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字音的四种音调_汉字的字音的掌握

语音文字 2025-08-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音文字】


    字音是中考语文每年必考的内容。这道试题的难度一般都不大,然而不少学生却总做不好。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部分学生认为复习范围太大,试题分值不高,就不认真复习;二是部分学生虽然认真复习了,但由于复习不得要领,事倍功半。那么,怎样复习字音才算是“得要领”呢?建议大家关注以下几类易读错的字:
    一、受习惯错误读法影响错读的字
    如,“符(fú)合”常被错读为“符(fǔ)合”,“档(dàng)案”常被错读为档(dǎng)案,“粗犷(guǎng)”常被错读为“粗犷(kuàng)”。怎样避免这种错读呢?一种方法是换词识别。像“符(fú)号”这个词一般都不会读错,我们又知道“符”不是个多音字,那就能确定在“符合”这个词中“符”也读“fú”。另一种方法是谐音记忆。像“档(dàng)案”这个词,我们在读的时候可以在头脑中把“档”想象为“荡”。还有一种方法是根据“声旁”来确定。如“粗犷”的“犷”是个形声字,其声旁“广”的读音与整个字“犷”的读音相同。记住了这一点大家就不会再读错“犷”这个字了。
    受习惯错误读法影响常被错读的字还有“号召(zhào)”、“挫(cuò)折”、“质(zhì)量”、“嫉(jí)妒”、“细菌(jūn)”、“剖(pōu)析”、“气氛(fēn)”、“比较(jiào)”、“脊(jǐ)梁”、“魁梧(wú)”、“颈(jǐng)联”等。大家可以尝试按照上面的方法记牢它们的正确读音。
    二、没有准确、全面掌握多音字的读音而错读的字
    如,“处(chǔ)理”常被错读为“处(chù)理”,“强(qiǎng)迫”常被错读为“强(qiáng)迫”。怎样避免错读呢?一种方法是依据词性辨别。如,“处”读(chǔ)时多作动词,读(chù)时多作名词。所以,像“处理”、“处罚”、“处世”、“处惊不变”、“处心积虑”、“处之泰然”等词语中的“处”都读“chǔ”。另一种方法是根据字义判断。如,“强”理解为“迫使”或“硬要”之意时都读“qiǎng”。所以,像“强迫”、“强辩”、“勉强”、“强词夺理”、“强人所难”、“强颜欢笑”中的“强”都读“qiǎng”。
    另外,有的多音字常被错读是因为大家对它的某个读音不太熟悉,甚至认为它只有一个读音,如“创(chuāng)伤”常被错读为“创(chuàng)伤”,“尽(jǐn)量”常被错读为“尽(jìn)量”,“参与(yù)”常被错读为“参与(yǔ)”。这种多音字大家可以通过查工具书先全面了解其所有的读音,然后再按照上面所说的方法准确记牢其各个读音。
    三、形近字区别不清错读或依据形声字的“声旁”妄测而错读的字
    如,“内疚(jiù)”的“疚”与“针灸(jiǔ)”的“灸”读音分辨不对,“友谊(yì)”的“谊”依据声旁“宜”妄测而错读为“yí”。怎么避免这种错读呢?一种方法是将形近字集中起来辨识它们各自的读音。另一种方法是记住与“声旁”读音不一致的一些常见形声字,如“锲(qiè)而不舍”这个词大家经常会遇到,但好多时候都会疑惑“锲”到底是读“qiè”,还是读“qì”。“契(qì)”的读音我们都知道,如“契约”,如果我们再记住“锲”的读音与其声旁“契”的读音不一样,自然就会肯定其读“qiè”了。属于这种情况的常见字还有像“缜(zhěn)密”、“悲恸(tòng)”、“违(wéi)背”、“祛(qū)斑”、“绮(qǐ)丽”、“发酵(jiào)”等。
    四、不清楚字音的变读而错拼的字
    读三声的两个字组成的词,在读的时候第一个字都会变读为二声。如果不清楚这一点,只是根据读音来判断拼音就会出错。如,“窈(yǎo)窕(tiǎo)”的“窈”常被错拼为“yáo”,“匕(bǐ)首(shǒu)”的“匕”常被错拼为“bí”,“侮(wǔ)辱(rǔ)”的“侮”常被错拼为“wú”等。当然,不是所有第一个字读二声、第二个字读三声的词都是“变读”的结果。如“祈(qí)祷(dǎo)”这个词,第一个字本来就读“qí”。实际上常见的“变读词”并不多,大家只要在遇见其时,刻意记忆一下就可以了。
    近义词辨析一
    1.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1)2008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着力构建和谐社会、保障民生等问题作了重要。
    (2)“嫦娥一号”探测器经受了月食的,顺利传回搭载的30首曲目。
    (3)5月16日上午,中国盐城经贸洽谈会暨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节在市规划展览馆前的广场上开幕。
    A.部署考验隆重B.布置考验郑重
    C.部署考查隆重D.布置考查郑重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自然界的物体,多数呈曲线状。崇山峻岭,是着的曲线;江河溪流,是着的曲线;大海汪洋,是着的曲线。
    A.流动B.屹立C.翻腾
    3.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②她一连几次挑起话头,想和女儿谈谈,可是女儿的却很冷谈。
    ③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的8.0级大地震。
    A.犹豫反应耸人听闻B.犹豫反应骇人昕闻
    C.徘徊反映骇人听闻D.徘徊反映耸人听闻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们无法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靠它的宽度和高度来它的容积,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A.增加扩大控制B.扩大控制增加C.控制增加扩大
