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说课设计第二课时_《少年聂耳》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之一

高中语文说课稿 2015-08-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中语文说课稿】

一、说教材理解
  1.教材特色。
  《少年聂耳》是浙江省编的义务教育教材第二单元中的一课。这是一篇记事写人的文章。作者怀着对我国杰出的音乐家聂耳的祟敬心情,用简洁明白而又略带诗意的语言记叙了聂耳少年时代非常喜爱音乐的故事。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仅2句话,概括地介绍了聂耳的身份———杰出的音乐家及他一生的重大贡献。第2—5自然段分别叙述了聂耳少年时酷爱音乐的两件事。描写了少年聂耳被木匠师傅的笛声迷住,拜木匠师傅为师学笛的情景。描述少年聂耳在西山游玩时,独自出神地在大青树下吹笛,连下雨都似乎未察觉的事。全文层次清晰,行文简洁,用词比较准确、形象,字里行间饱蘸作者情感,隐隐地告诉人们:聂耳之所以成为杰出的音乐家是和他少年时代非常喜欢音乐,勤学苦练紧密相关的。此文被编入第7册第2单元第一篇课文,从思想内容上看,它与本单元的另两篇课文有其共同点,即都是记事写入的文章,都具有思想教育性,都为了使学生认识到“要下苦功夫才能有成果。”从语文知识能力上看,其重点训练目标都要求教师以课文为例,对学生进行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的训练。但在这方面,此文与另两篇比较,还有不同之处,即它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主要缘于:①从整个小学阶段看,它是首次提出对意义段的认识。这标志着,从本文的学习开始,对学生不仅要进行字词句段的训练,还要开始进行篇的训练,这是一种质的飞跃。②此文是打头课文,具有以篇带篇的范例作用。
  2.教材的重、难点。
  重点:
  初步学会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这既是本册阅读训练的重点之一,又是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
  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内容,并品评有关语言。此文中有一些重点词句,如“每当……总是……却、一眨不眨、侧耳倾听、恳求、似乎”等,看似乎谈,却极能传神。帮助学生把握住这些重点词句,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又能使本册第1单元的重点训练目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得到迁移巩固训练,还能借此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习惯及训练语感。
  难点:
  对逻辑段的认识。因从整个小学阶段看,这一概念是第一次出现,受先前“自然段”影响,学生要把这一概念构建到自己的认知网络中去,需要进行一番抽象思维及比较和概括。
  根据聂耳成才的事实,体会理解勤学苦练是事业有成的重要因素。因这一思想情感因素并未在课文中直截了当地点明,需老师点拨,让学生从中领悟。
  3,对教材附件的理解;
  此文有两幅插图,一幅表现聂耳坐在石阶上,手托下巴,眼睛一眨也不眨地侧耳倾听笛声的情景;另;幅表现聂耳在大雨中出神地吹笛的情景。教学中,结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描述插图,可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感受文章的诗情画意,同时可作为学生分段的提示。文后的三道练习题皆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本课学习的重点。尤其是第2题的分段训练,它提供了2—5自然段的段意,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把邻近的同一意思的几个自然段归并成一段”的操作方法,让学生不仅知道这一课该怎么分,而且从中学到一种分段方法,即阅读方法。
  4.教学目标。
  课文总体教学目标(略)
  根据此文的总体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本课文拟用两教时教学。第一教时的目标为: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学会15个生字,正确读写22个新词语。能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理解“谱写、诞生、夜幕降临”等词语。
    了解课文主要讲什么,初步理清文章脉胳,能说出第1自然段的段意。
    初步感知少年聂耳很喜欢音乐,并能勤学苦练。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句:“一眨不眨、侧耳倾听、恳求;……却……、似乎”等,并能用“每当……总是……”造句。
    初步学会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
    能边读边思,划出具体描写少年聂年非常爱好音乐的句子,初步背诵第5自然段。
    能感受认识勤学苦练是事业有成的重要因素。上述教育目标,既考虑了知识、能力 也考虑了情感目标,同时还考虑了学生的可接受性。

  二、学情(略)
  三、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教材较浅显简明等特点及学生实际,课时运行的教学模式为“激情导学——目标导练——积累迁移”主要采用“目标导学、读读议议法”,并辅助采用“图文结合法、直观演示法”等。 学法指导的重点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词语比较法,初步学会“自然段归并”分段法。 

