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反思笔记物理】物理教学反思笔记1

物理教学反思 2018-02-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物理教学反思】

2006年2月14日,年后的寒假补课开始了

新学期的工作也就此拉开了帷幕

2月16日我有6节课,每个班2节课,上午一个班一节,中午回到家写一写,上午上的这三节课的反思,为教学水平的提高做点工作。

8点9分,上课的的预备铃响过之后,我拿着高一册的物理书,走出办公室,直向三楼高一四班的教室走去,走到班级门口,8点10分的铃声刚好响起来,我拉开门,走进教室,进门后,一边向讲台上走,一边环顾同学们,有的学生说,老师胖了,有的说老师瘦了,有的说,有头发了,我说那以前我没头发?学生笑起来,那个学生马上说,头发长了。这对了不是有头发,而是头发长了,同学们有什么变化呀,没有,是呀,我们才分开20几天,没什么太大变化,在家过年,过得好吗?好。
大家把书翻开,看火车,同学们有点发愣,我把书翻到第一页,转过来给同学样看,同学们纷纷把第一册的物理收掏出来,有的同学说,没带呀,不要紧的两人看一本也行呀,看有的同学已经兹兹不倦的地学上了,火车在轨道上行驶,火车象个大虫子,跑起来,有没有腿,同学们都笑了。好了下面同学们仔细读一下图下面的话。
过了2,3分钟,我问同学们,读完了吧,这段内容说的是什么,没有人回答,我只好一个人说,火车行驶,也就是物体在运动,火车由静止运动起来,原因是什么呢,是力,这一段话是对我们上学期学习内容的领起,第一章是学习力,第二章是学习物体的运动,第三章牛顿定律是学习,力与运动的关系,关系是,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如果这几个力的合力不是零,就会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经过一定的时间,就会有速度的变化,也就是状态发生了改变,如果这几个力的合力是零,物体将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这个问题提出后,同学们有了响应,静止或匀速运动,我主这就是处于平衡状态,同学们接受了我的说法,这就是我们上学期学习的内容。
咱们再把书翻一页,看这又来了一个图,是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不动的那段时间的图片,我说看这个图,还记得期末考试题中就有他的影子,问题是怎么问的,还记得吗,同学们七嘴八牙地说,我说那道选择题,说这一状态是超生状态,对不对,这是什么状态,应当是平衡状态,什么时候是超重状态,什么时候,是失重状态呢,当从地上接着杠铃由静止向上运动起来时,是超重,再向上升到最后停的过程中,是失重状态。同学们想想对不对,稍稍给同学们一点时间,并又细解释了一下,向上加速时,加速度向上,合力就是向上的,所以支持力大于重力,向上减速时,加速度向下,合力向下,这时重力大于支持力。
这个图是这一章的代表图,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看这个运动员,两眼发直,直冒蓝光,说到这同学们就笑了,但我没有笑,继续说,看他胳膊上的肌肉,腿上的肌肉,青筋暴跳,疙疙瘩瘩,你们感受到了力吗,同学们都说,感受到了,有个同学说,老师,他的腿怎么有一个粗,有一个细呀,一个同学说,照片的拍摄角度的问题吧,我仔细看看图,说不对他的右腿是在前面的,反而细,应当是粗一些,这个人可能是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同学们又是眼睛咪成了线,同学们看这样一个人,小时得过小儿麻痹症,都能成长为优秀的运动员,咱们同学虽然基础差点,只要咱们努力,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定能成功,大家努力学习,一定会有个美好的未来的。

