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5 灰姑娘的时钟①

九年级语文电子教材 2016-05-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语文电子教材】

5  灰姑娘的时钟①

角 山 荣 

自读提示

这篇课文从熟知的有趣故事引出严密的逻辑思维问题。熟读课文,看作者怎样从故事中提出问题,又怎样一步步地推论,最后得出结论。

掌握下列词语:

祈祷  流逝  无暇顾及  迎刃而解  可想而知

 

(注释:①选自《中外母语教材选粹》(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胡晓丁译,郭常义审定。角山荣,日本当代经济史学家。)

 “记住,半夜12点,决不能超过一秒钟!要是过了12点你还在舞会上,哪怕只过了一点儿,一切也都将会变回到老样子:马车变回到玩具,马变回到鼷鼠,侍从变回到蜥蜴,身上穿的也将变回到原来的旧衣服!”

灰姑娘在仙女再三叮嘱要严格遵守约定的时间之后,前去参加渴望已久的舞会了。第一天晚上,她一听到时钟敲响11点45分,便急匆匆地离开城堡,以免耽误约定的时间。然而第二天晚上,她忘记了时光的流逝。猛然想起时,时钟正好敲响12点。尽管灰姑娘连丢下一只水晶鞋都无暇顾及,就慌慌张张地奔出城堡,可这时魔法已经失效。她还是回到了原来那个贫困少女的样子。

这便是众人皆知的“灰姑娘”的故事。可怜的灰姑娘最终还是被王子看中,从而找到了幸福。这是一段可以在孩子们心中诱发起朦胧梦幻的故事。不过仔细想一想,这故事似乎有几点值得思考的地方。

首先,灰姑娘究竟是如何知道时间的。第一天晚上,由于时钟敲响了11点45分,她知道了时间。但在既无手表也无怀表的过去,是不是有中途报时的时钟呢?要是有的话,又是什么样的时钟呢?这是第一个简单的问题。

说起来,“灰姑娘”是法国作家谢尔·佩罗(注释:〔谢尔·佩罗(1628—1703)〕法国作家,著有童话集《鹅妈妈的故事或寓有道德教训的往日的故事》等。)取材于民间故事的童话之一。其开头写道:“从前,有一个贵族……”。佩罗编辑出版这部童话的时间是1697年,因此,那时说“从前”,可以认为童话的舞台至少应在17世纪之前。关于时钟,有详细的机械钟发展史。所以灰姑娘听到的时钟的声音,我们是可以从17世纪之前的机械时钟史中去寻找答案的。

机械时钟出现于公元1300年前后,地点是欧洲各地的修道院。修道院白天和夜晚到了一定时间,都必须举行向神灵祈祷的仪式。如果有座到时便可当当作响的时钟,那就可以不必整日担心错过祈祷的时间了。出于这种原因,机械时钟从出现之初起,必定带有自鸣装置。后来,机械时钟作为公共时钟,终于在城市市民面前登场。最早的公共时钟出现于14世纪中叶的意大利。从那以后,自15世纪到16世纪,欧洲许多城市的教堂或市政厅的塔楼,以及市民聚集的市场都安装上了时钟。

那么,灰姑娘听到的钟声,是不是这种公共时钟发出的呢?若是洪亮的钟声,那确实可以传到举办舞会的宫廷。不过它是否每隔15分钟敲响一次,还不清楚。果真如此的话,听到钟声才匆匆离去,根本是来不及的。

那么,另外还有没有每隔15分钟敲响一次的时钟呢?