  四、教学程序 
  第二课时的课时教学分四大板块。 第一板块为复习导入、明确目标。在这一板块中,主旨是帮助学生巩固生字及一些新词,这一字词的基础训练在四年级仍木可忽略。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自读“单元学习提示”,让学生明白这一课主要的学习任务:即尝试运用按自然段归并给课文分段,及运用这一分段方法一般需要掌握的三个操作步骤中的第2、3步。第二板块为研读、讨论、自悟,并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词句,巩固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本板块采用以下两大环节:
  1.重点指导第2自然段的学习,运用“读、思、划、品、说、读”方法,先个体自学后再小组、全班交流、研究。此环节中,教师出示的自学要求为①边读边思边划:哪些词句表现了聂耳喜欢音乐?②借助插图,品读重点词句。③说说自然段段意。④有感情地读一读。在反馈讨论中,教师重点组织学生研究:①感悟“每当……总爱……”的句式,并要求学生运用课文第2自然段的内容加以仿说。如“每当木匠悠扬的笛声传来时,聂耳总爱跑到木匠师傅跟前”。这样安排,主要是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中促使学生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同时也能避免教学内容游离于课外,避免教学支离破碎。②“忙、一眨不眨、侧耳倾听”等、表动作神态的词语,让学生演示体会,并从中理解从这些词语的运用中,可看出聂耳对笛声喜爱迷恋。③交流段意。
  2.迁移学法,学习3—5自然段。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给学生安排较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以“伙伴学习法”展开自学。学习的步骤仍按“读、思、划、说、感情朗读”进行。之所以把3—5自然段的学习,让学生一气呵成,主要是考虑文字较浅显,学生的理解不会有多大困难,同时力图突破逐段讲解的定式,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抓住重点词句学习。在这一环节的反馈交流中,教师重点组织研究。①“恳求”一词的用法,用抽词比较,体会其用词的准确性。②对“……却……”句式的理解,教师提供情景,让学生用“却”说话。如“哥哥跑过去替聂耳撑雨伞,聂耳却……”让学生体会一个“却”字突出表现了聂耳多么喜欢吹笛,多么勤奋吹笛,从而理解“却”字的转折作用。③“聂耳越吹越有劲,似乎一点儿也没有觉察到”。用删词比较法,让学生理解“似乎”一词看似平谈,却能形象地表现少年聂耳对音乐的喜爱已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④在启发学生质疑中研究:第5自然段描写聂耳在雨中吹笛,为什么还要写上“哥哥从龙门下来,忙替他撑雨伞”一笔?让生感悟到,这样写,是从侧面衬托聂耳对音乐的痴迷,因为哥哥知道每当聂耳吹笛时,是谁也阻挡不了的。这一环节的朗读训练重点主要放在第5自然段。因此段是本文语言描写比较精彩的一段,其中有不少值得让学生积累。
  这一自然段的朗读,教师可采用引读、指名读、评读等方法,让学生反复诵读。这样,帮助学生读书达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之境地,同时也能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生动性,为背诵此段奠定基础。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可指导学生边观图边尝试背诵。
  第三板块,初步掌握“自然段归并法”的第3个操作步骤:把邻近的讲同一意思的几个自然段归并成一段。如有的自然段单独讲到一个意思的,就独立成段。 此板块主要环节如下:
  1.根据板书出示5个自然段段意,先让学生尝试做“作业练习7”填空,组织4人小组讨论分段,并要求依—‘定句式说出为什么这样分。
  2,班级交流“分段”,如有不同意见,要引导学生找出错误所在。本板块的学习,是落实本课的重点训练项目的关键处。通过这一环节的训练,学生不仅知道这一课怎么分段,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初步得出,所谓讲“同一意思”—般可从地点、时间、内容是否是同一方面考虑,因此在指导学生时,特别需强调“讲出分段的依据”,要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思维,切实都经过一次“历练”的过程。另外,对教学难点“逻辑段的认识”,在分段的基础上,教师稍加指点,学生就能水到渠成,比较直观的理解。
  第四板块,课堂小结,读写迁移训练。
  在这一板块中,让学生进行自我小结,这节课主要学懂了什么?以进一步落实重点教学目标,并强化“用自然段归并法分段”的学习。另外,为了更好地运用好教材的语言范例,在此板块,还要创造性地设计作业练习,进行迁移训练,如布置一项课后练习,让学生自习课文第2自然段中描写聂耳专心致志听木匠师傅吹笛的情形,如用一段话来写一写自己或家庭某一成员看电视时的情形,要求用上表示动作、神态的词语。这样的练习,是针对四上年级学生写事较笼统、不具体这现状而设计的,力图使学生从课文中学语言、学写作,同时,这样的仿写,学生学有范例,不会感到力不从心,从而能使学生乐学

  五、说板书
  用自然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1.认真读全文,了解主要讲什么。
  2.仔细读、想,自然段段意①聂耳是一位杰出的音乐
  ① 聂耳常跑到木匠师傅跟前听吹笛
  ② 聂耳恳求木匠师傅教他吹笛
  ③ 聂耳独自在大青树下吹 
  ④ 聂耳沐雨吹笛
  3.把邻近的讲同一意思的几个自然段归并成一段。
  这一板书设计,左边是用“自然段归并法”分段的3个操作步骤,右边是各自然段段意。这仿佛是一张图表,主要是力求突出重点训练项目,以加深学生对这一分段方法的理解、认识。

