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讨论存在的问题】在课堂讨论中发掘问题的教学价值

数学教学反思 2017-12-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数学教学反思】

人们都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千方百计的为学生设计好许多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期望着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但我们常常却容易犯如下错误:对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往往由于没有充分的准备而一笔带过,或学生的问题与老师的意愿不符而失去“价值”被忽略。其实,这很可能就把一次很好的讨论问题的机会给错过了,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提出问题时,老师一定要加以格外的重视,要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智慧,让学生来进行分析、判断和讨论,通过讨论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由于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所以很可能会在学生中产生争论,在争论中明辨是非。本人在教学中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问题已知抛物线经过A(-2,0),B(1,0),C(0,2)三点,
  1. 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 在这条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AOP=45°?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出理由(汪家亮同学上台讲解):
  ①设抛物线y=ax2+bx+c, 过A,B,C,三点,得
      解得     ∴y=-X2-X+2
  ②设P点坐标为(m,n),因为∠AOP=45°,所以m=n
   ∴m= -m2 –m +2 
解得 m = -1+    或 m = -1- ∴存在点P(-1+ ,-1+ ),P(-1- ,-1- ),使∠AOP=45°
  (大部分学生对汪家亮同学的解法表示赞许,我也点了点头,表扬他的做法,合理地运用了抛物线的解析式,利用数行结合的思想,巧妙地把代数、几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问题得以转化。我刚想说,请大家再仔细思考一下,另一位学生在座位上嘀咕了几句,我便让他发言)
  这位女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本题的第二问的两个答案都可以吗?
  (该学生虽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问题也没有答案,但是她给大家提出了一个疑问,这时学生马上开始了议论,议论的焦点集中在p(-1+ ,-1+ )是否符合题意)。
  老师:对这个问题,大家可以画个草图检验一下。
  (同学们经过画图、讨论,基本认定:P(-1+ ,-1+ )在第一象限,不可能构成45°角。)
 有位同学补充:其实P(-1+ ,-1+ )早就可以发现不符合题意。因为∠POA=45°,而A(-2,0)在x轴的负半轴所以p点应在第二或第三象限内。 
  (该同学的补充立即得到大家的首肯。说者无意,听者有意,这时几个学生在座位上讨论,我就鼓励其中一位发言)
  一位女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是否漏掉了另一个点P?
  (这个学生同样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她给大家引向另一个思考方向,这时学生情趣盎然,不久有学生上黑板进行补充)
 补充后内容:
设P点坐标为(m,n),因为∠AOP=45°,A(-2,0),所以m<0, 当n=-m 时, -m= -m2 –m +2 , 得 m = ( 舍去 ) , m= -  所以存在另一个点 P(- , ),使∠AOP=45°
老师:请同学们回味一下整个过程,其中可以发现同学们对字母表示数(指m)理解得不够透彻,另外解函数题,应注意象限的情况。
 
分析:上述的问题,本意是作为例题讲解的,让学生充当“小老师”讲解时,虽然走了一条“坎坷”之路,但细细品味收获颇丰,首先是学生的问题为我们打开了讨论之门;其次是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从中暴露出学生的知识缺漏,也使我们遇到了很多新问题,并逐步加以完善;最后问题由学生提出,并由学生共同解决,体现了讨论的价值,学生从让我学变到我要学,从我要学变到自学、自探,真正学会了“做数学”。所以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有时我们应进行“培植”,让学生展开讨论,从中挖掘出问题的教学价值。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shuxuejiaoxuefansi/58177.html

  • 如何开展课题_关于开展课题学习的实践与认识

    经过这两天的学习,对开展课题学习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数学课题学习是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 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教学安排。将学生的创造性、实践性、合作性容为一体。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对教师要求的提高。课题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增加了实践机会,给学生足够大...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三年级下册《面积》试卷|三年级《面积》知识的教学

    在面积这课的教学实践之前,听了许多节课堂观摩课,有市级的优秀年轻教师,有省级教坛新秀,还有两位特级教师,在他们的课堂组织中都大同小异,特别是在导入整体感知的过程中,都是把“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就是面积”这个概念进行整体感知,理顺什么叫做物体表面,什么又是图形大小,无不利用课桌,橡皮,文具盒,黑板,...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_《探索多边形的外角和》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多边形外角和定理的探索过程,目的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多边形的内角和、平移、旋转、剪拼等知识去探究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让学生掌握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进行探究的模式。为了强化这个探索过程,我在听了范宇老师的课之后,回来之后我结合自己的思路是这样安排这节课的: 学生课前准备:在一张较大较...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小猫和小狗是怎样睡觉的】小猫、小狗的睡觉问题

    复习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一课时,学生用了12快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小木块搭不同的长方体,共有四种不同的搭法:(1)长12厘米,宽1厘米,高1厘米;(2)长6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3)长3厘米,宽1厘米,高3厘米;(4)长2厘米,矿2厘米,高3厘米。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算出了以...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明确概念之间的关系,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的体会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思维形式。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概念间的关系,将有助于学生掌握概念,运用概念作出正确判断,进行合理的推理,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1.如果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概念间的关系就为同一关系。如能被2整除的数与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数,对角相等...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图形的认识知识点_图形的认识看法

    图形的认识,新教材的编排有所改变,由原来的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转化为由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再到立体图形,教法、学法上也有所转变。我谈以下几点看法: 1 结构上教材由平面到立体转化为由立体到平面的再到立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在脑海中形成了体的表象,...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一年级数学加倍与一半题目_一年级数学“加倍与一半”教学反思

    “加倍与一半”课题是二期课改一年级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它是数学的重要概念和数学思想之一:“加倍”的知识既隐含集合的思想,又是以后“倍”的概念和乘法意义认识的前期孕伏;“一半”的概念是“对半平分”思想的体现,也是除法“平均分”概念的孕伏;对于学生进行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学习,加倍题的牢记是很有必要的,...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这一课时,我课前进行了准备,认为只要让同学知道了:一个小数扩大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个小数缩小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因此课堂中我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了这一规律后就放手让学生去做习题,我以为全班同学至少有90%的同学完全掌握,不会出错,可结果批改作业时发...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小学一年级立体图形的拼组|《立体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

    教学“立体图形的拼组”这一内容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和学会表达交流,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这节课时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因为空间图形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力...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一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经典题_《一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组)》教学反思

    上完课后失败感比较强。失败感也比平平淡淡的价值大,下面总结一下有何失误。   本节教学内容是《一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对应一个一次函数,一般地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对应两个一次函数,因而也对应两条直线。如果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唯一的解,那么这个解就是方程组对应的两条直线的交点...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