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阅读答案】从《礼物》谈分享阅读中教师提问的四个“注重”
【jiaoan.jxxyjl.com--幼儿园工作总结】
分享阅读是一种培养幼儿阅读理解能力为主的活动,这种活动以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图书内容为中心,“提问”的恰当与否,是教师阅读指导的关键。
然而,在分享阅读教学活动中,常常会遭遇提问的操作上的低效或无效。
首先,在阅读中,幼儿缺乏对整个故事的理解,教师没有抓住故事情节线索,问题的提出缺乏引导性和逻辑性,干扰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其次,提出的问题,没有贴近幼儿生活,忽略了他们的实际经验和情感的体验。教师提出的问题,常常只有几个幼儿回答,大多数幼儿回应不积极。教师应根据幼儿实际多角度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提出的问题应该是面向每一个孩子的,展示每个孩子在活动中的所思所想,激发他们大胆表达的欲望和阅读的兴趣。
第三,阅读中教师高控制幼儿思路,对问题可能出现的答案预设不足,提问后缺乏有效的现场回应。教师担心幼儿在回答问题时出错,担心问题发散开后无法将幼儿的思路再收回预定路线,使自己处于被动,习惯牵着幼儿按自己设计的路线走。一些孩子头脑中有疑惑、有问题,不敢表达,或虽有表达,但常常词不达意。而对于孩子提出的各种各样问题,教师又很难把握取舍,不善于抓住其中有价值的闪光点随机点拨、深层引导。
第四,阅读活动中设计的提问封闭,缺乏开放性、创造性的问题。“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等无价值的提问过多,没有针对性和推进性,单一答案的问题频繁出现,不能激发起幼儿思维的碰撞。
成功的提问引导往往是点“一叶”,孩子便知“秋天”之至,教师富有艺术的提问,往往能“四两拨千斤”。那么,怎样提问才是恰当的、有效的呢?我们认为提问首先要紧扣教学目标并有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其次,提问要让幼儿听得懂并有积极的回应。下面以中班读本《礼物》的教学活动为例,呈现我们对分享阅读中如何提高教师提问技巧的一些尝试。
分享阅读中教师的提问可以从“三个抓住、一个突破”来进行,做到“四个注重”。
一、抓住故事情节线索,注重提问的引导性、逻辑性
幼儿在看图书时,常常把一张张画面割裂开来,缺乏对整个故事情节的理解。因此,教师提问应注意引导幼儿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看,帮助孩子理清文本的大致脉络,从而形成对整个故事的理解。
如《礼物》这个读本,“小猴子在包装礼物时用了什么好办法? 它这样包装礼物的原因是什么?”从而体会小猴子准备礼物时的精心。接下来预测“小动物们收到了小猴子送的礼物后会做些什么?猜猜他们又会怎么包装礼物呢?”引导幼儿了解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正是小动物们收到了小猴子精心包装的礼物,才引发了小动物们为小猴子准备特别的礼物。这些提问一环扣一环,帮助幼儿理清了故事情节线索。
二、抓住幼儿的阅读情感,注重提问的生活性、体验性
●提问的生活性——对生活经验的提取、丰富
分享阅读活动是幼儿解读→体验→表达的过程。幼儿的学习活动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的,提问要注重幼儿生活经验的提取、补充,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积极的阅读情感,使幼儿在阅读活动中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为更好地阅读作品作好铺垫。
《礼物》以谈话导入活动,“你们以前收到过礼物吗?谁送给你的?是什么礼物?你的心情怎样?”“你有没有给别人送过礼物?如果别人喜欢你送的礼物,你的心情怎样?如果别人不喜欢你送的礼物,你的心情又会怎样?”通过对幼儿收礼物、送礼物经验的提取,在交流中丰富幼儿经验,激发幼儿对“礼物”这个话题的兴趣,自然引入对读本的阅读中。123
●提问的体验性——动态体验
读本画面上的形象是静止的,而好奇、好动、好模仿是幼儿的天性。要幼儿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去看图、去思考是难以做到的。在活动中,应积极引导幼儿运用肢体语言,把静的内容化为动的情境,让幼儿进入角色。如学一学故事中所涉及的动作、表情,模仿故事中的各种声音等。
在《礼物》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幼儿模仿小猴子蹲着身体,伸长手臂,龇着牙的动作。“看看小猴子在干什么?谁来学一学?”这一问积极调动了孩子们的表演欲望,有的孩子蹲在地上把两只手臂伸得很长很长;有的孩子瞪大眼睛,露出咬得紧紧的白牙……,孩子们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表演才能,使幼儿将静态的画面理解与动态的体验表达相结合。又如,当幼儿说到狮子的凶猛时,教师顺势引导他们学一学狮子的叫声、做一做狮子的动作,“狮子的是怎样吼叫的?谁来学学它威风的样子?” 增强了幼儿的阅读兴趣。
●提问的体验性——移情体验
此外,提问还应注重对幼儿情感的激发和迁移。有些以情感线索推动情节发展的故事,幼儿的情绪往往也会不停地变化,时而安静,时而兴奋,时而伤感,时而喜悦……。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幼儿的这种情感变化,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体验角色的心情、感受,调动幼儿的内在情感。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去想角色之所想,说角色之所说。这样,就很容易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加深自己的理解与认知。
