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教学反思——化学教师成长的基石

化学教学反思 2015-09-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化学教学反思】

摘要:面对新世纪对教育的挑战,教师理应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探索者,研究者,反思者.本文通过对教学反思的两个方面(内容和方式)的探讨,突出教学反思是"化学<>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并促使化学<>教师在教学反思中成长.
关键词:教学反思; 内容; 方式
教学反思,又称" 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教学"与"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效率.反思性教学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它对教师提高理论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专业化水平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美国学者波斯纳在1989年提出个体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他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上述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那么,我们怎样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呢 教师对教学的反思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进行.
反思的内容
1.1 课前反思
课前反思主要在备课阶段进行,它有助于发展教师的智慧技能,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目前化学<>教师备课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两种不良的倾向:一是照搬现成的教案<>,以"他思"取代"我思",不考虑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二是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在备课时,过分依赖多年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不注重反思,凭原有的经验设计教学方案,有的甚至照抄以往的备课笔记.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化学<>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对以下几块内容进行反思.
1.1.1 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在上课前,均应对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达到的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对课程标准中对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要理解透彻.例如:了解,认识,识别……属于认知性教学目标水平;初步学会,掌握……属于技能性学习目标水平;感受,体验,形成……属于体验性学习目标水平.在教学前的教学设计中,化学<>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目标.同时,在设立教学目标时,一方面要依据课程标准,使学生理解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要根据教材体系积极倡导能力培养.例如在"氨"一节中,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应设立如下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设计喷泉实验的可行方案,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该教学目标的设定,不仅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经历化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为了做好这一点,应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深入了解学生实际.
1.1.2 对教学对象的反思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首先必须明确学生的"已知",即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只有探明学生的"已知",教学才可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能在各自原来的基础上获得较好的发展.例如在高一化学<>中学习气体的性质时,学生在物理课中还没有学过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如果我们直接拿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让学生记住,学生势必难以接受.如果我们从学生能够了解的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引出气体温度和体积之间的正比关系,用类比的方法引出气体分子数和压强成正比的关系,就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气体分子数,压强,温度和体积之间的直观认识.
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它提供了完整的学科体系,却造成了教学的强制性.反思教学内容,要求教师不能将教材内容原封不动地硬塞给学生,而是要具备现代化教材观,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及广度作一反思.
首先是对教学内容深度的反思.例如:在对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的教学中,对于弱酸弱碱盐的水解不应做太多的涉及.具体教学中可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课下查阅有关资料自学.而对盐类水解的应用不能停留在了解的程度上,应结合所学原理弄清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其次是对教学内容广度的反思.例如:教师在对新教材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挖掘教材的教育内涵,对教材顺序可作适当的调整.例如:在上高一化学<>第五章《化学<>键》以后,本校实验班把第三册《晶体》部分放到此以后来上.这样,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就比较系统,完整.
1.1.4 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化学<>教师在反思过去的经验与教训,反思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再设计出教学方法.这样可以逐步培养教师良好的反思习惯,有助于增强教学活动的准对性,从而优化教学实践活动.例如:在讲述有机信息题时,许多学生感到困难,做题无从下手,我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语,对信息加工,联系已学过的知识,合理迁移,通过反思让学生形成这样一种思维模式:
1.2 课堂反思
课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否合理,还需要经过课堂教学实践的验证.课堂反思,指的是如何解决课堂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在课堂反思中必须具备驾驭课堂教学的调空能力,因为这一阶段的反思强调解决发生在课堂教学现场的问题.例如:(1)学生在学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障碍,你如何机智地处理这些问题 (2)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出现争议时,你如何处理 (3)当提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该生不能按计划完成时,你如何调整原先的教学设计 (4)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某一问题时,思维异常活跃,如果让学生继续讨论下去,就难以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准对这种情况,你如何进行有效的调空等. 123
