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错就改善莫大焉]知错就改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2022-01-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知错要及时改正。
2.知道才能不断进步。

情感:

愿意及时改正错误。

行为:

做了错事能主动及时地改正。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诚实勇敢”德目中的有关要求设置的,与“勇于认错”一课同属一个德目,是在要勇于认错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教育学生,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必须及时改正,才能不断进步。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在日常生活中犯错是难免的。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对待,不能,就会助长错误的发展,影响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因此,对他们进行“”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课文讲的是小学生孙芳和周丽知道自己做了错事,立即改正的故事。这个故事情节比较简单,孙芳和周丽犯的错误也是生活中常见的错误,而她们能够主动改正。故事中人物的年龄与二年级学生接近,这样利于学生体会教材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利于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教法建议

1.备课时,教师应对学生中“”利于进步的事例有所了解,以便课上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提高教学效果。

2.本课第一个栏目“想一想”,可以让学生对“勇于认错”一课有所回忆,这样利于引出本课的教学目标,也使教学增强连续性。

3.教学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体验教材中的角色,体验孙芳、周丽急于练习跳皮筋准备参加比赛时的心情;听了李爷爷的劝告立即改正错误后的心情。这样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

4.“读一读”栏目中的名言和谚语,让学生抄写在功课表旁,或制成书签,时刻提醒自己。

5.建议将“议一议”“讲一讲”栏目中的插图制成幻灯片教学中使用。“讲一讲”栏目可以让学生为故事配画外音,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检验学生对“”“小错不改会犯大错”道理的理解。

 

教学设计示例

第六课

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知错要及时改正。

2.知道才能不断进步。

情感:

愿意及时改正错误。

行为:

做了错事能主动及时地改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课,导入  新课。

1.提问:

(1)上节思想品德课讲的是什么内容?

(2)能承认错误是具有什么好品质的表现?

(诚实、勇敢)

(3)能承认错误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是改正错误的前提)

2.小结并过渡(要点):

(1)小学生年龄小,懂得的道理不多,控制自己的能力不强,犯点小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怎样对待这些错误。

板书:错误

(2)能承认错误是诚实、勇敢的表现,是一种好品质,并且承认错误是改正错误的前提,犯了错误首先要承认。

(3)我们犯了错误不能只停留在认识错误、承认错误的阶段。

板书:认错

(4)请同学们想一想,承认错误以后又应该怎样做呢?平时,同学们是怎样做的?

板书:及时改  慢慢改  不改

二、打比方,喻明道理。

1.引言。

同学们在认识错误也就是知错以后,往往有这样三种不同的表现;第一种是及时改正;第二种是准备慢慢地改;第三种是不改。下面,我们就打几个比方,看看这三种不同的做法可能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

2.《小虫和大船》的启示。

(1)边讲故事边演示投影片。

故事内容同教材“讲一讲”栏目文。

投影片共2组活动抽拉片。

第一组:①木板上有一些小虫眼。②钉在木船底。③木板上的虫眼变大,变多。④虫眼连成一片。⑤形成大洞。

第二组:①木船在海上航行。②木船沉入大海。(同“讲一讲”栏目图)

(2)讨论:

①大木船为什么沉了?

②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虫眼比做我们身上的缺点、错误,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小结要点:

①开始时船上的虫眼很小、也很少,后来发展到很多,连起来就变成大洞。海水涌进来船就沉没了。这说明小问题不解决,会酿成大祸。

②我们身上的错误、缺点也是这样,如果不及时改正,也会由小变大、由少变多,“小错不改,酿成大错”,像船沉没一样,还可能毁掉自己的一生。有错不改多么危险!

板书:不改 大错 错多 危险

3.《小树苗》的启示。

(1)讲《小树苗》的故事,同时演示图片。

故事内容略。

图①一棵弯的小树,一棵弯的大树。

图②一棵直的小树,一棵直的大树。

(2)讨论:

①小树苗长弯了,老爷爷是怎样做的?

(扶直、捆好。)

②老爷爷为什么把小树苗扶直捆好?(演示图①)不这样做会怎样?过几年再捆行不行?(演示图②)

③从小树苗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3)小结要点:

①小树苗树干细、软,变弯了容易矫正过来。树越长大,树干越粗,弯曲的部分越不容易矫正。

②这和我们身上的缺点、错误一样,错误小容易改,错误少容易改,初犯时容易改。所以我们改错越及时越好。

4.“铅笔道”的启示。

(1)让学生在纸上画一条比较轻的铅笔道,然后用橡皮擦。再让学生在纸上同一地方反复画铅笔道,然后用橡皮擦。

(2)谈一谈体会,受到什么启示。

引导:

①只画一次的铅笔道留下的痕迹和反复画铅笔道留下的痕迹有什么不同?

②擦起来有什么不同?擦后结果有什么不同?

③如果把这些铅笔道比做我们身上的缺点、错误,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3)小结要点:

初犯错误,由于留下的“痕迹”浅,最容易改正,这样才容易进步。

板书:进步快

如果不及时改,反复犯错误,犯得越多,留下的“痕迹”就越深,就越不容易改正。

板书:不易改

5.学生小结。

(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参考板书内容。)

(2)通过比较,你知道知错以后,怎样做最好?为什么?

