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现代文阅读训练题]现代文阅读训练专题

语言运用 2025-08-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言运用】


    记叙文:把握记叙文要素,概括内容;理清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正确划分层次,认识线索的作用,辨识过渡、照应句、段,把握文章思路。从修辞手法、准确用词和句式变化等角度认识和体会记叙文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的特点。分析人物描写方法,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推敲和理解关键词、句在文中的深层意义和表达作用。分析不同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和表现手法(对比、象征等)在表达思想感情中的作用。联系生活,体会情感,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一)原谅
    尤今
    ①上海的一家餐馆里,负责为我们上菜的那位女侍,年轻得像是树上的一片嫩叶。捧上蒸鱼时,盘子倾斜,鱼汁泼洒在我搁在椅子上的皮包上!我本能地跳了起来。这皮包,是我心头的大爱。
    ②可是,我还没有发作,我的女儿便以旋风般的速度站了起来,快步走到女侍身旁,露出了温柔的笑脸,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不碍事,没关系。”女侍如受惊的小犬,手足无措地看者我的皮包,嗫嚅地说:“我,我去拿布来抹……”万万想不到,女儿居然说道:“没事,回家洗洗就干净了。你去做工吧,真的,没关系的,不必放在心上。”女儿的口气是那么的柔和,倒好似做错事的人是她。女侍原本绷得像石头一般的脸慢慢地放松了,她细声细气地说了声“对不起”,便低着头走开了。
    ③女儿平静地看者我,在餐馆明亮的灯火下,我请清楚楚地看到,她大大的眸子里,竟然镀着一层薄薄的泪光。
    ④当天晚上,回返旅馆之后,母女俩齐齐躺在床上,她这才亮出了葫芦里所买的药。
    ⑤负笈伦敦三年,为了训练她的独立性,我和日胜在大学的假期里,不让她回家,我们要她自行策划背包旅行,也希望她在英国试试打工的滋味儿。活泼外向的女儿,在家里十指不沾阳春水,然而,来到人生地不熟的英国,却选择当女侍来体验生活。
    ⑥第一天上工,便闯了祸。
    ⑦她被分配到厨房去清洗酒杯,那些透亮细致的高脚玻璃杯,一只只薄如蝉翼。女儿战战兢兢,好不容易将那一大堆的酒杯洗干净了,正松了一口气时,没有想到身子一歪,一个踉跄,杯子应声倒地,“哐啷、哐啷;哐啷、哐啷”连续不断的一串串清脆响声过后,酒杯全化成了地上闪闪烁烁的玻璃碎片。
    ⑧“妈妈,那一刻,我真有堕入地狱的感觉。”女儿的声音,还残存着些许惊悸:“可是,您知道领班有什么反应吗?她不慌不忙地走了过来,搂住了我,说:‘亲爱的,你没事吧?’接着,又转过头去吩咐其他员工:‘赶快把碎片打扫干净吧!’对我,她连一字半句责备的话都没有!”
    ⑨又有一次,女儿在倒酒时,不小心把鲜红的葡萄酒倒在顾客乳白色的衣裙上,原以为她会大发雷霆,没想到她反而来安慰她,说:“没关系,酒渍嘛,不难洗。”说着,站起来,轻轻拍拍她的肩膀,便静悄悄地走进了洗手间,不张扬、更不叫嚣,把眼前这只惊弓之鸟安抚成梁上的小燕子。
    ⑩女儿的声音,充满了感情:“妈妈,既然别人能原谅我的过失,您就把其他犯错的人当成是您的女儿,原谅她们吧!”此刻,在异乡异国的夜里,我眼眶全湿。
    1、女儿在英国留学打工经历的哪两件事让她能够原谅女侍?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说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具体含义。
    ①当天晚上,回返旅馆之后,母女俩齐齐躺在床上,她这才亮出了葫芦里所买的药。
    ②说着,站起来,轻轻拍拍她的肩膀,便静悄悄地走进了洗手间,不张扬、更不叫嚣,把眼前这只惊弓之鸟安抚成梁上的小燕子。
    3、当女侍把鱼汁泼洒在我搁于椅子上的皮包上,“我本能地跳了起来”,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在餐馆弄脏衣服,这本来是一件日常小事,作者却从中让我们领悟了人与人交往的真谛,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本文给了你怎样的启发?请简要谈一谈。
    (二)最后一美元
    ①这是一位著名流行音乐节目主持人的故事。
    ②20年前的那个雨雪霏霏、北风凛冽的季节,刚刚中学毕业的我,带着对音乐的狂热,只身来到那升维尔,希望成为流行音乐节目主持人。
    ③然而,我却四处碰壁。一个月下来,口袋里差不多已空空如也。幸亏一位在超级市场工作的朋友用那里准备扔掉的过期食品偷偷接济我,我才能勉强度日。最后,我只剩下一美元,却怎么也舍不得把它花掉,因为上面满是我喜爱的歌星的亲笔签名。
    ④一天早晨,我在停车场留意到一名男子坐在一辆破旧不堪的汽车里,一连两天,汽车都在原地。而那名男子每次看到我都温和地向我挥挥手。我心里纳闷,这么大的风雪,他呆在那里干吗?
    ⑤第三天早晨,当我走近那辆汽车时,那名男子把车窗玻璃摇下来。我停住脚步,和他攀谈起来。交谈中,我了解到,他是来这里应聘的,但因早到了三天,所以无法工作。口袋里又没有钱,只好呆在车里不吃不喝。
    ⑥他忸怩片刻,然后红着脸问我是否可以借他一美元买点吃的,日后再还我。然而我也是自身难保。我向他解释了我的困境,不忍看到他失望的表情而转身离去。
    ⑦刹那间,我想起口袋里的那一美元。犹豫了片刻,我终于下定了决心。我走到车前,把钱递给他。他的两眼顿时亮了起来。“有人在上面写满了字。”他说。他没有留意那全是歌星的签名。
