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应对青春期学生】小心应对青春期学生的特殊情况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2021-12-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追踪老师:杭十一中 金伟平

追踪记录:

    一、 基本情况
    学生H,男,16岁,高一(4)学生,身高1.75米,喜爱打球。性格内向,平时很少说话,课间休息时,其他同学有说有笑,他也只是跟着笑一笑,从不跟着起哄。但又不是很不合群的人,在班里与三四位喜欢打球的男同学关系密切。
    二、 问题概述
    该生自9月入校以来,开始两个月学习非常认真,上课专心,作业 踏实,学习成绩在中上,任课老师都把他作为好学生看待。但是从期中以后,他的变化非常大。任课老师反映,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点魂不守舍的味道,作业 也马虎,考试成绩由原来的中上水平下降到了全年级的倒数。
    三、 情况了解
    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了解之后,感觉到问题的棘手。他母亲说,以前在家里,儿子与她很有话说,也经常与她说起学校里的事以及班里发生的事,近来,他很反常,在家里不愿说话,母亲问起学校里的事,他也只是应付。有时跟母亲说起话来,却总是说,近来心里很烦,很难静下心来,上课听不进,回家作业 也做不了。母亲问他什么事,他又不肯说。他母亲怀疑他可能是在谈恋爱。因此偷看了他的日记,但没看全,只是看到了这样的半句话:如果这次初恋不成功……我的胆子还不够大……。而且据他母亲说,这位女同学肯定坐在他的附近,因为有时在家闲谈时,他有所流露。但是我在学校观察了一段时间,根本没有发现他与哪位女同学较接近或有较多的接触,从同学中旁敲侧击的了解,也没发现他有这方面的情况。
    四、 个案分析
    根据该生的表现分析,该生有青春期对异性暗恋的倾向,原因有以下两方面:
    1.该生处在青春期,对异性有一种出于本能的亲近欲望和渴求。从心理学的角度说,这对于一位16岁的青少年是极其正常的现象。
    2.该生从性格方面看属于内向型的学生,他对某个女同学有好感,但由于其内向的性格,又不敢向对方表明,因此陷入了极度的烦躁和不安之中。
    五、 引导的方针及过程
    针对该生的这些问题,我想我不能把事情简单化,也不能希望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解决,要有长期做工作的打算,绝不能心急。首先要关心他,其次是让他知道,这种情况是他这一年龄阶段非常正常的现象,最后要了解他的内心感受,帮他排遣忧愁,解决问题。鉴于以上的认识,目前我做了以下几步工作(找他几次谈话):

    第一次谈话:

    师:你近来的情况令人担忧,你自己知道吗?

    生:我知道,我心里很清楚。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你遇到了什么问题?如果你信任我,就跟我说一说,如果不愿说,也没关系。

    生:(很尴尬地笑了笑,又过了一会儿)让我考虑一下好吗?

    师:好的,你回去考虑一下,但你一定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因为期终考试马上就要到了,一定要把学习搞上去。

    第二次谈话:(第三天)

    师:你考虑过了吗?能与我谈一谈吗?

    生:我考虑过了,我想我能自己解决。

    师:(放松地笑了笑)看来我还是不值得信任。

    生:(很尴尬地笑了笑,没有说话)

    师:好,很好!这么大的男孩子了,遇到问题是该自己想办法解决。但是如果实在自己解决不了,随时说一声,我一定尽力帮助你。

    第三次谈话:(隔了大约十天,他虽然有点变化,但不明显)

    师:上次的问题解决得怎样了,困难吗?

