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还有几只鸟_从树上还有几只鸟谈起

数学教学反思 2018-01-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数学教学反思】

     记得在70年代,上小学的时候,有这样一个案例:"树上有10只鸟,’砰’一枪打下一只,树上还有几只鸟?"那时我们的老师曾把它当作检测我们智商高低的一个标准。那时的答案是唯一的:树上一只鸟也没有,鸟都被枪声吓跑了。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对这一案例的答案有了不同的解释,如果谁再坚持认为"树上一只鸟都没有"是唯一的答案,那他一定会被人认为是弱智,是大傻瓜。因为:
    1、树上可以有一只鸟,打死的那只鸟挂在树枝上,没有掉下来。
   2、树上也可以有二只鸟,因为有两只鸟是聋子。
   3、树上还可以有三只鸟,四只鸟,五只鸟……
   4、树上甚至还可以有十一鸟、十二只鸟,因为有的鸟妈妈怀了孕。
千奇百怪的答案,好像是无懈可击的解释,被人们一笑而"接受"了。
     进入21世纪以后,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了。《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加强估算、重视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本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自行探索,独立思考带来自己的学习结果,是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的最佳平台,其宗旨在于让学生感受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实践中有些教师甚至专家往往走入了极端,把上面这一案例的"多种答案"当作典范,认为答案越多越离奇,越与众不同,就越有个性,智商就越高,学生就越聪明。一位课改专家,在给课改教师培训的时候,就以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一册第32页的"老鼠偷土豆"为例,进一步论证算法多样化。                      
     教学情景是: 一只大老鼠背着一袋土豆, 一边跑一边嘟囔着"我背回来7个土豆"。可是他却不知道背上的口袋坏了一个洞,已经有2个土豆掉到了地上, 1个悬在半空,另外还有 1个在洞口眼看就要掉下来。这道题的问题是:袋子里还有几个土豆?
参加培训的老师都认为问题很简单7-4=3(个)或7-2-1-1=3(个)。可是专家的答案却出人意料:
     1、袋子里可以有3个,因为掉了4个。(参加培训的老师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2、袋子里可以有4个,因为掉下来的只有3个,袋口的那一个还没有掉下来。(有的老师先犹豫,然后点头,感觉好像有道理)
    3、袋子里也可以有2个,因为老鼠没有发现袋子上的破洞,土豆会一直掉下去。
    4、袋子里还可以有1个、0个……(参加培训的老师茫然、摇头、不知所措)
专家的答案那么多,理由又是那么"充分",让我大吃一惊。一下子开拓了我的"思路":
1、口袋里还可以有7个土豆,因为老鼠发现了口袋上的破洞,又去捡了回来。
2、口袋里也可以有8个、9个、10个……因为老鼠发现没有了土豆,又去偷一些。
     但是,现实中我们的课真得可以这样上吗?
    再如:有位教师在教学345+346+347+348+349=?的简便算法时,让学生把能想到的计算方法都说出来,出现了345×5+(1+2+3+4)和347×5-2-1+2+1这两种方法后感到还不满意,又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再找。总算是工夫不负有心人:有几个很聪明的学生终于又找到了350×5-1-2-3-4-5、346×5-1+1+2+3、340×5+(5+6+7+8+9)、348×5-3-2-1+1、349×9-4-3-2-1这几种方法。但是因为找方法的时间用的太多,其他练习题就没有时间处理了。并且除了那几个学生积极响应老师的“号召”之外,大多数学生成了看客。望着满满一黑板的算法,下课之后,我询问了一部分学生:“你们掌握了吗”?他们的回答应该令这位老师反思一下吧:“我一种方法也没学会”。所以贯彻课改新理念不要走了极端,要理解数学的本质价值所在!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shuxuejiaoxuefansi/58715.html

  • 如何开展课题_关于开展课题学习的实践与认识

    经过这两天的学习,对开展课题学习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数学课题学习是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 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教学安排。将学生的创造性、实践性、合作性容为一体。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对教师要求的提高。课题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增加了实践机会,给学生足够大...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三年级下册《面积》试卷|三年级《面积》知识的教学

    在面积这课的教学实践之前,听了许多节课堂观摩课,有市级的优秀年轻教师,有省级教坛新秀,还有两位特级教师,在他们的课堂组织中都大同小异,特别是在导入整体感知的过程中,都是把“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就是面积”这个概念进行整体感知,理顺什么叫做物体表面,什么又是图形大小,无不利用课桌,橡皮,文具盒,黑板,...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_《探索多边形的外角和》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多边形外角和定理的探索过程,目的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多边形的内角和、平移、旋转、剪拼等知识去探究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让学生掌握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进行探究的模式。为了强化这个探索过程,我在听了范宇老师的课之后,回来之后我结合自己的思路是这样安排这节课的: 学生课前准备:在一张较大较...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小猫和小狗是怎样睡觉的】小猫、小狗的睡觉问题

    复习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一课时,学生用了12快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小木块搭不同的长方体,共有四种不同的搭法:(1)长12厘米,宽1厘米,高1厘米;(2)长6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3)长3厘米,宽1厘米,高3厘米;(4)长2厘米,矿2厘米,高3厘米。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算出了以...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明确概念之间的关系,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的体会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思维形式。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概念间的关系,将有助于学生掌握概念,运用概念作出正确判断,进行合理的推理,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1.如果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概念间的关系就为同一关系。如能被2整除的数与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数,对角相等...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图形的认识知识点_图形的认识看法

    图形的认识,新教材的编排有所改变,由原来的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转化为由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再到立体图形,教法、学法上也有所转变。我谈以下几点看法: 1 结构上教材由平面到立体转化为由立体到平面的再到立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在脑海中形成了体的表象,...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一年级数学加倍与一半题目_一年级数学“加倍与一半”教学反思

    “加倍与一半”课题是二期课改一年级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它是数学的重要概念和数学思想之一:“加倍”的知识既隐含集合的思想,又是以后“倍”的概念和乘法意义认识的前期孕伏;“一半”的概念是“对半平分”思想的体现,也是除法“平均分”概念的孕伏;对于学生进行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学习,加倍题的牢记是很有必要的,...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这一课时,我课前进行了准备,认为只要让同学知道了:一个小数扩大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个小数缩小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因此课堂中我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了这一规律后就放手让学生去做习题,我以为全班同学至少有90%的同学完全掌握,不会出错,可结果批改作业时发...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小学一年级立体图形的拼组|《立体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

    教学“立体图形的拼组”这一内容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和学会表达交流,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这节课时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因为空间图形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力...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一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经典题_《一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组)》教学反思

    上完课后失败感比较强。失败感也比平平淡淡的价值大,下面总结一下有何失误。   本节教学内容是《一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对应一个一次函数,一般地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对应两个一次函数,因而也对应两条直线。如果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唯一的解,那么这个解就是方程组对应的两条直线的交点...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