    ⑧那一天,我尽量不去想这珍贵的一美元。然而时来运转,就在当天早晨,一家电台通知我去录节目,薪金500美元。从那一时刻,我一炮打响,成为正式节目主持人,再也不用为吃穿用发愁。
    ⑨我再也没有见到过那辆汽车和那名男子。有时候,我在想他到底是乞丐,还是上天派来的使者。但有一点是清楚的,这是我人生碰到的一次至关重要的考试——我通过了。
    1、第6段中加点的“困境”具体指什么?
    2、文章哪些内容表现“我”对这“最后一美元”的珍爱?这对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3、第7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4、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但有一点是清楚的,这是我人生碰到的一次至关重要的考试——我通过了。
    5、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哪些启发?请结合故事的结局谈谈你的看法。
    (三)陕北的山
    ①陕北真是一个神奇而美妙的地方。说它神奇而美妙,并不只是因为它的地下埋藏了多少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富集的矿产资源,也不只是因为它的地上盛产了多少瓜果枣梨、五谷杂粮等绿色食品,更不只是因为生于斯长于斯的那些纯朴善良的山民们和世世代代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而更多的则是因为它的山——神奇而美妙的陕北的山。
    ②我常常怀疑造物主将世界上所有的山都堆在了地球的这一隅,使陕北成了山的世界、山的海洋!抬头是山,低头也是山;吃的是山,住的还是山。山是生存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的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的寄托,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源泉。
    ③我生在陕北,长在陕北,曾经和陕北的山零距离地亲吻过。在这茫茫的大山深处,我扶过犁,拾过粪;吞过糠,咽过菜;淌过汗,流过泪。一切都是那么无助,那么渺茫。我对生我养我的陕北的山鄙视过,厌倦过,一度竟然埋怨起我的祖先为什么不把自己定居在广阔的平原上、浩瀚的大海边、秀丽的江南间,而偏偏要将家安在这贫瘠清苦偏远落后的千山万壑中,使得日后的子孙们在这里永远地受苦受难,千回百转走不出大山,享受不到山外精彩世界的生活!我甚至怨恨大山,诅咒大山,盼望有一天天崩地裂,将这茫茫大山夷为平地;或者乞求上苍有朝一日将这绵绵山峦搬到天的尽头,使这里的人们再也不要受苦受难了。
    ④但是现在想来,我那时是多么的无知,多么的任性,多么的忘本!如果当初没有汲取大山的营养,没有经过大山的磨砺,没有遵循大山的教诲,我不可能体格健壮、意志顽强,更不可能走出大山。
    ⑤当你登上高高的山巅,举目四望,视野所及,苍苍茫茫,一望无际。那数不清的梁峁,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像条条巨蟒,像只只雄狮,像头头大象,像个个巨人……盘踞在这广袤的黄土高原上,正蓄势待发。那层峦叠嶂的山脉,仿佛是大海的波涛,一浪接着一浪,汹涌不退,大有排山倒海之势。总之,任凭你怎么想象,想像什么就是什么。
    ⑥陕北的山胸襟开阔,无私无畏,可以容纳世界的一切,包容人间万象。如果你走错了路,做错了事,它并不记恨你,抛弃你,依然像慈祥的母亲一样,紧紧地把你揽在怀里,教育你、鼓励你、引领你重新振作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夜晚,睡在大山里就像睡在慈母的怀抱一样,是那样的温馨,那样的甜蜜。
    ⑦如果你坐在高高的山巅,细细地观察,认真地品味,这广袤的高原就像一泓清澈的湖水,一尘不染。没有喧闹,没有嘈杂,一片寂静,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鸟叫、机器声,升腾起几缕袅袅炊烟使空旷寂静的大山显得更加静寂。如果你疲倦了,烦恼了,不妨走进大山,走上这高高的山梁,在那儿坐一坐,歇一歇,躺一躺,吸一吸清新的空气,接受一下山风的抚摸,你的精神会顿时为之一振,心灵得到了净化,一切的疲倦和烦恼早已抛到九霄云外,蓦然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⑧我忽然明白了,陕北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为什么走出了像李自成、刘志丹、谢子长这样的无数英雄豪杰和革命志士;为什么产生了那么多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和百唱不厌的像《走西口》、《东方红》等信天游歌曲;为什么毛泽东主席将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解放战争的总后方选在了陕北,而且在这里一住就是13年;为什么陕北人民是那样的豪放,那样的纯朴,那样的勤劳,那样的坚强!
    1、第1段画线部分强调的重点是什么?
    2、结合具体语境,回答下面的问题。
    睡在大山里,为什么“像睡在慈母的怀抱一样”,让人感到“温馨”“甜蜜”?
    走进大山心灵为什么会得到“净化”?
    2、比较阅读第5段和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安塞腰鼓》
    陕北的山与“安塞腰鼓”给人哪些相似的感受?
    4、文章第3段写对山的鄙视、厌倦和怨恨,有什么作用?
    6、结尾的四句“为什么……”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感悟?联系全文加以概括。
 
