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出自哪位作者_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2021-12-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爱国志士反抗侵略、报效祖国的事迹。

2.懂得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也就没有个人的前途和幸福。

3.懂得为国效力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

情感:

敬佩为国捐躯,为国效力的爱国志士,并愿意向他们学习。

行为:

1.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建设事业。

2.能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建议

(一)九至十三课是对学生进行国家民族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的教育。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一单元主要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以及对祖国的责任感、义务感。同时使学生了解我国现阶段的有关大政方针。

本课是在前几年级向学生介绍爱国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学习爱国人物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精神的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教育学生认识祖国与个人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对祖国的责任感,引导学生立志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热爱祖国、忠于祖国,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高尚道德情操和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立国安邦的精神支柱,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和维系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的强大纽带。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这一爱国主义传统,动员全体人民以饱满的热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祖国尽责效力,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热爱和忠于祖国的道德情感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也不会自发地产生,需要从小培养。因此,反复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不断强化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很有必要。

(二)课题和课文前的导入  栏目,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点出这一课要讲的观点。此言出自明清思想家顾炎武,原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里的“天下”即祖国之意,后来人们也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清楚地表达了对祖国的忠诚、热爱之情和责任感。教材取了后一种说法。“匹夫”泛指平民百姓。这句话的意思是作为一个平民百姓,也应关注祖国的命运,以为国效力为己任。充分认识这一名言的含义,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长大要为国效力的责任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课文讲了三层意思。

1.祖国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祖国的兴衰与每个中华儿女息息相关。

课文通过新旧社会对比,说明国富则民强,国破则家亡的道理。教师在讲解时可以以此为线索,利用事例或图片,让学生通过感性材料明白这一道理。

2.祖国的富强要依靠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为国效力是每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
课文从三个方面说明这一道理。

第一,在祖国危难之时,为了祖国的独立、统一和人民的解放,无数爱国志士为国捐躯,甘洒一腔热血。课文列举了鸦片战争以来,各个时期为国牺牲的英雄人物,这些人物有些是为反抗外来侵略,有些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所选人物均为学生较熟悉的,教师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回忆、讲解这些人物的事迹,体会先烈们的崇高精神。

第二,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为了使我国早日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许多有志之士,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离开温暖的家庭,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国效力。这方面的事例,在前五年的思想品德课中已有所介绍,如华罗庚、邓稼先、王进喜、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科技人员的事迹等等,教师可以借助学生以往学习的知识,让他们进一步体会这些模范人物一心报效祖国的精神。

第三,在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仍有许多人把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几十年。课文讲了大庆新时期铁人王启民的事迹。这样的人物事迹还有很多,如李国安、孔繁森等等。教师还可以结合当时当地的材料,进行讲解。

3.少年儿童要从小树立以祖国的富强为己任的思想,立志为国尽责效力。

这部分只是在课文最后一段中提了一下,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强盛不仅是老一代的责任,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方面内容在下一节课结合讲未来的宏伟目标时,还要进一步讲解。

(四)本课课后练习安排了两个栏目。

第一个栏目“述说”,设计了两个题。第1题是让学生再讲几个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无私奉献的先进人物的事例。目的是通过模范人物的事迹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为一个中国人,在今天应该怎样履行自己对祖国应尽的责任。这个题可以在讲解课文过程中完成。第2题是让学生谈一谈作为一个少年儿童能为祖国建设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并在行动上积极参加一些为国尽力的活动,从小培养对祖国的责任感。这道题可以结合课文最后一段讲解来完成,也可以在讲解课文后完成。

第二个栏目“阅读”,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名言,有三句。第一句是华罗庚的话,表达了他与祖国和人民同命运的思想感情。第二句是苏步青的话,表达了他愿为国家献身的报国之志。第三句是林巧稚的话,同样表达了她与祖国和人民同命运的思想感情。要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含义,体会这些爱国志士的思想感情。

第二部分讲述了徐悲鸿为祖国争气发奋学习的事例。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个人与祖国是不可分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应当有自尊心和自豪感,并为祖国尽责效力。

(五)本课教学的难点是对爱国人物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的思想情感的理解和体会。对于爱国人物的事迹,学生知道不少,关键是如何通过对人物事迹的分析让学生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应该看到,当今社会上一些人中存在的只讲个人实惠,不讲理想和祖国利益的错误思想,对学生也有影响。我们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启发学生与这些爱国人物产生思想共鸣。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讲解。

第一,通过事例对比,启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认识个人与祖国的关系,体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第二,通过对爱国人士精神境界的剖析,激发学生对他们的敬佩之情,引导学生以这些人为榜样,立志做一个对祖国有所作为的人。


教学设计示例

第九课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爱国志上反抗侵略、报效祖国的事迹。

2.懂得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也就没有个人的前途和幸福。

3.懂得为国效力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

情感:

敬佩为国捐躯,为国效力的爱国志士,并愿意向他们学习。

行为:

1.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建设事业。

2.能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过程

一、观看资料,导入  新课

1.请同学观看1999年5月8日凌晨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2.是啊,这件震惊全球的事发生后,每位中国人都感到非常的气愤。我们都决心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因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啊!

3.板书课题: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1)这里的“匹夫”指谁?

(泛指平民百姓。)

(2)课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作为一个平民百姓,也应关注祖国的命运,以为国效力为己任。)

(3)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激情明理

1.出示投影,指名读课文第一、二小节。

(1)在旧社会,为什么中国人不能进自己国家的公园?