  总之,本教材第二课时教学程序的安排,首先是着力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如每一板块的设计中,都安排了学生的自学、讨论,同时又充分考虑了教师主导作用的不可偏废。因为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更好发挥。此课时,教师的导主要体现在:①为学生导路,如示学习目标及自学方法,板书设计帮助学生突破重点。②给生导练。练习不在于多,而在于有效、精当。在这节课中,适时安排学法迁移、朗读、背诵等,都较好地体现了为今后的读写服务。
  其次,力图体现“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要求。在各个环节的安排上,注重的不仅仅是对内容的理解,而更注重的是语言的吸收、内化、表达。如让学生述说分段理由时,给一定的句式,让学生学习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再次,力图体现“抓住重点、指导阅读”的方法。在教学中,摒弃了以往逐段讲读方法,而是抓住重点处,重锤敲打。这样减少了教师不必要的讲解。从原来的3教时压缩至2教时并大体完成了此课文的教学任务,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zhongyuwenshuokegao/32262.html

  • 【乡下人家说课设计第二课时】《松鼠的尾巴》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松鼠的尾巴》是九年制义务教材小学语文,思想品德第2册的一篇老教材了,老师们都很熟悉。这是一篇常识性的科学童话,以拟人的手法,用浅显而形象的语言,叙述了小白兔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与小松鼠的对话,明白了松树的尾巴用处真大:像一顶降落伞,可以使松鼠从高处往低处跳时不受伤,睡觉的时候还可以当作被子。课文...

    发布于:2015-08-08

    详细阅读
  • 学会请教别人作文_《学会请教别人》说课设计

    江苏 于爱芬 -------------------------------------------------------------------------------- 一、说教材教材简析口语交际“学会请教别人”主要内容是要求学生掌握在不同场合中请教别人的方法及要求。在训练的过...

    发布于:2015-08-08

    详细阅读
  • 女生爱吃的水果|《爱吃的水果》(口语交际)说课设计

    1、 说教材《爱吃的水果》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中的口语交际训练课。本课是通过实物或挂图及投影片,让学生运用普通话,说说这些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让同学们来了解生活,热爱生活。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1)你最爱吃什么水果?把它的样子、颜色、味道讲给同学们听。(2)评出一两种最受同学们...

    发布于:2015-08-08

    详细阅读
  • 【《问路》txt】《问路》说课设计之一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问路指路》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的听说课,也是这一册中最后一次听说训练。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序  本学期听说训练的要求是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内容,并学会简单交际应用中的应对用语。《问路》则是延续《打电话》后第二...

    发布于:2015-08-08

    详细阅读
  • [《伟大的友谊》课文原文]《伟大的友谊》说课设计(校长说课比赛一等奖)

    一、“球体旋转型”阅读教学  关于课题的解说:所谓“球体旋转型”阅读教学,是研究教材、教法和学生各自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教学。  该课题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教育心理学、哲学、美学、现代“三论”、全息理论等为研究基础,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为研究目标。具体操作为:  寻找支点...

    发布于:2015-08-08

    详细阅读
  • 【《观潮》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观潮》(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11课《观潮》,这是一篇绘景文,作者以事物本来的发展变化作为观察顺序,用人潮相对,动静对比的方法,写出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壮丽的“天下奇观”,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本课要两课时完成,依照大纲要求,第一课时,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大意的基...

    发布于:2015-08-08

    详细阅读
  •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说课稿_《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之一

    计之一作者:高晓勤    一、教材简析:  《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课文中的“我”是一个山村的孩子。茫茫的大山隔阻了“我”的视线,却隔不断“我”对山外世界的向往,对首都北京的向往。诗歌感情真挚、语言...

    发布于:2015-08-08

    详细阅读
  • [草原说课稿部编版]草原说课稿

    《草原》说课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试用课本第十二册 各位领导、老师:您们好!下面我将《草原》一课的教学设计向大家做一汇报。这是一篇叙事散文,着重记述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通过学习,达到如下目标:1 、使学...

    发布于:2015-08-08

    详细阅读
  •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_《精彩的马戏》说课设计之一

    《精彩的马戏》是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材中的最后一篇有趣的看图学文。这篇看图学文是在看图学词学旬的基础上安排的,它是让学生在学习观察简单的图画和事物,理解词语和旬子的基础上,增加初步理解自然段的能力,同时为基础训练:,初步说一段意思连贯的话,这个说话要求作准备,更为以后学习复杂的看图学文打下基础。...

    发布于:2015-08-08

    详细阅读
  • 【《项脊轩志》说课稿】《项脊轩志》说课教案(教师中心稿)

    joan我所说课的篇目是《项脊轩志》,它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一,新教材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人教版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

    发布于:2015-08-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