我顿了一个,再调节一下气氛吧,从这幅图,我又有所感慨,我们中国人人口这么多,要挑点好的运动员,难到还不容易,我们现在的体制有一定的问题,向刘祥这样的人物,何只刘祥自己,还有好多,只是有千里马,而无伯乐,现在唱民歌的阿宝大家知道吧,同学一下子兴奋起来,他在电视上讲了他的经历,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有的同学说,他是陕西的,如何如何,我简短地叙述了他在茶坐唱歌的经历,在茶坐,他唱得好,结果补排挤,先是不给他伴奏,后来就是明着赶走了他。
现在的电视节目成全了他,在星光大道走红,终于取得成功。被人们认可,真是太不容易了,他凭借自己的实力,由周冠军,月冠军,一直走到年末部冠军。同学们只有*你们来改变这一现状了,你们加由哇,是现在的电视节目的形式,改变了阿宝的命运,王小丫,拿着考题,当主考官,李永,一伸手,伸出两个手只,呀…,说得同学们心情愉快,你们当中不知道谁能成为能够改变中国现状的人物,你们要好好努力呀。将来你也做名主持人。
好了,这节力有哪些知识点呢,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有大小,方向作用点,力是矢量,如何表示一个力呢。用力的图示,或更简单点用力的示意图。
接下来我们看生活中常见的力有哪些呢,重力弹力,摩擦力,现在我们对重力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刻,这是因为我们的目光短浅,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指的是垂直于这里的水平面向下,如果你考上了大学,进北京了,那里的天真蓝呀,我们这的天空和北京的天空是一样的蓝,但重力一样吗,不一样了,在北京,重力也是竖直向下的,但把你的眼光放开,地球是什么样的,有的同学说是圆的,我说不是,是地球是球,同学们又是惊诧,又是认同,那么我们这的水平面,和北京那的水平面是不是同一个平面,这两个平面是相交关系,同学们有点目瞪口呆,现在还没学立体几何,真是不一样呀,把地球切开,才是一个圆,对不对,同学们认可了,想想这两个切面是不是相交,同学们,不在做声了,都服了。我站在这里,刚说到这,有的同学有点不老实,有说闲话的,我说有的同学坐不住了,真往起蹦,同学们面面相觑,没看到谁这样呀,我接着说,不管是跳起,还是由一层楼走到10层楼,还是由地面上到龙塔上去,我们都认为重力是不变的,而神洲六号离地球那么远,也没逃脱地球的束服,在远一点的月亮也是这样,但万有引力要小的多,如果是无穷远,这种引力就没了,所以放开眼光,重力是要发生变化的,这些知识就是这学期要学的内容,学习圆周运动,万有引力,人造卫星,现在我们理解重心,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重心是不是真实存在的,不是,是把物体的重力看成集中于一点,是为了便于分析,重力如何测量,是利用了平衡原理,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重力的大小与拉力的大小相等,测重力是间接的,直接测得的是拉力或压力,时间好紧张,我要上学校去了,如果拉着4页1-2图中甲图的弹簧秤向上加速,这时示数就会变大,向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示数就会变小,我们感觉物体好象重了,或是物体好象轻了,而实际上在这个小的活动范围内重力是不发生变化的,为什么会提出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呢?是人们思维的一种定式造成的,本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力为零,图甲的情况是二力平衡,弹力的大小与重力的大小相等,而状态改变时,这两个力显然是不等,但人们头脑中的原来的想法并没有变,还以为弹力的大小是多大,重力的大小就多大,认为弹力大了,重力也就大了,弹力小了,重力也就小了,因此定义了两个错误的概念。实质是忽视了条件的改变,状态改变时,本应就是这样,拉力与重力不等。12
看4页乙图,如果把物体从托盘上提起一定高度然后释放,物体砸在托盘上后,会有什么现象?给同学一点时间思考,然后提问个别学生,提问李韩,回答是:秤的示数变大,是超重。我进行评价,说不完全对,砸上之前有一定的速度,砸上后物体将做向下的减速运动,是超重,现实中物体会上下忽悠,也就是上下振动,示数也会变大又变小,然后逐渐稳定,物体在弹起,向上减速运动时,是失重。重力这节的知识点就复习这些,弹力这节有哪些知识点呢?同学们想一想,两物体间要发生弹力作用,这两个物体一定是互相接触的,也就是它们两个必须挨着,是不是挨着就有了呢?