(国家贫穷落后,被帝国主义侵略,外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为所欲为,中国人连最起码的尊严都没有。)

板书:国家落后人民受辱

(2)当时中国人不仅在国内受到屈辱,在国外更是受到歧视和侮辱。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后的阅读(二),把外国学生说的话画出来,谈体会。

(3)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自己做了国家的主人,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外国轮船要在中国领航员的引导下才能进港;外国人到中国旅游、参观,都必须按有关规定办理出入境手续……)

(4)这些事例说明了什么?

板书:国破则家亡 国富则民强

2.“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祖国的富强要依靠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为国效力是每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

(1)四人小组学习第3~6节,出示投影,讨论:

①人的生命是很可贵的,可先辈们为什么为了祖国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因为他们深深懂得:保卫祖国,拯救祖国是自己的责任,为了民族的独立,祖国的解放,他们宁愿牺牲个人的生命。)

②钱学森、华罗庚等人为什么放弃国外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当时他们是怎么想的?

(他们想:建设祖国是每一个中国人责无旁贷的义务。)

③新时期的铁人王启民为了使祖国早日实现现代化,他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在书上画出来,读一读。

(2)学生交流后,出示“读一读”中的第一句和第三句,读读,背背。

(3)你还知道哪些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无私奉献的先进人物的事迹?

(4)这些事例都充分说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中华儿女为国效力,前赴后继。

板书:为国效力  前赴后继

3.我们的先辈深深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一道理,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祖国的忠诚、热爱和责任感。那么,作为跨世纪的一代新人,我们又该为祖国建设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呢?

(学生畅所欲言,如: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加为国尽力的活动,努力学习等。)

板书:建设祖国  不懈努力

4.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就没有个人的前途和幸福,而祖国是否兴旺发达,又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所以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三、学习“读一读”中的第二句名言,强化认识

1.出示:

一个人只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祖国,人民就不会忘记他。

—苏步青

2.苏步青爷爷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读懂了什么?请把这句话记住。

3.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奋斗终生。这样,祖国人民就将会永远记住他。

四、归纳板书,总结全课

学了这课书后,我们懂得了(齐读板书)—“国破则家亡,国富则民强”,在旧社会我们—“国家落后,人民受辱”,我们的先辈—“为国效力,前赴后继”,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我们少年儿童应该为—“建设祖国,不懈努力”,真正做到“匹夫之责”。

板书设计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xiangpindejiaoan/103493.html

  • [光荣的教师]光荣啊!“园丁”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老师为学生的全面成长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他们是辛勤的“园丁”。 2.懂得尊重老师首先要尊重老师的劳动。情感: 1.感激老师对自己的培养,体会老师的辛苦。 2.对老师产生敬佩和爱戴之情。行为: 1.做到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 2.做到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讲课认真听,老师批改...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_人人遵守交通法规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我国政府为保障交通安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制定了交通法规,人人都应遵守。 2.知道我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中与学生有关的一些交通法规。懂得交通规则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3.懂得在现代社会中每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情感: 1.深感遵守交通法规的必要性,从而产生一种义...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相信科学不迷信科学议论文_相信科学不迷信

    教学目标 认知: 1 知道迷信是违反科学的,是愚昧无知的表现。 2 懂得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情感: 对迷信思想感到可笑、可悲。行为: 1 热爱科学,多读科学书刊。 2 不信鬼神,不宣传迷信思想,不参加迷信活动。教学建议教材分析:一、本课设置 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热爱科学”德目的有...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做个小朋友真好】中国小朋友真好!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对外国客人要热情大方有礼貌。情感: 愿意热情大方的对待外国客人。行为: 1、对外国客人有礼貌,热情大方。 2,见到外国客人不尾随、不围观、不指指点点。 3,不向外国人索取礼物。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文明礼貌”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事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一些常去的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知道在公共场所应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是有道德的表现。 3.懂得遵守公共秩序是人们公共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保障。情感: 1.以遵守公共秩序为荣,愿意。 2.反感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行为: 1.,做文明小顾客、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谁勇敢幼儿故事]谁勇敢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为了完成有益的事,不怕困难和危险,是勇敢的行为;只为表现自己,不顾后果去做无益的事,是逞强。 2、能举例说出勇敢和逞强的区别。 3、知道一些真正勇敢人的故事。情感: 1. 敬佩真正勇敢的人,愿意向勇敢的人学习。 2. 不喜欢逞强的行为,不愿意逞强。 行为: 1. 做有益的事...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取人之长补已之短的意思_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教学目标 认识: 1 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有自己的短处和缺点。 2 懂得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有利于个人进步。 3 懂得用自己的长处来比别人的短处,既不利于个人进步,还影响团结。情感: 愿意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行为: 1 注意发现和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弥...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一心为人民下一句]一心为人民的共产党员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共产党员应该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知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许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他们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群众排忧解难。情感: 1、崇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 2、热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 3、愿意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主动认错的成语|主动认错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主动承认错误是诚实的表现,有利于自己的进步。 2、知道隐瞒错误是错上加错,而且危害大。情感: 1、自己做错了事,愿意主动承认。 2、犯了错误没承认时,内心感到不安。行为: 不隐瞒自己的错误或过失,犯了错误主动承认,并努力改正。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朋友他犯了错误该怎么办]当好朋友犯了错误后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不隐瞒他人的错误是诚实的表现,也是对他人的爱护。 2.知道隐瞒他人的错误是对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会影响他人的进步,使他人错上加错。情感: 1.因替他人隐瞒了错误而感到不安。 2.愿意诚恳地帮助他人改正错误。行为: 1.不替他人隐瞒错误。 2.学着用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帮助其改...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