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计时器的说明文】介绍中国古代计时器说明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jiaoan.jxxyjl.com--阅读辅导】
时间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对时间的测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中国古代,人们也以独特的方式把握时间,如立杆测影、下漏定昏明、凭仪辩时刻等,从而为国计民生服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介绍中国古代计时器 》阅读原文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介绍中国古代计时器 》说明文阅读原文
①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时仪器是利用太阳的射影长短和方向来判断时间的,比如圭(guī)表、日晷(guǐ)两种仪器,可以用来测量日中时间、定四季和辨方位。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根据太阳影子的方向和长度,就能读出时间。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周髀算经》卷上:“故冬至日晷丈三尺五寸,夏至日晷尺六寸。冬至日晷长,夏至日晷短。”俗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就源自日晷测量光影原理。这两种仪器统称为太阳钟。圭表是测定正午的日影长度以定节令,定回归年或阳历年。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所测定的回归年数值的准确度都居世界第一。圭表不仅可以用来制定节令,而且还可以用来在历书中排出未来的阳历年以及二十四个节令的日期,作为指导汉族劳动人民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
②圭表等太阳钟在阴天或夜间就失去效用。为此人们又发明了漏壶和沙漏、油灯钟和蜡烛钟等计时仪器。我国先民在使用陶器时,发现盛水的陶器常因破损而漏水,这使古人逐渐认识到水的流失与时间的流逝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久而久之,我们的祖先想到了用水滴漏计时的方法。他们发明了一种滴水计时的计时器名叫“漏刻”也有称“刻漏”。漏刻计时的工作原理是将漏壶注水让其滴漏,根据滴水量的多少来计量时间。漏刻由漏壶和刻箭组成。漏壶有二种:一种是壶的底部开一个小孔让水滴漏,观测壶内的水量减少量来计算时间。这种漏壶叫泄水型漏壶;另一种叫受水型漏壶,观测受水壶内的水的增加量来计算时间。中国历史上用得最多,流传最广的是漏刻计时。汉代滴漏报时已有制度。夜漏尽,指天明,要鸣鼓报时;昼漏尽,指夜临,要鸣钟报时。这种依刻漏而鸣鼓鸣钟的方式,自汉代以后历代循行。现代的人常说的一刻钟,就起源于漏刻计时。先秦时期军队中为便携,常用的漏刻就是“一刻之漏”,即每漏完一壶水的时间为一刻(一古刻合今14分24秒。现代的一刻等于15分钟)。
③漏壶的发明时代尚无定论。传说滴漏在黄帝时即已出现。《周礼•夏官》记载“凡军事县(悬)壶以序聚柝”﹐“皆以水火守之”。“水守”是在壶旁备水﹐需要时往壶里添加﹔“火守”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夜间用火照明以观察箭上的刻度﹐在冬天又要以火温水﹐防止冻结﹐由这条记载可知﹐在周朝已经有了漏壶。《史记》上曾记载司马穰苴(rángjū春秋末期齐国人)在军中“立表下漏”以待庄贾(齐景公的大臣),日中而贾违令不至﹐被司马穰苴处以死刑。说明春秋时期漏刻的应用已经较普及,并且能够作为处罚违犯军令者的依据。那位庄贾可能是有史可考的第一位因不守时而被处死的罪人了。
④还有一种叫“称漏”。是以漏水的重量来计量时间。据传是北魏时期的道士李兰发明的。它的构造是一杆吊着的秤﹐受水壶挂在秤钩上,按李兰的计算,流水一升,增重一斤,经时一刻。以称得水的重量计量时间。这种“称漏”在唐、宋时期比较流行。
⑤沙漏的最早记载见于元代﹐造沙漏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水因气温变化而影响计时精度。其原理是通过流沙推动齿轮组﹐使指针在时刻盘上指示时刻。明初詹希元创制五轮沙漏﹐后来周述学改进为六轮沙漏。但是流沙容易阻塞﹐使用并不普遍。
⑥中国古代用皇帝的年号纪年,用漏壶计时,漏壶的原理是利用滴水的原理是利用滴水多少来计算时间,因此后人称作水钟。相应的沙漏也叫沙钟。有了漏刻,人类的计时开始摆脱依赖天象。开创了人类制造计时器的新纪元。
《介绍中国古代计时器 》说明文阅读题
11.“漏刻”的名称源自漏壶内的刻箭杆,上面刻有间距等长的刻度,根据水流入或流出量的多少来计时。一种是“沉箭漏刻”;另一种是“浮箭漏刻”。依据第②段文中信息,请说明这两种漏刻分别对应什么漏壶?(2分)
12.中国有成语“奉为圭臬(niè)”,此处“奉”的意思是尊崇信奉;臬,指古代测日影的标杆。圭臬的本义指圭表。生活中常说有人把某些言论或事奉为圭臬,根据第①段的信息,请说明“奉为圭臬”的含义及这个成语形成的依据。(每小题2分,共4分)
①含义:
②依据:
13.阅读理解宋朝王安石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①诗第一句中的“漏声残”具体是什么意思?(1分)
②结合文本判断这首诗表现出的时间应是一天中的什么时段?(1分)
14.第④段中的“称漏”,以称得水的重量计量时间。根据文中李兰的计算原理,试写出称漏的更便捷计时方法。(2分)
《介绍中国古代计时器 》说明文参考答案
11.(2分)沉箭漏刻——泄水型漏壶 浮箭漏刻——受水型漏壶
12.(每小题2分,共4分)
①含义: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
②依据:中国用圭表所测定的回归年数值的准确度很高。圭表可以排出未来的阳历年以及二十四个节令的日期,作为劳动人民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这些说明圭表的测量数据非常值得信服,可以当作做事情的依据或准则。
13.①“漏声残”:滴漏里的水快要滴尽了。(1分) ②后半夜或拂晓(1分)
14.(2分)也可以把秤杆上的重量刻度改成时刻刻度﹐从而直接读出时刻数。
-
【丰子恺清明阅读理解及答案】丰子恺的文章的阅读理解答案详细阅读
有人评价丰子恺作者的文章有情趣,语约意丰,朴素,你读过丰子恺的文章吗?下面由小编为你带来关于丰子恺的文章的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丰子恺的文章的阅读材料 ①丰子恺的文章,最容易让我想起二三十年代的一些文人的生活。天真与经验,宽容和愤怒,亦庄亦谐,流连光景。 ②《缘缘堂随笔》,二十一篇文章,...
