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新意的作文】作文翻创新意的方法指导
【jiaoan.jxxyjl.com--语言运用】
[方法指津]
从创新涉及的对象来看,主要是指选材、立意、构思、语言四大方面。创新的目的就是要使我们的作文具有个性。为了表现这种个性,可能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一、砸破选材的框子,寻觅选材的个性
选材要创新,一是要认识生活的“多元”。生活是广阔的、多元的,有了三教九流,生活才丰富多彩;有了形形色色,生活才异彩纷呈。二是要寻觅生活的个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那么我们笔下的人、事、景、情也就不会雷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卢橘杨梅次第新”的南国风情,“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两岸猿声啼不住”的三峡奇观……无不显出独特的个性魅力。三是书写平凡的生活。青松的四季长青是平凡的,有人却能感受它的傲骨;小草的漫山遍野是平凡的,有人却能欣赏它的顽强;蚂蚁的成群结队是平凡的,有人却能注意它的合力……认识了平凡生活的真正价值,我们才能写出不平凡的文章。
二、松开立意的钳子,张扬立意的个性
立意要翻新,要表现出个性,一是少来一点“意义”。“有意义”是很多同学的一贯追求。究竟什么是有意义?生活中的有些事,这样看也许毫无意义,那样看也许极有意义,有时横看成岭侧成峰,怎么看都有意义。其实,作文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怎么写。二是少拖一条“尾巴”。很多同学为了使立意深刻,总爱在结尾处拖出一条尾巴,牵出一点哲理。跳绳就跳绳,结尾偏要加一句“成功就在最后的坚持之中”;放风筝就放风筝,后来偏要加一段“我的理想就像风筝,在蓝天上飞翔”,似乎只有这样,立意才不同凡响。这样做往往弄巧成拙,使文学的立意落入窠臼,丢失了自己的个性。
三、拓宽构思的路子,探求构思的个性
构思是对文章内容和表达方式的总体设计,它是作文过程中一种创造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而学生作文构思的陈旧呆板,一是构思的平面化。这种平面化的最大表现是简单地复制生活,把生活中发生的一切照搬进文章。二是构思的简单化。主要表现为解决矛盾的方式简单,往往三言两语就大功告成。三是构思的公式化。诸如导入回忆——展开回忆——结束回忆;总述——分述——总结等等,而要使构思出新,我们可以抓住一篇文章进行多角度的文思训练,尽可能多地寻求创新思路。下面用一篇以“初三”为话题的作文,探求几种全新的构思——
①一词经纬思路
全文以一个“忙”字立骨,通过“早晨,慌慌忙忙”、“中午,匆匆忙忙”、“晚上,急急忙忙”三组画面写出初三生活的忙忙碌碌。
②剪辑式思路
全文分四大块。第一块:摘自琴的谈话;第二块:摘自芳的牢骚;第三块:摘自雪的作文;第四块:摘自泓的日记。四大板块经过剪辑,巧妙地拼合在一起。
③剧本式思路
全文将镜头对准一天午休,用剧本式构思法,通过六科老师“切割”学生午休时间的故事来表达主题。
④辐射式思路全文以若干“初三就是……”的句式展开,一小段锁定一个“点”,铺展出初三生活的喜怒哀乐。
⑤顺口溜思路
全文用顺口溜的形式写成,通过三四组画面表现初三生活的苦辣酸甜。
⑥作息表思路
全文就是一张自己设置的“初三作息时间表”,将一张作息表作为透视初三生活的一个窗口。
⑦仿拟式思路
全文仿拟出若干首诗词,从各个方位来表现初三学生的刻苦努力与不懈追求。
⑧连续剧思路
全文用电视连续剧的形式聚焦于初三的某一天,在一集接一集的故事中,展现初三生活的紧张、忙碌、苦恼,表达学生对应试教育的反感。
请看,构思的路子一拓宽,我们就能文思如涌,佳构迭出。
四、打开语言的匣子,发展语言的个性
语言创新是学生作文的一大难题,怎样打开我们的语言匣子,使作文语言具有个性呢?