板书:就改

6.读课题《》,说一说是什么意思。(把“就”和“及时”用线连起来。)

三、学习课文.指导行为。

1.读课文,看插图。

2.讨论:

(1)孙芳和周丽犯了什么错误?她俩原来是怎样想的?犯错的原因是什么?(缺乏爱护小树的知识和保护小树的意识;想问题不周到,只想到方便自己。)

(2)如果不及时改错有什么危害?

(3)孙芳和周丽知道自己错了是怎样做的?

(4)她们能及时改正错误有什么好处?

3.小结要点。

(1)孙芳和周丽能及时改正错误,不仅保护了小树,而且也懂得了遇事不能只图自己方便,应想到维护他人、社会的利益。

(2),才能进步。

(3)像孙芳和周丽这样,能做到就是好孩子。

四、辨析练习,深化认识。

1.议一议,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为什么?

小宝和大伟在陈阿姨窗前踢球,不小心打碎了玻璃,他俩立即向陈阿姨认了错,还给陈阿姨送来了玻璃。

从此以后,大伟再也不在别人家的窗前踢球了。小宝仍在那儿踢球。

2.答案要点。

(1)大伟做得对。他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改正彻底,这样进步快。

(2)小宝做得不对。他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以后,他还可能碰碎别人的玻璃或惹出别的祸。这种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思想、行为不改,不利于自己的成长,这样下去还会犯更大的错误。

五、谈作会,联系实际。

1.联系自己的事情,说一说这样做的好处。

2.联系自己或别人的事例,说一说知错不改的危害。

六、总结全课,引导实践。

1.读读下面的名言和谚语,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1)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2)聪明人,糊涂人有错就瞒。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你知道自己还有什么缺点、错误没改吗?你准备什么时候改,怎样改?为什么?

4.结束语(略)。

板书设计

六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xiangpindejiaoan/103575.html

  • [光荣的教师]光荣啊!“园丁”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老师为学生的全面成长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他们是辛勤的“园丁”。 2.懂得尊重老师首先要尊重老师的劳动。情感: 1.感激老师对自己的培养,体会老师的辛苦。 2.对老师产生敬佩和爱戴之情。行为: 1.做到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 2.做到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讲课认真听,老师批改...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_人人遵守交通法规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我国政府为保障交通安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制定了交通法规,人人都应遵守。 2.知道我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中与学生有关的一些交通法规。懂得交通规则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3.懂得在现代社会中每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情感: 1.深感遵守交通法规的必要性,从而产生一种义...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相信科学不迷信科学议论文_相信科学不迷信

    教学目标 认知: 1 知道迷信是违反科学的,是愚昧无知的表现。 2 懂得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情感: 对迷信思想感到可笑、可悲。行为: 1 热爱科学,多读科学书刊。 2 不信鬼神,不宣传迷信思想,不参加迷信活动。教学建议教材分析:一、本课设置 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热爱科学”德目的有...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做个小朋友真好】中国小朋友真好!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对外国客人要热情大方有礼貌。情感: 愿意热情大方的对待外国客人。行为: 1、对外国客人有礼貌,热情大方。 2,见到外国客人不尾随、不围观、不指指点点。 3,不向外国人索取礼物。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文明礼貌”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事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一些常去的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知道在公共场所应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是有道德的表现。 3.懂得遵守公共秩序是人们公共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保障。情感: 1.以遵守公共秩序为荣,愿意。 2.反感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行为: 1.,做文明小顾客、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谁勇敢幼儿故事]谁勇敢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为了完成有益的事,不怕困难和危险,是勇敢的行为;只为表现自己,不顾后果去做无益的事,是逞强。 2、能举例说出勇敢和逞强的区别。 3、知道一些真正勇敢人的故事。情感: 1. 敬佩真正勇敢的人,愿意向勇敢的人学习。 2. 不喜欢逞强的行为,不愿意逞强。 行为: 1. 做有益的事...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取人之长补已之短的意思_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教学目标 认识: 1 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有自己的短处和缺点。 2 懂得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有利于个人进步。 3 懂得用自己的长处来比别人的短处,既不利于个人进步,还影响团结。情感: 愿意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行为: 1 注意发现和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弥...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一心为人民下一句]一心为人民的共产党员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共产党员应该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知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许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他们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群众排忧解难。情感: 1、崇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 2、热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 3、愿意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主动认错的成语|主动认错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主动承认错误是诚实的表现,有利于自己的进步。 2、知道隐瞒错误是错上加错,而且危害大。情感: 1、自己做错了事,愿意主动承认。 2、犯了错误没承认时,内心感到不安。行为: 不隐瞒自己的错误或过失,犯了错误主动承认,并努力改正。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朋友他犯了错误该怎么办]当好朋友犯了错误后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不隐瞒他人的错误是诚实的表现,也是对他人的爱护。 2.知道隐瞒他人的错误是对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会影响他人的进步,使他人错上加错。情感: 1.因替他人隐瞒了错误而感到不安。 2.愿意诚恳地帮助他人改正错误。行为: 1.不替他人隐瞒错误。 2.学着用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帮助其改...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