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人宽厚|待人宽厚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2022-01-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从小继承发扬。
2、知道要诚恳、友善,在小事上不计较,能谅解别人,不要得理不饶人。
3、懂得,与人为善,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也使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情感
1、体会是高尚的。
2、敬佩的人。
3、赞同诚恳、友善;厌恶为小事斤斤计较,得理不让人的刻薄行为。
4、愿意培养的好品质,做一个的人。

行为
1、做到当别人由于误会而冤枉了自己或无意中伤害了自己时,能谅解别人,得理饶人。
2、做到在批评别人的错误时,态度诚恳、友善,不尖酸刻薄,更不抓住不放。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六年级“个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第三框中关于“”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设置。本课教育内容在小学是第一次出现,主要是教育学生与人为善,能原谅别人的过失,不记恨人,形成一种健康的心理品质,为将来形成良好的人格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材列举了两个事例,充分说明从古至今宽厚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为大家学习这种好品质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教法建议:

1、本课教学应重点抓住两点:(1)对自己来说,当别人由于误会或无意中伤害了自己时, 能谅解、得理饶人;不计较小事,与人为善,和他人和睦相处。(2)对别人来说,在批评别人错误时,态度诚恳、友善,不尖酸刻薄,更不要抓住不放。
2、教学中要注意讲清:宽厚待人与讲原则是协调统一的。对集体和大家的利益应强调原则,不可拿集体和大家的利益送人情;对自己来说,如果是小事可以不计较。
3、教学应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分层教学:先结合具体事例讲清什么是宽厚待人,引导学生悟出宽厚待人的真正意义。再指导学生的行为。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明确宽厚待人与讲原则的关系。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从小继承发扬。
2、知道要诚恳、友善,在小事上不计较,能谅解别人,不要得理不饶人。
3、懂得,与人为善,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也使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情感
1、体会是高尚的。
2、敬佩的人。
3、赞同诚恳、友善;厌恶为小事斤斤计较,得理不让人的刻薄行为。
4、愿意培养的好品质,做一个的人。


行为
1、做到当别人由于误会而冤枉了自己或无意中伤害了自己时,能谅解别人,得理饶人。
2、做到在批评别人的错误时,态度诚恳、友善,不尖酸刻薄,更不抓住不放。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宽厚待人?(主要通过具体事例)和为什么要宽厚待人?(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看问题)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宽厚待人和讲原则的度。主要从个人和集体两方面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明辨是非)

教学过程
一、列举事例、导入  新课。
1、同学们,前几天在班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王刚进教室发现自己的书掉在地上,而且上面还被踩了一脚,这时教室里只有林红一个人。王刚冲着林红大声喊:讨厌!眼睛看什么呢?林红回过身说:"不是我踩的,"王刚更生气了,冲着林红直瞪眼。林红拿起书举到王刚的眼前:"看看看!这根本不是我的鞋印!"这时,王刚发现这鞋印真的不是林红的,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林红觉得自己受了委屈,怒视着王刚:"凭什么冤枉好人?走!咱们找老师评理去。"
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你对林红的做法怎么看?想一想,结果会怎样?
(把学生遇到过的事再现出来,引起大家的思考。学生会觉得林红得理不饶人,这样做的结果给老师带来麻烦,影响同学的团结。)
小结:谁也不愿受到伤害,谁也不愿被冤枉,可是这一切都是由于不理解、或者误会造成的呀,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2、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墨花》
(在自习课上,陈洁准备写大字,在研墨时,不小心将墨汁溅到了张敏的花衬衫上。陈洁想:这下可糟了,她会不会以为是我故意溅的呢?正不知怎么办时,张敏和气地说:"没关系,你又不是故意的,回家以后我自己洗一洗就行了。"陈洁忙问:"如果洗不掉怎么办呢?"张敏爽朗而幽默地说:"不要紧,只当衬衫上又添上几朵新花,不知底细的,还以为是什么新花色呢!")
3、 提问:张敏是怎样对待陈洁的?张敏这样做的结果怎样?
(引导学生思考,初步体会的表现。与前边林红的做法形成对比。做法不同、态度不同,结果也截然不同。)
小结:在生活中,一个人怎样对待别人,特别是当别人无意中冤枉了你,或无意中伤害了自己时,我们应当怎样做?是斤斤计较,不依不饶?还是以宽容的态度原谅别人?
我想大家从心里都会佩服张敏, 因为她是一个的人。