    5.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这场精彩的魔术表演,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其丰富奇妙的变化简直。
    ②有的家长认为子女阅读课外文学名著、参加社会活动就是,这种观点失之偏颇。
    A.不言而喻不学无术B.不可思议不务正业
    C.不可思议不学无术D.不言而喻不务正业
    6.依次在横线上填人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亿万年积累下来的宝藏,谁能那些斑驳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②我地接过他的本子,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数字,内心深表怀疑。
    ③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
    A、断言迟疑浮动B、预言怀疑漂动
    C、断言怀疑漂动D、预言迟疑浮动
    答案1.A2.⑴B⑵A⑶C3.B4.C5.[成语积累与运用辨析]B(①“不可思议”:形容对事物的情况、发展、变化或言论不可想象或难以理解。“不言而喻”:不用说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用在这里与句意不符。②“不务正业”:指不从事正当的职业;也指不注重甚至丢下本职工作,而去搞其他无关的事情。“不学无术”:没有学问,没有本领。用在这里与句意不符。)6.A
    近义词辨析二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究竟采用哪个方案更有利于抢救手在人员,他不能不()
    (2)面对成千上万失去家园的受难同胞,我们怎能袖手()
    (3)到北京去观看奥运会,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种()
    (4)经过这次打击,他终于()了:人不能游戏人生。
    A、思考凝望盼望领悟
    B、思想眺望渴望感悟
    C、深思观望奢望醒悟
    D、沉思远望期望觉悟
    2.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2分)
    一个人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
    A、即使毁灭高贵B、虽然消灭高贵
    C、虽然毁灭高尚D、即使消灭高尚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宝藏。
    ②在这次为汶川大地震举行的各种赈灾活动中,人们点燃一支支贮满真情的蜡烛,_________受灾的人们渡过难关,走出灾难。
    ③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只要拥有希望,一切都将过去。
    A.寻找祈求尽管B.寻求乞求尽管
    C.寻找乞求但是D.寻求祈求但是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苍黄的天底下,远近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
    ②储存在这里的煤油太少了,他们精打细算地使用这燃料。
    ③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是一座一个样,绝不
    ④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要保留一种怀疑求真的态度。
    A.躺必须雷同不论/都
    B.躺必需相同即使/也
    C.横必须雷同不论/都
    D.横必需相同因为/所以
    5.选出下面语段空白处运用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摆手舞追忆的是土家族先民创业的艰辛,缅怀的是祖先的功绩,展示的是古往今来的生活场景,涵蕴的是人与社会、人与生活、人与自然的和谐。它使封闭的山寨了,使沉寂的村落了,使古老的土地了,使天涯的距离了……
    A.开明喧哗年青比邻B.开通喧闹年少拉近
    C.开放喧嚣年轻咫尺D.开朗喧嚷青春缩短
    6.将下列选项正确地填入文段空白处。(只填序号)()
    傍晚我搀扶着父亲去河边散步,仰望那的星空,踩着的泥土,呼吸的芳香,看着的河水。我把心中的暄嚣沉淀下来,留了一片宁静和真情去陪伴步履蹒姗的父亲。
    A.松软B.流淌C.静谧D.沁人
     答案
    1.C2.C3.D(寻求:寻找追求;寻找:找;根据语境应选择“寻求”。祈求:恳切地希望或请求;乞求:请求给予;根据语境应选择“祈求”。“但是”表示转折关系;“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反接上文;根据语境应选择“但是”)
    4.C5.C6.C.A.D.B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yinwenzi/160935.html

  • a的轻声怎么读_轻声该怎么读

    轻声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即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 一般地说,任何一种声调的字,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失去原来的声调,变读为轻声。如在“地方”“荸荠”“刀子”“去过”中的“方、荠、子、过”,单独念时都各有固定的声调,可是在这些词里却都读得既短又轻了,通常把这些读轻声的字叫轻声...

