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手抄报一年级|识字(一) 1 一去二三里

小学语文电子教材 2023-07-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语文电子教材】


课文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

本课有两幅图。图一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图二用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

本课教学重点是认字和写字,难点是分辨“八”和“入”。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一)识字写字

本课是以童谣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表示数字的汉字,建议把识字和看图、朗读童谣结合起来,和数学课中数的认识结合起来。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识字,在读中理解。

1识字。

(1)生字的呈现可以通过听、读童谣,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童谣中有一至十表示数字的汉字)。十个汉字可以逐步呈现,也可以在看插图二练习说话时一起呈现。再让学生从生字条中找出另外两个要认的字“去、里”,借助课文中的拼音说说这两个字念什么,教师随机呈现生字。

(2)生字的识记,可以按以下几步进行。

①引导学生看拼音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认一认,读一读。

②利用插图二,借助小朋友运动服上的阿拉伯数字,认读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

③用生字卡片认读。本课生字中,“四”和“三”的声母是平舌音,“十”的声母是翘舌音。教学重点是读准“四”和“十”。

④在认读生字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采用形象、有趣的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如,“八”和“入”字形相似,可让学生想想它们的不同点(“入”字分开就是“八”)。

⑤认读“去、里”,用组词、说话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字义。

(3)识字的巩固方法要有趣味性,以下方法供参考。

①用“开火车”读的方式,巩固和检查生字的识记情况。

②同学之间相互认读卡片,做摆词语游戏(同桌用以前认过的字卡和本课的生字卡片摆词语)。

③利用插图二做“找朋友”的游戏。让十个学生戴着头饰或手拿数字卡片站在台上,先后问:“我的朋友在哪里?”座位上持有相应汉字卡片的同学应答着跑上台:“你的朋友在这里。”全班一起跟读。

④看图填空。出示简笔画,让学生选择生字卡片填空。如,画四条鱼、五朵花……,让学生挑选相应的汉字(四、五……)贴在图画旁边。

2写字。

这是学生首次学写汉字。写字前要让学生知道田字格的作用是帮助把字写端正,写匀称。要让学生认识田字格的横中线、竖中线和各小格。可以用拍手歌帮助认记:“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写字教学要注意写字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动笔前先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注意不同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本课要学写的三个字只含基本笔画“横”,要让学生认识这个笔画并学会书写。

“一”只有一笔。横的写法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写在横中线上,字要居中。

“二”两横上短下长,先写上横后写下横。上横写在上半格,下横写在下半格。字要居中。

“三”有三横,第三横长。要从上到下书写,横与横之间距离要匀称。第二横在横中线上。

结合书写“二”、“三”两个字,让学生了解“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二)朗读感悟

本课这首童谣,琅琅上口,充满儿童情趣。朗读指导中要重视情趣的培养。

1在初读课文时,允许学生以较慢的速度读,以认读汉字为主。但在认识生字后,教师应强调词语连读。读熟后,可用课件出示图画的不同部分,请学生读相应的语句。

2本课出现了“里、去、亭台、烟村”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画,请学生在插图中找找“亭台、烟村”。解释“里”可举例,让学生大概知道一里有多远。

3这首童谣排列整齐,具有韵律美。朗读时,句中适当停顿,句末稍稍延长,数词可读得略重些,突出山村虽小,景色却很美。

(三)实践活动

1在我们周围找找本课的生字。如,教室内的课程表,教室门上的班级标牌,家里的日历、门牌、报纸,提高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

2读儿歌。(练时注音)

一头牛,两匹马,

三条鱼,四只鸭,

五本书,六枝笔,

七棵果树八朵花,

九架飞机十辆车,

用错量词出笑话。

(王晨湖)

(四)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教学思路:从图入手,在读文中认字。

(一)谈话引入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见了什么?

(二)出示课题

听教师朗读,板书课题,解释“里”。

(三)自读课文

你就是图中的小朋友,我们一起去感受小山村的美丽。大致了解“烟村、亭台”的意思。

(四)自学生字

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先自己读准确,再读给同桌听。

(五)检查自学情况

做找朋友的游戏。重点指导读准“三、四、十”。

(六)指导朗读课文

(七)练习写字

指导学生认识“田字格”。

引导学生学会看字的笔顺,发现字的关键笔画。学生写字时,教师巡回指导,相机表扬。

(八)巩固练习

选卡片填空,读儿歌等。

(九)实践活动

课后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地方有这一课的生字。

咏 雪 诗

郑板桥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芦花总不见。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uwendianzijiaocai/128036.html

  • 【静夜思古诗】静夜思

    ...