板书: 六

二、学习课文 深入明理
1、听故事《韩琦玉佣人》,同时演示表现故事内容的投影片。教师加以描述。
(把课文故事,进行细节描述,使学生深受感染。)
提问:北宋名臣韩琦家中发生了什么事?佣人为什么痛哭流涕?
(使学生弄清事情的基本内容,体会佣人由于打碎玉杯,知道自己闯下大祸的害怕心理。)
提问:韩琦本人此时是什么心情?为什么他神色不变?
(了解韩琦难过的心情,并且懂得由于他知道佣人不是故意的,所以用自己的神色不变,泰然处之,从而谅解佣人。)
提问:韩琦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使学生清楚地知道,韩琦的话语和做法,从而讲清的行为。)
小结:像韩琦这样,在别人无意中给自己带来损害时,能够做到宽容谅解别人,表现了宽宏大量的气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

板书:能谅解别人 宽宏大量

提问:像韩琦这样做,佣人和在场的人会怎样想,怎样说?
(使学生懂得,的人,会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赢得人们的尊重。)
小结:韩琦这样,表现出高尚的道德修养,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他的故事流传到今天,说明人们都敬佩他,同时也说明这种作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板书: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三、联系实际 深化认识
过渡语:通过前面的录像,我们知道张敏是一个的人,看了下面这件事,相信大家会对她有更深的了解。
1、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课文后半部分,张敏批评陈洁把墙弄脏。)
提问:张敏为什么批评陈洁?
(使学生弄清张敏维护集体利益时,坚持原则的表现。)
提问:面对张敏这样的表现,你会对她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张敏对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敢于批评,是一个讲原则的人。;同时批评时态度诚恳,说话在理。)

板书:批评在理 态度诚恳

提问:想一想当陈洁弄脏张敏衣服时,张敏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引导学生认识张敏在个人受到损失时,不计较。这样两件事相互对应,形成对比。这部分是本课的难点,老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反思。)

板书:小事不计较

提问:张敏这样做,有什么好处?陈洁和同学们会怎样想?
如果她不这样做,会是什么结果?
(引导学生体会的两点好处,一是个人心理健康;二是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团结。)

板书:个人 心理健康
集体 增强团结
小结:像张敏这样,在原则问题上,批评人时态度诚恳,以理服人;在个人问题上,不计较小事,能谅解别人。张敏做到了。张敏这样做,既有利于个人心理健康,同时又有利于团结。
2、 夸一夸班上能够做到的人。
(学生联系实际,学习身边的榜样。同时让被表扬的学生谈一谈,自己当时是怎样想的。从而加深学生对观点的理解。)
3、 联系自己的实际,说一说,遇到下面情况,自己会怎样做。
①当别人错怪了你,未向你道歉时……
②当别人无意中弄脏了你的衣服时……
③当别人在气头上对你说了气话时……
(主要目的使学生联系实际,深入认识的具体表现。学生可以在联系实际时,结合具体事件谈出自己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开阔思路,让学生说出在其它情况下,自己应当怎样做。)
小结:宽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人人应当以健康的心理,学会谅解别人,不在小是小非上斤斤计较 。只有这样才能使人际关系和谐,增强团结。

四、运用观点、辨析练习
1、 看投影:(课后评议题)
提问:张娟这样做好吗?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在方面:首先吴蕾冤枉张娟是不对的,知错后主动道歉是对的;张娟受到冤枉非常气愤,当时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依不饶是不对的,别人主动道歉,就应当宽容别人,不应当的理不饶人。)
2、 投影辨析:说一说,他们应当怎样做?
①投影一:小名有一本十分讨人喜欢的漫画书,同学小强借着看时,不小心个弄脏了。小名应当怎样做?
(引导学生懂得,同学不是故意的,他无意中损坏了你的东西,应当谅解。在小事上,不和同学斤斤计较。)
②投影二:同学们在一起玩,小李把果皮、易拉罐随手扔到路边,张明和同学们一起批评小李不应当这样,并且要求小李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小李认为,大家这样是跟他过不去,不能。小李的认识对吗?
(引导学生认识,不等于对错误现象不批评,只要从友善出发,善意地帮助同学改正缺点,就是正确的。小李应当正确的理解。)
③投影三:在汽车上,由于人多十分拥挤,小倩被别人踩了一脚,新鞋黑了一大块,心里十分懊恼。这时,那个人不但不道歉,反而怪小倩自己不留神。小倩这时应当怎样办?
(小倩首先应当想,别人并不是故意以的,应当原谅他;即使那个人不懂得礼貌,不主动道歉,也不为自己受到损失,而与别人争吵,影响了乘车秩序,这才是宽厚待人。宽厚待人要从我做起。)
小结:同学们能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了的道理,培养的好品质要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