    发布于:2025-08-24

    详细阅读
  • 一个字的笔顺怎么写|一个字的笔顺怎么确定

    有一道填空题,要求判断“北”字的第四笔是______。 《小学生学习辅导》上说“北”字的第四笔是“折”! 语文课本上却说“北”的笔顺却是“撇”。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知道笔顺规则是怎样产生的了。 产生笔顺规则最根本的因素其实就是为了书写迅速,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合...

    发布于:2025-08-24

    详细阅读
  • [四声调的发音方法]4个声调的发音方法

    普通话共有4个声调。 阴平 高天方出 阳平 时门国白 上声 短米有北 去声 对稻必叶 阴平声——高平调,调形为[ 55]。发音时,声带绷到最紧,始终没有明显变化,保持高音(“最紧”是相对的,下同。) 发音例字:方fang编bian端duan亏kui...

    发布于:2025-08-24

    详细阅读
  • 神奇的文字|神奇的文字

    据说从前有个秀才,一日见枇杷成熟,便捎了一箩给朋友,并修书一封:“琵琶结果,请与人兄共尝。”朋友很快回了一首《枇杷诗》:“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萧管尽开花。” “琵琶”与“枇杷”本不相关,但由于读音相同闹出了“琵琶结果”的笑话,现实生活中,错别字的现象屡...

    发布于:2025-08-24

    详细阅读
  • [儿化的作用有哪些]“儿化”的作用

    “儿”连在别的音节后面作词尾时,就失去独立性,和前面的音节融合成一个音节,使前一个音节的韵母带上一个卷舌动作的韵尾,成为卷舌韵母即儿化韵。这种现象叫做“儿化”。同学们别小看“儿化”,它在意思的表达上是有一定作用的。  一、有些词儿化后表示喜爱的心情。如: 鲜花儿、女孩儿、好玩儿、山歌儿...

    发布于:2025-08-24

    详细阅读
  • [汉语拼音声母基础知识]声母基础知识

    声母定义: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 这也说明,还有辅音不在音节开头,而在后面,如n,ng。 声母表有21个声母,都是辅音: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 汉语普通话中有22个辅音,以上21个均可作声母,只有ng不能...

    发布于:2025-08-24

    详细阅读
  • 与朱元思书_与、中、爪、分、为等十个多音字读音分析汇总

    注:以下多音字按音序排列 (1)场 ① cháng场屋、场院、打场、一场暴雨、一场大战 ② chǎng登场、广场、剧场、市场、第二场戏 (2)处 ①chǔ处罚、处分、处理、设身处地、处心积虑 ②chù住处、处长、难处、心灵深处 (3)发...

    发布于:2025-08-24

    详细阅读
  • 进《说文解字》文翻译_《说文解字》及其在文献阅读中的应用

    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也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合乎科学精神又具有独创民族风格的字典。它大约成书于东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是作者花费了半生心血才写成的。 许慎是古文学派的经学大师,曾被誉为“五经无双许...

    发布于:2025-08-24

    详细阅读
  • 普通话声母总表图片|普通话声母总表

    声母是汉语音节开头的辅音。普通话有21个辅音声母,不同的声母是由不同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的。发音部位指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发音方法阻碍气流和解除阻碍的方式、气流的强弱及声带是否颤动等,按发音部位给声母分类可分为七类: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按发音方法...

    发布于:2025-08-24

    详细阅读
  • 三国演义中的生僻字及意思|三国演义中的生僻字(按首字音序排列)

    B 步骘:骘zhì,四声 C 蔡邕:邕yōng 一声 蔡琰: yǎn, 三声,文姬姐姐真是漂亮,成熟女人的味道。另崔琰。 陈珪:珪guī,一声 D 董旻、何旻,mín,二声, 旻,秋天也。 F 费祎:yī,一声,别wei了...

    发布于:2025-08-2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