事实上,15世纪中叶,出现了另一种与公共时钟不同,靠发条驱动的室内用座钟。这是当时最尖端技术的产物,主要产地是德国。这种德国产座钟,以及装饰着银、青铜、宝石的豪华时钟,被放置在欧洲各地的王宫及贵族官邸里。也许灰姑娘应邀前往的城堡里就有这样的座钟。问题在于它到底是不是每隔15分钟敲响一次。

我曾查阅了许多文献,可仍未找出答案。每当前往欧洲访问时,我总要漫步于各地的博物馆,看看时钟。那里虽然展示有16世纪生产的时钟,但没有一家博物馆的古钟是走动着的。而且16世纪到17世纪初的时钟只有一根针。在一根针的时钟上用眼睛确定15分钟是困难的。看来,只要确定不了时钟是如何敲响的,就无法解开灰姑娘童话之谜。

就在我思考这些问题期间,一天,一本题为《时钟构造的世界——德国的座钟与自动结构1550—1650》的书放到了我的案头。当我看到它时,不禁发出“啊”的一声惊叹。书中不正记载了120种时钟各自的打鸣方式吗?书中说,许多时钟都带有每隔15分钟或1小时敲响一次的装置。而且其中还清楚地写着,所有这些时钟的制作年代,都是自16世纪到17世纪初。

据此,我认为长期以来的疑惑已迎刃而解。每隔15分钟敲响一次的时钟确实存在。那是室内用座钟。灰姑娘听到的报时声,一定是宫廷内的时钟发出的。

这样,第一个疑团被解开了。但还有一点引起我注意的,是与仙女约定的严守时间问题。这其中还包含着耽误了约定的时间魔法便会失效这一极为严厉的惩罚手段。以约定时间为主要情节的故事,在日本的民间传说或童话中基本上没有。不仅如此,在西方似乎也极为罕见。在机械时钟出现之后的近代市民生活中,时间的约定才第一次变得有意义。那么,当时是一种怎样的时代和社会呢?

机械时钟的出现对人们的生活和劳动所产生的最大影响,在于不定时法则向定时法则的转化。所谓不定时法则,简单来说,是指将日出到日落的白天时间,以及日落到日出的夜晚时间,分别划分成六等份至十二等份进行计算的方法。因此,白天和晚上的单位时间,除去春分和秋分这两天,是因季节和纬度而异的。这一根据太阳和自然时间而设定的不定时法则,是与以农业为生活基础的社会最相适合的制度。而机械时钟所产生的时间,是人为的平均时间。单位时间的长短与季节和场所无关,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它都是相同不变的。这就叫定时法则。随着不定时法则向定时法则的转换,人们的生活便通过人为的时间来管理、支配了。

在由自由时间支配的社会中,工匠的工作是以产品为中心的劳动。只要不满意,即便花上几个小时,甚至几天,他们都可以埋头于精品的制作而毫不顾忌时间的流逝。然而,伴随着人为时间的确立,工作便开始向受时间约束的雇佣劳动转化。

1563年制定的英国《学徒法》中有这样的规定:“所有的工匠和工人,在3月中旬至9月中旬的期间内,早上应于时钟显示5点或5点前上岗。晚上应将工作持续到时钟显示7点到8点之间。但早餐、午餐或饮酒时间除外……违反上述规定者,每偷懒1小时,应从工资中扣除1便士。”

看到这里,我感到一丝振奋。因为雇佣劳动被清楚地以时间表示出来,而且还特意写明是“时钟显示的时间”。更让我惊异的,是其中附带着的每偷懒1小时则扣除1便士的处罚。如果知道当时工人的日工资一般也就是六七便士,那么,这一处罚是何等残酷,也就可想而知了。由此我们进一步知道,“时间等于金钱”,已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占有相当的分量。看来,灰姑娘的童话,应该是这一时代、这一社会的产物。

特别是在工商业极为发达的英国,“时间等于金钱”的思想作为经济伦理被广为接受。正因为时间与金钱同等重要,所以有人呼吁“抓住每分每秒不放松,尽你最大所能发挥最大功效”,“盗取别人的时间就是大盗”(理查德·巴库斯塔〔理查德·巴库斯塔(1615—1691)〕英国宗教家。),并要求把不侵犯别人的时间确立为社会的伦理道德。不遵守与他人约定的时间,是对对方的不尊重,也为社会所不容。看来,遵守时间的伦理与习惯,也许就起源于英国,并确立于同一时代的欧洲。“灰姑娘”童话中仙女的话,在这种社会里,是带有特别严格的伦理含义的。