    发布于:2023-07-04

    详细阅读
  • 小说|小 兔 运 南 瓜(口语交际)

    一、教材简说本课有三幅图。第一幅,小兔站在南瓜地边望着大南瓜想:怎么运走呢?第三幅,南瓜已经运到了家,兔妈妈奇怪地问小兔是怎么运回来的,小兔平静地告诉了妈妈。小兔究竟怎样运南瓜,这幅图空缺,留给学生想象。说出小兔运南瓜的办法,知道什么办法好,好在哪里,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二、学习目标1动脑筋想出小兔...

    发布于:2023-07-04

    详细阅读
  • 语文园地四年级上册_语文园地四

    一、教材简说这个语文园地有五项内容,分别是认带有相同偏旁的字,以复习巩固认过的字;读标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比较形近字,巩固写过的字;读句子,让学生感知“越……越……”这种句式;读背古诗。二、教学建议第一项“我会认”,要求认读一组带有木字旁的字。“木”在字的不同部位,有上有下,有左有右。还有...

    发布于:2023-07-04

    详细阅读
  • 【识字二金木水火土教案】识字(二) 1 比一比

    美丽的农家小院,温馨的生活场景。其间有黄牛、花猫的悠闲,有鸭子、小鸟的嘻闹,还有杏子、桃子、苹果、红枣的甜蜜。琅琅上口的韵文,诵读间会传达出一种暖暖的情感。一个大,一个小,一边多,一边少,是一种简单的比较,一种充满童趣的比较,在韵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依稀看到一个孩子在院子里跳跃、玩耍的身影,听到孩...

    发布于:2023-07-04

    详细阅读
  • 识字手抄报一年级|识字(一) 1 一去二三里

    课文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本课有两幅图。图一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图二用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

    发布于:2023-07-04

    详细阅读
  • [课文]课文 18 借生日

    做母亲的,谁都不会忘记子女的生日;可是做子女的,有多少人记得母亲的生日?母爱是夏日清凉的风,是冬日温暖的阳光。人世间最珍贵的爱莫过于母爱。当你承受母爱的滋润时,是否该在心底留一分感动,一分牵挂,是否该为母亲做些什么。课文述说的就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小云生日那天,妈妈送她一只布熊。因为妈妈总是忘...

    发布于:2023-07-04

    详细阅读
  • 四川_四 季

    ...

    发布于:2023-07-04

    详细阅读
  • 课文_课文 3 小小竹排画中游

    在景色秀丽的江南水乡,一个男孩撑着小竹排顺流而下,他观赏着两岸美丽的风光,感觉自己如同在画中游览一样。课文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情感线索,易激起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小竹排顺流而下,“鸟儿唱,鱼儿游”,表达了作者欢快的心情。课文对两岸树木、禾苗的描述,饱含着赞美的感情。全诗形象生动,语言优美,节奏感强,适宜学...

    发布于:2023-07-04

    详细阅读
  • 复习 英文_复习四

    一、教材简说本次复习有七项内容。一是按声母的顺序连线组成动物图形,通过有趣的练习形式复习声母。二是看图读拼音,把图上的动物恰当地和音节连起来。共有六种动物:丹顶鹤、狮子、孔雀、大熊猫、长颈鹿、老虎。三是读音节词语:手绢、雨伞、望远镜、草帽、跳棋、面包、水壶、饼干、水果。再将自己秋游时想带的物品的音节...

    发布于:2023-07-04

    详细阅读
  • 【课文】课文 17 雪地里的小画家

    雪纯洁、晶莹,它是冬天的小精灵,也是大自然送给万物生灵的一份厚礼。雪后的大地,多像一张洁白的画布。瞧,一群“小画家”走来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里留下了不同的“作品”。哎呀,怎么没见青蛙?他正在睡觉呢!本课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

    发布于:2023-07-0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