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往往是成功的开始】错误是成功的起点
【jiaoan.jxxyjl.com--数学教学反思】
最近在教学乘法口诀时,学生很容易出现错误。这一天,我在改前一天的作业时发现学生都错在同一道题上。于是在课上,我把这道题写在黑板上:2个5的积再乘2,积是多少?我先问了一个学生怎么做?这位学生脱口而出,2×5×2。我听完没有立即点评,笑着问道:“你是怎么想的?”“2个5就是2×5,乘出来的积是10,再乘2,等于20。”我还是没有直接捅破,将错就错,把他的答案板书下来。然后,我又出了一道题:2与5的积再乘2,积是多少?学生在下面发出小声的讨论声。我心里很开心,他们发现了不妙,我同样请学生回答该怎么做?一个学生站起来说:“2×5×2”。我也立即板书下来,这时,两道不同的题目出现了相同的答案,我也先请学生说出理由。“2与5的积就是2与5相乘,积是10,再乘2,等于20。”“老师,两道题目答案一样了!”我欣喜学生已经进入观察比较这两题的思维活动中了。“老师,第一道题做错了。”一个学生大声说道。“是的,是的。”其他同学也响应起来,我奇怪地说:“这两位同学都很有道理啊!”刚才那位学生又站起来陈述他的理由来:“2个5的积是5×5,而不是2×5,2×5表示的是2个5的和,也可写为5+5。”他的发言如此关键精彩,我立即板书下这两句话:2个5的和 2×5 (5+5),2个5的积 5×5。并用红粉笔突出“和”“积”两字。下面的学生看起来领悟了,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所以第一道题应是5×5×2。”看来,水道渠成的样子出现了,全班学生在接下来的一分钟沉默中理解了。我马上换了一下数字,同样题目再让他们做,他们很快报出了正确算式。我还没换话题,接着问:“刚才我们为什么会出这样的错误呢?”学生各抒己见,从审题习惯,知识点等方面找到原因,并还进行自我教育,总结经验。“同学们现在都能在错误中发现那么多东西,看来这个错误很有价值啊!”最后,我发现学生们的脸上有自信的神情。
学习错误是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必然伴随的现象之一。《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上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以学生的真实错误为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尝试错误”的活动,引导他们比较思辨,不仅能让学生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知道改正的方法,体验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形成系统,在反思中提高思维的批判性。所以,对于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错误,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教师只告诉正确的做法,难以触及问题的实质,更容易抑制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如果教师把这些错误巧妙的利用,因势利导,多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这样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错误,提高学习积极性,而且扬长补短,促进学生合作交流意识的发展。
小小的一道错题,只要老师的有心有意的点拨引导暗示,错误也能在课堂上亮起来,发出夺目的光彩!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shuxuejiaoxuefansi/58476.html
-
如何开展课题_关于开展课题学习的实践与认识详细阅读
经过这两天的学习,对开展课题学习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数学课题学习是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 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教学安排。将学生的创造性、实践性、合作性容为一体。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对教师要求的提高。课题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增加了实践机会,给学生足够大...
-
三年级下册《面积》试卷|三年级《面积》知识的教学详细阅读
在面积这课的教学实践之前,听了许多节课堂观摩课,有市级的优秀年轻教师,有省级教坛新秀,还有两位特级教师,在他们的课堂组织中都大同小异,特别是在导入整体感知的过程中,都是把“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就是面积”这个概念进行整体感知,理顺什么叫做物体表面,什么又是图形大小,无不利用课桌,橡皮,文具盒,黑板,...
-
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_《探索多边形的外角和》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本节课的重点是多边形外角和定理的探索过程,目的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多边形的内角和、平移、旋转、剪拼等知识去探究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让学生掌握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进行探究的模式。为了强化这个探索过程,我在听了范宇老师的课之后,回来之后我结合自己的思路是这样安排这节课的: 学生课前准备:在一张较大较...
-
【小猫和小狗是怎样睡觉的】小猫、小狗的睡觉问题详细阅读
复习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一课时,学生用了12快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小木块搭不同的长方体,共有四种不同的搭法:(1)长12厘米,宽1厘米,高1厘米;(2)长6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3)长3厘米,宽1厘米,高3厘米;(4)长2厘米,矿2厘米,高3厘米。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算出了以...
-
【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明确概念之间的关系,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的体会详细阅读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思维形式。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概念间的关系,将有助于学生掌握概念,运用概念作出正确判断,进行合理的推理,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1.如果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概念间的关系就为同一关系。如能被2整除的数与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数,对角相等...
-
图形的认识知识点_图形的认识看法详细阅读
图形的认识,新教材的编排有所改变,由原来的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转化为由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再到立体图形,教法、学法上也有所转变。我谈以下几点看法: 1 结构上教材由平面到立体转化为由立体到平面的再到立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在脑海中形成了体的表象,...
-
一年级数学加倍与一半题目_一年级数学“加倍与一半”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加倍与一半”课题是二期课改一年级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它是数学的重要概念和数学思想之一:“加倍”的知识既隐含集合的思想,又是以后“倍”的概念和乘法意义认识的前期孕伏;“一半”的概念是“对半平分”思想的体现,也是除法“平均分”概念的孕伏;对于学生进行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学习,加倍题的牢记是很有必要的,...
-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这一课时,我课前进行了准备,认为只要让同学知道了:一个小数扩大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个小数缩小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因此课堂中我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了这一规律后就放手让学生去做习题,我以为全班同学至少有90%的同学完全掌握,不会出错,可结果批改作业时发...
-
小学一年级立体图形的拼组|《立体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教学“立体图形的拼组”这一内容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和学会表达交流,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这节课时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因为空间图形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力...
-
一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经典题_《一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组)》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上完课后失败感比较强。失败感也比平平淡淡的价值大,下面总结一下有何失误。 本节教学内容是《一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对应一个一次函数,一般地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对应两个一次函数,因而也对应两条直线。如果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唯一的解,那么这个解就是方程组对应的两条直线的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