    附答案:(一)
    1、第一件事:女儿在厨房里清洗酒杯时,打碎了酒杯,领班不但没有责备她,还安慰她。第二件事:女儿在倒酒时,把葡萄酒倒在顾客衣裙上,顾客不但没有大发雷霆,反而来安慰她。2、①指女儿阻拦母亲发火,并原谅女侍的缘由。②指受到惊吓的女儿把葡萄酒倒在顾客衣裙上(惊恐失色的神情。3、与下文写女儿平静而温和地对待女侍形成对比,突出了女儿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别人的过失的可贵。4、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从生活小事出发,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也告诉读者:美好的品质要从生活小事培养。5、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别人的过失,这样人与人相处就会更融洽、更和谐。
    二)1、四处找工作,一直碰壁;口袋里只有自己最珍爱的一美元了;靠朋友用过期食品接济,才勉强度日。2、“我”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也舍不得把这一美元花掉;“我”犹豫再三才把这一美元借给别人;借给别人后,“我”尽量不去想这珍贵的一美元。文中描写了“我”对最后一美元的珍爱,突出了这一美元对“我”的重要,也写出了我做这个决定的艰难,表现了“我”的善良和乐于助人。3、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细致地刻画了“我”把这一美元借给别人时矛盾的心理,表现了“我”对这一美元的珍爱。4、对人品和良心的考验。5、乐于帮助别人的人,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三)1、神奇而美妙的陕北的山。2、因为陕北的山胸襟开阔,无私无畏,包容一切。因为陕北的山纯净、寂静,能够涤荡人的心胸,使人忘却烦恼和忧愁,心灵变得纯洁。3、陕北的山和“安塞腰鼓”均给人以雄壮、强劲、豪迈之感。4这是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为了更加强烈的表达对陕北的山的赞美之情。5陕北的这一切都是陕北的山的养育和熏陶的结果。或:陕北的山是他们物质和精神的寄托(生命的源泉)。
    说明文(二)竹子的世界,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那一竿竿翠竹,昂然挺立,像钻天的绿色宝剑。那一层层枝叶,遮天蔽日,交织成天然的蓬盖。这里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毛竹了。它竿形粗大,材质坚韧,在我国分布最广,用途也最大。在国民经济和日常生活中,毛竹的制品到处可以见到。竹子是个大家族,在这个大家族里,除了毛竹以及刚竹、慈竹、箬竹、淡竹以外,还有不少奇异的竹种:有棱有角的①是世界闻名的珍贵品种,它那独特的外形和鲜美的笋肉,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许;坚硬的②,是大自然赋予人们的天然伞柄和手杖;造型生动的③,出笋犹如母鸡带小鸡似的,蔓延遍地;另有那竹梢下垂成球状的④;竹节自下而上成螺旋形的⑤,体态矮小像灌木似的⑥等。形形色色的竹子年复一年地生息着,繁衍着。据记载,目前世界上竹的品种已有1200多种。其中生长在我国的有200多种。
    15、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到文中的横线上:①②③④⑤⑥
    A、实心竹B、乌小竹C、方竹D、一节竹E、吊丝球竹F、哺鸡竹(3分)
    16、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3分)
    17、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2分)
    18、文中划曲线语句是描述性的语言,其作用是。(2分)
    19、这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2分)
    A、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B、打比方分类别列数字
    C、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D、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
    15、CAFEDB
    16、竹子的种类17、从一般到特殊(或逻辑顺序)18、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竹子竿直而高,叶密、丛生的特点。19、A
