活动过程 中,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二、 活动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