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文言文翻译注释]会稽刻石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汉语常识 2015-09-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汉语常识】

  “会稽刻石”是秦始皇巡游会稽(在今浙江绍兴)时,为了祭奠大禹,宣扬功德,而命丞相李斯手书铭文,刻石记功的石碑。李斯所写的这篇铭文即题为《会稽刻石》,后来被司马迁载入《史记》。会稽刻石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小编整理的会稽刻石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会稽刻石文言文原文

  会稽刻石

  作者:李斯

  皇帝休烈(1),平一宇内,德惠攸长(2)。卅有七年(3),亲巡天下,周览远方。遂登会稽,宣省习俗(4),黔首斋庄(5)。群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道高明(6)。秦圣临国,始定刑名(7),显陈旧章。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六王专倍(8),贪戾慠猛(9),率众自强。暴虐恣行,负力而骄,数动甲兵(10)。阴通间使,以事合从(11),行为辟方(12)。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义威诛之,殄熄暴悖(13),乱贼灭亡。圣德广密,****之中(14),被泽无疆。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贵贱并通,善否陈前(15),靡有隐情。饰省宣义(16),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絜诚。夫为寄猳(17),杀之无罪,男秉义程(18)。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大治濯俗,天下承风,蒙被休经(19)。皆遵度轨,和安敦勉(20),莫不顺令。黔首修絜,人乐同则,嘉保太平。后敬奉法,常治无极,舆舟不倾。从臣诵烈,请刻此石,光垂休铭(21)。

  选自中华书局标点本《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李斯

会稽刻石文言文注释

  (1)休烈:盛美的事业。

  (2)攸:原作“修”,据严可均辑校《全秦文》卷一所收申屠駉重刻会稽碑拓本改。“攸”在此作语助。

  (3)卅:原作“三十”,据严辑《全秦文》会稽碑拓本改。

  (4)省(xǐng):明白。

  (5)黔首:战国及秦代对国民的称呼。斋:肃敬。

  (6)道:原作“首”,据严辑《全秦文》会稽碑拓本改。高明:指秦始皇的所作所为。

  (7)刑名:本指形(事实)和名(名称)。先秦法家把“名”引申为法令、名份、言论,主张“审合刑名”,“循名责实”,以明赏罚。

  (8)六王:指楚、齐、燕、韩、魏、赵六国之王。专:独断专行。倍:通“背”。

  (9)慠(aò奥):同傲。 (10)甲兵:甲胄和武器。

  (11)合从:即合纵,战国后期纵横家提出的六国联合抗秦战略。

  (12)辟:同僻。方:通“旁”。辟方:不正当。

  (13)殄(tiǎn舔)熄:灭绝,扑灭。

  (14)****:天地及四方。

  (15)否(pǐ匹):恶。

  (16)饰:文饰。省:通“眚”,过失。

  (17)寄猳(jiā家):借给别家传种的公猪,比喻入他人家中淫乱的男人。

  (18)秉:操持。义:礼仪容止。

  (19)休:美。

  (20)敦:督促。

  (21)垂:流传下去。

会稽刻石文言文翻译

  皇帝创业美且盛,境内平定大一统,德泽恩惠长又长。始皇三十有七年,亲自出巡游天下,视察周遍到远方。于是登上会稽山,宣布教化树风尚,国民肃敬又端庄。臣子个个颂功德,寻根求原明事迹,追述往事赞秦皇。秦皇天圣做国君,始立法令正名实,明确公布旧规章。首先统一总法式,审别官职明任务,从此办事有恒常。六王专横背信义,贪心乖戾又凶猛,个个带头想逞强。随心所欲施暴虐,自恃军力太骄狂,屡次出兵动刀枪。暗中通使搞离间,串联合纵拒秦国,所作所为不正当。掩盖内心怀奸计,公然外来侵我疆,天下从此起祸殃。秦国正义威力强,扑灭暴力诛叛逆,乱世寇贼尽灭亡。始皇圣德深又广,充满天地和四方,泽被众生浩无疆。皇帝统一海内地,兼听天下万千事,远远近近政治清。运用道理管万物,确定是非看事实,载入史册须正名。无论贵贱法通用,是非公诸众人前,不准欺骗有隐情。文饰过错说有理,夫死弃子再嫁人,加倍死罪惩不贞。内外隔绝防范严,禁止男女犯奸淫,人人干净心要诚。有妇之夫淫人妻,杀死奸夫不算罪,男子礼仪有章程。为人之妻若逃嫁,害得子女失母亲,都要教育使廉清。政治统一改陋俗,天下众民受教化,善经美典披在身。人人知道遵法度,家家和好共敦勉,天下无不听王令。国民都能修洁心,乐守规矩同法则,吉庆欢乐保太平。后人奉公敬守法,长治久安无尽期,犹如车船永不倾。随从群臣齐歌颂,请求刻石树丰碑,光辉永留映美铭。

