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三只猴子教案】中班音乐:三只猴子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2025-02-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活动目标:
1. 理解歌词内容,体会歌曲诙谐,幽默的风格,并学会哼唱歌曲。
2. 掌握歌曲节奏,感受到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歌曲图片,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
师:(播放音乐1、2、3段)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听听音乐,仔细听哦!听到了什么?(幼儿讲述)
师:(再次播放音乐1、2、3段)几只猴子在床上跳?他们怎么了?(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猴子放在图片上,边念相应的歌词,然后教师清唱歌词一遍,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可根据幼儿回答的情况,把未说到的歌词补充完整。)妈 妈是怎么叫的?
师:这个歌的名字就叫《三只猴子》,它们跳的头上都起包了,我也觉得很奇怪,它们为什么要在床上跳呢?
2.    熟悉音乐旋律和节奏
师:小朋友们,在床上跳确实很好玩,可是小猴子们不会跳,跳的头上都起了包,如果我们也想玩跳床的游戏,而且我们有节奏的跳,大概就不会摔包了,孩子们,会不会有节奏的跳,我们来试一试,好吗?
1)    播放音乐第一、二段,幼儿按自己的节奏跳。
师:你们就是比三只猴子厉害,你们这样跳都是安全的,你们都是按照的是自己的节奏跳的。可是现在呢,我们来每一句跳四下,每一句有4拍,一拍一下。
2)播放音乐第一段,全体幼儿按××××节奏跳。
师:我们再来一遍好吗?这样跳还不够哦,是三只猴子一起跳,快找好自己的好朋友,变成三只猴子手拉手一起跳。
3)教师清唱,幼儿分组按××××节奏跳。
师:好,现在你们按照这个节奏都能去蹦蹦床上玩了。可是现在更难了,先跟你的三个好朋友坐在一起,我们现在换成×××××这个节奏。××这个一拍拍几下?2下是比×快还是比它慢,我们先用手来试试好吗?
4)教师清唱,请一个幼儿单独示范。
师:你是肯定不会摔包了,谁想和他一起去,要去的人跟在他后面,要不然可能会摔包哦!(教师清唱第一段)和你的朋友变成三只猴子一起来吧,准备好了吗?(教师再次清唱第一段)
3. 幼儿分组自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师: 这样×××××行吗?那这样×××××呢?现在请猴子们3个3个到后面的桌子前,自己编一个节奏来练一下,现在开始吧!(播放音乐1、2、3段)
师:练好了吧,现在老师想请(两组)小朋友用自己编的节奏来表演一遍。
4.结束活动
师:孩子们,因为你们有节奏的跳,所以没有让自己的头上起包,让自己安全了。刚才这首歌是怎么唱的,你们还记得吗?我们来试一试。
师:最后这三只猴子都到哪里去了?(播放音乐第四段)我们一群安全的孩子,去医院看看小猴子,去不去?
活动延伸:
请3个幼儿轮流按这个节奏×××××表演第一只、第二只、第三只猴子,最后一拍一起跳。
 

附歌曲:
6  3  3  3 4  |  3  2   2  —|  5   2 2   2 2   2 3  |
三  只 猴 子在    床 上 跳,   有  一只  猴子  头上  12
两  只 猴 子在    床 上 跳,   有  一只   猴子  头上  
一  只 猴 子在    床 上 跳,    他   的   头    上   
你  们 看 床上    静 悄 悄,    猴   子   们
2  1   1  1  1 —|  6   3  3  3 4  |  3  2   2  —|
摔了   一个  包,   妈  妈 急 得      大 声  叫,
摔了   一个  包,   妈  妈 急 得      大 声  叫,
摔了   一个  包,   妈  妈 急 得      大 声  叫,
不知   哪儿  去了, 床  上 床 下都    找  不 到,
5   5   5   5  |   3 1   2 1   1 —|
快  快  下  来     别   再    跳。
快  快  下  来     别   再    跳。
快  快  下  来     别   再    跳。
它  们  躺在 医院  不能  动   了。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oueryuanzhongbanyinlejiaoan/152409.html

  • [中班音乐活动《母鸡孵蛋》]中班音乐《母鸡孵蛋》

    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感受鸡蛋数量的变化2、在情境中感受不同节奏的小鸡叫声,能用不同力度、声音表现三种不同的角色形象。3、尝试用乐器表现对乐曲的理解,感受音乐活动的乐趣。教学准备:1、母鸡孵蛋的音乐、钢琴伴奏2、三个大小不同的鸡蛋、三种不同形象小鸡的图片,记号笔,节奏图谱,系上丝带的铃鼓。3、课件...