一是求“新”。这主要是针对那些大众化、公式化的语言而言的。求“新”就是要“惟陈言之务去”,写出语言的变化多姿。如:“阳光温柔地翻晒着花草树木,也翻晒着老人们脸上的皱纹。”这一句主要是用词的求新,若将“翻晒”变成“照耀”,这个句子就很一般了。二是求“朴”。我们很多同学有一种错误观念,认为只有语言华美才是好文章,于是拼命“涂脂抹粉”,结果是华而不实。其实,只要能使“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语言就会别具情韵。请看——
①妈妈要走。爸爸要不走。接着是妈妈说走就走,爸爸说不走就不走。只是苦了我,不知是跟着妈妈走还是守着爸爸不走。(走亲戚意见不统一,爸妈闹矛盾)
②一个秀气,一个洋气,一个土气。秀气的满是灵气,洋气的全是娇气,土气的流露出几分傻气。(三个女同学的肖像)
这两段文字无华丽的词藻,于朴质中可见语言的功力。
三是求“意”。古人说“炼句不如炼意”。炼“意”应该语言表达的最高境界,它往往能集纳和涵盖多种审美意蕴。请看下面的例子——
虽然没有白鹤,成群的乌鸦却聚散无常,皆一起在夕阳里,翅膀驮了霞光齐飞。(若把最后一句改为“在夕阳里飞翔”,句子的意韵就差多了)
综上所述,无论是选材、立意,还是构思、语言,都应该努力创新。只有创新,我们才能写出一篇篇佳作。
【美文示例】初三的“光盘”
王俊
A面
初三就是上学路上匆匆忙忙回家途中慌慌张张。
初三就是男老师上课洋洋洒洒女老师下课拖拖拉拉。
初三就是早自习时迷迷糊糊晚自习时朦朦胧胧。
初三就是无数资料纷纷扬扬无边题海浩浩荡荡。
初三就是七科老师晕晕乎乎莘莘学子浑浑噩噩。
初三就是奔入食堂跌跌撞撞跑进寝室哼哼唱唱。
初三就是考试之前咿咿呀呀考试之后呜呜咽咽。初三就是老师的教诲拉拉杂杂父母的叮咛唠唠叨叨。
初三就是家长会前平平安安家长会后风风雨雨。
初三就是金榜题名风风光光名落孙山凄凄惶惶。
B面
初三就是一匹纵横驰骋追逐落日的不羁野马。
初三就是一朵邂逅在青春街口的绚丽彩云。
初三就是一抹蓬蓬勃勃流泻生机张扬希望的新绿。
初三就是一片让三月霏雨洗得湿漉漉的花瓣。
初三就是一只让五月阳光凝住了翅膀的快乐青鸟。
初三就是一阵被九月秋色点亮双眸的季风。
初三就是一束被腊月雪花擦红的俏丽的寒梅。
初三就是一点花雨一般的五彩缤纷的通灵音符。
初三就是一首清纯浪漫的抒情的散文诗章。
初三就是一篇含蓄隽永的玫瑰色的美丽童话。
[点评]此文是一篇创新意识极浓的佳作。一是选“点”创新,全文用散点辐射的方式,从两个“面”中拉出若干的“点”,展现了初三生活的方方面面。二是构思创新,作者将初三学生的生活巧妙地浓缩在一张“光盘”之中,读“A面”的内容,我们能感受初三生活的紧张与无奈;而读“B面”的内容,我们既能感受初三生活的浪漫清纯,亦能感受初三学子的青春活力。三是语言创新。“A面”的每一句中都运用了两组叠词,语言不乏哀怨,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初三生活的酸辣苦涩,如同交响曲,嘈嘈切切。“B面”的每一个句子充满了青春张力,语势舒缓,展现初三学子的蓬勃朝气,如同一支小夜曲,温馨而迷人。
【新题导练】
文题一:良好的开端
每一个人,在学习上,在生活中总会有一个开端,有些开端往往是良好的,甚至是刻骨铭心的。请用上面的文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点拨]本文可以写记叙文或议论文。以记叙文的选材创新为例,可以摒弃那些成绩滑坡了振作起来,以此为“开端”的陈旧故事,应尽量撷取那些新鲜的生活画面来表达主题。比如:班级争夺“流动红旗”的开端,寝室争创“最清洁”的开端,家庭争做“双文明户”的开端等等。以议论文的开头为例,不一定都要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比如:可以通过铺展一组良好开端的画面引出论点,可以通过一则小故事引出论点,可以列举出几句名言引出论点等等。
文题二:请看我的小发明