作品赏析

  李斯奉命为文颂秦德、罪六国、明法规、正风俗,亲自以小篆书写,刻石立碑。就在回归途中,“千古一帝”秦始皇病死在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这篇文章在文体上属于铭文,四字一句,三句一韵。庄重凝炼,是铭文文体的代表作。[2]

作者简介

  李斯(?——前208),楚国上蔡(今属河南)人。入秦国以后,为秦相吕不韦的舍人。他向秦王(即后来的秦始皇)游说,建议吞并六国,从而拜为客卿。后来辅佐秦王并六国,为丞相。定郡县制,建议焚毁诗书,变籀文为小篆。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定谋,改遗诏,杀始皇长子扶苏,立少子胡亥为帝。后赵高诬陷他谋反,李斯被腰斩于咸阳。[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hanyuchangshi/33482.html

  • 【真正的熬夜是什么意思】熬夜是什么意思

    熬夜,是一种现代生活经常听到或者做到的一种现象,是一种危害人的身体的不良习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熬夜是什么意思,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熬夜基本解释  词语:熬夜  拼音:áo yè 注音:ㄠˊ ㄧㄝˋ  词性:动词  ◎ 熬夜 áoyè...

    发布于:2015-09-25

    详细阅读
  • 病句标点选择题|病句标点题例

    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病句标点题例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病句标点题例,欢迎阅读  病句标点题例1  1 使用标点符号有错误的是  A “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

    发布于:2015-09-25

    详细阅读
  • 【四大名琴的介绍】四大名琴介绍

    谓“琴、棋、书、画”当中的“琴”,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弹拔乐器之一,现称古琴或七弦琴。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名琴都有文字可考,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rd...

    发布于:2015-09-25

    详细阅读
  • [古文中之字用法]也字在古文中的用法

    古文,是上古时代的文字,也是古代人民陆续造成的文字的总称。也字在古文中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也字在古文中的用法,欢迎阅读  也字在古文作为副词中的用法  (1) 亦表示同样 。也可以;也是  (2) 叠用,强调两事并列或对等   (3) 表示转折或让步 。  (4) 表示委婉。  (...

    发布于:2015-09-25

    详细阅读
  • 古文中者的用法与意思?_古文中者的用法

    汉代通行隶书,因此把秦以前的字体叫做古文,特指许慎《说文解字》里的古文。古文中者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文中者的用法,欢迎阅读  古文中者表停顿的用法  例:  ⑴近者奉辞伐罪。  ⑵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⑶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古文中者表疑问的用法  例:  何者?上下之分也...

    发布于:2015-09-25

    详细阅读
  • 【俄语连接词的用法】语文连接词的用法

    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语文连接词的用法是什么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连接词的用法,欢迎阅读  语文连接词作主要连接词和短语的用法  如,和、同、跟、与、及、以及、或、并、而等。  和、同、跟、与、及、以及,联接并列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如: 老师...

    发布于:2015-09-25

    详细阅读
  • 10种不同的病句|6种不同的病句

    在不改变原句所表达的意思的前提下,修改有明显语病的词句,使语句通顺、正确,更加完善。6种不同的病句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6种不同的病句。欢迎阅读  6种不同的病句1  1、语序不多  (1)我国棉花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应改为 “生产的棉花&rdqu...

    发布于:2015-09-25

    详细阅读
  • [之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都有哪些]之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也叫做语体文。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欢迎阅读  之字在文言文中作为通假字的用法  通也义  《墨子·大取》:圣人也,为天下也。前句也字作之义。...

    发布于:2015-09-25

    详细阅读
  • 殊死搏斗阅读理解答案_殊死搏斗阅读理解题目附答案

    阅读理解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阅读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必要的答题技巧,殊死搏斗阅读附答案是怎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殊死搏斗阅读附答案,欢迎阅读。《殊死搏斗》材料  殊死搏斗  今天中午,我回到家里,忽然发现屋檐下蜘蛛结起了一张一尺见方的捕虫网。这网结得真好看,蛛丝很有规律地一层层结在网上,整...

    发布于:2015-09-25

    详细阅读
  • [文言文见的用法和意义]文言文见的用法

    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关于文言文见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文言文见的用法,欢迎阅读  文言文见作为名词的用法  见解;见识  《晋书?王浑传》:“敢陈愚~。”  文言文见作为副词...

    发布于:2015-09-25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