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病句的方法|辨析病句十看

汉语常识 2015-09-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汉语常识】

  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辨析病句十看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辨析病句十看,欢迎阅读

  辨析病句十看1

  一看并列词语

  〔例1〕我们要善于处理、存储和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

  〔解析〕应该是获取、存储、处理

  二看介词或介词短语

  例〕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一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解析〕“关于”表示关涉,本句是对象,应改为“对于”

  三看关联词

  〔例1〕不仅毒品泛滥会诱发大量刑事犯罪,而且会影响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解析〕两个分句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

  四看代词

  〔例〕小媛和小芹上学去的时候,她总是走在前面。

  〔解析〕“她”指代“小媛”还是“小芹”不明确。

  五看否定词

  〔例1〕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解析〕 “缺乏”是否定词, “不足”“不当” 否定词,可将“不足”与“不当”去掉。

  六看两面性词语

  〔例〕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人才。

  七看近义词或同义词

  〔例1〕漫步桃园,那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的桃林让人流连忘返;中餐后还可去自费采摘,那柔软多汁的大桃更让你大快朵颐。

  〔解析〕“桃林”不能用“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修饰,集合名词错与数词搭配

  九看多定与多状

  〔例〕

  误:[在新闻发布中心] 许多记者[昨天] [都] [同米卢蒂诺维奇] [热情] 的交谈。

  正:许多记者[昨天] (时间)[在新闻发布中心] (处所)[都] (副词)[热情地] (表情态)[同米卢蒂诺维奇] (对象)交谈。

  十看两个字“的”与“是”

  十看两个字“的”与“是”

  辨析病句十看2

  【例1】(20xx·江苏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B. 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C. 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必须克服低温、低压、大风等不利的特殊气候条件,充分考虑登山队员登顶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D. 将于20xx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

  解题指导:本题涉及常见语病中的“语序不当”、“搭配不当”两种现象,考察点比较隐蔽,试题难度较大。许多考生误选A或C项,关键在于忽略词语本身之间的逻辑顺序和生活常识问题。

  解析:A项中“碰撞、融合、交流”三个词语语序不当,按事物发展的顺序应该为“碰撞、交流、融合”;B项,动宾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应该把“培养”改成“促使”或在句末加上“的习惯”;C项,搭配不当或不合逻辑,“低温、低压、大风等不利的特殊气候条件”无法“克服”,应该把“克服”改成“结合”。

  答案:D

  【例2】(20xx·山东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这幅图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围绕在熊熊篝火旁一起歌舞狂欢,汗水浸湿了她们的衣衫。

  B. 根据意大利法律规定,贝卢斯科尼在任职期内不能担任俱乐部主席,否则他就有可能做有违公众利益的行为。

  C. 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D. 我校这次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

  解题指导:本题主要考查语病中的“成分残缺”、“句式杂糅”、“搭配不当”、“表意不明”等现象。针对这类试题,我们要依据从易到难的顺序逐一筛选,做题时首先要紧紧把握句子主干。

  解析:A项,成分残缺,“再现”后边缺少了宾语中心语,应该在句末加上“的情景”;B项,结构混乱中的句式杂糅,“否则他就有可能做有违公众利益的行为”一句中,“否则他的行为就有可能有违公众利益”和“否则他就有可能做出有违公众利益的事情”杂糅在一起了。也可以说是动宾搭配不当,应该把“做”改成“做出”或把“行为”改成“事情”;D项,表意不明,“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存在歧义,另外,“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成分赘余,应该改成“不到一天的时间”。

  答案:C

  【例3】(20xx·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5月8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以压倒性票数批准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对俄前任总统普京的提名,梅德韦杰夫于当日签署了任命书。

  B. 这种无纺布环保袋经过工艺处理后,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满足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的优势。

  C. 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这个精神,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D. 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瞬间,无论是参与登顶的勇士,还是全世界观看这一壮举的人们,无不毫无例外地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解题指导:本题主要考察常见语病中的“句式杂糅”、“搭配不当”、“成分赘余”等现象,难点在于“搭配不当”中的“多对一”和“成分赘余”中的用词重复现象。

  解析:B项,句式杂糅或搭配不当,“满足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和“优势”不搭配,应该改成“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的优势,满足了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C项,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是一面性的,“能否”是两面性的,二者不相一致,应该把“能否”去掉;D项,成分赘余,“无不毫无例外地”用词重复,应该删掉“无不”或“毫无例外地”。

  答案:A

  【例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于7月1日正式通车运营,这表明我国已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高原铁路的能力。

  B. 从瘦肉精、苏丹红到三聚氰胺,各种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添加剂防不胜防,而防止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态势,已是当务之急。

  C. 个人财产拍卖所得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由拍卖单位负责代扣代缴,并按规定向拍卖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部门办理纳税申报。

  D. 电子商务能否成为互联网商业的一个支柱,取决于一个前提,就是它能让更多的消费者、商家和合作网站从中受益。

  解析:A项成分残缺,应在“已经”后加“具备”之类的动词;B项搭配不当,“防止”和“态势”不搭配;D项顾此失彼,一面对两面。

  答案:C

  【例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台湾检方在以贪污罪起诉马英九之后,马英九13日18时举行记者会,宣布辞去国民党主席一职,并决定参选20xx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

  B. 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艺术家和热爱艺术的朋友之间能够更快更好地交流。

  C. xx大将“生态文明”写入报告。学习贯彻这一精神,首先以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重要思想为中心环节。

  D. 今年的4月22日是第38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确定这样一个主题,目的是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为。