作为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初中学生,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小发明”。请用上面的文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点拨]此文题最好写记叙文或说明文。现以说明文为例说几种创新思路。①互相比试式。很多同学争着比试自己的“小发明”,这样全文便可写成众多的“请看我的小发明”。
②自我介绍式。全文请某一种“小发明”进行自我表白,也可以请几种“小发明”作自我介绍。③网上点击式。以网上聊天的形式介绍“我”的“小发明”。还可以用书信式,公文式等进行构思。
文题三:美,在
你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在迷人的清晨,在宁静的黄昏,在温暖的校园里,在和睦的家庭中……到处都可以寻到美的足迹。请将上面的文题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
[点拨]此文题可写记叙文、散文,也可以写议论文。若写议论文,特别要注意填好题目。从立意的创新来看,不可千篇一律地写什么“奉献精神”、“助人为乐”、“送温暖”之类的主题,你可以表现邻里和睦的主题,可以表现家庭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可以表现科技下乡的主题,可以表现民风民俗的主题,可以表现爱美争美的主题……生活是一片广阔的海洋,只要能表现生活中的美点亮点,文章的立意都会是健康的、积极的。
文题四:在学生中吃零食的同学不可谓不多,请你以“吃零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点拨]此文宜于写记叙文和议论文。若写记叙文,从选材来看,是可以选出很多新点子的。“吃零食”的喜、怒、哀、乐中,一定包含着许多新鲜有趣的故事,越是有生活气息的故事越有感染力;从立意来看,立意的创新并不是要表现伟大和崇高,很多表现生活情趣的文章也会新人耳目。若写议论文,你可以从几个方面发表观点。对吃零食,你可以持否定态度,可以持肯定态度,也可以分析其利弊,只要言之成理就是好文章。
文题五: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有一次,在德黑兰举行国际摔跤邀请赛,伊朗运动员获胜。狂热的观众把白花花的硬币向运动员扔去。不少外国运动员连忙弯腰拾钱,有的干脆脱下球衣装钱。在场的中国运动员却端坐不动。几个外国人爬到他们脚下,一边拾钱,一边抬头困惑地看着中国运动员。伊朗电视台记者立即将镜头对准这一场景,全伊朗的电视观众都看到了这动人的幕。
[点拨]本文可写记叙文和议论文。写记叙文要在细节的扩充上创出新意,比如:开篇体育场气氛的渲染,伊朗运动员获胜后观众的躁动,外国运动员抢拾硬币的举止,中国运动员的鄙夷不屑,外国运动员拾钱交给中国运动员的挑衅等等,写出了新的细节,文章才生动形象。写议论文可以“祖国的尊严高于一切”作为论题,文中的语言应该充满深情,充满激情,若尽是陈词滥调,就难有说服力了。
文题六: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想象,写一篇文章。
晚上,一家人又为看电视发生了矛盾。爸爸要看运动会,奶奶要看《还珠格格》,妈妈要看《牵手》,我要看《笑傲江湖》。于是,家里出现了这样一幕……
[点拨]这是根据提供的材料写想象作文,它展示的是学生的创造思维。下面提供一种创新的构思。晚上,爸妈走亲戚未回,奶奶在隔壁聊天,“我”可独享《笑傲江湖》了。哪知奶奶回来要看小燕子,“我”怎么也不同意。正闹着,爸妈推门而入,爸一进门就嚷着看足球赛,妈一坐下就喊着夏小雪,频道争来抢去,屏幕闪来晃去,谁都在看,谁也没看清什么。“我”不满了,决定耍蛮锁定令狐冲,突然,停电了!于是,一家人都在等电来,耐心或不耐心地等,可电就是不来。
这种构思,新颖别致,充满了喜剧色彩。
-
【父亲的花生记叙文答案】记叙文阅读:一包花生陈亦权详细阅读
①海啸袭击了这座贫穷的海滨小镇,无数大树和房子被摧毁,包括小镇上唯一的学校——艾莱特小学。艾莱特是这所小学的校名,同时也是个人名,他是城里的一位富翁。 ②以前,小镇没有自己的学校,孩子们都要走到五里路以外的另一座小镇上去读书。后来,镇长想在自己的镇上建一所学校,就四处奔走,最后在艾莱特...
