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铃声】校园铃声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2021-12-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课题(品德与生活) 授课教师德惠市五台乡中心小学  张秀丽课题目标

1、能分辨铃声的不同含义,学习根据铃声的指示进行学校生活。2、初步懂得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的重要性,形成规则意识。重点难点

上课铃响后与课间十分钟的做法及注意事项.活动准备

录有学校铃声的录音。课间十分钟学生活动录像.

时间安排60分钟活动过程 

活动内容

活动一

上课铃响后

  1.听铃声

    放铃声录音,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学生思考回答,后板书课题(4.)

    听到上课铃声后,应该怎样做呢?现在就请同学样看看录像里的同学,他们是怎样做的.请看大屏幕.

    (放录像:听到上课铃声,学生的种种表现.)

    录像中的同学是怎样做的?你认为应该怎样做?

    指名说一说,

    3.到底应该怎样做呢?老师这儿有一首儿歌,看看我们做到了没有.

    投影:上课铃声,响,赶快进课堂,书本摆整齐,专心把课上.

    同学们,你们做到了吗?

    4.举手发言

    过渡:老师这儿有几则谜语,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猜吗?我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

    投影出示:自读,猜一猜,小组讨论

    1.胖大汉,两把扇,走一步,扇一扇.(打一动物)

    2.黄金布,包银条,中间弯弯两头翘.(打一水果名)

    3.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能算会画画,整天干活不说话.(打一人体器官)

    (学生积极举手,准备发言)

    教师无奈,大家教师这么聪明,都想回答这个问题.

    讨论:大家应该怎么办?

    (学生纷纷说自己的办法)

    同学们真有办法,现在我们采取先举手后发言的方式,.

    现在谁能够用举手后发言的方式说说谜诋是什么?

    (学生说谜底)

    这个办法可真好,大家愿意用这个办法回答问题吗?再猜两个谜语,看谁做到了先举手后发言.

    投影出示:

    1.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打一自然现象)

    2.有进落在山腰,有进挂在树梢,

      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打一自然景物)

    指名说谜底.

    你刚才老师提出问题后,怎样的?怎么这么快就回答出来了?

    总结:老师用四名话来概括同学们思考回答的表现.

    投影出示:眼睛仔细看,脑子认真想,耳朵注意听.发言声响亮.刚才大家表现得真聪明,请大家鼓励一下自己.

    过渡:现在,老师在这种情况下讲课,会是什么结果?

    5.别人发言,回答问题时注意倾听(放学录音)

    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轻松一下:放录音(噪音),老师讲故事对比.肃静后再讲.反过来再做一次.

    提问:(1)讲故事的同学有什么感受?

         (2)认真听讲的同学有什么感受?

(3)自由活动,说话的同学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回答).

讨论:那么,别人发言.回答问题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认真听,不说话)活动二

下课铃响后

    放下课铃声: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你想做什么?

    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由于大家表现得非常出色,请大家夸夸自己.

    老师也想奖励大家,请大家利用这课间十分钟的时间做个小小值周生.检查一下,录像里的同学是怎样做的?

    然后,把你发现的问题报告给老师,好吗?(请看大屏幕)

    放录像:课间十分钟学生的种种活动.

    学生观看.

    上课铃声响 起,回到课堂.

    把你发现的问题告诉老师,好吗?你能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吗?

    (1)书本摆放.

    (2)室内喧哗.

    (3)走楼梯时,靠右侧,不打闹.

    (4)做游戏时追逐时.打闹.

    (5)不能爬单杠,不能拉别人.

    (6)课间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同学检查得可真认真,那么,通过你的观察,我们课间活动时应注意什么?(注意安全)

    延伸:除在校园里,在哪些地方也应注意安全?我们不仅要在学校注意安全,在家里,在路上等等都应该注意安全.)

   总结

虽然我们相处的时间短暂,但你们的优异表现已深深地印在老师的脑海里, 希望都能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xiangpindejiaoan/103369.html

  • [光荣的教师]光荣啊!“园丁”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老师为学生的全面成长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他们是辛勤的“园丁”。 2.懂得尊重老师首先要尊重老师的劳动。情感: 1.感激老师对自己的培养,体会老师的辛苦。 2.对老师产生敬佩和爱戴之情。行为: 1.做到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 2.做到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讲课认真听,老师批改...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_人人遵守交通法规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我国政府为保障交通安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制定了交通法规,人人都应遵守。 2.知道我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中与学生有关的一些交通法规。懂得交通规则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3.懂得在现代社会中每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情感: 1.深感遵守交通法规的必要性,从而产生一种义...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相信科学不迷信科学议论文_相信科学不迷信

    教学目标 认知: 1 知道迷信是违反科学的,是愚昧无知的表现。 2 懂得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情感: 对迷信思想感到可笑、可悲。行为: 1 热爱科学,多读科学书刊。 2 不信鬼神,不宣传迷信思想,不参加迷信活动。教学建议教材分析:一、本课设置 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热爱科学”德目的有...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做个小朋友真好】中国小朋友真好!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对外国客人要热情大方有礼貌。情感: 愿意热情大方的对待外国客人。行为: 1、对外国客人有礼貌,热情大方。 2,见到外国客人不尾随、不围观、不指指点点。 3,不向外国人索取礼物。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文明礼貌”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事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一些常去的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知道在公共场所应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是有道德的表现。 3.懂得遵守公共秩序是人们公共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保障。情感: 1.以遵守公共秩序为荣,愿意。 2.反感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行为: 1.,做文明小顾客、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谁勇敢幼儿故事]谁勇敢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为了完成有益的事,不怕困难和危险,是勇敢的行为;只为表现自己,不顾后果去做无益的事,是逞强。 2、能举例说出勇敢和逞强的区别。 3、知道一些真正勇敢人的故事。情感: 1. 敬佩真正勇敢的人,愿意向勇敢的人学习。 2. 不喜欢逞强的行为,不愿意逞强。 行为: 1. 做有益的事...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取人之长补已之短的意思_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教学目标 认识: 1 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有自己的短处和缺点。 2 懂得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有利于个人进步。 3 懂得用自己的长处来比别人的短处,既不利于个人进步,还影响团结。情感: 愿意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行为: 1 注意发现和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弥...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一心为人民下一句]一心为人民的共产党员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共产党员应该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知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许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他们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群众排忧解难。情感: 1、崇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 2、热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 3、愿意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主动认错的成语|主动认错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主动承认错误是诚实的表现,有利于自己的进步。 2、知道隐瞒错误是错上加错,而且危害大。情感: 1、自己做错了事,愿意主动承认。 2、犯了错误没承认时,内心感到不安。行为: 不隐瞒自己的错误或过失,犯了错误主动承认,并努力改正。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朋友他犯了错误该怎么办]当好朋友犯了错误后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不隐瞒他人的错误是诚实的表现,也是对他人的爱护。 2.知道隐瞒他人的错误是对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会影响他人的进步,使他人错上加错。情感: 1.因替他人隐瞒了错误而感到不安。 2.愿意诚恳地帮助他人改正错误。行为: 1.不替他人隐瞒错误。 2.学着用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帮助其改...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