  解析:A陈述对象不—致,应将“在”放在句首;C句式杂糅,“树立”和“以……为”不妥;D动宾搭配不当,“唤起”与“行为”搭配不当。

  答案:B

  【例6】(20xx·全国Ⅱ)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B. 该县认真实施“村村通”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到10月底,在全地区率先解决了农村百姓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

  C. 中俄两国元首在致辞中一致表示,要以举办“国家年”为契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D. 听说博士村官潘汪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

  解析:A动宾搭配不当,“具有”和“艺术享受”不能搭配,可以把“艺术享受”改为“特色”;B成分残缺和语序不当,“实施”缺少宾语中心语,第一分句可以改为“该县认真开展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的‘村村通’安装工作”;D表意不明和句式杂糅,“还没到时间”改为“还没到上课时间”,“村民来听课”改为“来听课的村民”。

  答案:C

  【例7】(20xx·天津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公民美德是社会公民个体在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实践中,应具备的社会公共伦理品质或实际显示出来的具有公共示范性意义的社会美德。

  B. 我们一定能在奥运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

  C. 一些房产中介表示了同样的担心,他们认为购房者一定要考虑房屋的地理位置和房源条件,不可盲目跟风。

  D. 为庆祝戛纳电影节60华诞,电影节组委会特别邀请了曾经摘取过戛纳金棕榈奖的35位导演,每人拍摄一部3分钟的纪念短片。

  解析:B语序不当,“我们的城市”和“不仅”互换位置,此题考查关联词与主语的位置关系,当两个分句的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应放在主语的前面;C概念不清,“地理位置”和“房源条件”不能并列,“地理位置”属于“房源条件”;D多项定语排列不当和动宾搭配不当,“35位”放在“曾经”的前面,“摘取”与“金棕榈奖”不能搭配,可以将“摘取”改为“获得”。

  答案:A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hanyuchangshi/33383.html

  • 【真正的熬夜是什么意思】熬夜是什么意思

    熬夜,是一种现代生活经常听到或者做到的一种现象,是一种危害人的身体的不良习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熬夜是什么意思,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熬夜基本解释  词语:熬夜  拼音:áo yè 注音:ㄠˊ ㄧㄝˋ  词性:动词  ◎ 熬夜 áoyè...

    发布于:2015-09-25

    详细阅读
  • 病句标点选择题|病句标点题例

    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病句标点题例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病句标点题例,欢迎阅读  病句标点题例1  1 使用标点符号有错误的是  A “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

    发布于:2015-09-25

    详细阅读
  • 【四大名琴的介绍】四大名琴介绍

    谓“琴、棋、书、画”当中的“琴”,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弹拔乐器之一,现称古琴或七弦琴。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名琴都有文字可考,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rd...

    发布于:2015-09-25

    详细阅读
  • [古文中之字用法]也字在古文中的用法

    古文,是上古时代的文字,也是古代人民陆续造成的文字的总称。也字在古文中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也字在古文中的用法,欢迎阅读  也字在古文作为副词中的用法  (1) 亦表示同样 。也可以;也是  (2) 叠用,强调两事并列或对等   (3) 表示转折或让步 。  (4) 表示委婉。  (...

    发布于:2015-09-25

    详细阅读
  • 古文中者的用法与意思?_古文中者的用法

    汉代通行隶书,因此把秦以前的字体叫做古文,特指许慎《说文解字》里的古文。古文中者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文中者的用法,欢迎阅读  古文中者表停顿的用法  例:  ⑴近者奉辞伐罪。  ⑵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⑶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古文中者表疑问的用法  例:  何者?上下之分也...

    发布于:2015-09-25

    详细阅读
  • 【俄语连接词的用法】语文连接词的用法

    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语文连接词的用法是什么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连接词的用法,欢迎阅读  语文连接词作主要连接词和短语的用法  如,和、同、跟、与、及、以及、或、并、而等。  和、同、跟、与、及、以及,联接并列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如: 老师...

    发布于:2015-09-25

    详细阅读
  • 10种不同的病句|6种不同的病句

    在不改变原句所表达的意思的前提下,修改有明显语病的词句,使语句通顺、正确,更加完善。6种不同的病句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6种不同的病句。欢迎阅读  6种不同的病句1  1、语序不多  (1)我国棉花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应改为 “生产的棉花&rdqu...

    发布于:2015-09-25

    详细阅读
  • [之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都有哪些]之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也叫做语体文。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欢迎阅读  之字在文言文中作为通假字的用法  通也义  《墨子·大取》:圣人也,为天下也。前句也字作之义。...

    发布于:2015-09-25

    详细阅读
  • 殊死搏斗阅读理解答案_殊死搏斗阅读理解题目附答案

    阅读理解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阅读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必要的答题技巧,殊死搏斗阅读附答案是怎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殊死搏斗阅读附答案,欢迎阅读。《殊死搏斗》材料  殊死搏斗  今天中午,我回到家里,忽然发现屋檐下蜘蛛结起了一张一尺见方的捕虫网。这网结得真好看,蛛丝很有规律地一层层结在网上,整...

    发布于:2015-09-25

    详细阅读
  • [文言文见的用法和意义]文言文见的用法

    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关于文言文见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文言文见的用法,欢迎阅读  文言文见作为名词的用法  见解;见识  《晋书?王浑传》:“敢陈愚~。”  文言文见作为副词...

    发布于:2015-09-25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