-
[三代现代文阅读答案]三代现代文阅读原文和答案详细阅读
三代人的相处模式你知道是什么样子的吗?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三代》现代文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三代》现代文阅读原文 能买这么好的房子要运气,还要财力。 对于女儿的眼光,当老总的父亲露出了赞许的微笑。“值,这样的地段这样的别墅,三百万元买来放着都会赚钱。”...
-
两碗牛肉面阅读题答案中的薄如蝉翼 是什么意思|两碗牛肉面阅读题答案详细阅读
很多时候,父母的爱都是那样的悄无声息。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两碗牛肉面》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 《两碗牛肉面》阅读原文: (1)上大学的那几年,我每逢双休日就在姨妈的小店里打工。这并非为了生计,只是磨炼自己,体验一下生活。 (2)记忆中,那是一个春寒料峭的黄昏,店里来了一对特别...
-
巫峡赏雾阅读题答案六年级|巫峡赏雾阅读题答案详细阅读
《巫峡赏雾》这篇文章会带你去看一个不一样的巫峡美景。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巫峡赏雾》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 《巫峡赏雾》阅读原文一 巫山多雾。因而有人叫它巫峡。巫峡的雾,像巫峡一样俊秀迷人。巫峡赏雾,如同欣赏一幅幅绘画珍品,人不知不觉便进入了那种如梦如幻的境界。 山帽子雾,大而...
-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阅读答案详细阅读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是刘长卿的作品,诗文风格自然清新,全诗充满禅意,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
[祖逖北伐文言文阅读答案]祖逖北伐阅读答案阅读原文详细阅读
《祖逖北伐》讲述的是,祖逖是晋朝著名将领,华夏杰出志士,东晋初期著名的北伐将领,曾一度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祖逖北伐》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阅读。《祖逖北伐》阅读原文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r...
-
【冬日香山阅读题及答案】香山青松阅读题答案详细阅读
人生不过百年,所有的人都不过如此,唯有这大青松带着身上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巍然屹立。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香山青松》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 《香山青松》阅读原文: ①它就长在这山海交汇的风水宝地之中。那是绵延不绝的燕山大系海潮般涌向北京湾的支脉所在,也是连接浩瀚太平洋的渤海湾骏马般...
-
[考古学家的工作内容]考古学家的陨落阅读答案详细阅读
考古学家是专门从事挖掘古迹、古生物化石等一些与地层有关或是与古代历史文化有关的成功人士,是运用考古学知识进行研究的专家。下面由小编为你带来考古学家的陨落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考古学家的陨落阅读材料 1920xx年,陈梦家出生在浙江上虞的一个基督教家庭,1931年陈梦家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法律...
-
[毛毛阅读题及参考答案]赏画阅读题及参考答案详细阅读
语文主要难在阅读题和作文题,大家要多做阅读题的试题。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赏画阅读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赏画》阅读原文 (1)小客厅里鸦雀无声,几名美术爱好者目不转睛地望着墙上挂着的那幅油画。 (2)画很小,用一个精致、镶有金边的画框嵌着,这是一幅很奇怪的画,画面上看不到山岗、树林、河流...
-
秋天的沙滩|秋天的沙蓬阅读题答案详细阅读
秋天的沙蓬在抖落身上的籽实后开始了无法预知命运的艰难流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天的沙蓬》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 《秋天的沙蓬》阅读原文: 秋天的沙蓬,是鄂尔多斯原野上永恒的漂泊者、流浪者。谁也无法知道它们这一族类为什么天生具有了这种流浪的本性。一代又一代,流浪复流浪,永远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