-
【什么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怎么写】关于话题作文(六)——话题作文写作的技巧详细阅读
一、话题作文写作的三大技巧 1、要准确把握话题的主旨 话题作文,简单地说,就是给考生的作文划定了一个范围,让考生在话题的范围内自由驰骋。话题的范围有大有小,范围越大,给考生的思维空间就越宽,立意的角度就越多;反之,对考生的限制就越大。比如1999年的作文话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记叙文]记叙文阅读集锦之三十一闲读梧桐余秋雨详细阅读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它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橡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
-
仿写句子题型|常见的仿写题型详细阅读
主要有以下三种: 1、续写式 如:仿照句子,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洒落在久旱土地上的一场甘霖,。 参考答案: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孤苦无依的人即刻获得心灵的慰...
-
[烧炭工和绅士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小说阅读——烧炭工和绅士详细阅读
亚米契斯 (1)诺比斯的父亲是当地有钱的绅士,因此诺比斯便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他父亲身材魁梧,蓄着浓密的黑胡子,表情十分严肃,几乎每天送儿子上学,接儿子放学。昨天上午,诺比斯跟班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烧炭工的儿子倍梯吵架。诺比斯自知理亏,无法辩解,就冲着倍梯气急败坏地说:“你父亲是个乞丐...
-
[记叙文阅读三原则]记叙文阅读集锦之三十五一双脚上的修养详细阅读
①市图书馆离我家很近,每逢双休日,我都会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去翻阅一些报纸和杂志。每次来这里,总看到座无虚席的场面,有时,大家还会围绕一些文学现象进行一些交流。在这紧张而喧嚣的都市里,能保持一份阅读的闲情,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在我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修养。 ②北方冬天的...
-
[常见仿写句子]常见仿写详细阅读
常见仿写有以下几种类型。为了迅速做好仿写句子题,我们要仔细研究这种考试形式的特点,明确仿写句子的类型,探索仿写句子的技巧。 一、局部仿写题 局部仿写题,命题者给予一定的语境,留下一两句话让考生仿写。做这一类型的题目,一定要先找出所要仿写的句子,然后根据前后的语境,仔细揣摩它的句式...
-
【善败者不亡议论文阅读答案】议论文阅读:善败者不亡详细阅读
①诸葛亮说“善败者不亡。”善败者——正确对待失败的人,善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的人是最有希望获得成功的人。 ②人生一世,不可能时时顺心、事事如意,总免不了遇到一些挫折、失败。古今中外,有许多的名人志士,可以说他们的成功都浸透着失败的血和泪。诸葛亮虽然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运筹帷幄,用兵如神,...
-
七下记叙文阅读20篇|记叙文阅读集锦之七完美的眼睛详细阅读
李东晓 我在一所学校教美术。一个叫山子的同学悟性高,进步很快。 一天,我布置了一道作业——给父母画幅肖像素描。放学后,山子磨磨蹭蹭走在后面,吞吞吐吐问我:“老师,作业我可不可以不做?”我笑着摇摇头:“那怎么可以?你是班上画得最好的,我还等着明天拿你的作业当范本呢。” 第二天...
-
记叙文阅读和说明文阅读|记叙文阅读集锦之四阅读《怜悯和善行的距离》详细阅读
张揆辅 ①瑟瑟的空气中,我跺着脚,焦急地等在长长的队尾,诅咒着这该死的冷天,抱怨着中药房处理事务的缓慢,照这样下去,再有一个小时我也抓不到药。 ②当我在长凳坐下时,注意到旁边的老头——枯瘦的他裹着厚厚的棉衣,头上戴了个滑稽的婴儿绒帽,脸色苍青,在凳上蜷成一小团,马上要进入打盹的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