五、总结全课
同学们,宽厚待人是一个人的好品质,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大力继承和发扬。一个人有了这样的好品质,就会培养爽朗的性格、健康的心理,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我们一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希望大家都学做的人,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一、听一听、讲一讲、想一想

1、与父母说一说的话题。听一听他们的见解。

2、请你找一找的事例,讲给大家听。

3、想一想自己以前的做法,看看是否做到了宽厚待人,谈谈利与弊。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xiangpindejiaoan/103655.html

  • [光荣的教师]光荣啊!“园丁”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老师为学生的全面成长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他们是辛勤的“园丁”。 2.懂得尊重老师首先要尊重老师的劳动。情感: 1.感激老师对自己的培养,体会老师的辛苦。 2.对老师产生敬佩和爱戴之情。行为: 1.做到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 2.做到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讲课认真听,老师批改...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_人人遵守交通法规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我国政府为保障交通安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制定了交通法规,人人都应遵守。 2.知道我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中与学生有关的一些交通法规。懂得交通规则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3.懂得在现代社会中每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情感: 1.深感遵守交通法规的必要性,从而产生一种义...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相信科学不迷信科学议论文_相信科学不迷信

    教学目标 认知: 1 知道迷信是违反科学的,是愚昧无知的表现。 2 懂得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情感: 对迷信思想感到可笑、可悲。行为: 1 热爱科学,多读科学书刊。 2 不信鬼神,不宣传迷信思想,不参加迷信活动。教学建议教材分析:一、本课设置 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热爱科学”德目的有...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做个小朋友真好】中国小朋友真好!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对外国客人要热情大方有礼貌。情感: 愿意热情大方的对待外国客人。行为: 1、对外国客人有礼貌,热情大方。 2,见到外国客人不尾随、不围观、不指指点点。 3,不向外国人索取礼物。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文明礼貌”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事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一些常去的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知道在公共场所应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是有道德的表现。 3.懂得遵守公共秩序是人们公共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保障。情感: 1.以遵守公共秩序为荣,愿意。 2.反感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行为: 1.,做文明小顾客、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谁勇敢幼儿故事]谁勇敢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为了完成有益的事,不怕困难和危险,是勇敢的行为;只为表现自己,不顾后果去做无益的事,是逞强。 2、能举例说出勇敢和逞强的区别。 3、知道一些真正勇敢人的故事。情感: 1. 敬佩真正勇敢的人,愿意向勇敢的人学习。 2. 不喜欢逞强的行为,不愿意逞强。 行为: 1. 做有益的事...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取人之长补已之短的意思_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教学目标 认识: 1 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有自己的短处和缺点。 2 懂得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有利于个人进步。 3 懂得用自己的长处来比别人的短处,既不利于个人进步,还影响团结。情感: 愿意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行为: 1 注意发现和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弥...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一心为人民下一句]一心为人民的共产党员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共产党员应该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知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许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他们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群众排忧解难。情感: 1、崇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 2、热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 3、愿意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主动认错的成语|主动认错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主动承认错误是诚实的表现,有利于自己的进步。 2、知道隐瞒错误是错上加错,而且危害大。情感: 1、自己做错了事,愿意主动承认。 2、犯了错误没承认时,内心感到不安。行为: 不隐瞒自己的错误或过失,犯了错误主动承认,并努力改正。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朋友他犯了错误该怎么办]当好朋友犯了错误后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不隐瞒他人的错误是诚实的表现,也是对他人的爱护。 2.知道隐瞒他人的错误是对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会影响他人的进步,使他人错上加错。情感: 1.因替他人隐瞒了错误而感到不安。 2.愿意诚恳地帮助他人改正错误。行为: 1.不替他人隐瞒错误。 2.学着用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帮助其改...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