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是什么意思】工笔是什么意思

汉语常识 2015-09-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汉语常识】

  工笔画亦称“细笔画”。属中国画技法类别的一种,与“写意画”对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笔是什么意思,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工笔基本解释

  词语:工笔

  拼音:gōng bǐ 注音:ㄍㄨㄥ ㄅㄧˇ

  词性:动词

  ◎ 工笔 gōngbǐ

  [traditional Chinese realistic painting] 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区别于“写意”)

  这是一幅很出色的工笔画

  引证解释中国画中属于工细一类的画法。因用工整致密的笔法描绘物像,故名。有别于“写意”。 清 慵讷居士 《咫闻录·秘戏图》:“ 关中 马振 ,近时画家之著名也,善工笔。一时风气,凡馈大宪礼,必有秘戏图册,而 马振 之所画者,即景生情,能穷闺闸之婿态。” 黄宾鸿 《古画徵·明画尚简之笔》:“言 明 画之工笔者,必称 仇实父 。” 秦牧 《艺海拾贝·粗犷与细腻》:“偶然翻阅 齐白石 的画册,从里面一些粗犷的意笔和精细的工笔相结合的画幅中,得到了很大的启示。”

工笔造句

  1、还是一卷工笔勾勒?“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春风轻柔,杨柳垂丝皆画,不知是谁的纤纤素手,将这千条万条的柳丝染上了青翠,嫩黄?信步雨后的古桥上,芬芳素雅,仰望斑驳的松枝间,月朗星稀。

  2、如果说苏州城像一幅精雕细镂的工笔画卷,那么这儿就像一幅写意的山水小品。

  3、作者兼用工笔及写意技法,表现国家公园一处微倾的坡地一只雄帝雉昂首挺胸,彷佛正在向雌雉炫耀牠的帝王之姿,形象生动传神。

  4、该画为典型的宋代院体画,是工笔重彩画中的佳作.

  5、传统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创作多追求勾线准确,设色清雅。

  6、两宋玉器,以龙凤呈祥图案为多,因受工笔画影响,所以非常重视神态。

  7、本文就此问题将对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和陈洪绶人物画以及曾鲸人物画,作具体的分析。

  8、于非暗是当代工笔花鸟画的重要代表性画家.

  9、“院中人绝品也”,刘松年的工笔人物画可以说是南宋人物画的一个缩影,代表了他那个时代的最高水平。

  10、第四章探讨“今昔对比”对中国工笔人物画创作的指导意义。

  11、工笔画属中国传统的写实主义画派.其特点是画工精细,尤其注意细节的刻画.

  12、引导学生以新的视点和角度再认识工笔画.

  13、到20世纪80年代,现代工笔画复兴,这也是中国画发展的一种必然.

  14、明清时期的工笔画受到文人画的影响,如:陈洪绶在他的人物作品之中也透露出写意之风。

  15、刘大为是全能型画家,工笔重彩和水墨写意兼精。

  16、工笔部份:A。人体部份:摩诘先生今年70高龄,196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其工力是不言而喻了。

  17、水墨画与工笔画都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产物,媒材的物质规定性决定了两者形态上的差异.

  18、不论是一丝不苟、工整精细的工笔画,还是急驰挥洒、水墨淋漓的写意画,无不把“雅”与“简”作为艺术境界在追求。

  19、既似国画大写意之手法,又似工笔素描之纤细。

  20、20世纪末叶,中国工笔画由复兴走向繁荣的发展趋势,令美术界瞩目。

  20、造句 网(在线造句词典)-造句大全,几千词语的造句供您参考哦!

  21、工笔画笔法细腻,注重细节和色彩绚丽.

  22、代表中国画本体的工笔画,在画史上的地位日逐边缘化。

  23、工笔人物画是以线描为骨干、工整细腻地表现人物对象的绘画手法,早期主要采用墨线勾勒的技法,设色简约,构图富有装饰意味。

  24、为让人们吃透精神,他条分缕析,举一反三,那慢条斯理的话语,犹如工笔画般细腻。

  25、桥区棵棵绿阴晃动的国槐、白杨,片片流翠的草坪,团团诧紫嫣红的月季,构成一幅巨大的工笔画“玉蜓图”。

  26、桥下静静的流水,桥区棵棵绿阴晃动的国槐、白杨,片片流翠的草坪,团团姹紫嫣红的月季,构成一幅巨大的工笔画“玉蜓图”。

  27、风中念着痴情咒痴情咒痴情咒,诛仙剑下你嘶吼我心口被穿透,月色之下山海苑后你眼中我双眸,若有来世再有来生请牵住我双手,谁在唱着碧玉谣碧玉谣碧玉谣,尘封思念在涨潮在发酵被拥抱,合欢铃哑伤心花下翠玉色工笔画,好想知道现在的你一切都还好吗。洛天依