如《礼物》,“小猴子给狮子送礼物时干嘛这样轻手轻脚的?”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那是狮子王,小猴子很怕它;小猴子担心狮子不喜欢它的礼物,怕狮子吃掉它;狮子脾气不好,小猴子不敢惹它生气……。这样的提问引导让幼儿体验到小猴子对百兽之王狮子的恭敬,以及对和礼物不被狮子喜欢的担心。
“小猴子在包装礼物时用了什么好办法?为什么它要这样包装礼物?”这一下孩子们说开了:送给长颈鹿的礼物是长长的、有花纹的,看起来和很象长颈鹿的脖子;送给老虎的礼物是大大的、有竖条纹的;送给狮子的礼物有漂亮的卷卷花……,小猴子这样包装礼物很漂亮;礼物包装和小动物很象,小猴子希望大家都高兴;小猴子这样做不会把礼物送错,……。从而让幼儿知道小猴子是一个非常细心、贴心的送礼人,它很爱它的朋友们,使故事主题得到升华。
三、抓住故事关键页,注重提问的质疑性、深层性
故事书常常会有关键页,或表达故事主题,或对故事承上启下,或是故事主要线索,或涵盖故事中所有场景、人物等。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抓住关键页阅读,选取最佳角度,巧妙设问,屏弃过去教师提问,幼儿回答的传统模式,引发幼儿大胆质疑,主动向教师和同伴发问。同时,教师适时追问,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引发幼儿深层思考,在师生、生生的对话中理解故事,提高思维能力。
在《礼物》的教学中,当幼儿自主阅读完小书1—8页并讲述自己所用的猜测方法后,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这个时候,幼儿的问题特别多,但大多数都比较浅显,这些提问可以留给幼儿相互讨论解答。当幼儿在提问或解答的过程中提及到关键页时,教师可跟进问题“小猴子为什么会把这四个礼物分别送给老虎、长颈鹿、大象和狮子呢?我们再来一起看一看。”师生共同阅读关键页第1页(大图),引导幼儿关注图画细节,比较礼物的大小、看礼物的包装等,判断、分析小猴子送礼物的理由。“看看礼物哪些大?哪些小?再看看包装,你还有新的发现吗?”根据幼儿的回答,师幼共同阅读相关页图画,拓展对关键页的讨论。接下来,继续深入引导,具体分析“小猴子送礼物的理由,以及它为什么要这样包装礼物? ”通过对关键页的讨论、展开、细化,引发幼儿更深层的思考,使幼儿体验到小猴子准备礼物时的精心和它对朋友们的爱。123
四、突破思维定势,注重提问的联想性、猜测性
在思考问题时,我们往往喜欢用最常用的思路、最习惯的思维,就象饼干只用一个模子永远没有新意一样。这种思维定势,常常使我们缺乏创新性,阅读活动中设计的提问也比较单一、死板。“教师的眼界有多宽,孩子的眼界就有多宽。”只有突破思维定势的禁锢,不墨守成规,不拘于传统,才能让思路不受已有知识和经验的束缚,引导幼儿以前所未有的新视角去阅读图书,大胆想象故事可能发生的情节。
●提问的联想性——多角度思考
幼儿富于想象,大胆、活跃,但以无意想象为主。教师要抓住幼儿这一特点,有目的地激发他们进行有意想象。在阅读《礼物》第8页时,引导幼儿思考“第四个礼物除了可以送给狮子,还可以送给谁?你这样想的理由是什么?”孩子们的回答充分证实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小猴子还可以把这个礼物送给狮子狗,因为狮子狗很漂亮,它身上的毛都是一卷一卷的;它也可以把这个礼物送给章鱼,因为卷卷花的结子和章鱼的样子很象;我觉得这个礼物可以送给犀牛,因为犀牛是棕色的……。引导幼儿根据礼物的颜色、结子的形状大胆联想,打破答案的唯一性,促进幼儿多角度思考。
●提问的猜测性——设置悬念
情节上的预留空间是幼儿展开充分想象并产生深刻体验的好时机,如果每次阅读时教师急于说出故事情节或是问题答案,幼儿就只能跟着教师被动地听、被动地说、被动地看。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设置悬念,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充分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并有继续看下去的愿望。
如故事《礼物》是一本较为典型的适宜于猜测的故事书,书中蕴涵丰富的图画信息,教师可抓住这些信息,引导幼儿进行多元的猜想,从而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请你猜猜小猴子可能会把这些礼物送给谁?为什么你会这么想?”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开来:小猴子会把最大的礼物送给恐龙,因为恐龙的个子很大;小猴子可能会把那个又长又细的、有很多斑点的礼物送给长颈鹿,因为长颈鹿身上的斑点就是这种颜色的……。
在幼儿根据图画信息充分猜想之后,再让幼儿自己翻阅小书寻找答案,让他们验证自己的想法,调动幼儿阅读的积极性。而“猜猜小动物们会给小猴子怎样包装礼物?为什么你会这样想?”这种逆向思维形式的出现,不但可以训练幼儿的思维,也使活动更能吸引幼儿,提高他们自主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有效的提问,犹如水中投石,能激起的层层涟漪。“画无成法,教无定法”,在分享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灵活运用新的观念、策略,将好的理念与实践相结合有效地提问,不失时机地开启幼儿思维的闸门,善于捕捉幼儿智慧的火花。让幼儿在快乐中阅读,在自然中学习。
123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oueryuangongzuozongjie/138964.html
-
中班班务总结下学期_中班班务总结详细阅读
一、 教学保育方面共创和谐团体,这学期班级的工作人员有了很大的调动,新进了老师和阿姨,阿姨很能干做事情利索,很快适应了班级的保教工作,并能和老师一起管理班级,新加入的陈老师也让班级的一切有了很大的改变。班级的每位成员都相互帮助。力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本着为家长服务,为幼儿服务的和谐小团体。二、教育...