    议论文(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共13分)
    ①明朝末年,史学家谈迁经过二十多年呕心沥血的写作,终于完成明朝编年史——《国榷》。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巨著,谈迁心里的喜悦可想而知。然而,他没有高兴多久,就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夜里,小偷进他家偷东西,见到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
    ②二十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样的事情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对年过六旬、两鬓已开始花白的谈迁来说,更是一个无情的重创。可是谈迁很快从痛苦中崛起,下定决心从头再次撰写这部史书。谈迁又奋斗了十年,又一部《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一百零四卷,五百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翔实精彩。谈迁也因此留名青史、永垂不朽。
    ③英国史学家卡莱尔也遭遇了类似谈迁的厄运。
    ④卡莱尔经过多年的艰辛耕耘,终于完成了《法国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他将这部巨著的底稿托付给了自己最信赖的朋友米尔,请米尔提出宝贵的意见,以求文稿的进一步完善。隔了几天,米尔脸色苍白、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万般无奈地向卡莱尔说出一个悲惨的消息:《法国大革命史》的底稿,除了几张散页外,已经全被他家的女佣当作废纸,丢进火炉里烧为灰烬了。
    ⑤卡莱尔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异常沮丧。当初他每写完一章,便随手把原来的笔记、草稿撕得粉碎。他呕心沥血撰写的这部《法国大革命史》,竟没有留下任何可以挽回的记录。
    ⑥但是卡莱尔还是重新振作起来。他平静地说:“这一切就像我把笔记簿拿给老师批改时,老师对我说:‘不行!孩子,你一定要写得更好些!’”他又买了一大沓稿纸,从头又开始了一次呕心沥血的写作。我们现在读到的《法国大革命史》,便是卡莱尔第二次写作的结果。
    ⑦不错,当无事时,应像有事时那样谨慎;,。因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实在是难以完全避免崎岖和坎坷。
    ⑧只要出现了一个结局,不管这结局是胜还是败,是幸运还是厄运,客观上都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⑨只要厄运打不垮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15、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观点是什么?(3分)
    16、作者用两个事例阐述自己的观点。请各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事例。(2分)
    ①
    ②
    17、依据语境,把第⑦段横线处应填写的句子补充出来并写在下面。(3分)
    18、谈谈你对第⑧这句话的理解。(3分)
    19、请你再为本文补充一个能证明本文观点的事例。(2分)
    15、厄运面前,要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这样,成功仍然会属于你。(意思对即可)
    16、谈迁在《国榷》原稿被偷的情况下,没有倒下,重新写出了《国榷》;卡莱尔在《法国大革命史》底稿被烧后,很快振作起来,重新写出此书。(意思对即可)
    17、此为开放性试题,答案符合题意即可。示例:当有事时,应像无事时那样镇静。
    18、任何一件事情,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只是人生长河中的一滴,后面的事仍要从头再来。(意思对即可)
    19、此为开放性试题,答案符合题意且语言通顺、简练即可。示例:爱迪生在发明电灯过程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失败,但他从未气馁,终于发明了电灯。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yanyunyong/160636.html