不是的,两个物体还得互相挤压,这样物体就会发生形变,同学们还记不记得,我给大家做的演示实验,两个相同质量的大钩码,用细绳连结,中间跨过定滑轮,用手把右侧的钩码停在某处,它就停在此位置,高点就高点,低点就低点,听话着那,在桌面上放几张白纸,用力往下按,把它按在桌面的纸上,然后放手,同学们说说,此时纸面对钩码有没有向上的弹力,把纸抽出一张,抽的感觉是什么样,同学们多数都想来了,这时是一种临界状态,刚好没有支持力,这个钩码受到的绳向上的拉力与它的重力大小相等,已经平衡,如果再有支持力,物体运动状态就会发生改变,就矛盾了,另一个钩码也是处于平衡状态绳的接力与重力平衡,定滑轮只改变了绳拉力的方向。如果左边挂的钩码质量较小,当把右面的钩码举高后,松手后,它不会停到任何位置,而是会掉下来,它与纸面接触后,纸面会对它有支持力的作用,其大小应当是两个钩码的重力的差。也就是接触和挤压是产生弹力的两个条件。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个力叫做弹力。
是不是只有接触的物体间才会产生力的作用呢?不是的,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有力的作用,比如空中的飞鸟,与地面不地球不接触,也有力的作用,把一个条形磁铁玻璃的一面,另一面放一根针,当磁铁在玻璃上移动时,针也会跟着移动,说明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有力的作用。弹力的方向是什么样的?是与接触面相切,如果是绳,绳的弹力的方向是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杆的弹力的方向可以与绳相似,如用力拉杆时,杆中的拉力是沿着杆,指向杆收缩的方向,如果用力顶住杆,杆补压缩,这时间杆的内部分子间显示斥力,这时间杆的弹力,是沿着杆,指向杆舒张的方向,杆的弹力也可以是侧向的,古时的战争有十八般兵器,比如枪可以拉,扎,也可以砸,这就是向侧向用力,看书中6页右上图,小孩蹲在岸边,用小棍推圆木,小棍产生的弹力就是侧向的,方向很复杂,让同学们看自己的胳膊和手腕,用体态来表演,小棍发生弯曲形变,同样类似的,用左手挡住右手,右手向基顶,右手腕弯曲,手腕上部分子间距离变大显引力,下部显斥力,也就是右手腕要恢复原状,这时右手指尖的弹力方向就是侧向的。我们再看跳水运动员跳水,这是跳台跳水还是跳板跳水,同学们一口同声回答是跳板跳水,我说这个跳板就相当于一个杆,他的弹力就是侧向的,为什么做成板,而不做成杆呢,是因为变成杆,人就站不稳,可能摔倒,也就是脚下的支持面在大一点,人的重心要落在这个面内,人才不会倒,如果板变成杆,人要站稳就要经过更高的训练,象走钢丝,需要平衡伞或平衡棒,特别了不起的人,可以不用这些,用两个手臂,摆来摆去就可以走钢丝了,这样可以调整重心落在支持面上,如果把两臂砍掉,你在试试,那就不可以了,有的同学说,用头晃来晃去,我没批评学生,有的学生看没批评,就也说,耳朵长点,来回摆耳朵,大家都笑开了,这个想象好特别。同学们看看这个弹力的方向是不是沿着杆的,同学们又在想,是不是侧向的。
同学们再看下面这个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稍等一会,再说这个实验用来演示微小形变,我们用手压桌子时,发生了形变,但我们可能感受不到,利用这一装置让你感受一下,如果不是木制桌子,而是一个一尺厚的钢板做的桌面,用力压,会不会形变,同学们,都能理解,说会形变,这个形变会怎样呢,就会更加小,但一定的有形变。
但有一个问题同学们要注意,就是不要被这个实验误导,在分析物体受不受弹力时,不能去追究是否形变了,然后分析是否有弹力,而应当在受力分析时结合运动状态的分析,这样才是正确的。比如一个光滑的球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与一斜面组成的一个角上,处于静止状态,斜面对球就没有弹力,如果有,物体就不会处于平衡状态,这时你扒着小眼去看形变,就是误入了歧途。是不是这样的图形,斜面总不会对球产生力的作用呢?这样想就片面了,如果整个装置向水平方向加速,球仍与斜面相对静止,则此时斜面对球就会有弹力作用,这三个力合力才不能是零。如果没有斜面的弹力,球将不会加速,这是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我们做的题目中,也就是这两种情况,一种是状态不变,另一种就是状态发生改变。这一改变在生活中的例子是什么?同学们想一想,稍后。有的同学说坐车,对了,同学们刚从家反校,坐车时,*背什么时候对你有弹力。现在车上的*背是可以调角度的,大家想想*背如果是光滑的,又是斜着的,加速度很大,人会怎样,有的同学说,人就会起空,是的人就会沿斜面上窜。*背如果是粗糙的,*背就会对你有弹力,同时也对你会产生摩擦。这节课到了下课的时候了,40分钟就这样过去了。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wulijiaoxuefansi/59786.html