-
童话剧《老鼠嫁女》剧本_童话剧《老鼠嫁女》主题小结详细阅读
本学期我们开展的童话剧主题是《老鼠嫁女》是一篇民间童话故事,它讲述的是老鼠村长夫妇为女儿寻找世界上最伟大的夫婿的过程。通过与太阳、云、风、墙的对话,老鼠村长明白了老鼠原来也很伟大,于是决定让女儿抛绣球选择夫婿。最终选择了一个杰出的老鼠青年作为女儿的夫婿,热热闹闹地把女儿嫁了出去。教育我们:不要小瞧任...
-
幼儿教师外出培训总结与感悟_幼儿教师外出培训总结详细阅读
今天我们中心小班的几位老师有幸的观摩了姐妹幼儿园(**幼儿园)的三位年轻骨干教师的示范课,让我整个上午沉浸在这浓浓的氛围中,灌输了一碗精神鸡汤,不管老师在选材上还是教学机智上都是值得我们借鉴与模仿的。 张**执教的《香香的鱼干》,是一节小班的数学课,在选材上老师注重于幼儿的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的...
-
2021幼儿园小班班级工作总结|幼儿园2021年班级工作总结详细阅读
新学期新气象,在刚刚结束的一个学期里,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愉快而充实的集体生活。为此,我们老师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当我们看到孩子的进步,我们从心里感到欣慰。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现将本期的的工作进行小结如下:一、以健康安全为核心,认真细致地做好保育工作。 1、注重孩子身心健康。把保育...
-
【幼儿园小班班级总结下学期】幼儿园小班班级总结详细阅读
这个非常特殊的学期在忙忙碌碌中即将过去。这学期我们小班年级组根据开学初制定的各项计划,在园长的直接领导和各位老师的通力合作下,扎扎实实、井井有条地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下面我将一些主要工作从以下四个方面向大家作一简要的汇报:(1)刻苦钻研新教材,提高教育,科研水平。(2)科...
-
[有脚气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幼教,其实是一种享受详细阅读
沐着暖暖的阳光,看着一群可爱的孩子,突然间,我的嘴角荡漾过一抹微笑,心里萌生起一个念头:把幼教当成爱好而非职业。偶然听到过这样的一句话“找个喜欢的工作,只为早上7点到下午5点是快乐的,找个喜欢的人,只为在晚上5点以后是快乐的,生活就是这样,每天上班和下班都是快乐的。”是呀,我...
-
[幼儿园教师个人总结2021]幼儿园教师个人总结详细阅读
“滴答滴答……”随着那时钟的转动,转眼间一个学期的工作又结束了,回顾这学期的点点滴滴,真是有喜有忧。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都倾注了我们每位老师的心血,当然更离不开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配合。看着孩子们一张张活泼,可爱的笑脸我觉得自己的付出并没有白费 现将这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作为一名优秀的...
-
幼儿园大班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_学年第一学期大班教学工作总结详细阅读
xx—xx 岁月匆匆而逝,转眼间,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细细的回顾,总能感慨万千,看到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和成长,作为教师能够感到付出的快乐。现通过学期初制定的学期教育计划来进行总结,反思不足的地方,如下: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大班共有26名幼儿,男生13名,女生13名...
-
【幼儿培养兴趣活动的总结】总结: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团结合作详细阅读
这节是体能课,上课后我和孩子们做完了课前的准备活动,便和孩子们一起练习拍球、孩子的课堂必不可少的就是游戏,在练习了一会拍球后,我们进行了“胯下传球”的游戏,这项游戏不仅锻炼幼儿的专心还锻炼的是幼儿的团结合作精神。其实在幼儿的许多竞赛活动中,团队精神的表现都很明显。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体验团结...
-
【幼儿园第二学期个人工作总结】学年第二学期幼儿园工作总结详细阅读
xx-xx 一串串辛勤的脚印,伴着我们的汗水在忙忙碌碌中给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本学期教学工作在围绕园工作及《纲要》精神的引导下,在教师们的团结协作和每位教师认真负责的实际行动中,本学期继续以多方面促进幼儿发展,深化教育改革,着重全面提升我园保教质量和水平而进行。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