    发布于:2025-02-09

    详细阅读
  • 中班音乐大花猫和小老鼠教案_中班音乐:大花猫和小老鼠

    一、推荐主题:《你的家 我的家》二、教学设计生活化、游戏化的相关性分析:1、本着新课程标准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学习和了解歌曲,培养学生自信、有感情地演唱,自然地表演,并能通过小组合作,以即兴创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我设计了《大花猫和...

    发布于:2025-02-09

    详细阅读
  • 【中班音乐数蛤蟆教案】中班音乐:数蛤蟆

    一、活动目标:1、初步熟悉旋律及歌词,用对歌的形式较清楚地学唱歌词,唱准6 1 6 1 2之处。2、在问答游戏活动中,学习记忆歌词内容。3、在学歌过程中,体验与教师对歌的乐趣。二、活动准备:蛤蟆图片。三、活动过程:1、幼儿观察图片,进一步感知蛤蟆的外形特征,在教师的提问引导下,对歌曲有初步的兴趣。...

    发布于:2025-02-09

    详细阅读
  • 【中班音乐小麻雀教案】中班音乐:小麻雀

    设计思路: 春天来了,孩子们积累了很多相关的经验,如春天的景色,春天的动物,春天的气象等等。在平时活动中,他们比较多的运用语言表达、绘画的形式来表现“春天”的认知经验,而他们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分声部接唱,多途径的体验春天的美好,同时也提高同伴间相互合作的的能力。 我选择的...

    发布于:2025-02-09

    详细阅读
  • 中班音乐有趣的节奏小屋教案_中班音乐活动:节奏小屋

    活动设计背景 在我们的生活周围,音乐的美妙声音时时刻刻萦绕在我们的耳边。音乐,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音乐,使人的心情更舒畅。所以,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散步、室内活动中,随时随地都会听到从孩子口中发出的歌唱声、打节奏声,根据幼儿这一兴趣,我为幼儿创设了这一活动内容,以此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活动目...

    发布于:2025-02-09

    详细阅读
  • 中班语言 《耳朵上的绿星》教案_中班音乐观赏《耳朵上的绿星》说课二说课稿

    说活动教材《耳朵上的绿星》是一篇充斥温情的童话故事。小松鼠想去加入森林音乐会,但它不愿损害小草与玫瑰花,这种美妙纯粹的心灵与没装扮就去参加音乐会的伤感独特形成了一种略带哀伤的温情,让读者情不自禁地为小松鼠焦急。庆幸的是两只可恶的萤火虫晓得了这件事,他们为了回报小松鼠的仁慈跟善意就静静地停在了小松鼠的...

    发布于:2025-02-09

    详细阅读
  • 小鸟飞来钢琴曲|钢琴曲《小鸟捉虫》――――中班音乐欣赏

    一、活动目的1、通过欣赏乐曲《小鸟捉虫》,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引导幼儿初步理解和想象乐曲中鸟飞和小鸟捉虫的音乐形象。2、培养幼儿听赏乐曲的兴趣,初步让幼儿知道abc三段体曲式。3、复习《 小鸟醒来了》,要求幼儿能连贯、愉快地演唱这首歌。二、教学准备1、春天背景图一幅:图片小鸟飞、小鸟捉虫各一只。...

    发布于:2025-02-09

    详细阅读
  • 快乐语言之歌音乐|音乐:快乐之歌

    准备  1. 小钢琴若干架让幼儿感受音的高低。  2. 三角铁和小鼓各一件。  3. 音乐磁带《快乐之歌》。  4. 分类图片让幼儿感受音的强弱。  5. 提供各种各样的乐器,数量多一些。  注:《快乐之歌》的旋律应在高音区,低音区分别出现而且有强弱之分。  设计思路  幼儿能区分音的高低、强弱...

    发布于:2025-02-09

    详细阅读
  • [节奏欢快的合唱曲]中班音乐:节奏合唱曲

    活动目标:1、练习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组合节奏谱。2、学习两种不同节奏的合奏。3、感受合奏的优美动听,体验集体合奏的快乐。活动准备:1、音乐《幸福拍手歌》《钟》。2、火车头图片四张,车厢形的节奏卡片若干;小动物(小鸡、老牛、小狗、小鸭、小猪、青蛙)图片;钟、表图片。3、打击乐器:三角铁、碰...

    发布于:2025-02-09

    详细阅读
  • [中班音乐活动动物音乐会教案]中班音乐活动:动物音乐会(节奏游戏)

    活动目标:1、喜欢玩节奏游戏,感受拍打节奏的乐趣。2、学习用各种乐器正确击打节奏型。3、在游戏中能分辨并用动作表现不同的节奏型。活动准备:1、 大节奏卡3张x -| x -| x x x|x x | x x | x x x |x x x | x x x | x...

    发布于:2025-02-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