  • 【父亲的花生记叙文答案】记叙文阅读:一包花生陈亦权

    ①海啸袭击了这座贫穷的海滨小镇,无数大树和房子被摧毁,包括小镇上唯一的学校——艾莱特小学。艾莱特是这所小学的校名,同时也是个人名,他是城里的一位富翁。 ②以前,小镇没有自己的学校,孩子们都要走到五里路以外的另一座小镇上去读书。后来,镇长想在自己的镇上建一所学校,就四处奔走,最后在艾莱特...

    发布于:2025-08-19

    详细阅读
  • 【什么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怎么写】关于话题作文(六)——话题作文写作的技巧

    一、话题作文写作的三大技巧 1、要准确把握话题的主旨 话题作文,简单地说,就是给考生的作文划定了一个范围,让考生在话题的范围内自由驰骋。话题的范围有大有小,范围越大,给考生的思维空间就越宽,立意的角度就越多;反之,对考生的限制就越大。比如1999年的作文话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发布于:2025-08-19

    详细阅读
  •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记叙文]记叙文阅读集锦之三十一闲读梧桐余秋雨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它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橡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

    发布于:2025-08-19

    详细阅读
  • 仿写句子题型|常见的仿写题型

    主要有以下三种: 1、续写式 如:仿照句子,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洒落在久旱土地上的一场甘霖,。 参考答案: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孤苦无依的人即刻获得心灵的慰...

    发布于:2025-08-19

    详细阅读
  • [烧炭工和绅士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小说阅读——烧炭工和绅士

    亚米契斯 (1)诺比斯的父亲是当地有钱的绅士,因此诺比斯便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他父亲身材魁梧,蓄着浓密的黑胡子,表情十分严肃,几乎每天送儿子上学,接儿子放学。昨天上午,诺比斯跟班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烧炭工的儿子倍梯吵架。诺比斯自知理亏,无法辩解,就冲着倍梯气急败坏地说:“你父亲是个乞丐...

    发布于:2025-08-19

    详细阅读
  • [记叙文阅读三原则]记叙文阅读集锦之三十五一双脚上的修养

    ①市图书馆离我家很近,每逢双休日,我都会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去翻阅一些报纸和杂志。每次来这里,总看到座无虚席的场面,有时,大家还会围绕一些文学现象进行一些交流。在这紧张而喧嚣的都市里,能保持一份阅读的闲情,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在我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修养。 ②北方冬天的...

    发布于:2025-08-19

    详细阅读
  • [常见仿写句子]常见仿写

    常见仿写有以下几种类型。为了迅速做好仿写句子题,我们要仔细研究这种考试形式的特点,明确仿写句子的类型,探索仿写句子的技巧。 一、局部仿写题 局部仿写题,命题者给予一定的语境,留下一两句话让考生仿写。做这一类型的题目,一定要先找出所要仿写的句子,然后根据前后的语境,仔细揣摩它的句式...

    发布于:2025-08-19

    详细阅读
  • 【善败者不亡议论文阅读答案】议论文阅读:善败者不亡

    ①诸葛亮说“善败者不亡。”善败者——正确对待失败的人,善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的人是最有希望获得成功的人。 ②人生一世,不可能时时顺心、事事如意,总免不了遇到一些挫折、失败。古今中外,有许多的名人志士,可以说他们的成功都浸透着失败的血和泪。诸葛亮虽然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运筹帷幄,用兵如神,...

    发布于:2025-08-19

    详细阅读
  • 七下记叙文阅读20篇|记叙文阅读集锦之七完美的眼睛

    李东晓 我在一所学校教美术。一个叫山子的同学悟性高,进步很快。 一天,我布置了一道作业——给父母画幅肖像素描。放学后,山子磨磨蹭蹭走在后面,吞吞吐吐问我:“老师,作业我可不可以不做?”我笑着摇摇头:“那怎么可以?你是班上画得最好的,我还等着明天拿你的作业当范本呢。” 第二天...

    发布于:2025-08-19

    详细阅读
  • 记叙文阅读和说明文阅读|记叙文阅读集锦之四阅读《怜悯和善行的距离》

    张揆辅 ①瑟瑟的空气中,我跺着脚,焦急地等在长长的队尾,诅咒着这该死的冷天,抱怨着中药房处理事务的缓慢,照这样下去,再有一个小时我也抓不到药。 ②当我在长凳坐下时,注意到旁边的老头——枯瘦的他裹着厚厚的棉衣,头上戴了个滑稽的婴儿绒帽,脸色苍青,在凳上蜷成一小团,马上要进入打盹的状...

    发布于:2025-08-1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