    生:有点困难,但我觉得差不多了。

    师:好,好样的,你肯定能行。但话还是要说在前头,如果你实在感到困难的时候,一定不要“孤军奋战”。

    生:好的。

    第四次谈话:(1月11日中午,其他同学都在教室复习,他一个人在考试教室复习,我顺便去看他)

    师:你一个人在这用功啊,好!不过用功还是要用在平时,这才是关键。好啦,我不打扰你了,好好用功吧。

    六、 今后的打算

    事实上该同学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或者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离解决还有很远的一段路,这一点我心里十分清楚,但是我不能急,越急反而会使问题更严重。如何做下一步的工作,我大致设想以下几点:

    1、做一次家访,在家里与他随便聊聊,进一步取得他的信任。

    2、逐渐让他明白,象他这样的心理是十分正常的(到现在为止,我并没有向他点破)。

    3、日常与他多交往,使他充分信任我,让他自己愿意跟我说。如果到了遇到问题都能开诚布公的交流时,那么离问题的解决就不远了。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xiangpindejiaoan/103283.html

  • [光荣的教师]光荣啊!“园丁”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老师为学生的全面成长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他们是辛勤的“园丁”。 2.懂得尊重老师首先要尊重老师的劳动。情感: 1.感激老师对自己的培养,体会老师的辛苦。 2.对老师产生敬佩和爱戴之情。行为: 1.做到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 2.做到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讲课认真听,老师批改...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_人人遵守交通法规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我国政府为保障交通安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制定了交通法规,人人都应遵守。 2.知道我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中与学生有关的一些交通法规。懂得交通规则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3.懂得在现代社会中每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情感: 1.深感遵守交通法规的必要性,从而产生一种义...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相信科学不迷信科学议论文_相信科学不迷信

    教学目标 认知: 1 知道迷信是违反科学的,是愚昧无知的表现。 2 懂得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情感: 对迷信思想感到可笑、可悲。行为: 1 热爱科学,多读科学书刊。 2 不信鬼神,不宣传迷信思想,不参加迷信活动。教学建议教材分析:一、本课设置 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热爱科学”德目的有...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做个小朋友真好】中国小朋友真好!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对外国客人要热情大方有礼貌。情感: 愿意热情大方的对待外国客人。行为: 1、对外国客人有礼貌,热情大方。 2,见到外国客人不尾随、不围观、不指指点点。 3,不向外国人索取礼物。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文明礼貌”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事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一些常去的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知道在公共场所应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是有道德的表现。 3.懂得遵守公共秩序是人们公共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保障。情感: 1.以遵守公共秩序为荣,愿意。 2.反感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行为: 1.,做文明小顾客、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谁勇敢幼儿故事]谁勇敢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为了完成有益的事,不怕困难和危险,是勇敢的行为;只为表现自己,不顾后果去做无益的事,是逞强。 2、能举例说出勇敢和逞强的区别。 3、知道一些真正勇敢人的故事。情感: 1. 敬佩真正勇敢的人,愿意向勇敢的人学习。 2. 不喜欢逞强的行为,不愿意逞强。 行为: 1. 做有益的事...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取人之长补已之短的意思_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教学目标 认识: 1 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有自己的短处和缺点。 2 懂得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有利于个人进步。 3 懂得用自己的长处来比别人的短处,既不利于个人进步,还影响团结。情感: 愿意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行为: 1 注意发现和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弥...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一心为人民下一句]一心为人民的共产党员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共产党员应该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知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许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他们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群众排忧解难。情感: 1、崇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 2、热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 3、愿意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主动认错的成语|主动认错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主动承认错误是诚实的表现,有利于自己的进步。 2、知道隐瞒错误是错上加错,而且危害大。情感: 1、自己做错了事,愿意主动承认。 2、犯了错误没承认时,内心感到不安。行为: 不隐瞒自己的错误或过失,犯了错误主动承认,并努力改正。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朋友他犯了错误该怎么办]当好朋友犯了错误后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不隐瞒他人的错误是诚实的表现,也是对他人的爱护。 2.知道隐瞒他人的错误是对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会影响他人的进步,使他人错上加错。情感: 1.因替他人隐瞒了错误而感到不安。 2.愿意诚恳地帮助他人改正错误。行为: 1.不替他人隐瞒错误。 2.学着用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帮助其改...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