1.3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教师在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行为过程进行思考性回忆,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等.例如:(1)在授课过程中出现了令你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哪些教学环节没有按计划完成 为什么 (3)假如你再教这个内容,教学设计方案还可以作怎样的更改等.
2 反思的方式
教师反思的方式因人而异,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做法,仅供参考.
2.1 写教后感
"教后感"是教师备课教案<>中很不起眼的一小块,但它是教师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是教师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一种好形式.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促进教学内容更全面,教学设计更合理;有利于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教后感的内容很多,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1 记成功做法
即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想目的,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做法记录下来.有时这可能仅仅是一句话,但它对今后的教学将提供最直接的参考.例如:在讲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之前,我做了一个有趣的演示实验,利用西红柿,铁钉,铜钉组成的装置,用导线接到电流计上,然后,将这一装置放到实物投影仪上,来明确原电池的定义.每当此时,学生的思维就异常活跃,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个开头被我记录下来,并应用到以后的教学实践当中,深受学生的欢迎.
2.1.2 记失败之处
即将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所应吸取的教训.例如:200℃时11.6gCO2与H2O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3.6g,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A,5.8 B,11.6 C,23.2 D,46.4
如果我按常规思路,用差量法列2个方程式来处理,但计算费时,我将这一教训写入教后记中,并变换思路,打破常规,换角度思考,提出改进方案,经讨论我让学生观察2个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用质量守恒得mO2 =11.6g-3.6g = 8.0g,再由CO2和H2O的总物质的量必为O2的2倍,即为0.5mol.
M =11.6g/0.5mol = 23.2g/mol
采用这种思路可节约时间,此时可继续追问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让学生用平均值规律,即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只能在18~44之间,只有C符合,快速求解.
2.1.3 记教学机智
即把授课过程中偶然出现的灵感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下来,供以后参考.课堂教学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当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错误认识时,若教师总是简单地予以否定,则难以令学生信服,这时如果顺着学生错误的思路,诱导学生自己导出错误结论,学生就会迷途知返.例如:每次讲评试题时,我都将每道题错误的人数告诉学生,如该题错误的人数较多,要学生标上"△",然后让学生自己反思.
例如:5 molCu和6 mol稀HNO3,4mol稀H2SO4的混合溶液反应,则生成的气体NO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在分析该例题前,首先,要学生先自己在练习本上做,很多学生以为该题容易,他们的思维模式是Cu与H2SO4不反应.显然Cu过量,则nNO = 1/4×6 mol = 1.5 molNO
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做对,把正确的做法展示:
3Cu + 8H + + 2NO3ˉ = 2NO↑ + 4H2O + 3Cu2+
3mol 8mol 2mol
5mol (6+4×2)mol 6mol
显然Cu不足,∴nNO = 10/3 mol
至此,学生幡然醒悟,得出正确结论自然也就水到渠成.这样可使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种纠错方式被我记于教后感中.
2.1.4 记学生问题
即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迷惑点,作业中暴露的欠缺点及在考试中出现的失分点,并力争在短时期内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例如: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时,学生对物质的存在,结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制备和用途等问题讨论和认识不够.结构决定性质,而物质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是元素化合物知识板块的中心内容.准对这一问题,为让学生的思维条理化,系统化,在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单元复习时,我通常对物质的化学<>性质形成知识框图,以达到巩固,掌握和提高之目的.例如:镁,铝的化学<>性质可归纳小结如下:
2.1.5 记学生见解
即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独到的见解,好的思路等"智慧的火花"及时记下来,为今后教学补充新鲜血液.例如:我在提问,举例,讲评化学<>习题时,倡导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全面考察问题,完善思维过程,培养思维的严密性.例如:在讲了《硝酸》这节以后,我布置了以下一个题目,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课后去完成.
6.4gCu与过量的硝酸(a mol/L,30mL)充分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2,NO.反应后溶液中含H+为0.1mol(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
(1)此时溶液中所含NO3ˉ为 mol.
(2)生成的气体中NO2和NO的物质的量(用含有a的式子表示). 
总结学生的解题方法,从电荷守恒和NO3ˉ存在的物质(硝酸铜和硝酸)两种方法求得NO3ˉ的物质的量为0.3 mol.从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N元素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等方法求得NO2和N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45a-0.55 (mol),0.25-0.015a (mol).这种讲课手法非常有益于学生形成深刻的记忆. 123
2.2 交流反思
积极参加校内或上级部门举行的公开课,示范课.向其他教师讲述自己教学的实践与体会,从中发现问题.或请其他教师就自己的做法和体会发表意见,从交流中反思教学的得失.
2.3 对比反思
借助现代技术,通过观看自己或他人的教学录象,对比反思教学中的问题.这样的做法比较容易发现问题,往往在观看过程中就会产生新的想法.
2.4 反馈信息反思
从学生的作业,考试中反思教学过程,想一想为什么某个问题学生普遍掌握得很好或者很不好,认真回想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往往会有顿悟的感觉.
2.5 实验反思
教师通过实验过程进行反思,将会使自己不再停留在简单的教育现象上,而是更关注教育现象发生发展的更深层原因.这将在客观上促进教师更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
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将从中学会教学和学习,教师的定位就会发生变化,从职业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转变,实现专业化的发展目标.反思性教学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上海教育研究所顾泠沅老师说过:"反思三年成名师".让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在反思中成长.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huaxuejiaoxuefansi/33796.html