  • 电路的连接方式_《电路的连接》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在实验探索中完成研究任务,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对于电阻的规律学生反应有点慢,说明前面的欧姆定律的应用还要加强,也反应了学生在数学转换方面还有点薄弱。至于节日小彩灯的连接方法的讨论,学生兴致很高,课堂气氛比较热烈。...

    发布于:2018-02-14

    详细阅读
  •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1000字]初中物理教学反思1

    任教初中物理多年,在过去的教学中,只是单纯的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愿望和学习方式的注重。自使用新教材后,我们普遍感到压力,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来满足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的精神就是把教师和学生从繁重的教学和学习中解放出来,给他们更大的个人发展空间。新课程的要求教师能够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针对所教...

    发布于:2018-02-14

    详细阅读
  • [初二物理教学工作总结反思]初二物理年度教学工作反思

    多,所以不管其他老师做不做,只要是有条件做的实验我都会经过精心准备把它搬到课堂上,用有趣或精彩的实验现象锁定学生的注意力,时间一长也就连带所定了他们的兴趣;二抓住学生的感情,我尽量课前提早进入教室和课后也不急着离开,为自己创造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起初没人理我,时间一长就有好多学生围在我身边和我聊天,我...

    发布于:2018-02-14

    详细阅读
  • 九年级物理教学反思_九年级物理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们物理组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落实学校领导工作部署,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教材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抓好教学监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从而争取提高教学质量...

    发布于:2018-02-14

    详细阅读
  • 幼儿园二期课改内容|二期课改背景下物理教学反思

    的培养,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在课堂中组织有效的教学?对每一位处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而言,都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深思的问题。如何实现二期课改的新目标、新要求?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学科特点,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启发性教学、奖励式授课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0分钟,使这40分钟高质量高效率...

    发布于:2018-02-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下册物理《压强》]《压强》一节的几个亮点

    一背景: 初中物理新课程有着适应于时代的价值观和功能,有着全新的培养目标,定位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它的课程理念是:注重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要想适应新的课程,要求我们必须更新课...

    发布于:2018-02-14

    详细阅读
  • 如何搞好初中物理教学|搞好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反思

    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 利用猜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猜想的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维发散过程,通过猜想力的锻炼和培养,激发和保持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浓厚兴趣和欲望,从而使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去探求物理知识。这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起到重要作用。   2 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利用猜想可...

    发布于:2018-02-14

    详细阅读
  • 破的城市 平淡日子_平淡中求破 , 平实中求立 , 平常中求新

    物理课堂教学融于社会,融于生产、生活。   新课程不是标新立异,更不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全盘否定。作为一线教师必须脚踏实地,在平淡中求破,在平实中求立,在平常中求新。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主要依赖课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把握了课堂就把握了新课改的中心环节。新课程改革在广东省实施...

    发布于:2018-02-14

    详细阅读
  • 【高三物理教学反思总结】高三物理课教学反思

    最近几天,高中部组织了各学科备课组长进行了“复习示范课”,我讲了一节《整体法隔离法解连接体问题》专题复习课。我在备课讲课过程中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现在将这一过程进行总结交流。   一、备课反思   高三复习综合性强,我在准备过程,参照了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题,同时结合教学进度和学生情况,进行了综合...

    发布于:2018-02-14

    详细阅读
  • 微课《物质的密度》_《物质的密度》——自由探究的收获

    料的,内心感到非常兴奋。这使我对学生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这种收获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所不能得到的。 我对学生的表现大加赞扬之外,也谈了开拓性研究对后继研究的影响,意在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开拓的意识和勇气。 二、实验探究中的交流   按照课前设计,我将学生分成四大组,每大组分成五个实验小组,而每个实验小组...

    发布于:2018-02-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