 

练习

一  作者从“灰姑娘的时钟”提出了哪两个问题?在对这两个问题的一步步论述中得出了什么结论?试列出本文论点论据提纲。

二  对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作者就是从《灰姑娘》中分析出与童话不相干的经济学问题的。试从学过的童话、寓言或民间故事中找出一两个问题来加以论述。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yuwendianzijiaocai/40282.html

  • 【18杨修之死】18.杨修之死

    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惇。惇大惊...

    发布于:2016-05-03

    详细阅读
  • 8k纸多大_8 热爱生命(全文)

    一切,总算剩下了这一点—— 他们经历了生活的困苦颠连; 能做到这种地步也就是胜利, 尽管他们输掉了赌博的本钱。 他们两个一瘸一拐地,吃力地走下河岸,有一次,走在前面的那个还在乱石中间失足摇晃了一下。他们又累又乏,因为长期忍受苦难,脸上都带着愁眉苦脸、咬牙苦熬的表情。他们肩上...

    发布于:2016-05-03

    详细阅读
  • 第二单元上课时间|第二单元

    学会写提纲初中生学写议论文应该从写提纲练起,不必急于成文。写议论文与写记叙文不同,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写作前必须明确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有一个清楚的整体构思,这就如同盖楼房要先绘出“图纸”一样。有了写作提纲,文章就有了一个轮廓,写起来心中有数,有条不紊。有不少同学不愿意拟写作提纲,觉得麻烦,耽...

    发布于:2016-05-03

    详细阅读
  • 想和你的世界谈谈小说|谈谈小说

    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这就是小说。小说按照篇幅的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及小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的特点在“短”。短篇小说一般几千字,容量小,情节简单,人物少。茅盾在《关于短篇小说的谈话》中说:“一般地说,短篇只截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断或横断面来显示生...

    发布于:2016-05-03

    详细阅读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罗迦·费·因格...

    发布于:2016-05-03

    详细阅读
  • [寻找家乡的名人手抄报]寻找家乡的名人

    ——地方人物研究活动每个人的家乡,可能都会有不少当地名人的传说。虽然绝大多数的家乡名人,不能见于史册,甚至走出家乡就无人知道,但家乡的人却在茶余饭后、笑谈之间,为他立传。请你对家乡名人做一番调查研究吧,你会从家乡父老对名人的评说中懂得很多东西。一、 活动目的1. 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2. 提高发...

    发布于:2016-05-03

    详细阅读
  • 详细阅读
  • [《白毛女》名词解释]18、《白毛女》选场①

    贺敬之丁毅等训练重点一了解歌剧的特点二欣赏剧本中的精彩片段预习提示《白毛女》是我国新歌剧创作的一座里程碑,在反封建斗争中曾经产生过广泛而强烈的影响。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根据流行于河北阜平一带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创作了歌剧《白毛女》。它通过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深刻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

    发布于:2016-05-03

    详细阅读
  • 12生肖排序_12 短文两篇

    12 短文两篇□吕 叔 湘预习提示 正文 练习 预习提示这两篇短文,都是批评报纸用词不当的。作者在读报过程中对某种语言现象产生了疑问,就记下来,经过深入思考,查引资料,作出了批评。认真阅读课文,了解作者在批驳过程中怎样引用资料和进行比较评析,领会文章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 论“基本属实”...

    发布于:2016-05-03

    详细阅读
  • [11月份是什么星座]11 我的叔叔于勒

    我小时候,家在哈佛尔,并不是有钱的人家,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我有两个姐姐。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15个铜子一米的...

    发布于:2016-05-02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