  • [高二学年度计划]05—06学年度高二化学教学工作反思

    我所任教的高二化学两个班,一个是A班,一个是平行班,学生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方法上和信心上三方面。这种情况从客观上为我提供了因材施教的阵地,让我对同一年级不同层班级采取分层教学对策: 一、深度、广度弹性调节 教学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胃口,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

    发布于:2015-09-30

    详细阅读
  • 化学方程式|化学(上) 4.2 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上,我将实验探究作为教学目标的突破口,整个过程突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融为一体的化学教学价值观。特别是教师的有效启发引导和学生实验探究活动,不但使学生能够较为深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和内涵,也使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创新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

    发布于:2015-09-30

    详细阅读
  •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_《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是一边学知识,一边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在总结得出结论后,插入生活实践问题,让学生边学边用,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还利用多媒体模拟微观反应的实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顺利的理解置换反应的定义,加深印象,同时在学生探究实验结...

    发布于:2015-09-30

    详细阅读
  • 【教师教学自我反思】在教学实践中自我反思

    每堂课结束后,我都认真的进行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段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我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解决等等 同时,认真进行反思记载,主要记录三点: 1 总结成功的经验。每堂课总有成功之处,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坚持把这种成功之处记录下来并长期积累,教学...

    发布于:2015-09-30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化学教学中创新教育

    创新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应用一切已知信息,通过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突破原有事实、框架,而获得的解决问题的一种全新方式或产生对社会和个人极有价值的产品的智力本质。****同志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本文就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发布于:2015-09-30

    详细阅读
  • 化学反思总结_化学反思

    通过接近一年的教学实践,在各位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发现自己进步得很快,在化学教学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我通过听课学习发现有的教师语音表达清晰,语音精炼;有的板书美观,惹人注意;有的课堂步骤清晰,层次分明;有的方法独特,易于理解掌握;有的师生互动和谐,气氛活跃;有的老师甘当配角,...

    发布于:2015-09-30

    详细阅读
  • 【初中化学大概念教学】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反思

    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基本概念几乎每节都有,而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初...

    发布于:2015-09-30

    详细阅读
  • 【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分离混合物》教学课后反思

    尽脑汁,在让学生动脑想办法之前自己先进行思考,估计出学生们能够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根据所想到的这些方法,为每个小组准备好各种实验器材。 筛子是这几个实验中需要普遍使用的工具,为了使工具比较统一,我准备了一套小筛网,供分组实验时使用。在分离粳米和面粉的活动中,簸箕、盒子都是学生们会想到的分离工具...

    发布于:2015-09-30

    详细阅读
  • 【《蛋白质》漫画】《蛋白质》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与生物学科和学生生活经验的整合。如本节课的引入和学习蛋白质的组成时,通过精心设疑,引导学生回顾生物中所学内容,以复习的形式再现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从而突破难点,并为今后做与此处知识点有关的考题打下基础。而对于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蛋白质的性质,则通过精心设计实验和...

    发布于:2015-09-30

    详细阅读
  • 【纸层析分离混合物反思】分离混合物-课后反思

    《分离混合物》是继混合物(一)和(二)之后的一堂探究性的实验课,我在设计这堂课的过程也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探究事物变化规律的自主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了解更多的分离方法,从中领悟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究精神得到充分发挥。 1.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由“你知道了哪些混...

    发布于:2015-09-3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