  28、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是文学艺术最繁荣的时代,也是历史上中国工笔人物画发展的成熟阶段,研究唐代绮罗人物画的绘画语言有重要意义。

  29、陈之佛的画风兼取后蜀和南唐,徐、黄二家之长,对宋代画院工笔花鸟作品用功尤勤,并在观、写、摹、读四个方面作了较深入的分析研究。

  30、她那年高二了,拢到背后编成松松一握辫子的长头发更浓更黑更亮,夜空中寒星似的眼神天生是无字的故事,藏着依恋,戴着叛逆,藏着天涯。她的鼻子不高而挺,雕得纤秀,鼻尖素素的,刻意呵护贴紧人中的那一朵工笔朱唇。董桥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hanyuchangshi/33504.html

  • 【真正的熬夜是什么意思】熬夜是什么意思

    熬夜,是一种现代生活经常听到或者做到的一种现象,是一种危害人的身体的不良习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熬夜是什么意思,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熬夜基本解释  词语:熬夜  拼音:áo yè 注音:ㄠˊ ㄧㄝˋ  词性:动词  ◎ 熬夜 áoyè...

    发布于:2015-09-25

    详细阅读
  • 病句标点选择题|病句标点题例

    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病句标点题例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病句标点题例,欢迎阅读  病句标点题例1  1 使用标点符号有错误的是  A “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

    发布于:2015-09-25

    详细阅读
  • 【四大名琴的介绍】四大名琴介绍

    谓“琴、棋、书、画”当中的“琴”,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弹拔乐器之一,现称古琴或七弦琴。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名琴都有文字可考,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rd...

    发布于:2015-09-25

    详细阅读
  • [古文中之字用法]也字在古文中的用法

    古文,是上古时代的文字,也是古代人民陆续造成的文字的总称。也字在古文中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也字在古文中的用法,欢迎阅读  也字在古文作为副词中的用法  (1) 亦表示同样 。也可以;也是  (2) 叠用,强调两事并列或对等   (3) 表示转折或让步 。  (4) 表示委婉。  (...

    发布于:2015-09-25

    详细阅读
  • 古文中者的用法与意思?_古文中者的用法

    汉代通行隶书,因此把秦以前的字体叫做古文,特指许慎《说文解字》里的古文。古文中者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文中者的用法,欢迎阅读  古文中者表停顿的用法  例:  ⑴近者奉辞伐罪。  ⑵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⑶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古文中者表疑问的用法  例:  何者?上下之分也...

    发布于:2015-09-25

    详细阅读
  • 【俄语连接词的用法】语文连接词的用法

    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语文连接词的用法是什么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连接词的用法,欢迎阅读  语文连接词作主要连接词和短语的用法  如,和、同、跟、与、及、以及、或、并、而等。  和、同、跟、与、及、以及,联接并列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如: 老师...

    发布于:2015-09-25

    详细阅读
  • 10种不同的病句|6种不同的病句

    在不改变原句所表达的意思的前提下,修改有明显语病的词句,使语句通顺、正确,更加完善。6种不同的病句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6种不同的病句。欢迎阅读  6种不同的病句1  1、语序不多  (1)我国棉花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应改为 “生产的棉花&rdqu...

    发布于:2015-09-25

    详细阅读
  • [之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都有哪些]之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也叫做语体文。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欢迎阅读  之字在文言文中作为通假字的用法  通也义  《墨子·大取》:圣人也,为天下也。前句也字作之义。...

    发布于:2015-09-25

    详细阅读
  • 殊死搏斗阅读理解答案_殊死搏斗阅读理解题目附答案

    阅读理解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阅读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必要的答题技巧,殊死搏斗阅读附答案是怎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殊死搏斗阅读附答案,欢迎阅读。《殊死搏斗》材料  殊死搏斗  今天中午,我回到家里,忽然发现屋檐下蜘蛛结起了一张一尺见方的捕虫网。这网结得真好看,蛛丝很有规律地一层层结在网上,整...

    发布于:2015-09-25

    详细阅读
  • [文言文见的用法和意义]文言文见的用法

    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关于文言文见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文言文见的用法,欢迎阅读  文言文见作为名词的用法  见解;见识  《晋书?王浑传》:“敢陈愚~。”  文言文见作为副词...

    发布于:2015-09-25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